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进入新时代,青少年心理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决定着个人、家庭、甚至国家的发展方向。本文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标准着手,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现状分析现如今中小学整体存在的教育问题。以此提出以青少年为主体,加强"净网行动"、定期进行心理评估等一些主观教育,再辅以学校、家庭为外部环境因素的正确配合与加强指导,建立起青少年-家庭-学校三方和谐的关系,从而大力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字】心理健康 学生 影响
【正文】心理健康是每一位学生成长所必然面临的问题,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内心的主见越来越大,当代家长和教师对这一变化的感受可能是最大的。很多教师和家长在管教学生的时候,会感觉他们“不听话”,并将这归结为叛逆期。在初中,学生的叛逆行为是最明显的,也是最极端的,一般会出现两个最明显的阵营,一方是听话的,另一方是淘气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理的变化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育,教师优质的心理教育和行为教育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并且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意义
现如今我国很多青少年都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首先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初中学生来说,这一时期的他们心理上是十分敏感的,所以教师要及时为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及时纠正学生心里不正确的想法,这时期的他们就像小树苗,需要及时地修正,才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其次通过开展心理教育,讓学生在当前网络发达地今天,仍然能洁身自好,成长为一名优质青年。现如今中学生都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出生的一代人,网络虽然能给他们带来很多好处,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危险也随处可见,网络信息太过复杂,这对学生的成长并不是一件好事,他们很容易在网络信息中迷失自我。因此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会让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好坏有一定的判断,再去判断是否可以学习它。
二、浅谈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措施
2.1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开展心理教育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有名言讲“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要想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首先要知道学生心里想的什么。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不是教育单方面的输出,这样的教学效果也会不尽人意。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学生,关心学生的状态,当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状态之后,才能更容易的找到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心理,更是独特的存在,因此只有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高质量,高效的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和学生进行互动,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仅仅是一种活跃课堂的方法,更是在活跃课堂中加深学生和教师的感情,这样学生对教师也会更加真诚,对于感情的吐露也会更加真诚。另一方面,在课下,教师可以向班委询问一些班级的情况,针对心理不是很健康的同学进行一对一重点教育,教师也可以对班级同学进行一对一谈话,这种方法虽然看起来工作量很大,但是效果却是最好的,因为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谈话中感受到被关注,更愿意对教师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师也更能发现问题,对症下药,进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2.2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师生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处理的好,学生学习更加顺利,教师工作也会更加顺利,相反师生关系处理的不好,两者的配合度会很低,甚至会形成对立关系,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秉承着合作关系的原则和学生接触,两者是平等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但其实学生和教师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应给予学生的是平等和尊重。初中时期很多学生的内心是脆弱而敏感的,这时如果出现教师不尊重学生的现象,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极端心理,阻碍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所以教师不仅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且要尊重学生,
例如,在班级里,很多教师对学习好的同学,或者班委存在一定的“偏向”,这在其他学生眼中可能会有嫉妒心理,学生在这一时期是很难管控自己的情绪的,可能会有一些极端行为。教师要特别注意,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能因为某些原因对班级的个别同学有特殊待遇,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这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规范。另外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一意孤行,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学习沟通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单方面输出的过程。学生感到被尊重,心理也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生活中,也会懂得尊重别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教师的教育质量息息相关。在这时,学生的心理是十分脆弱的,所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尊重学生,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一意孤行,尊重学生的意愿,再通过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郭辉,刘洋.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究与策略[J].心理月刊,2021,16(16):212-213+222.
[2]林婉青.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9):41-43.
【关键字】心理健康 学生 影响
【正文】心理健康是每一位学生成长所必然面临的问题,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内心的主见越来越大,当代家长和教师对这一变化的感受可能是最大的。很多教师和家长在管教学生的时候,会感觉他们“不听话”,并将这归结为叛逆期。在初中,学生的叛逆行为是最明显的,也是最极端的,一般会出现两个最明显的阵营,一方是听话的,另一方是淘气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理的变化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育,教师优质的心理教育和行为教育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并且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意义
现如今我国很多青少年都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首先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初中学生来说,这一时期的他们心理上是十分敏感的,所以教师要及时为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及时纠正学生心里不正确的想法,这时期的他们就像小树苗,需要及时地修正,才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其次通过开展心理教育,讓学生在当前网络发达地今天,仍然能洁身自好,成长为一名优质青年。现如今中学生都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出生的一代人,网络虽然能给他们带来很多好处,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危险也随处可见,网络信息太过复杂,这对学生的成长并不是一件好事,他们很容易在网络信息中迷失自我。因此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会让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好坏有一定的判断,再去判断是否可以学习它。
二、浅谈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措施
2.1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开展心理教育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有名言讲“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要想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首先要知道学生心里想的什么。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不是教育单方面的输出,这样的教学效果也会不尽人意。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学生,关心学生的状态,当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状态之后,才能更容易的找到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心理,更是独特的存在,因此只有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高质量,高效的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和学生进行互动,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仅仅是一种活跃课堂的方法,更是在活跃课堂中加深学生和教师的感情,这样学生对教师也会更加真诚,对于感情的吐露也会更加真诚。另一方面,在课下,教师可以向班委询问一些班级的情况,针对心理不是很健康的同学进行一对一重点教育,教师也可以对班级同学进行一对一谈话,这种方法虽然看起来工作量很大,但是效果却是最好的,因为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谈话中感受到被关注,更愿意对教师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师也更能发现问题,对症下药,进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2.2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师生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处理的好,学生学习更加顺利,教师工作也会更加顺利,相反师生关系处理的不好,两者的配合度会很低,甚至会形成对立关系,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秉承着合作关系的原则和学生接触,两者是平等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但其实学生和教师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应给予学生的是平等和尊重。初中时期很多学生的内心是脆弱而敏感的,这时如果出现教师不尊重学生的现象,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极端心理,阻碍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所以教师不仅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且要尊重学生,
例如,在班级里,很多教师对学习好的同学,或者班委存在一定的“偏向”,这在其他学生眼中可能会有嫉妒心理,学生在这一时期是很难管控自己的情绪的,可能会有一些极端行为。教师要特别注意,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能因为某些原因对班级的个别同学有特殊待遇,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这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规范。另外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一意孤行,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学习沟通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单方面输出的过程。学生感到被尊重,心理也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生活中,也会懂得尊重别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教师的教育质量息息相关。在这时,学生的心理是十分脆弱的,所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尊重学生,不要按照自己的意愿一意孤行,尊重学生的意愿,再通过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郭辉,刘洋.新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究与策略[J].心理月刊,2021,16(16):212-213+222.
[2]林婉青.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9):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