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对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浅静脉穿刺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22.9%,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9%、8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进行PICC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PICC; 腫瘤; 护理; 效果
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新型的导管护理技术,是指通过外周静脉将导管插入到中心静脉中,其具有风险小、停滞时间长、痛苦小等优点。将PICC引入到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减少药物外渗风险,保证静脉输注方式的安全,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耐受,延长患者的输注时间[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96例患者实施了PICC置管,发现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7.8±4.5)岁,包括17例肺部肿瘤,12例乳腺肿瘤,10例淋巴肿瘤,9例脑肿瘤;观察组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48.1±3.2)岁,包括16例肺部肿瘤,14例乳腺肿瘤,11例淋巴肿瘤,8例脑肿瘤。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浅静脉穿刺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护理,具体内容为:(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PICC置管的作用及重要性,消除患者的焦虑、抵触心理,积极配合临床治疗。(2)术前准备。保持病房安静,为患者营造良好休息环境,定时更换床单用品,保持清洁,协助患者检查血常规等,清洁患者的手术皮肤,保持皮肤干燥。(3)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穿刺部位,观察有无疼痛、渗血、肿胀等,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控制好输液速度等。同时护理人员应检查导管的固定性与通畅性,并每日对敷料进行更换,指导患者在置管后4h进行适当的活动,每日锻炼,并按照医嘱给予患者溶栓、抗炎治疗[2]。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肿瘤患者由于长期应用抗肿瘤药物或放化疗,故身体素质较差,需依赖静脉输注营养物质来维持自身的各项机能。传统的静脉输注方式需反复穿刺患者的血管,对患者造成损伤,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因此患者的耐受性和护理效果并不理想[3]。
本研究中应用PICC置管,其能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锁骨下静脉或者上腔静脉,这些区域血运较丰富,循环也较好,当输注化疗药物时,药物很快被稀释,避免对患者血管产生较大刺激,有效的保护了血管[4]。为了加强PICC的护理效果,减少其并发症,临床应用时也应做好并发症护理,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静脉炎,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时,应选择弹性较大、较粗、较直的血管,在置入过程中速度要适中、均匀,置入成功后,定时更换敷料,并注意保持敷料的清洁与干燥。当患者发生静脉炎时,要及时采用硫酸镁进行局部热敷;(2)血管阻塞,护理人员在封管时要使推注和进针同步,并始终维持导管内的正压。同时,应严格掌握PICC的置入时间,若时间太长,需使用药物进行恰当干预,比如肝素,5000U,皮下注射,1天2次,避免患者发生血栓;(3)血管返血,护理人员应嘱患者严格执行医嘱,定期到医院封管,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穿刺部位沾水,保持其干燥、清洁[5]。
4.结语
综上所述,对肿瘤患者实施PICC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减少不良发应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加以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华,蔡静,单世君,等.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4,12:2691.
[2]韦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9:179-180.
【摘要】目的:对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浅静脉穿刺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22.9%,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9%、8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进行PICC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PICC; 腫瘤; 护理; 效果
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新型的导管护理技术,是指通过外周静脉将导管插入到中心静脉中,其具有风险小、停滞时间长、痛苦小等优点。将PICC引入到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减少药物外渗风险,保证静脉输注方式的安全,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耐受,延长患者的输注时间[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96例患者实施了PICC置管,发现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7.8±4.5)岁,包括17例肺部肿瘤,12例乳腺肿瘤,10例淋巴肿瘤,9例脑肿瘤;观察组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48.1±3.2)岁,包括16例肺部肿瘤,14例乳腺肿瘤,11例淋巴肿瘤,8例脑肿瘤。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浅静脉穿刺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护理,具体内容为:(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PICC置管的作用及重要性,消除患者的焦虑、抵触心理,积极配合临床治疗。(2)术前准备。保持病房安静,为患者营造良好休息环境,定时更换床单用品,保持清洁,协助患者检查血常规等,清洁患者的手术皮肤,保持皮肤干燥。(3)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穿刺部位,观察有无疼痛、渗血、肿胀等,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控制好输液速度等。同时护理人员应检查导管的固定性与通畅性,并每日对敷料进行更换,指导患者在置管后4h进行适当的活动,每日锻炼,并按照医嘱给予患者溶栓、抗炎治疗[2]。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肿瘤患者由于长期应用抗肿瘤药物或放化疗,故身体素质较差,需依赖静脉输注营养物质来维持自身的各项机能。传统的静脉输注方式需反复穿刺患者的血管,对患者造成损伤,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因此患者的耐受性和护理效果并不理想[3]。
本研究中应用PICC置管,其能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的锁骨下静脉或者上腔静脉,这些区域血运较丰富,循环也较好,当输注化疗药物时,药物很快被稀释,避免对患者血管产生较大刺激,有效的保护了血管[4]。为了加强PICC的护理效果,减少其并发症,临床应用时也应做好并发症护理,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静脉炎,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时,应选择弹性较大、较粗、较直的血管,在置入过程中速度要适中、均匀,置入成功后,定时更换敷料,并注意保持敷料的清洁与干燥。当患者发生静脉炎时,要及时采用硫酸镁进行局部热敷;(2)血管阻塞,护理人员在封管时要使推注和进针同步,并始终维持导管内的正压。同时,应严格掌握PICC的置入时间,若时间太长,需使用药物进行恰当干预,比如肝素,5000U,皮下注射,1天2次,避免患者发生血栓;(3)血管返血,护理人员应嘱患者严格执行医嘱,定期到医院封管,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穿刺部位沾水,保持其干燥、清洁[5]。
4.结语
综上所述,对肿瘤患者实施PICC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减少不良发应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加以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华,蔡静,单世君,等.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4,12:2691.
[2]韦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9: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