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文从德育教育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环境建设、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发课程资源、各项活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笔者在杨城小学近几年德育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收到的良好效果,受到当地党政组织和群众的好评。
【关键词】德育;教育;学校;学生;家长;教师;社会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学校必须把以培育品学兼优的少年儿童作为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为核心,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形成一个立体的德育工作体系,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学和校内外各项活动中,努力促进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心、同步,互相融合,协调发展。
1 抓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和团队组织的作用
我们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研组,并于每期开学制定德育工作计划,采取半期一小结,全期一总结的方法,把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德育管理采取师生共同参与,公开评比的形式,使其潜移默化。在值周工作中,让学校教师、学生与校领导一起参与每周工作的评比,设立少先队监督岗,由各中队轮流值周,对每位少先队员的仪表和行为进行督查,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利用每周星期一升国旗仪式,国旗下师生讲话,以及各班的晨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种养成教育。各班学生平时互相监督,对于不文明礼貌的人和事提出批评意见,对于做的好的同学表扬,通过互纠互改,讲文明,懂礼貌在各班蔚然成风。各班坚持“处处有生活”就“处处有德育”的工作方式,以生活琐事为契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意树立典型,运用榜样激励法对学生进行鼓励,每周评出班级最佳学生上校园光荣榜,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各中队通过开展主题队会,演讲比赛,道德知识竞赛,礼仪教育话剧表演和《我们是学校的主人》、《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看法》征文、才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让先进的思想文化,文明的行为方式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生活。我们坚持开展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宣誓活动,大力弘扬优秀的师德师风,完善《师德考评实施细则》,建立了师德考评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和育人能力。
2 以人为本,上好《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增设的面向小学生的一门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于一体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强调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竭力追求德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学内容上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等吸纳到课程内容中去,与学生进行真切的对话。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条件、和资源,恰当地选择儿童喜欢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比如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模拟表演等等,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把教学的重点向学生发展转变,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其人格得到尊重,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本领,要通过教育,使学生逐渐成为有个性、有智慧、有品德、有追求的人。
当然,在品德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课本剧表演等,都能把抽象知识具体化,这样,学生感到知识并不空洞,也不抽象,而是自己身边实实在在的现象,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知识,是社会交流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同时,还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其它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无论你任教什么学科,都应该将专业知识的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利用课堂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品德教育。教师应积极探索德育渗透的内容和时间,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让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中努力寻求成功的快乐,收获的乐趣。
3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优美的环境氛围,文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较为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等,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杨城小学文明教师标准》、《杨城小学文明学生标准》、《杨城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杨城小学学生礼仪规范》、《杨城小学学生课堂礼仪》《杨城小学学生往返学校礼仪》《杨城小学礼仪教育三字歌》和名人名言,名人画像,古诗文及提示语,中国和世界地图,校训,办学目标,原则等处于醒目的位置,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各班通过班级板报的编排、学习园地的建设、名人名言的剪贴等,将教室布置的新颖独特,将这些无声的事物所散发的文化气息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处处受到感染和熏陶。加上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环境,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现代文明生活,文明环境,使师生在工作、学习中耳濡目染,接受良性熏陶,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和校园环境的完美融合,实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
4 成立家长委员会,提高家教水平
