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级教学模式是我国现阶段高考体制条件下,为适应不同地区生源而采取的因材施教的有效办法。本文结合财经院校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实施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经济数学基础》课程 分级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39-01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是财经类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以及对于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等教育而言,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蓬勃发展,财经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质量分布差异和水平差异也相应加大,对于所有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都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要求和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其次,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科也不断的的增加,而不同的学科、不同专业对数学要求有很大不同。不同专业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实施同层次的数学教学,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因材施教,因材施学,实施分层次教学必然是大学数学教学要遵循的规律。
  为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理念,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方针,很多学校已经开始了基础数学课程的分级分层次教学的尝试。所谓分级分层次教学(以下简称分级教学),就是针对不同基础水平、不同发展目标的学生分别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方法、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以求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分级分层次教学是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新形势下,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方针的热点课题。对于在不同的学校环境和不同的管理模式下如何开展、具体实施分级教学的进行和探索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学校领导及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到兄弟院校进行调研、考察,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特点,我们对如何搞好我校《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分级教学的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并开展如下的分析和探讨。
  一、分级教学的条件已经具备
  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化,许多学校在本科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相继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指导思想是围绕着以学生为本和促进人才培养为中心,财经类学校要求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的基础课教学更加侧重于综合素质和基础能力的培养,面对新生基础能力参差不齐和志向需求多样化的局面,学校各级领导对于因材施教、强化质量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均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高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业已形成相当规模,近年来,随之办学条件的不断改进,学校大多数教室均已普遍具备了实施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的条件,学校学分制等新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也普遍得到了采用。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实行公共基础课分级教学,是完全可行的。
  二、分级教学工作应该有步骤进行
  1.宣传准备工作:在实行分级教学之前,应该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让学生理解分级教学改革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积极配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合适的选择。同时,也应当在有关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员中进行宣传,取得他们在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2.合理分级分班,为了简化方便,同一专业的教学班级可分为普通班(A班)和提高班(B班)两个层次,兄弟院校的教学实践表明:层次划分得多,并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界定,更不利于教学管理。
  分级应当在充分尊重学生自身意愿与学校统一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下进行。学校统一指导,有利于基本保证分级分班的客观性、合理性;学生的自愿选择则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又可以对统一指导性划分的片面性做出弥补。在第一学期可以依据学生入学成绩(即高考成绩)也可以在新生军训期间进行单科摸底测试,将测试成绩同数学入学成绩一并作为分级依据,并结合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级、分班。从第二学期始,再依据上一学期相关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调整。每学期根据学生考试情况以及结合他们的意愿,实行微调,重新分班, 成绩进步的可以升级, 成绩退步的降级,采取动态管理,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前进的动力、努力的方向, 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针对不同的级别层次,在上级教育部门统一制定的本科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或参考书籍。
  4.合理制定考试内容与成绩评定,课程的结业考试与成绩评定关系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评价,不同的级别层次的考试要求应当有不同的侧重,而最终成绩的评定更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通过不同级别不同学分的方式进行体现,对于普通班与提高班,由于授课方式与内容不同,应该采用不同级别的试题考核,难度高的给予较高的学分,难度低的给予较低的学分,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努力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形势的不断变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转化,分级教学模式是我国现阶段高考体制条件下, 为适应不同地区生源而采取的因材施教的有效办法, 是《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趋势。从部分兄弟学校分级教学的实施效果看, 分级教学的确有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使任课教师的教学对象更明确, 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如怎样更科学地分级, 不同层次学生的成绩如何进行合理考核和比较, 奖学金如何评定等。另外, 开展分级教学, 还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对教师的考核制度、教学评估、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因此我们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 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改进考核评价方法, 进一步完善《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的系统配套工程。
  参考文献:
  [1]胡柚春.高等数学与数学实验[J].高等教育研究,2006,(22):40- 41.
  [2]姚翔飞.工科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8(3):85- 87.
  [3]王建槃.关于大学数学的分类教学[C].大学数学报告论坛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投资是公司永恒的主题,投资决策是公司三大财务决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背景下,人们普遍认为企业投资决策只受到产品市场的影响,而资本市场、融资结构、公
时间和空间是地理学科研究的两大主题,可以说,任何地理事项均表现有时间性特征。在每年高考中,有关地理事项时间关系的考查也频繁出现。本文结合历年高考对地理事项时间性表现的考查,从气候特征、水文及海洋、物候及农事活动等方面,以北半球夏季为例,对地理事项的时间性表现列举如下。  一、气候特征  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如下:  (一)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季风环流使东亚大气运行发生明显改变,也大大改变了气
近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飞速发展的阶段,两个重要的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并且在不断地发展扩大。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建立可靠的信息披露制度和有效的市场管制势在必行。相
【摘要】高职院校是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摇篮。作者从事高职院校油气开采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训、实习教学工作多年的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探寻培养技能途径,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就油气开采技术专业学生操作技能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学生 操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32-02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
【摘要】社会需求是健康保险专业办学与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本文从健康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来探讨改变该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完善办学指导思想、调整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及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健康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社会需求 健康保险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科研课题(X2011054)。  【
中国聚烯烃行业其消费量每年均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销售渠道本身则在聚烯烃行业商业流通环节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多种功能的作用,而对销售渠道的管理更成为聚烯烃产品销售过程
学位
随着旅游业和电子商务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给具有天然优势湖南旅游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介绍了湖南旅游的基本概况和特色,在此基础上分析了O2O模式的崛起,以及湖南旅
【摘要】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对其顺利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十分重要。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意义在于保证学生就业,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使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的方式是鼓励学生走进水产企业,接触生产环境,通过生产实践使他们认识、了解并适应社会,同时安排专门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全程进行指导教学。主要采用榜样教学、人际关系教学等方法帮助高职水产学生认识自我,学会沟通与合作,提高他们
【摘要】针对我国目前机械制造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紧缺需求,从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贸队伍建设、专业兴趣培养等方面阐述了中职学校在培养数控技术专业人才时的教学改革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数控 职教 教改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35-01  一、社会需求为数控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我国正处在从“世界制造大国”向“世界制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