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育是学校教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巧妙地在体育课上灌输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想意志品质,而且能有效促使学生服从组织纪律,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渗透德育 方法 时机 注意点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目的任务强调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基于体育课特有的特点,如果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那么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是教学任务,而且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要使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具体落实,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1.说服法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认识,用以影响学生言行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我认为可分为讲解和谈话两种。具体来说讲解是根据集体情况,比较系统地分析各种情况。运用这种方法要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观点明确,不能让学生感到是说教。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内容要有血有肉。我最认可的是谈话。所谓谈话,即教师就某一问题与学生交换意见,使学生明白某一道理的方法,也称个别谈话。所以教师运用时可不拘泥于形式、场所,可在课内外;教师可与学生谈心,通过交流,一点一滴启发引导,应宛转、热情而不失严肃,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同时也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
2.榜样法
由于中学生在思想和个性发展的形成过程中,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容易接受眼前的事物,因此示范榜样法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1)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因此应时时处处成为学生仿效的楷模。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良好的言行举止,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给学生树立一个好形象。再加上教师规范的动作示范、行走坐卧、外在仪表和丰富的内涵,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模仿中对比自我,从而受到全面教育。
(2)充分运用社会上的人和事来教育,特别是体育方面。现代的中学生不仅热爱运动,而且很崇拜运动员。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典型和反面进行教育,如我国成功申办奥运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又比如运动员成长史,可激发学生不畏艰险、勇于吃苦的精神;而像运动员违纪而被罚的这种反面教材可使学生明白凡事都应有方圆规矩。
(3)可在学生之间树立典型,不失时机地加以肯定和表扬,使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成为德育的滚动的“教材”。
3.评比法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评比大多在班组、小组或个人之间进行,内容上可有组织纪律性和常规执行评比。
渗透德育的方法还有很多,视具体情况还可以运用表扬批评法。由于“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可灵活运用或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授法。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时机
在体育活动中存在许多对学生教育的良机,我们应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1.教师言行中的教育时机
(1)教师的语言。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但不低级,更不能有不良的口头禅,使学生感染并养成文明用语。
(2)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尊重就是一种教育,对待那些组织纪律差或不重视锻炼的学生要耐心帮助。特别是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用讽刺语言去刺激他们,更不能侮辱谩骂学生。与此同时还要教育其他学生关心和尊重他们,通过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2.教学组织中的教育时机
(1)课前准备。认真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没有备好课,课必然会杂乱无章或者枯燥,学生无兴趣,教学效果差。而场地器材的布置如井井有条,既美观又便于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和学生习惯。
(2)调动队伍时,如碰到其他班级、小组时提倡让他们先行通过,切忌抢行或穿插,利用这一时机可对谦让的组或组长及时表扬,使学生懂得礼让的道理。
(3)分组教学。在分组时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互相帮助的精神和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
3.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的时机
(1)球类项目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对少数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要及时给予纠正,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和成败。
(2)短跑教学,在学习起跑时要实事求是,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跑动中要全力以赴。
(3)耐久跑教学,现在学生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怕吃苦,缺乏锻炼,教师应从严要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坚韧、顽强的意志。
4.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时进行教育的时机
(1)学习畏难教材或练习中互相帮助、保护的时候。这时学生最需要教师的鼓励,相互保护帮助的时候,可培养团结友爱、认真负责的精神。
(2)遇到天气变化时,特别是刮风、下雨、炎热等突然变化时,教师更应沉着、冷静,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3)突发事件时,如学生发生冲突,操场上有其他活动时,教师必须妥善处理,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借机对学生进行品质、作风培养。
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注意点
1.坚持经常性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一两次课的说教与练习就可以形成的,它必须经过长期有目的的培养。体育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其本身就蕴涵着丰富品质教育因素。要做到教材搭配合理,使德育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到每一节课中,坚持思想品德教育的经常性。
2.加强紧密性
体育教师要找准教材知识、技术的传授与德育的“结合点”,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相结合,并与不同学生的实际相密切,且与教材相统一,因此教师既要深入钻研教材,又要让德育渗透到落实的教学中。
3.注重实效性
德育的渗透,其目的就是要在知识、技术传授的同时和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师除努力做到认真钻研上课外,还应对教学的组织形式、手段精心设计。如球类学习中,一般为单人运球或2人传球练习,加上适当的对抗练习,使静变动,既学到技能,又形成竞争意识。
4.体现差异性
学生在生理、心理发展上存在个体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对待事物有不同的出发点,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要注重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的学生运动能力差,有进步了,虽然考核没有及格,但还应表扬;而运动能力强,但练习态度不端正,即使及格了,也要批评。针对心理的差异性,教育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做到从客观条件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兼顾两头。
5.注意及时性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想、行为上出现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教育。贻误时机就可能失去教育的针对性,影响教学效果。如学习支撑跳跃时表现出来的惧怕心理不仅要及时采取措施,而且要给予鼓励和引导。一旦有好表现,就应立即表扬,从而对其学习起到巩固作用。