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的现状,我们结合当地实情,成立了杨城小学家长委员会,原则上是一自然村一位家长代表。经过本村学生的民主评选产生家长代表进入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办公地点在行政村办公室,村支部书记任家长委员会主任,定期和学校一同组织家长学习文化知识,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也可以电话、短信、网络)、优秀家长及优秀家教论文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活动。学校还邀请家长委员会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校庆、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这样做,一方面能使家长有机会接受最新的教育信息与理念,提高自身素质,知法懂法,做孩子的榜样。另一方面有利于学校接受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使那些留守儿童、孤儿、单亲得到及时的关心和照顾。通过教师家访活动,亲近了家庭,让教师、学生、家长之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实现了多方互动,促进了互相合作,并以此为契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有效提升了教师敬业爱岗、服务社会的专业素养,实现了家访由“单向传递”向“互动交流”的转变,由班主任“单线管理”向“全体科任教师全员参与”的转变,从而使干群、校群关系融洽、和谐、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学校师生得到很好发展,真正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大合唱。 同时,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和校长服务热线,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及时解答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及家长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引导家长在遇到典型教育问题时,及时与班主任、科任教师共同处理,有效地引导家长采用科学方法教育学生,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5 创设活动,不断拓展德育教育空间
(1)每学期开学,我们结合学生在假期的表现通过《通家书》、《征求意见书》和《给校长的一封信》开展为期两周的思想教育活动。对新招的一年级新生发放《杨城小学礼仪教育三字歌》,让他们在教师的讲解辅导下,在第一学期能读熟,到第二学期背诵,并且逐步进行礼仪训练。
(2)通过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师生大会,班会等介绍国家时事政治,进行养成教育,感恩教育,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实现“要我这样做”到“我应该这样做”的转变。
(3)发挥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播放有关德育教育的录像、录音,典型人物事迹,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为创建文明示范班级及文明礼仪标兵搭建平台。2008年“5.12”地震后,我们及时组织师生给地震灾区的人民子弟兵、医务人员、灾区的小朋友写慰问信,并组织捐款达2000多元,为全县改善小学课桌凳工程捐款2300元,给县残联捐款5000多元;师生中到敬老院打扫卫生、擦玻璃、理发等人员层出不穷;教师中主动修理桌凳、安装火炉,主动负责管理留守儿童、单亲孤儿的人员也在逐年增加。2008年10月份,我校四年级学生刘进龙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拾到人民币100元和银联卡等物,主动交到学校,请求寻找失主。为此,我们在校园广播和黑板报上宣传了该生的事迹,并召开全校师生大会,树立刘进龙为“拾金不昧好少年”,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并在校外多处地方张贴《寻找失主》告示,受到社会各界和失主的好评。2009年6月份又有六年级的苟娅宁、苟瑞两位同学在来校的路上拾到价值两千多元的手机一部,送到学校寻找失主,得到失主的感谢。近年来有10名学生分别获县级以上三好学生、文明少年、优秀学生干部。
(4)组织各类征文活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谈德育教育的体会和所见所闻。近几年来,我们相继组织了《给校长的一封信》、《给父母的一封信》、《给母校的一封信》、《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我们是学校的主人》、《我最感激的人》、《我为谁而读书》、《六年美好生活回忆》、《学生往返学校礼仪之我见》、《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看法》、《怎样做一名文明少年》、《我为新农村建设献力量》、《上肖旅游景点介绍》、《看世博的感受》等征文,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礼仪,讲道德,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净化环境,感激老师,参政议政,共谋学校发展和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先后有30名学生的作品在县级以上征文中获奖。
(5)开展活动竞赛,强化德育工作。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先后组织了德育话剧表演比赛、知识问答赛,师德师风宣誓,争做文明少年宣誓,文明路队形象宣誓,《杨城小学礼仪教育三字歌》朗诵赛,文明示范班和文明礼仪标兵经验交流会,红歌会,名人名言朗诵赛,古诗文朗诵赛,“人与自然”和谐诗文大赛,于外国朋友礼仪交往赛,德育漫画展,班级文明风采展,德育知识书法赛,奥运接待也有我,祖国六十年大变图片展等,聘请法制副校长和公安干警来校做法制、安全报告,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他们的能力,纠正了他们的一些不文明习惯。
(6)利用元旦、妇女节、中秋节、端午节、国庆节、重阳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团拜,致贺辞,致感谢辞,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让师生置身在浓厚的氛围中深深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使师生们锻炼身心,陶治情操,在校园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7)充分利用就近德育资源,开辟校外教育基地,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如组织学生在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及我县《教坛保尔——张学成》的基础上布置学生利用下午、假日观看《新闻联播》、歌颂新农村及和谐社会的影片,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名胜古迹、烈士陵园等,接受革命传统及传统文化的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和慰问,清理周边环境卫生,分类处理垃圾,宣传低碳生活等,培养学生回报社会的意识;倡导学生利用下午、双休日、假日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购物、种植、养殖等。通过这些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心人、帮助人,爱护环境,节约能源,从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总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杨城小学师生的文明修养增强了,关系密切了,教师中敬业奉献,为人师表和学生中讲文明,懂礼貌的人越来越多,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人也越来越多,家长认为孩子知道孝敬父母,感谢老师,接待客人,还能帮助做家务,往返学校队列整齐,树立了学校的良好形象。实现了“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发展,社会向往”的办学目标和“培养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善于交往,身心健康,敢于创新,具有中华美德的现代人”的育人目标,因而学校今年在组织杨城小学、净口小学、梧桐小学、、上肖中学等单位参加“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思想道德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中有杨城小学和净口小学被评为全国德育创新先进学校和集体一等奖,有陈宝元、刘拉新两位校长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校长,有6位教师被评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教师和优秀教师,所报送的40多篇论文、案例中有27篇获全国德育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关键词】德育;教育;学校;学生;家长;教师;社会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学校必须把以培育品学兼优的少年儿童作为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为核心,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形成一个立体的德育工作体系,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学和校内外各项活动中,努力促进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心、同步,互相融合,协调发展。
