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交际作用是通过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来实现的,人的一切心理特点都是在言语活动基础上存在和表现出来的。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儿歌是儿童歌谣的简称,属于民间歌谣的范畴,它作为一种最早出现的文学作品,自有它本身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幼儿 语言 儿歌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89-02
一、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1.语言学习是幼儿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
幼儿学习各种语言符号及其结构组织方式的过程不是完整被动的。成人的语言可为幼儿语言学习起到示范的作用,让幼儿在他人的交往中主动学习新词。从而形成了一种主动性学习语言的习惯。因此,幼儿便学会了自己建构自己的语言。
2.语言学习是幼儿语言个性化的过程
我们通过幼儿模仿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选择性和变通性,可以看出幼儿学习语言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特别是一些孩子较为喜欢的儿童节目、动画片等,孩子跟着讲、念、读。成人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影碟机等电教化手段,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学习语言,接受语言,主动积极与他人交谈。
3.语言学习是幼儿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
幼儿学习和掌握语言需要一个过程,从无到有、从不理解到部分理解再到完全理解,积少成多,逐步完善。同时,这也表现了幼儿语言发展过程的年龄特点。
二、儿歌的特点
1.内容浅显、思想单纯
儿歌是在乳儿的摇篮旁伴着母亲的吟唱而进入儿童生活中的。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儿歌,并从中获得审美感受。但儿歌的内容往往十分浅显,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单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
2.篇幅简短,结构单一
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还比较单纯,又限于口耳相传,因此,儿歌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另外,重叠句式和象声词的运用,更使儿歌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使儿歌的思想感情表现的更加丰满。
3.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
儿歌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因此,无论是传统儿歌还是创作儿歌,也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的儿歌,都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易唱、语言活泼的特点。
三、儿歌在幼儿语言中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人的思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提高完善。儿歌在这些方面就能发挥重要作用。
1.通过说儿歌,能扩大宝宝的知识面,使宝宝学会使用形象语言,描述动物及事物特征。
例如,《小白兔》“小白兔/三瓣嘴/蹦蹦跳跳四条腿儿”则告诉幼儿小白兔的外貌特征是什么,便于幼儿区分小动物。儿歌恰是以它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儿歌对宝宝和语言发展大有好处。
2.儿歌有明显的节奏感,幼儿通过说儿歌能体会语言节奏。
例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3.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幼儿吟诵。
反复吟诵儿歌,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儿歌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途径和方法
1.手指儿歌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途径
实践中我们发现,手指儿歌是锻炼幼儿手指动作和发展语言的较好途径。它伴有节奏明快,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幼儿边说边活动手指,既促进幼儿口语的锻炼,又兼顾手指运动,促进手口一致。
如:儿歌:手指歌 一个手指点点点 两个手指敲敲敲 三个手指捏捏捏 四个手指挠挠挠 五个手指拍拍拍 五个兄弟爬上山 叽哩咕噜滚下来。这个手指游戏幼儿在无意之中学会了点数、序数、还学会了一一对应,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在朗朗上口的手指游戏中完成了,教师教的轻松,幼儿学的轻松。
2.用儿歌表达日常生活常规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途径
例如在洗手时,教师哼唱轻柔的儿歌“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用水冲一冲,一二三、甩一甩”来伴随整个洗手过程;这样既能增强知识还能发展幼儿语言。
儿歌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的韵律,朗朗上口,深受幼儿的喜欢。所以作为教师和幼儿家长,要充分认识“儿歌”独特的教育魅力,巧妙利用这一文学形式,通过多种活动,达到促进幼儿语言全面发展的目标。 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让我们彼此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尽所能,都来做培养祖国花朵的好园丁,使今天的满园春色、娇嫩蓓蕾,变成明天的桃李芬芳,使幼儿成为社会的栋梁,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
参考文献:
[1]张红明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曼殊主编.《儿童语言发展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柳翠蓉.《语言是幼兒智力的基础能力》[J].家庭教育,1996年7期.
