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全面为塑造健康体魄服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ufhuh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学校体育和竞技运动训练不同,它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健康为目的,侧重于塑造健康体魄,使学生的身心和社会适应各方面平衡发展。因此,体育课程必须遵循生理规律、心理规律、认识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兴趣爱好和习惯意识形成规律。
  
  一、转变观念,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以往的体育课受竞技体育的影响,重技能训练,忽视学生身心体能的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能够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现行体育教学大纲是根据运动项目划分学习领域的,如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这实际上是一种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很显然,《标准》进一步向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的方面发展,更加强调体验运动的乐趣,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协调发展,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美的人格。如果按照《标准》施教,学生定会学有所得,练有提高,身心和个性均得到健康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二、注重实效,促进教学目标实施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这一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教育观。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和实施《标准》时,要全面关注这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在教学中更应进一步向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和个性需求方面发展,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协调发展,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的人格。
  《标准》不仅确定了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而且每一个目标又划分出不同的水平目标。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的差异很大,为了便于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标准》,《标准》对教学内容并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而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达成学习目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标准》对学生情意和健康方面的要求比较具体,教师必须全面地学习和领会其精神,理解每个学习领域各水平目标和达到水平目标的学习要求,从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全面地贯彻《标准》的精神。
  
  三、注重个体差异,重视主体评价
  
  小学体育是以学会基本运动作为目标的运动教育,初中体育以掌握各种运动项目为特征,高中体育以终身教育为
  目标。以前体育教学大纲把教学内容、考核项目标准、教学方法规定得太死,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且统一标准和要求,结果学生什么都学一点,但什么都没学精,也没学会。此次课程改革打破了这一束缚,提出了提高一两项运动技术、战术水平,增强技术和战术的运用能力,而且对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目标与评价方法。
  体育教师必须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课程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运动,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教师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不强求一致,这样就为学生留下了选择的余地和发展空间,但必须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具体组织指导下来完成教学目标。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又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
  
  四、科学选用器材,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由于《标准》在内容上具有很大的选择性,为学校和教师创造性的实施目标提供了可能,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充分发挥运动器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想方设法做到一材多用、套用、重用,也可以土法上马,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创造性地运用场地、器材,以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价值。
  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做投射门,还可以用做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教师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各地学校还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用废旧的铁锹把、锄把等制作接力棒,用废旧的竹竿和橡皮筋制作篮球架,用废旧的足球、棉纱和沙子等制作实心球,用废旧的棕垫、帆布制作沙袋,用树桩制作“山羊”,用砖头、木板、竹竿代替球网等。学校还可以改造场地器材,合理利用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
  除了体育器材的开发利用外,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也是大有文章可作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歌舞,维吾尔族的舞蹈,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射箭,彝族的射弩,白族的跳山羊、踢毽子、滚铁环、抽陀螺等。
其他文献
体育是一门专门锻炼身体的功能活动,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劳动技巧。现代体育给古代单纯的劳动技巧增添了新的内容,蕴含着极大的美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体能的锻炼与展示。  体育教育处于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位置,要形成良好的体育风尚和提高体育素质水平,最关键的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1.体育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
期刊
摘要: 教师在健美操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健美操动作的记忆效果,对学生提高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发挥个体最佳运水平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健美操教学记忆效果提高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近年来,随着健身运动的不断发展,学生对健身的了解进一步加深,知识水平和健身的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
期刊
2013年4月,某部在苏北某地域开展野外驻训。该驻训地域濒临大海,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生活条件较艰苦。为了解春季在该地域驻训官兵的患病规律,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提高卫勤保障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规定,体操类项目是高中生选修学习项目之一,高中生可根据条件和爱好,从体操运动中选择某项内容学习,以满足个性化和发展的需要。在体操教学中,综合体操课的课型特点和我市调节教学体育学科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体操课的课型模式可以细化为三个阶段:导入与热身阶段、学习与巩固阶段、调节与评价阶段。    一、导入与热身阶段    根据体操课的特点,本阶段有以下三个环节组成:  
期刊
摘要: 正确抬肘、伸臂、屈腕、拨指是投篮技术的关键,强调由下向上全身的协调用力,尤其是最后阶段的压腕、拨指动作,也就是投篮手型,直接影响到了投篮的命中率。本文介绍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手型训练过程中探索的几种修正方法,旨在为篮球教学、训练提供帮助。  关键词: 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投篮手型    1.前言    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改进。投篮是篮球运动的主要进攻技术,是得分
期刊
摘要: 学校体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程式,其中体育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作者结合教学经历,分析了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研工作    学校体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程式,它涉及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十分重
期刊
摘要: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一种现代化游戏方法,采取散打教学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体育游戏散打教学运用    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大众体育的迅速发展,体育游戏这一健身效果好、趣味性强、易于开展的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运用于体育实践。作为一项健身娱乐活动,体育
期刊
速度是短跑的主导素质,对短跑的成绩起决定性的作用。少儿时期大脑皮层的灵活性较高、反应快,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如何在这个时期利用科学训练有效地发展少儿运动员的速度已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训练学生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一、短跑技术发展的趋向    短跑技术动作应符合运动物理学和解剖学的原理,同时表现出效率化和节省化。其表现为动作高步频、大步幅、自然平稳,总重心上下起伏小,上下肢解动作配合协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