1 抓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和团队组织的作用
我们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研组,并于每期开学制定德育工作计划,采取半期一小结,全期一总结的方法,把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德育管理采取师生共同参与,公开评比的形式,使其潜移默化。在值周工作中,让学校教师、学生与校领导一起参与每周工作的评比,设立少先队监督岗,由各中队轮流值周,对每位少先队员的仪表和行为进行督查,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利用每周星期一升国旗仪式,国旗下师生讲话,以及各班的晨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种养成教育。各班学生平时互相监督,对于不文明礼貌的人和事提出批评意见,对于做的好的同学表扬,通过互纠互改,讲文明,懂礼貌在各班蔚然成风。各班坚持“处处有生活”就“处处有德育”的工作方式,以生活琐事为契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意树立典型,运用榜样激励法对学生进行鼓励,每周评出班级最佳学生上校园光荣榜,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各中队通过开展主题队会,演讲比赛,道德知识竞赛,礼仪教育话剧表演和《我们是学校的主人》、《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看法》征文、才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让先进的思想文化,文明的行为方式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生活。我们坚持开展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宣誓活动,大力弘扬优秀的师德师风,完善《师德考评实施细则》,建立了师德考评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和育人能力。
2 以人为本,上好《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增设的面向小学生的一门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于一体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强调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竭力追求德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学内容上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等吸纳到课程内容中去,与学生进行真切的对话。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条件、和资源,恰当地选择儿童喜欢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比如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模拟表演等等,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把教学的重点向学生发展转变,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其人格得到尊重,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本领,要通过教育,使学生逐渐成为有个性、有智慧、有品德、有追求的人。
当然,在品德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课本剧表演等,都能把抽象知识具体化,这样,学生感到知识并不空洞,也不抽象,而是自己身边实实在在的现象,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知识,是社会交流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同时,还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其它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无论你任教什么学科,都应该将专业知识的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利用课堂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品德教育。教师应积极探索德育渗透的内容和时间,把握好德育渗透的度,让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中努力寻求成功的快乐,收获的乐趣。
3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优美的环境氛围,文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较为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等,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杨城小学文明教师标准》、《杨城小学文明学生标准》、《杨城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杨城小学学生礼仪规范》、《杨城小学学生课堂礼仪》《杨城小学学生往返学校礼仪》《杨城小学礼仪教育三字歌》和名人名言,名人画像,古诗文及提示语,中国和世界地图,校训,办学目标,原则等处于醒目的位置,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各班通过班级板报的编排、学习园地的建设、名人名言的剪贴等,将教室布置的新颖独特,将这些无声的事物所散发的文化气息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处处受到感染和熏陶。加上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环境,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现代文明生活,文明环境,使师生在工作、学习中耳濡目染,接受良性熏陶,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和校园环境的完美融合,实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
4 成立家长委员会,提高家教水平