[4]于涌主编.《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2.
【关键词】幼儿 语言 儿歌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89-02
一、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1.语言学习是幼儿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
幼儿学习各种语言符号及其结构组织方式的过程不是完整被动的。成人的语言可为幼儿语言学习起到示范的作用,让幼儿在他人的交往中主动学习新词。从而形成了一种主动性学习语言的习惯。因此,幼儿便学会了自己建构自己的语言。
2.语言学习是幼儿语言个性化的过程
我们通过幼儿模仿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选择性和变通性,可以看出幼儿学习语言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特别是一些孩子较为喜欢的儿童节目、动画片等,孩子跟着讲、念、读。成人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影碟机等电教化手段,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学习语言,接受语言,主动积极与他人交谈。
3.语言学习是幼儿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
幼儿学习和掌握语言需要一个过程,从无到有、从不理解到部分理解再到完全理解,积少成多,逐步完善。同时,这也表现了幼儿语言发展过程的年龄特点。
二、儿歌的特点
1.内容浅显、思想单纯
儿歌是在乳儿的摇篮旁伴着母亲的吟唱而进入儿童生活中的。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儿歌,并从中获得审美感受。但儿歌的内容往往十分浅显,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单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
2.篇幅简短,结构单一
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还比较单纯,又限于口耳相传,因此,儿歌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另外,重叠句式和象声词的运用,更使儿歌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使儿歌的思想感情表现的更加丰满。
3.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
儿歌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因此,无论是传统儿歌还是创作儿歌,也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的儿歌,都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易唱、语言活泼的特点。
三、儿歌在幼儿语言中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人的思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提高完善。儿歌在这些方面就能发挥重要作用。
1.通过说儿歌,能扩大宝宝的知识面,使宝宝学会使用形象语言,描述动物及事物特征。
例如,《小白兔》“小白兔/三瓣嘴/蹦蹦跳跳四条腿儿”则告诉幼儿小白兔的外貌特征是什么,便于幼儿区分小动物。儿歌恰是以它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儿歌对宝宝和语言发展大有好处。
2.儿歌有明显的节奏感,幼儿通过说儿歌能体会语言节奏。
例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3.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幼儿吟诵。
反复吟诵儿歌,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儿歌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途径和方法
1.手指儿歌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途径
实践中我们发现,手指儿歌是锻炼幼儿手指动作和发展语言的较好途径。它伴有节奏明快,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幼儿边说边活动手指,既促进幼儿口语的锻炼,又兼顾手指运动,促进手口一致。
如:儿歌:手指歌 一个手指点点点 两个手指敲敲敲 三个手指捏捏捏 四个手指挠挠挠 五个手指拍拍拍 五个兄弟爬上山 叽哩咕噜滚下来。这个手指游戏幼儿在无意之中学会了点数、序数、还学会了一一对应,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在朗朗上口的手指游戏中完成了,教师教的轻松,幼儿学的轻松。
2.用儿歌表达日常生活常规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途径
例如在洗手时,教师哼唱轻柔的儿歌“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用水冲一冲,一二三、甩一甩”来伴随整个洗手过程;这样既能增强知识还能发展幼儿语言。
儿歌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谐的韵律,朗朗上口,深受幼儿的喜欢。所以作为教师和幼儿家长,要充分认识“儿歌”独特的教育魅力,巧妙利用这一文学形式,通过多种活动,达到促进幼儿语言全面发展的目标。 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让我们彼此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尽所能,都来做培养祖国花朵的好园丁,使今天的满园春色、娇嫩蓓蕾,变成明天的桃李芬芳,使幼儿成为社会的栋梁,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
参考文献:
[1]张红明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曼殊主编.《儿童语言发展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柳翠蓉.《语言是幼兒智力的基础能力》[J].家庭教育,1996年7期.
[4]于涌主编.《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