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性格,培养人才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u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是学生终身的楷模。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想学生学得好,必须先生好学。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那么我是如何努力来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的呢?
  一、树立新型的教师观
  (一)破除权威,提倡民主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这种平等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学生应受到老师尊重。教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尊重他们每一个人,建立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有些教师对“尊师爱生”这一教师职业道德理解偏差,他们强调“尊师”远远超过“爱生”,在实际工作中放不下老师的架子。多年来,在学校里,在教室里,学生如果顶撞老师,那就被看作是“胆大包天”“目无师长”。这种传统的师道尊严必须破除,就是说必须做到“把自己放下去,把学生抬上来”。比如教学中应该经常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与学生讨论,听取学生的建议。甚至在教学中故意出点差错,引导学生来纠正。以此来说明教师的话不是“金口玉言”,教师的答案不一定是标准答案。反之,如果认为“书上写的不会错”,“老师讲的绝对正确”。那么,学生的想法就容易被忽略,被拒绝,长此以往,便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学生成绩出色,能力差,“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的局面。为什么建国60多年来,中国没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能说不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因此,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当务之急。即把学生看作与你平等的、有主见的、有思考能力的主体,重视他们的选择,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他们积极參与教学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终身学习,不断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速。面对教育和专业知识的迅速老化,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的信息和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因此,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是学生终身的楷模。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想学生学得好,必须先生好学。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就指出教师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知识量飞速增长、信息不断更新的今天,教师更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长期的、永不间断的工作来做,不仅从书本中学,而且从实际教学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教师才能有进步、有创新。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潜能
  (一)承认差异,尊重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正如《合作教育》所指出的那样:“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世界。如果教师意识到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那么他就能够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承认他们各自的个性特点,保护和珍惜他们的创造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思维特点和思考方式,对任何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但传统教育中往往强调问题答案的唯一性和正确性,使得学生常担心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进而变得害怕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无疑是对学生创造性的一种扼杀。
  (二)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也就是说,学生还正处在成长之中,是一个不成熟的人。因此,在他们的身上,必然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如上课好动,有时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时,教师应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他们,帮助他们成长,尤其是对那些不太守纪律、不太听话、好异想天开、好表现的学生更应该这样。这些学生可能就是今后的创造性人才。如果教师以传统的观点来看待他们,那便是对创造性的一种漠视甚至是扼杀。陶行知先生告诫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段话对我们教师应该是一种提醒和启发。不要嘲笑学生,即使他们在某些时候显得很笨或者表现不好。换一种眼光,换一种角度来看待他们,你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惊奇的感受。有些学生虽然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很强,做出来的作品富有想象力且惟妙惟肖,这就是这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同时,发展的人意味着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教师应当看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在实际工作中,成绩不好的学生被看作是没有出息,没有潜力,这是十分片面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际上,无论成绩好还是不好,每个学生身上都具有很大的潜力,他们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就能够使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我们碰得很多这样的事例:有些学生因为某件事情获得成功,促使他其它方面成绩也迅速提高。总之,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一个全面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热爱学生,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禀赋,使每个学生学到知识。同时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信每个孩子内在的潜能。
  班主任工作精心而又繁锁,她是在广阔的心灵中、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我无悔,我高兴,因为我是一个班主任。
其他文献
要想深入地推进新课改,就必须努力探索进行有效性自主学习的方法,推出课堂教学的新境界。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呢?  一、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  在传统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其中的情感。有好多教师认为,只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尽了自己的责任。只要尽了这个责任,那么教师的所作所为、教师的付出都是正确的。其实不然,对于学生而言,积
期刊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本身就是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科,如果依然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势必扼杀小学生的天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新课改下如何改变教学方式,成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关键。我们来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是如何定位语文学习方式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
期刊
幽默是一种智慧,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授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一种积极愉快的感觉,保持大脑亢奋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减弱或抵消一部分紧张和疲劳。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当然幽默感不是与身俱备的,需要日积月累,即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社会阅历是教师具备幽默感的前提。正是有此基础,可以使教师的讲
期刊
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一个有思想、立足于“培育人”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心理相结合,井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出发点,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本文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抓住学生心理,优化课堂教学的问题。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引发思维  17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好奇心,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应该加以鼓励。”心理学认
期刊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是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与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课堂教学是活动的基
期刊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精彩描述。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有用于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  一.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
期刊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位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大发雷霆,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难管呢?  诚然,现在的学生由于社会上的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以及家庭方面的溺爱、留守儿童等原因,普遍厌学。真正愿学、乐学者很少。除去社会、家庭因素,扪心自问,我们做教师的就没有责任吗?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曾几何时,我们都在宣扬“师道尊严”,“师徒如父子”,把老师高高架于学生之上,从未真正实现过平等。而现在时代变了,
期刊
1.引言  教育部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发展”。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管理、技术服务、科研、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从课前入手,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就是预习。预习习惯的养成,将成为学生的一种自学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