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近几年来,铁岭县充分利用雷锋在本地生活170天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组织实施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用雷锋精神引领农村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乡贤文化、多元文化,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使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县人民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请谈一下,你们是怎样组织实施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的?
李长涛:在实施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中,我们首先是精选种子,以雷锋精神引领农村传统文化。2015年初,我们县在开展以孝道文化建设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基础上,将雷锋精神与传统孝道文化有机结合,教育并引领全县人民树立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报国的全新孝道观。
县委、县政府在作出实施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的决定之后,就注意深入挖掘雷锋在铁岭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走访故事主人公;搜集整理雷锋在铁岭期间留下的物品,建设雷锋事迹陈列馆和雷锋文化广场;成立铁岭县雷锋精神研究会,组建雷锋精神宣讲团,打造“雷锋学院”,邀请雷锋文化学者华东方、雷锋团第十三任团长孙启华、全军学雷锋标兵张子祥、雷锋生前亲密战友乔安山等人走进“雷锋学院”,讲雷锋故事、传承雷锋精神。同时我们还在党政机关开展“爱岗位、当先锋”活动,在企业开展“亮身份、促发展”活动,在乡镇开展“爱家乡、做贡献”活动,在中小学开展“做公德小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弘扬雷锋精神、传承雷锋文化、广播雷锋种子。
在雷锋精神的引领下,广大群众把对亲人的孝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升华到孝党、孝国等社会主义大孝道层面,实现了孝道文化教育由家族提升到民族、由家庭提升到国家、由血肉亲情提升到大爱大善的转变。
记者:戏剧小品、二人转是铁岭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一方面,你们是怎么用雷锋精神引领农村地域文化的?
李长涛:戏剧小品、二人转是我们这个地方一大特色,我们比较注意突出这个特色,以雷锋精神引领农村地域文化。在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带动下,全县175个草根文艺社团、1000余名文艺骨干,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特色,积极创作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有正确导向的文艺作品。以铁岭县雷锋文化资源为基础,编辑了《雷锋在铁岭的光辉足迹》一书并拍摄了电视专题片。与华东方合作编写的《雷锋之最》一书也即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农民自发组织了许多以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学创作、书画艺术、戏曲演出等民间活动。成立了雷锋剧团,把雷锋在铁岭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编成系列话剧《梦醒黑土地》《雨中情》等文艺作品,在全县巡回演出。
以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的小品、二人转,逐渐摆脱低俗文化的渗入和纯粹为取乐而演绎的简单目标,转变为更具有导向意义和鲜活生命力的新时期雷锋文化,转变为一种能够通俗易懂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绿色文化。
记者:李书记,您刚才谈的问题很有特点,听说你们在学雷锋活动中特别注意发挥乡贤的作用,这一方面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李长涛:学雷锋就要学到实处,真正做到接地气。我们铁岭县有县无城,93%的人口在农村,农村文化建设是全县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比较注意发挥乡贤人士的影响力,以他们的影响力来实施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2015年,我们专门对各乡镇成长于乡土、奉献乡里,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被本地村民尊重和认可,体现雷锋精神的乡贤进行大力表彰,引导农村百姓见贤思齐、崇德尚义。在一批乡贤人士行动感召下,教师回乡开义教、中医回乡开义诊、年轻人返乡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致富等善行义举层出不穷;广大群众自发成立了百余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志愿者近万人,经常开展免费体检、普法宣传教育、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以“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从而使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农村百姓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在全县形成了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道德新风尚。
记者:铁岭县有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四种教,有一定数量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在这一方面你们是怎样正确处理学雷锋和信教群众的关系的呢?
李长涛:主要做法是把学雷锋与各界信教群众结合起来,在实施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过程中,特别注重大力宣传雷锋大爱大善的奉献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包容性品格,使雷锋精神引领的多元文化找到了超越党派界限、种族界限乃至信仰界限的契合点。
尽管各宗教信教群众信仰不同,投身宗教活动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响应政府号召、弘扬雷锋精神与传统文化上与普通百姓观点是一致的。在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活动影响下,这些信教群众的内心深受触动,把思想上的提升付诸到实际行动中,积极参加弘扬雷锋精神主题活动。据统计,一年来铁岭县宗教界用于贫困地区助学济困的捐款累计近30万元,部分宗教界人士还利用慈善活动积极宣传雷锋精神。通过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活动,潜移默化地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了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记者:雷锋曾在下石碑村工作生活了170多天,与当地百姓有亲密接触,多年来当地百姓一直念念不忘雷锋,自觉传承雷锋精神。听说你们要创造农村雷锋文化社区,这在全国范围内还是首次。您能从这一方面谈一谈具体做法吗?