总之,我们要用心去做,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的前提,把无形的方法和浓浓的爱心化成真诚的师生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评判,使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渗透德育 方法 时机 注意点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目的任务强调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基于体育课特有的特点,如果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那么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是教学任务,而且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要使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具体落实,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1.说服法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认识,用以影响学生言行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我认为可分为讲解和谈话两种。具体来说讲解是根据集体情况,比较系统地分析各种情况。运用这种方法要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观点明确,不能让学生感到是说教。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内容要有血有肉。我最认可的是谈话。所谓谈话,即教师就某一问题与学生交换意见,使学生明白某一道理的方法,也称个别谈话。所以教师运用时可不拘泥于形式、场所,可在课内外;教师可与学生谈心,通过交流,一点一滴启发引导,应宛转、热情而不失严肃,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同时也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
2.榜样法
由于中学生在思想和个性发展的形成过程中,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容易接受眼前的事物,因此示范榜样法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1)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因此应时时处处成为学生仿效的楷模。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良好的言行举止,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给学生树立一个好形象。再加上教师规范的动作示范、行走坐卧、外在仪表和丰富的内涵,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模仿中对比自我,从而受到全面教育。
(2)充分运用社会上的人和事来教育,特别是体育方面。现代的中学生不仅热爱运动,而且很崇拜运动员。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典型和反面进行教育,如我国成功申办奥运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又比如运动员成长史,可激发学生不畏艰险、勇于吃苦的精神;而像运动员违纪而被罚的这种反面教材可使学生明白凡事都应有方圆规矩。
(3)可在学生之间树立典型,不失时机地加以肯定和表扬,使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成为德育的滚动的“教材”。
3.评比法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评比大多在班组、小组或个人之间进行,内容上可有组织纪律性和常规执行评比。
渗透德育的方法还有很多,视具体情况还可以运用表扬批评法。由于“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可灵活运用或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授法。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时机
在体育活动中存在许多对学生教育的良机,我们应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1.教师言行中的教育时机
(1)教师的语言。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但不低级,更不能有不良的口头禅,使学生感染并养成文明用语。
(2)教师的态度。对学生尊重就是一种教育,对待那些组织纪律差或不重视锻炼的学生要耐心帮助。特别是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用讽刺语言去刺激他们,更不能侮辱谩骂学生。与此同时还要教育其他学生关心和尊重他们,通过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2.教学组织中的教育时机
(1)课前准备。认真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没有备好课,课必然会杂乱无章或者枯燥,学生无兴趣,教学效果差。而场地器材的布置如井井有条,既美观又便于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和学生习惯。
(2)调动队伍时,如碰到其他班级、小组时提倡让他们先行通过,切忌抢行或穿插,利用这一时机可对谦让的组或组长及时表扬,使学生懂得礼让的道理。
(3)分组教学。在分组时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互相帮助的精神和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
3.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的时机
(1)球类项目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对少数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要及时给予纠正,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和成败。
(2)短跑教学,在学习起跑时要实事求是,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跑动中要全力以赴。
(3)耐久跑教学,现在学生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怕吃苦,缺乏锻炼,教师应从严要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坚韧、顽强的意志。
4.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时进行教育的时机
(1)学习畏难教材或练习中互相帮助、保护的时候。这时学生最需要教师的鼓励,相互保护帮助的时候,可培养团结友爱、认真负责的精神。
(2)遇到天气变化时,特别是刮风、下雨、炎热等突然变化时,教师更应沉着、冷静,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3)突发事件时,如学生发生冲突,操场上有其他活动时,教师必须妥善处理,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借机对学生进行品质、作风培养。
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注意点
1.坚持经常性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一两次课的说教与练习就可以形成的,它必须经过长期有目的的培养。体育运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其本身就蕴涵着丰富品质教育因素。要做到教材搭配合理,使德育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到每一节课中,坚持思想品德教育的经常性。
2.加强紧密性
体育教师要找准教材知识、技术的传授与德育的“结合点”,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相结合,并与不同学生的实际相密切,且与教材相统一,因此教师既要深入钻研教材,又要让德育渗透到落实的教学中。
3.注重实效性
德育的渗透,其目的就是要在知识、技术传授的同时和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师除努力做到认真钻研上课外,还应对教学的组织形式、手段精心设计。如球类学习中,一般为单人运球或2人传球练习,加上适当的对抗练习,使静变动,既学到技能,又形成竞争意识。
4.体现差异性
学生在生理、心理发展上存在个体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对待事物有不同的出发点,因此在德育教学中要注重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的学生运动能力差,有进步了,虽然考核没有及格,但还应表扬;而运动能力强,但练习态度不端正,即使及格了,也要批评。针对心理的差异性,教育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做到从客观条件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兼顾两头。
5.注意及时性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想、行为上出现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教育。贻误时机就可能失去教育的针对性,影响教学效果。如学习支撑跳跃时表现出来的惧怕心理不仅要及时采取措施,而且要给予鼓励和引导。一旦有好表现,就应立即表扬,从而对其学习起到巩固作用。
总之,我们要用心去做,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的前提,把无形的方法和浓浓的爱心化成真诚的师生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评判,使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