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上个学期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安排了较多的操作活动,这一内容的教学可通过创设情境,在矛盾冲突中引入新知;通过动手操作,在亲身体验中探索新知;通过角色扮演,在辨识应用中巩固新知。
关键词: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角色扮演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上个学期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安排了较多的操作活动,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两个长度单位呢?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我这样展开《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一课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在矛盾冲突中引入新知
通过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是新课导入的一种有效方法。课始,我给学生出示了
一个问题——
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支铅笔长约16( )
床长约2( )
大树高约15( )
一根旺旺冰长2( )
一粒大米宽约2( )
学生一看,原来是这么简单的题目,争先恐后地要展示自己的“能耐”。可是,填到最后两个空时,学生开始犯疑惑了,觉得“米”和“厘米”都不合适。怎么办?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闪亮登场”。
二、动手操作:在亲身体验中探索新知
(一)任务驱动
1.认识毫米。
师 那1毫米有多长呢?你来猜一猜。
生 (用手势表示出自己认为的1毫米的长度)我认为有这么长。
生 尺子上1小格就是1毫米。
师 老师这里有一把放大了的尺子,你来给大家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上来指1毫米。)
师 那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你的直尺上找出1厘米。(学生指出1厘米)仔细观察你找到的1厘米,有什么发现?
生 1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1个小格就是1毫米。
(出示“电脑博士”的话: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
师 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生 1分钱的硬币。
师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的硬币,它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这一环节,让学生经历比画1毫米、指认1毫米后,借助1分钱硬币,直观感受1毫米,在动手操作中体验1毫米的长度。如此,化抽象概念为具体实物,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
2.认识分米。
师 同学们猜一猜,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在字的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吗? 1分米是从哪到哪?
生 从2 cm到12 cm。
生 从3 cm到13 cm。
师 你能把你找到的1分米画出來吗?
(学生在纸上画1分米的线段。)
师 同桌互相量一量画的是1分米的长度吗?
(同桌互量。)
师 请大家再借助直尺用手比画一下1分米的长度。
(学生比画。)
师 请同学们用自己比画的1分米的长度,参照着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分米。
生 开关盒的边长。
生 茶杯的高度。
生 粉笔的长度。
……
师 用你的这把尺去量一下课桌面的短边长,看看接近几分米?
(学生量。)
“认识分米”环节,先让学生猜一猜有多长,是由于他们已经对长度有了一定的感知,再让学生借助直尺验证,并用手比画,感受到他们的一拃大约是“1分米”。找一找生活中的“1分米”物品,是让学生强化对这一长度的认知;量一量生活中的“1分米”物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三、角色扮演:在辨识应用中巩固新知
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家族的哪两位新朋友?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几位长度单位的朋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 老师,我觉得它们之间是兄弟关系,米是老大,分米是老二,厘米是老三,毫米最小。
生 对!它们是四个好兄弟、好朋友,各有各的本领。
生 它们都是长度单位家族的一员,是一家人。
(其他学生也露出赞同的微笑。)
师 说得真好!一天,兄弟四人因为都说自己的本领大发生了争吵,你们能不能在小组内演一演这四个兄弟是如何争着夸自己的本领大的?
生 (齐)好!
(学生迫不及待地在四人小组分配角色,开始表演。)
生 (自信地)大家好,我叫米。我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一员,兄弟四个我是老大!我还有个代号就是m, 一米就是这么长,(用手势比画)量比较大的东西就用我来做单位。比如高楼、大树,它们三个都比不过我!(指着厘米)它一百个厘米才有我一个大,更别说毫米了!
生 (不服气地)我是厘米。哼!有什么了不起,虽然我没你米大,但是同学们用的尺子都是用我做单位的,大家也可以叫我cm。再说,我比毫米可大多了,一个我里面就有十个毫米呢!
生 (抢先一步)大家好,我是分米。我也有个代号就是dm。兄弟四个中我是老二,也是你们今天刚认识的新朋友。我一个就等于厘米十个,就大约是你们一拃那么长。虽然我没米大,但是我在生活中也很重要噢!
生 (慢悠悠地)同学们好,我是毫米,我还有个英文名字——mm。虽然兄弟四人中我是最小的,可我的作用却不小。生活中测量比较小的东西时,就要用我做单位,三个哥哥可就不如我了。大家不要因为我小就把我忘记了。
师 同学们,你们觉得谁的本领大呢?
生 (异口同声)他们各有各的本领,在生活中他们都很重要。
此时的课堂,好像在上演一幕童话剧,学生是那么的投入,那么真切地表达内心的体验。其效果,远胜于几道练习题。
可以说,这样的数学是“儿童化的数学”,这样的课堂是“童话般的课堂”。这样的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充满自信,充满智慧,充满快乐!