李长涛:我们以“学雷锋、树新风”为着力点,努力打造全国第一个农村雷锋文化社区,让雷锋精神渗入到普通百姓生活中,成为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通过开展“忆雷锋、讲雷锋、学雷锋、做雷锋”活动,在下石碑山村打造全国第一个农村雷锋文化社区。全县各村纷纷效仿,制定村规民约、组建社区弘扬雷锋精神的文体活动,民主平等、文明和谐、诚信友善、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已在全县农村悄然形成。
随着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的深入实施,以弘扬雷锋精神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已成为全县的文化发展的主方向,通过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使其逐步走向本土化、常态化、实效化,成为铁岭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全新名片。
责任编辑 李嫱
编后
铁岭是个不算大的城市,因为有文化而被称为“大城市”,前些年由于二人转和小品而声名鹊起,近几年因雷锋精神引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闻名遐迩。他们用创新发展的思维进行生动表现,用雷锋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搞得很有个性和特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挖掘本地的大量雷锋资源,实施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形成了常态化的机制和载体,其中包括以党政一把手为核心的领导小组、雷锋事迹陈列馆、雷锋文化研究会、雷锋社区、雷锋小学、雷锋文化广场、雷锋文化讲坛等。他们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开始,成立铁岭雷锋剧团,编排演出以雷锋为主题的系列节目:如话剧、小品、二人转、歌曲(如《雷锋村之歌》《雷锋就是铁岭的人》)等。制定表彰制度,定期表彰“雷锋式”好人。铁岭人通过营造雷锋精神的生态环境,培育良好的雷锋文化氛围,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性循环,实现雷锋精神引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覆盖,以雷锋精神引领传统文化、引领地域文化、引领乡贤文化、引领多元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创举。
(华东方)
李长涛:在实施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中,我们首先是精选种子,以雷锋精神引领农村传统文化。2015年初,我们县在开展以孝道文化建设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基础上,将雷锋精神与传统孝道文化有机结合,教育并引领全县人民树立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报国的全新孝道观。
县委、县政府在作出实施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的决定之后,就注意深入挖掘雷锋在铁岭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走访故事主人公;搜集整理雷锋在铁岭期间留下的物品,建设雷锋事迹陈列馆和雷锋文化广场;成立铁岭县雷锋精神研究会,组建雷锋精神宣讲团,打造“雷锋学院”,邀请雷锋文化学者华东方、雷锋团第十三任团长孙启华、全军学雷锋标兵张子祥、雷锋生前亲密战友乔安山等人走进“雷锋学院”,讲雷锋故事、传承雷锋精神。同时我们还在党政机关开展“爱岗位、当先锋”活动,在企业开展“亮身份、促发展”活动,在乡镇开展“爱家乡、做贡献”活动,在中小学开展“做公德小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弘扬雷锋精神、传承雷锋文化、广播雷锋种子。
在雷锋精神的引领下,广大群众把对亲人的孝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升华到孝党、孝国等社会主义大孝道层面,实现了孝道文化教育由家族提升到民族、由家庭提升到国家、由血肉亲情提升到大爱大善的转变。
记者:戏剧小品、二人转是铁岭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一方面,你们是怎么用雷锋精神引领农村地域文化的?
