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问题,对江苏省沛县、丰县的110位在职大学生村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工作环境因素、认同度因素、对地方领导满意度因素、工资福利因素、自主创业因素对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有显著影响,并且显著性强度依次递减。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可持续发展 实证分析
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研究背景
大学生村官指的是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选聘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大学生村官不是在编公务员,而是一种特设的岗位。
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历程。大学生村官计划可归纳为萌发、成长和普及三个递进阶段。①
萌芽阶段(1995~2001年)。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村官规模较小,社会关注度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政策不完善。
成长阶段(2002~2005年)。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村官规模大,社会关注度较高,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取得明显成效,相应的政策已趋成熟。
普及阶段(2006年至今)。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大学生村官社会认同度上升,政策制度已走上成熟和稳步发展阶段。
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问题。2009年5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12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下的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的后备人才。这些都表明国家开始从制度层面重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从实践的层面研究大学生村官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更加有必要了。
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在研究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首先选取适当变量,取得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再次求得回归方程,通过模型的诊断与修正以及拟合度检验、F值检验,t值检验,最后确定最终回归方程,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线性关系。
本次研究的内容为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在研究中,以在职大学生村官对当前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满意度为因变量,以大学生村官的工资福利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婚姻影响度、专业对口影响度、领导支持影响度、工作情况影响度、创业影响度、自我前途影响度、他人评价影响度、发展相关影响度9项因子为自变量。研究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
在自变量的选取上,主要是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首先通过在查阅大量专著和期刊,初步筛选一些因子,然后深入农村,与大学生村官进行实地访谈,确定最终的因子。
在数据的来源上,则是在江苏省沛县和丰县党委组织部的帮助下,对在职大学生村官发放调查问卷获得。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有效回收问卷106份。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通过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
实证模型中的评价指标是根据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所选定,不能保证所有的自变量对因变量都有显著性影响,为了从较多的初选因子中选取出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的因子,建立最优回归方程,需要借助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所有的因子进行筛选。同时还要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与修正。排除强影响点和自变量间的多重线性关系的影响,使保留下来的所有自变量之间尽可能互相独立。
建立回归方程后,发现第23条记录的标准化残差大于3,可以肯定第23条记录为强影响点。采取直接删除的处理措施。重新建立回归方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逐步剔除对因变量影响不显著的因子,利用剩余的因子再重新建立回归方程,再检验,再剔除,这样,一共有5种计量估计结果。最后求得回归方程:
Y=0.215X1 0.311X2 0.227X5-0.18X7 0.303X9
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分析结论及实际问题剖析
大学生村官环境因素分析。艰苦的生活环境对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深入农村生活的初期,对农村特有的居住条件、饮食习惯、交通、通讯等都难适应。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对大学生村官来说是一大考验,影响着大学生村官的可持续发展。
复杂的农村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影响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村的文化环境。在我国农村广大地区,熟人社会排外性特征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受到村民排斥,遭遇各种宗教势力及其编制的人情关系网络的阻挠。这些都给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开展带来难度。
大学生村官认同度因素分析。从制度设计层面上讲,大学生村官缺乏认同度。中组部对大学生村官定职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大学生村官为非公务员身份。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行政村的干部从本村村民中选举。大学生村官计划是直接给农村基层选派村干部,有悖于村民自治。有人还对组织部为乡村派驻大学生村官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与基层民主背道而驰。
大学生村官对地方领导满意度因素分析。其一,地方领导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认识不足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大学生村官计划尚处于趋于成熟的阶段。一些村干部更愿意让大学生村官干一些报刊收集、文件整理工作,实际的工作根本不让大学生村官插手。他们的观点是,只要大学生村官能够在村里完成分配的工作就行。许多大学生村官的最初意愿和抱负受挫。
其二,地方领导对政策执行不力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中组部将大学生村官计划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的高度。大学生村官计划备受社会的关注。一些地方政府为响应中央的号召,出现了对大学生村官高度重视的状态。但他们在政策的具体落实方面却缺乏有效的保障。承诺的资金、政策支持往往不能及时兑现。结果是扭曲了大学生村官对村官计划的认识,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热情。