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的现状,我们结合当地实情,成立了杨城小学家长委员会,原则上是一自然村一位家长代表。经过本村学生的民主评选产生家长代表进入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办公地点在行政村办公室,村支部书记任家长委员会主任,定期和学校一同组织家长学习文化知识,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也可以电话、短信、网络)、优秀家长及优秀家教论文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活动。学校还邀请家长委员会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校庆、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这样做,一方面能使家长有机会接受最新的教育信息与理念,提高自身素质,知法懂法,做孩子的榜样。另一方面有利于学校接受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使那些留守儿童、孤儿、单亲得到及时的关心和照顾。通过教师家访活动,亲近了家庭,让教师、学生、家长之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实现了多方互动,促进了互相合作,并以此为契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有效提升了教师敬业爱岗、服务社会的专业素养,实现了家访由“单向传递”向“互动交流”的转变,由班主任“单线管理”向“全体科任教师全员参与”的转变,从而使干群、校群关系融洽、和谐、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学校师生得到很好发展,真正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大合唱。 同时,建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和校长服务热线,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及时解答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及家长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引导家长在遇到典型教育问题时,及时与班主任、科任教师共同处理,有效地引导家长采用科学方法教育学生,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5 创设活动,不断拓展德育教育空间
(1)每学期开学,我们结合学生在假期的表现通过《通家书》、《征求意见书》和《给校长的一封信》开展为期两周的思想教育活动。对新招的一年级新生发放《杨城小学礼仪教育三字歌》,让他们在教师的讲解辅导下,在第一学期能读熟,到第二学期背诵,并且逐步进行礼仪训练。
(2)通过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师生大会,班会等介绍国家时事政治,进行养成教育,感恩教育,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实现“要我这样做”到“我应该这样做”的转变。
(3)发挥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播放有关德育教育的录像、录音,典型人物事迹,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为创建文明示范班级及文明礼仪标兵搭建平台。2008年“5.12”地震后,我们及时组织师生给地震灾区的人民子弟兵、医务人员、灾区的小朋友写慰问信,并组织捐款达2000多元,为全县改善小学课桌凳工程捐款2300元,给县残联捐款5000多元;师生中到敬老院打扫卫生、擦玻璃、理发等人员层出不穷;教师中主动修理桌凳、安装火炉,主动负责管理留守儿童、单亲孤儿的人员也在逐年增加。2008年10月份,我校四年级学生刘进龙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拾到人民币100元和银联卡等物,主动交到学校,请求寻找失主。为此,我们在校园广播和黑板报上宣传了该生的事迹,并召开全校师生大会,树立刘进龙为“拾金不昧好少年”,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并在校外多处地方张贴《寻找失主》告示,受到社会各界和失主的好评。2009年6月份又有六年级的苟娅宁、苟瑞两位同学在来校的路上拾到价值两千多元的手机一部,送到学校寻找失主,得到失主的感谢。近年来有10名学生分别获县级以上三好学生、文明少年、优秀学生干部。
(4)组织各类征文活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谈德育教育的体会和所见所闻。近几年来,我们相继组织了《给校长的一封信》、《给父母的一封信》、《给母校的一封信》、《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我们是学校的主人》、《我最感激的人》、《我为谁而读书》、《六年美好生活回忆》、《学生往返学校礼仪之我见》、《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看法》、《怎样做一名文明少年》、《我为新农村建设献力量》、《上肖旅游景点介绍》、《看世博的感受》等征文,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礼仪,讲道德,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净化环境,感激老师,参政议政,共谋学校发展和地方发展的积极性。先后有30名学生的作品在县级以上征文中获奖。
(5)开展活动竞赛,强化德育工作。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先后组织了德育话剧表演比赛、知识问答赛,师德师风宣誓,争做文明少年宣誓,文明路队形象宣誓,《杨城小学礼仪教育三字歌》朗诵赛,文明示范班和文明礼仪标兵经验交流会,红歌会,名人名言朗诵赛,古诗文朗诵赛,“人与自然”和谐诗文大赛,于外国朋友礼仪交往赛,德育漫画展,班级文明风采展,德育知识书法赛,奥运接待也有我,祖国六十年大变图片展等,聘请法制副校长和公安干警来校做法制、安全报告,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他们的能力,纠正了他们的一些不文明习惯。
(6)利用元旦、妇女节、中秋节、端午节、国庆节、重阳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团拜,致贺辞,致感谢辞,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让师生置身在浓厚的氛围中深深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使师生们锻炼身心,陶治情操,在校园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7)充分利用就近德育资源,开辟校外教育基地,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如组织学生在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及我县《教坛保尔——张学成》的基础上布置学生利用下午、假日观看《新闻联播》、歌颂新农村及和谐社会的影片,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名胜古迹、烈士陵园等,接受革命传统及传统文化的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和慰问,清理周边环境卫生,分类处理垃圾,宣传低碳生活等,培养学生回报社会的意识;倡导学生利用下午、双休日、假日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购物、种植、养殖等。通过这些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心人、帮助人,爱护环境,节约能源,从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总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杨城小学师生的文明修养增强了,关系密切了,教师中敬业奉献,为人师表和学生中讲文明,懂礼貌的人越来越多,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人也越来越多,家长认为孩子知道孝敬父母,感谢老师,接待客人,还能帮助做家务,往返学校队列整齐,树立了学校的良好形象。实现了“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发展,社会向往”的办学目标和“培养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善于交往,身心健康,敢于创新,具有中华美德的现代人”的育人目标,因而学校今年在组织杨城小学、净口小学、梧桐小学、、上肖中学等单位参加“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和中职学校思想道德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中有杨城小学和净口小学被评为全国德育创新先进学校和集体一等奖,有陈宝元、刘拉新两位校长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校长,有6位教师被评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教师和优秀教师,所报送的40多篇论文、案例中有27篇获全国德育优秀成果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