李长涛:戏剧小品、二人转是我们这个地方一大特色,我们比较注意突出这个特色,以雷锋精神引领农村地域文化。在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带动下,全县175个草根文艺社团、1000余名文艺骨干,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特色,积极创作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有正确导向的文艺作品。以铁岭县雷锋文化资源为基础,编辑了《雷锋在铁岭的光辉足迹》一书并拍摄了电视专题片。与华东方合作编写的《雷锋之最》一书也即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农民自发组织了许多以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文学创作、书画艺术、戏曲演出等民间活动。成立了雷锋剧团,把雷锋在铁岭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编成系列话剧《梦醒黑土地》《雨中情》等文艺作品,在全县巡回演出。
以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的小品、二人转,逐渐摆脱低俗文化的渗入和纯粹为取乐而演绎的简单目标,转变为更具有导向意义和鲜活生命力的新时期雷锋文化,转变为一种能够通俗易懂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绿色文化。
记者:李书记,您刚才谈的问题很有特点,听说你们在学雷锋活动中特别注意发挥乡贤的作用,这一方面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李长涛:学雷锋就要学到实处,真正做到接地气。我们铁岭县有县无城,93%的人口在农村,农村文化建设是全县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比较注意发挥乡贤人士的影响力,以他们的影响力来实施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2015年,我们专门对各乡镇成长于乡土、奉献乡里,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被本地村民尊重和认可,体现雷锋精神的乡贤进行大力表彰,引导农村百姓见贤思齐、崇德尚义。在一批乡贤人士行动感召下,教师回乡开义教、中医回乡开义诊、年轻人返乡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致富等善行义举层出不穷;广大群众自发成立了百余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志愿者近万人,经常开展免费体检、普法宣传教育、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以“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从而使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农村百姓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在全县形成了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道德新风尚。
记者:铁岭县有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四种教,有一定数量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群众。在这一方面你们是怎样正确处理学雷锋和信教群众的关系的呢?
李长涛:主要做法是把学雷锋与各界信教群众结合起来,在实施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过程中,特别注重大力宣传雷锋大爱大善的奉献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包容性品格,使雷锋精神引领的多元文化找到了超越党派界限、种族界限乃至信仰界限的契合点。
尽管各宗教信教群众信仰不同,投身宗教活动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响应政府号召、弘扬雷锋精神与传统文化上与普通百姓观点是一致的。在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活动影响下,这些信教群众的内心深受触动,把思想上的提升付诸到实际行动中,积极参加弘扬雷锋精神主题活动。据统计,一年来铁岭县宗教界用于贫困地区助学济困的捐款累计近30万元,部分宗教界人士还利用慈善活动积极宣传雷锋精神。通过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活动,潜移默化地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了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记者:雷锋曾在下石碑村工作生活了170多天,与当地百姓有亲密接触,多年来当地百姓一直念念不忘雷锋,自觉传承雷锋精神。听说你们要创造农村雷锋文化社区,这在全国范围内还是首次。您能从这一方面谈一谈具体做法吗?
李长涛:我们以“学雷锋、树新风”为着力点,努力打造全国第一个农村雷锋文化社区,让雷锋精神渗入到普通百姓生活中,成为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通过开展“忆雷锋、讲雷锋、学雷锋、做雷锋”活动,在下石碑山村打造全国第一个农村雷锋文化社区。全县各村纷纷效仿,制定村规民约、组建社区弘扬雷锋精神的文体活动,民主平等、文明和谐、诚信友善、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已在全县农村悄然形成。
随着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的深入实施,以弘扬雷锋精神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已成为全县的文化发展的主方向,通过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使其逐步走向本土化、常态化、实效化,成为铁岭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全新名片。
责任编辑 李嫱
编后
铁岭是个不算大的城市,因为有文化而被称为“大城市”,前些年由于二人转和小品而声名鹊起,近几年因雷锋精神引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闻名遐迩。他们用创新发展的思维进行生动表现,用雷锋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搞得很有个性和特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挖掘本地的大量雷锋资源,实施雷锋精神种子系列工程,形成了常态化的机制和载体,其中包括以党政一把手为核心的领导小组、雷锋事迹陈列馆、雷锋文化研究会、雷锋社区、雷锋小学、雷锋文化广场、雷锋文化讲坛等。他们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开始,成立铁岭雷锋剧团,编排演出以雷锋为主题的系列节目:如话剧、小品、二人转、歌曲(如《雷锋村之歌》《雷锋就是铁岭的人》)等。制定表彰制度,定期表彰“雷锋式”好人。铁岭人通过营造雷锋精神的生态环境,培育良好的雷锋文化氛围,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性循环,实现雷锋精神引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覆盖,以雷锋精神引领传统文化、引领地域文化、引领乡贤文化、引领多元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创举。
(华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