大学生村官工资福利因素分析。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和福利是影响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的杨伟国认为,缺乏人力资本收益补偿机制是大学生不愿去农村就业的主要原因。大学生一般是在对农村就业的成本和自身收益比较后,才会做出是否到农村就业的行为选择。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就业,是受实现自我价值、志愿服务农村和当前就业危机等几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更现实的在于获得就业和生存的机会。
在当前,大学生村官工资和福利问题突出。在工资待遇和保障方面,国家按东、中、西部分别为大学生村官发放10000、15000、18000元。但实际上,给予大学生村官的待遇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一些地方因财政吃紧,对大学生村官计划执行松懈。给予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在除去必须交的款项和生活费外,所剩无几,加之近年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本来收入较低的大学生村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临时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对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工作高度重视,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的工资福利,但这种待遇很难保证可持续性和可预期性。经济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村官思想滑坡,工作积极性降低,甚至提前去职,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因素分析。大学生村官创业有利于大学生村官更好的融入农村工作。从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来看,大学生村官很难改变自身不了解农村村情民貌的形象,很难取得农民的信任,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要想在农村重塑自身形象,在村官职位上真正干出一番事业,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自主创业。只有大学生村官自己创业了,并带动了农村的整体的发展,才能打破农村落后问题的瓶颈;只有大学生村官自己创业了,并切切实实地做出了样子,才在农村有发言权,才能说服群众。
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建议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地方政府应建立对大学生村官的人文关怀机制,改善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环境。同时,还应提高大学生村官适应复杂农村工作环境的能力,传授处理农村社会各项事务的技巧;制定法律法规,实现大学生村官角色的合法化;地方领导不仅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大学生村官计划,更要在实际工作中要大力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制定规范化的制度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将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待遇问题纳入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管理体系,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提升村官自身能力。
结 论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各级政府应重视大学生村官计划,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村官,积极的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真正地实现“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本文为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091029033)
注释
①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可持续发展 实证分析
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研究背景
大学生村官指的是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选聘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大学生村官不是在编公务员,而是一种特设的岗位。
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历程。大学生村官计划可归纳为萌发、成长和普及三个递进阶段。①
萌芽阶段(1995~2001年)。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村官规模较小,社会关注度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政策不完善。
成长阶段(2002~2005年)。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村官规模大,社会关注度较高,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取得明显成效,相应的政策已趋成熟。
普及阶段(2006年至今)。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大学生村官社会认同度上升,政策制度已走上成熟和稳步发展阶段。
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问题。2009年5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12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大学生村官下的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的后备人才。这些都表明国家开始从制度层面重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从实践的层面研究大学生村官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更加有必要了。
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在研究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首先选取适当变量,取得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再次求得回归方程,通过模型的诊断与修正以及拟合度检验、F值检验,t值检验,最后确定最终回归方程,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线性关系。
本次研究的内容为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在研究中,以在职大学生村官对当前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满意度为因变量,以大学生村官的工资福利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婚姻影响度、专业对口影响度、领导支持影响度、工作情况影响度、创业影响度、自我前途影响度、他人评价影响度、发展相关影响度9项因子为自变量。研究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
在自变量的选取上,主要是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首先通过在查阅大量专著和期刊,初步筛选一些因子,然后深入农村,与大学生村官进行实地访谈,确定最终的因子。
在数据的来源上,则是在江苏省沛县和丰县党委组织部的帮助下,对在职大学生村官发放调查问卷获得。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有效回收问卷106份。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通过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
