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略读课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统编语文三年级教材,基本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略读课文,本文将从统编三年级教材出发,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开门见山,梳理学习目标;及时帮助,突破学习难点;巧妙引导,衔接教学环节等三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三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74-01
什么是略读课文?现实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师直接把略读课文交给学生,让学生随意看看就完事了。这就导致了一些教学课堂中,出现了只是单纯地只注重精读课文,常常出现把略读课文略过的情况。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共计7篇,占比约为26%,占比虽小,但其分量尤足。
一、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先生已经就略读课文的重要性做了精辟地阐述,虽然每篇略读课文基本只安排一个课时,但是这一课时的略读课文,就是文本阅读教学中交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之地,是检验学生学习方法的最好办法。因此,每位教师在进行文本教学中一定不能够忽视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要把它作为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三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一)开门见山,梳理学习目标
略读课文教学根本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好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要充分保障学生学习的时间,但是在,此之前教师务必要给学生明确好教学目标。在任何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明确学习思路。统编教材在每篇略读课文前都设置了一段提示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多读提示语理解提示语,因为这段提示语是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的过渡语,更是该篇略读课文的要求和目标,甚至有些提示语还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1课《一块奶酪》略读课文中,题目下方就是这样的提示语:“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再说说你喜不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理由是什么。”学生在读完这段提示之后,教师要通过引导、总结等方法,使学生能轻松地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此时教师再指导学生,簡要地概括出该文的学习目标:读,默读课文;想,想想课文围绕这块奶酪发生了什么事;说,对蚂蚁队长做出简要评价即喜欢的理由。目标有了,阅读的目的就出来了,接下来学生就能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文了。
(二)及时帮助,突破学习难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教师的完全放任。当学生阅读的目标明确后,是可以放手让学生去阅读课文了,但是并不代表着目标就能够达成了。教师除了多给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外,还要给学生提供默读、提问、交流、发表见解的机会,同时还要学会适时地帮助。如教学《不懂就要问》时,提示语要求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但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要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这件事,还是有困难的,教师在教学时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两幅插图发现其对应的故事内容,借助插图,分布把故事讲清楚。或者引导学生通过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的方法,把课文内容连起来。同时本文中有一些“戒尺”“厉声”“挨打”等关于私塾学习的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新鲜感且难以理解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插图帮助理解。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和精读课文有着必然联系,所以教师适时帮助必不可少。
(三)巧妙引导,衔接教学环节
略读课上,学生虽然知道了看提示语,有了明确学习目标,但是并不是所有略读课文的提示语都能够让学生完全掌握好课文的思想主题的,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不能只是一个旁观者了,要学会巧妙引导,以帮助学生完成课文学习。
如在《那一定会很好》的教学中,了解主人公的生命历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抽象的,教师就要在教学的时候,学会引导学生通过圈一圈主人公变化每一阶段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如种子、高大的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些词语抄下来,然后用箭头串连起来,就成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个示意图轻松地了解了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本文还有一个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能够大致体会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很难完成的教学任务,此时就要教师适时引导。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主人公的每一段历程中的愿望及愿望实现方式入手,接着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想象主人公每一段历程的心理活动,尤其要理解文中4次出现的“那一定很好”时的心情,再模仿语气说一说,从而使学生大致体会到了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内心深处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教师通过这些适时地引导,使得本节课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得以完美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一定要用心安排处理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根据不同的略读课文,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上好小学三年级略读课文,牢记略读课文虽简约但是不简单。
参考文献:
[1]张敬洁.浅谈小学语文略读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0):283-283.
关键词三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74-01
什么是略读课文?现实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师直接把略读课文交给学生,让学生随意看看就完事了。这就导致了一些教学课堂中,出现了只是单纯地只注重精读课文,常常出现把略读课文略过的情况。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共计7篇,占比约为26%,占比虽小,但其分量尤足。
一、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先生已经就略读课文的重要性做了精辟地阐述,虽然每篇略读课文基本只安排一个课时,但是这一课时的略读课文,就是文本阅读教学中交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之地,是检验学生学习方法的最好办法。因此,每位教师在进行文本教学中一定不能够忽视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要把它作为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三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一)开门见山,梳理学习目标
略读课文教学根本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好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要充分保障学生学习的时间,但是在,此之前教师务必要给学生明确好教学目标。在任何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明确学习思路。统编教材在每篇略读课文前都设置了一段提示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多读提示语理解提示语,因为这段提示语是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的过渡语,更是该篇略读课文的要求和目标,甚至有些提示语还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1课《一块奶酪》略读课文中,题目下方就是这样的提示语:“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再说说你喜不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理由是什么。”学生在读完这段提示之后,教师要通过引导、总结等方法,使学生能轻松地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此时教师再指导学生,簡要地概括出该文的学习目标:读,默读课文;想,想想课文围绕这块奶酪发生了什么事;说,对蚂蚁队长做出简要评价即喜欢的理由。目标有了,阅读的目的就出来了,接下来学生就能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文了。
(二)及时帮助,突破学习难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教师的完全放任。当学生阅读的目标明确后,是可以放手让学生去阅读课文了,但是并不代表着目标就能够达成了。教师除了多给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外,还要给学生提供默读、提问、交流、发表见解的机会,同时还要学会适时地帮助。如教学《不懂就要问》时,提示语要求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但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要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这件事,还是有困难的,教师在教学时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两幅插图发现其对应的故事内容,借助插图,分布把故事讲清楚。或者引导学生通过先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的方法,把课文内容连起来。同时本文中有一些“戒尺”“厉声”“挨打”等关于私塾学习的词语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新鲜感且难以理解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插图帮助理解。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和精读课文有着必然联系,所以教师适时帮助必不可少。
(三)巧妙引导,衔接教学环节
略读课上,学生虽然知道了看提示语,有了明确学习目标,但是并不是所有略读课文的提示语都能够让学生完全掌握好课文的思想主题的,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不能只是一个旁观者了,要学会巧妙引导,以帮助学生完成课文学习。
如在《那一定会很好》的教学中,了解主人公的生命历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抽象的,教师就要在教学的时候,学会引导学生通过圈一圈主人公变化每一阶段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如种子、高大的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这些词语抄下来,然后用箭头串连起来,就成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个示意图轻松地了解了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本文还有一个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能够大致体会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很难完成的教学任务,此时就要教师适时引导。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主人公的每一段历程中的愿望及愿望实现方式入手,接着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想象主人公每一段历程的心理活动,尤其要理解文中4次出现的“那一定很好”时的心情,再模仿语气说一说,从而使学生大致体会到了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内心深处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教师通过这些适时地引导,使得本节课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得以完美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一定要用心安排处理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根据不同的略读课文,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上好小学三年级略读课文,牢记略读课文虽简约但是不简单。
参考文献:
[1]张敬洁.浅谈小学语文略读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0):28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