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有效;教学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过去只简单的几何知识的传授,偏重于计算。现在新课程强调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生成,大量增加了几何教学的内容。面对这一领域的变化,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学,真正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围绕“图形与几何”这一专题本人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思考,对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策略有了一定的认识,现结合具体的案例谈谈本人的点滴体会。
一、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应注重生活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原型,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形体丰富的感性经验,并让他们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事物的相同特征和不同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从而联系生活进行“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如:在《认识面积》一课中,教师创设了以下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的概念。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师:刚才我们鼓掌时两手掌接触的地方就是手掌的面,请同学们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再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比一比谁的手掌面大。(学生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桌面的表面,再摸一摸椅子面的表面,比一比表面谁大谁小?
生用手摸,师提示学生用手掌摸遍表面的全部。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课本封面的表面,再摸一摸课桌的表面,感受一下它们的大小,比一比哪个大哪个小?
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课桌的表面小。
生2:课桌的表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请你自己摸一摸周围其它物体的表面,说说谁大谁小。
生1:门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
生2:黑板的表面比投影屏幕的表面大。
師:通过刚才的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生: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师揭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吗?(学生举例说一说)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摸一摸老师和自己的手掌面,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观察黑板的表面等等,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认识,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应注重操作性
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拉一拉、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通过动手操作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增加学生思维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的过程,给学生带来了探索问题的平台,带来了成功的机会。
如在教学《认识线段》一课时,由于线段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再加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水平比较低,因此教学时要把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些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牢固建立线段的直观形象:直直的,有两个端点。教学时我们首先让学生观察一根放在桌上的弯曲的毛线,想一想怎样把这根毛线变直?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从一根弯曲的毛线,通过拉的动作,变直了,由此进行曲直对比,体会到“直”是线段的一个基本特征,接着让学生摸一摸两手间的线段,找一找、指一指线段的端点,学生通过操作,牢固的建立起了概念,只要是有两个端点,直直的就是一条线段。而且就在拉、拿的过程中学生同时发现,不管老师怎么拿,只要拉直了就是一条线段;最后又让学生折一折长方形纸,认识到折痕也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折法,折出了长短不一的线段,由此体会到线段是有长有短的这一特征。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拉一拉、摸一摸、找一找、指一指、折一折这一系列操作活动,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积极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积过程。
三、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应注重探究性
数学教育研究表明,空间观念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才能形成与发展。因此,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留给学生感悟的时间和空间,让感悟过程丰富多彩。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要善于利用探索的具体过程,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操作实践中发展空间观念。总之,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估计反思的过程中学习认识空间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有效;教学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过去只简单的几何知识的传授,偏重于计算。现在新课程强调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生成,大量增加了几何教学的内容。面对这一领域的变化,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学,真正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围绕“图形与几何”这一专题本人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思考,对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策略有了一定的认识,现结合具体的案例谈谈本人的点滴体会。
一、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应注重生活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原型,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形体丰富的感性经验,并让他们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事物的相同特征和不同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从而联系生活进行“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如:在《认识面积》一课中,教师创设了以下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的概念。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师:刚才我们鼓掌时两手掌接触的地方就是手掌的面,请同学们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再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比一比谁的手掌面大。(学生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桌面的表面,再摸一摸椅子面的表面,比一比表面谁大谁小?
生用手摸,师提示学生用手掌摸遍表面的全部。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课本封面的表面,再摸一摸课桌的表面,感受一下它们的大小,比一比哪个大哪个小?
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课桌的表面小。
生2:课桌的表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请你自己摸一摸周围其它物体的表面,说说谁大谁小。
生1:门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
生2:黑板的表面比投影屏幕的表面大。
師:通过刚才的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生: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师揭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吗?(学生举例说一说)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摸一摸老师和自己的手掌面,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观察黑板的表面等等,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认识,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应注重操作性
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拉一拉、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通过动手操作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增加学生思维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的过程,给学生带来了探索问题的平台,带来了成功的机会。
如在教学《认识线段》一课时,由于线段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再加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水平比较低,因此教学时要把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些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牢固建立线段的直观形象:直直的,有两个端点。教学时我们首先让学生观察一根放在桌上的弯曲的毛线,想一想怎样把这根毛线变直?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从一根弯曲的毛线,通过拉的动作,变直了,由此进行曲直对比,体会到“直”是线段的一个基本特征,接着让学生摸一摸两手间的线段,找一找、指一指线段的端点,学生通过操作,牢固的建立起了概念,只要是有两个端点,直直的就是一条线段。而且就在拉、拿的过程中学生同时发现,不管老师怎么拿,只要拉直了就是一条线段;最后又让学生折一折长方形纸,认识到折痕也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折法,折出了长短不一的线段,由此体会到线段是有长有短的这一特征。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拉一拉、摸一摸、找一找、指一指、折一折这一系列操作活动,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积极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积过程。
三、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应注重探究性
数学教育研究表明,空间观念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才能形成与发展。因此,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留给学生感悟的时间和空间,让感悟过程丰富多彩。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要善于利用探索的具体过程,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操作实践中发展空间观念。总之,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估计反思的过程中学习认识空间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