实证模型中的评价指标是根据文献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所选定,不能保证所有的自变量对因变量都有显著性影响,为了从较多的初选因子中选取出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的因子,建立最优回归方程,需要借助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所有的因子进行筛选。同时还要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与修正。排除强影响点和自变量间的多重线性关系的影响,使保留下来的所有自变量之间尽可能互相独立。
建立回归方程后,发现第23条记录的标准化残差大于3,可以肯定第23条记录为强影响点。采取直接删除的处理措施。重新建立回归方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逐步剔除对因变量影响不显著的因子,利用剩余的因子再重新建立回归方程,再检验,再剔除,这样,一共有5种计量估计结果。最后求得回归方程:
Y=0.215X1 0.311X2 0.227X5-0.18X7 0.303X9
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分析结论及实际问题剖析
大学生村官环境因素分析。艰苦的生活环境对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深入农村生活的初期,对农村特有的居住条件、饮食习惯、交通、通讯等都难适应。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对大学生村官来说是一大考验,影响着大学生村官的可持续发展。
复杂的农村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影响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村的文化环境。在我国农村广大地区,熟人社会排外性特征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受到村民排斥,遭遇各种宗教势力及其编制的人情关系网络的阻挠。这些都给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开展带来难度。
大学生村官认同度因素分析。从制度设计层面上讲,大学生村官缺乏认同度。中组部对大学生村官定职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大学生村官为非公务员身份。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行政村的干部从本村村民中选举。大学生村官计划是直接给农村基层选派村干部,有悖于村民自治。有人还对组织部为乡村派驻大学生村官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与基层民主背道而驰。
大学生村官对地方领导满意度因素分析。其一,地方领导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认识不足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大学生村官计划尚处于趋于成熟的阶段。一些村干部更愿意让大学生村官干一些报刊收集、文件整理工作,实际的工作根本不让大学生村官插手。他们的观点是,只要大学生村官能够在村里完成分配的工作就行。许多大学生村官的最初意愿和抱负受挫。
其二,地方领导对政策执行不力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中组部将大学生村官计划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的高度。大学生村官计划备受社会的关注。一些地方政府为响应中央的号召,出现了对大学生村官高度重视的状态。但他们在政策的具体落实方面却缺乏有效的保障。承诺的资金、政策支持往往不能及时兑现。结果是扭曲了大学生村官对村官计划的认识,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热情。
大学生村官工资福利因素分析。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和福利是影响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的杨伟国认为,缺乏人力资本收益补偿机制是大学生不愿去农村就业的主要原因。大学生一般是在对农村就业的成本和自身收益比较后,才会做出是否到农村就业的行为选择。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就业,是受实现自我价值、志愿服务农村和当前就业危机等几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更现实的在于获得就业和生存的机会。
在当前,大学生村官工资和福利问题突出。在工资待遇和保障方面,国家按东、中、西部分别为大学生村官发放10000、15000、18000元。但实际上,给予大学生村官的待遇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一些地方因财政吃紧,对大学生村官计划执行松懈。给予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在除去必须交的款项和生活费外,所剩无几,加之近年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本来收入较低的大学生村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临时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对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工作高度重视,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的工资福利,但这种待遇很难保证可持续性和可预期性。经济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村官思想滑坡,工作积极性降低,甚至提前去职,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因素分析。大学生村官创业有利于大学生村官更好的融入农村工作。从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来看,大学生村官很难改变自身不了解农村村情民貌的形象,很难取得农民的信任,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要想在农村重塑自身形象,在村官职位上真正干出一番事业,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自主创业。只有大学生村官自己创业了,并带动了农村的整体的发展,才能打破农村落后问题的瓶颈;只有大学生村官自己创业了,并切切实实地做出了样子,才在农村有发言权,才能说服群众。
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建议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地方政府应建立对大学生村官的人文关怀机制,改善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环境。同时,还应提高大学生村官适应复杂农村工作环境的能力,传授处理农村社会各项事务的技巧;制定法律法规,实现大学生村官角色的合法化;地方领导不仅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大学生村官计划,更要在实际工作中要大力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制定规范化的制度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将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待遇问题纳入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管理体系,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提升村官自身能力。
结 论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大学生村官可持续发展,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各级政府应重视大学生村官计划,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村官,积极的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真正地实现“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本文为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091029033)
注释
①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