关键词: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 角色扮演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上个学期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安排了较多的操作活动,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两个长度单位呢?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我这样展开《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一课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在矛盾冲突中引入新知
通过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是新课导入的一种有效方法。课始,我给学生出示了
一个问题——
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支铅笔长约16( )
床长约2( )
大树高约15( )
一根旺旺冰长2( )
一粒大米宽约2( )
学生一看,原来是这么简单的题目,争先恐后地要展示自己的“能耐”。可是,填到最后两个空时,学生开始犯疑惑了,觉得“米”和“厘米”都不合适。怎么办?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闪亮登场”。
二、动手操作:在亲身体验中探索新知
(一)任务驱动
1.认识毫米。
师 那1毫米有多长呢?你来猜一猜。
生 (用手势表示出自己认为的1毫米的长度)我认为有这么长。
生 尺子上1小格就是1毫米。
师 老师这里有一把放大了的尺子,你来给大家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上来指1毫米。)
师 那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你的直尺上找出1厘米。(学生指出1厘米)仔细观察你找到的1厘米,有什么发现?
生 1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1个小格就是1毫米。
(出示“电脑博士”的话:尺子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
师 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生 1分钱的硬币。
师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的硬币,它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这一环节,让学生经历比画1毫米、指认1毫米后,借助1分钱硬币,直观感受1毫米,在动手操作中体验1毫米的长度。如此,化抽象概念为具体实物,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
2.认识分米。
师 同学们猜一猜,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在字的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吗? 1分米是从哪到哪?
生 从2 cm到12 cm。
生 从3 cm到13 cm。
师 你能把你找到的1分米画出來吗?
(学生在纸上画1分米的线段。)
师 同桌互相量一量画的是1分米的长度吗?
(同桌互量。)
师 请大家再借助直尺用手比画一下1分米的长度。
(学生比画。)
师 请同学们用自己比画的1分米的长度,参照着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分米。
生 开关盒的边长。
生 茶杯的高度。
生 粉笔的长度。
……
师 用你的这把尺去量一下课桌面的短边长,看看接近几分米?
(学生量。)
“认识分米”环节,先让学生猜一猜有多长,是由于他们已经对长度有了一定的感知,再让学生借助直尺验证,并用手比画,感受到他们的一拃大约是“1分米”。找一找生活中的“1分米”物品,是让学生强化对这一长度的认知;量一量生活中的“1分米”物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三、角色扮演:在辨识应用中巩固新知
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家族的哪两位新朋友?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几位长度单位的朋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 老师,我觉得它们之间是兄弟关系,米是老大,分米是老二,厘米是老三,毫米最小。
生 对!它们是四个好兄弟、好朋友,各有各的本领。
生 它们都是长度单位家族的一员,是一家人。
(其他学生也露出赞同的微笑。)
师 说得真好!一天,兄弟四人因为都说自己的本领大发生了争吵,你们能不能在小组内演一演这四个兄弟是如何争着夸自己的本领大的?
生 (齐)好!
(学生迫不及待地在四人小组分配角色,开始表演。)
生 (自信地)大家好,我叫米。我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一员,兄弟四个我是老大!我还有个代号就是m, 一米就是这么长,(用手势比画)量比较大的东西就用我来做单位。比如高楼、大树,它们三个都比不过我!(指着厘米)它一百个厘米才有我一个大,更别说毫米了!
生 (不服气地)我是厘米。哼!有什么了不起,虽然我没你米大,但是同学们用的尺子都是用我做单位的,大家也可以叫我cm。再说,我比毫米可大多了,一个我里面就有十个毫米呢!
生 (抢先一步)大家好,我是分米。我也有个代号就是dm。兄弟四个中我是老二,也是你们今天刚认识的新朋友。我一个就等于厘米十个,就大约是你们一拃那么长。虽然我没米大,但是我在生活中也很重要噢!
生 (慢悠悠地)同学们好,我是毫米,我还有个英文名字——mm。虽然兄弟四人中我是最小的,可我的作用却不小。生活中测量比较小的东西时,就要用我做单位,三个哥哥可就不如我了。大家不要因为我小就把我忘记了。
师 同学们,你们觉得谁的本领大呢?
生 (异口同声)他们各有各的本领,在生活中他们都很重要。
此时的课堂,好像在上演一幕童话剧,学生是那么的投入,那么真切地表达内心的体验。其效果,远胜于几道练习题。
可以说,这样的数学是“儿童化的数学”,这样的课堂是“童话般的课堂”。这样的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充满自信,充满智慧,充满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