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zha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育培养的独具的一种思维能力。本文作者主要从学法指导等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途径
  
  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容后人去改造、去创新。在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育培养的独具的一种思维能力,具有解决历史问题的“应用”特征。它是指以具体的尽可能完整的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鉴今,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
  一、通过对客观历史的探索和求异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历史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去观察,从中求得各种不同的结论,这是一种开放性、求异性的历史思维,也叫发散思维。
  如明太祖营建北京,役使20多万工匠和农民,历时14年。北京城成了明清两朝的都城和二十四位皇帝生活的地方。对明成祖来说,维护了自己的皇权,实行了“天子戍边”。对国家来说,巩固了统一,加强了对蒙古贵族的军事防御。对明代的百姓来说,是服不完的徭役和家园田地荒芜。对近百年的反动统治者来说,从北京城也可看出他们的腐朽。对近百年的帝国主义来说,北京城是他们浩劫的对象。北京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一部封建帝王自寻享乐,大肆挥霍,奴役百姓的历史。它也证明了劳动人民是创造人类历史的主人。如今,北京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故宫是我国最大的博物馆和文物宝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北京城每天都吸引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参观和游览,从北京城,可以看到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也可以看到她正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对客观历史探索和求异,可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历史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联系,历史和未来相联系,历史史实和理论相结合。即对历史事件的探索和求异,对历史事件评价的探索和求异。探索和求异就是寻找一题多解,强凋思维活动的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要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就要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与综合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既要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又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使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总体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讲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首先就需要对战争的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一个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号召人民争取生存而斗争;第一次“斩木卫兵,揭竿为旗”,把斗争锋芒直指秦朝统治者;第一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起义军队由开始的900人,发展到几十万人;第一次推翻了封建王朝(秦王朝)。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并得出结论,“秦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历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在中国历上闪烁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种因素。而综合则是在思维过程中把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等集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显示出知识的网络与层次,这样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三、通过对史料的运用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学、用结合,也是历史教学的目的。把散布在不同章节的历史史料组合在一起,加以比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如比较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在政治、经济、对外政策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什么结果?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迪?鸦片战争前两国政治上的差异: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了封建生产方式。对外政策:中国,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英国,进一步对外殖民掠夺,蓄谋侵略中国。上述差异,导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这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另外,让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通过分析、综合,编写历史故事,编写历史小报,撰写历史小论文。学生通过重新组合历史史料,会形成新的认识。
  历史史料的整理和重新组合,难易、深浅程度不一,方法多样。其中包括历史史实的因果联系,时空联系,历史事件,横向纵向联系,历史事件,异同比较,以某一历史焦点问题为出发点向整个教学内容辐射,将整个教学内容向某一历史焦点聚合,历史整体归纳等。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通过学习历史,将所掌握的历史史料整理和重新组合,学生不仅运用了已学得的知识,而且对历史形成了深刻的认识,这就是创造性的思维。
  四、通过对历史史实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并能通过现象看本质和规律。
  如拿破仑通过1799年雾月政变,上台执政,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对内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等方面的措施,对外战争和他的政治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1815年,在滑铁卢战役后,法兰西第一帝国崩溃。如何评价拿破仑这段历史呢?拿破仑上台执政是顺应历史需要的产物,是时势造英雄。拿破仑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均具有进步意义,尤其是《法典》的制定,用国家法律的形式把资本主义统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固定下来。这比当时欧洲各国的法律进步得多,所以成为典范。但他对内加强对工农的统治。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有两面性,一方面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进攻,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欧洲封建势斗争的继续,防止封建复辟,保卫和扩大革命成果,是进步的,但同时也有争霸、奴役、掠夺的一面,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抗和斗争,是非正义的。拿破仑内外政策的两面性显示了大资产阶级政权的性质,潜伏着帝国覆灭的危机。
  教师在讲授历史史实的同时,要注重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注重用历史的观点和方法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对史实作出理论分析,如果才能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才能总结和掌握历史的基本规律,从而在整体上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
  通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达到思维上的飞跃,创造性思维也蕴含其中。只有做到史、论辩证结合,才可能揭示历史本相和客观规律,才能成为“创造未来的行动和力量的工具”。
  五、利用终课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终课不单单是知识的归纳、整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新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时,我进行这样的小结:师: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垄断组织的产生也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于是打破了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居于首位、法国次之的局面。通过本节课内容的讲述,你觉得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生: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所造成的。
  师: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这一规律又是怎样表现的?生: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这种不平横性更加增强了。在这个时期,美国和德国先后超过了英国和法国。这种国际局势的出现,就是这个不平衡规律的具体表现。师:这种新的国际局势的出现,意味着帝国主义国家间产生了新的矛盾,在当时国际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其主要矛盾是什么?它发展下去会导致怎样的后果?生: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双方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最终通过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师:面对19世纪末紧张的国际局势,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制定了扩张和争夺计划,并结成了军事同盟,疯狂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发生,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上面的提问,既概括了全课的重点内容,又对历史发展的趋势作了探讨,对学生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而结论的得出是通过一步一步的逻辑推理总结出来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总结教训、指导现实、展望未来
  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
  如: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自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相继失败。中国曾试图走资本主义道路,但都没有成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有了新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革命方法:依靠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革命力量。有了新的前途: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走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的国家,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才有光明的未来。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这不仅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而且要指导现实和展望未来,包括对社会整体和社会成员的现实的指导和未来的展望。
  学史可以明志。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是要学生用历史知识分析、观察现实问题、预测未来。
  总而言之,历史是一门科学,它不仅仅对学生起情感教育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教会我们鉴古知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思考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与发展的规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史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概括和比较,找出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史论结合、剖析历史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历史事实,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和文艺等各个领域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保华主编.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
  [2]莱纳.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摇篮。作者从事高职院校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训、实习教学工作多年的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探寻培养技能途径,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就油气开采技术专业学生操作技能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学生 操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32-02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
【摘要】社会需求是健康保险专业办学与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本文从健康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来探讨改变该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完善办学指导思想、调整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及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健康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社会需求 健康保险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科研课题(X2011054)。  【
中国聚烯烃行业其消费量每年均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销售渠道本身则在聚烯烃行业商业流通环节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多种功能的作用,而对销售渠道的管理更成为聚烯烃产品销售过程
学位
随着旅游业和电子商务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给具有天然优势湖南旅游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介绍了湖南旅游的基本概况和特色,在此基础上分析了O2O模式的崛起,以及湖南旅
【摘要】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对其顺利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十分重要。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意义在于保证学生就业,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使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的方式是鼓励学生走进水产企业,接触生产环境,通过生产实践使他们认识、了解并适应社会,同时安排专门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全程进行指导教学。主要采用榜样教学、人际关系教学等方法帮助高职水产学生认识自我,学会沟通与合作,提高他们
【摘要】针对我国目前机械制造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紧缺需求,从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贸队伍建设、专业兴趣培养等方面阐述了中职学校在培养数控技术专业人才时的教学改革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数控 职教 教改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35-01  一、社会需求为数控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我国正处在从“世界制造大国”向“世界制造强
【摘要】分级教学模式是我国现阶段高考体制条件下,为适应不同地区生源而采取的因材施教的有效办法。本文结合财经院校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实施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经济数学基础》课程 分级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39-01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是财经类
在休闲经济大发展的今天,游憩场所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的重要去处,游憩者情感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管理者的重视,其中地方依恋是关注的热点之一。游憩场所的地方依恋不
【摘要】《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是中专学校计算机应用、会计、商务英语专业等的重要课程。如何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笔者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从任务的设计、实施、评价三个方面去讲述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40-01  《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是中专学校计算机应用、会计、商务英语等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