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能力是初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但由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作文教学对于农村初中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如何进行作文高效教学,通过高效教学来提升初中生的作文水平,达到课程目标,是每个初中语文老师面临的一个严峻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高效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链条上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作文教学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优劣。也就是说,提高作文教学的水平是关系到语文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要想构建高效的作文课堂,教师必须下大力气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全方位服务于作文教学。具体有以下几点:
1.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教师应吃透大纲和教材,制定符合作文教学规律的教学计划,并认真执行。根据每一个阶段的目标计划,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各种题材的作文。具体说来,制订计划时可依据以下四点:
1.1紧扣学期教学重点。作文的命题应紧扣学期教学重点,并通过作文指导把这些能力训练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写起作文来确实有“法”可依。学生在同一目的、同一范畴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过程中就有可能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出规律,从而使某一方面的写作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1.2结合单元教学重点。教材中每单元自成一个小体系,有一定的教学重点,可结合有关课文,借鉴课文的写法,侧重某一文体的训练。比如,进行记叙文或议论文的“主旨的确立与深化”训练,指导学生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使课文讲授与写作指导紧密结合。
1.3兼顾口语教学系列。口头表达训练与书面表达训练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作文命题时可根据口语教学内容,考虑相关的作文训练。例如,口语教学中“介绍与解说”可配合训练说明文的写作;“交谈”配合记叙文的写作;“演讲”、“论辩”单元配合议论文的写作训练。当然,这些训练都应紧扣学期训练重点,训练形式可以是大作文,但更多的是小作文、片段写作等随笔形式。这样做可以使写作训练变得灵活多样,反馈迅速。
1.4紧抓语言表达训练。文章就是由字、词、句这些语言的基本单位组成的,语言表达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因此,作文训练计划中不能忽略了语言表达训练。我们知道,学生“作文难”,除了“无话可说”之外,“有话说不出”也是一大原因。因此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最主要的任务在于增加学生的词汇量。除鼓励学生多读名篇、多用新词之外,进行词语积累的“每日一练”、“每日一记”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提高作文水平。必须引导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会积累素材。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发言权。,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就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积累素材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首先,教师要在课内做好阅读示范,在阅读氛围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让学生把积累当做一种享受。其次,教师每节课都要给学生的积累留一点时间。对文章的讲解绝对不能取代对语言的积累,而是为了更好的积累,积累是让学生去品尝和吸收。再次,教师指导学生摘抄是一定要让其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这不仅为了更容易使其接受影响,而且还是其发现自己的秉性、构建自己精神家园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第四,课后做好精选推荐,把积累引向经典。用经典文学来熏陶学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3.1培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善于观察生活,细腻的感受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生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有趣的事情在我们周围发生。正如罗素所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我们只有独具慧眼,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发现其潜在的意义,才能抓住机遇,写出的文章才能有新意。譬如,朱自清把写作的目光投注到他父亲的“背影”上,有了深刻的感受,从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背影》;鲁迅在百草园中,用他那独特的笔触给我们展现了一片令人神往的乐土;其实,只要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我们就可以从平凡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凡来,我们写出的文章也就有了新意。
3.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作文要创新,就得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写作不能离开想象,它对写作的所起的作用,犹如翅膀之于鸟,木桨之于船。学生在写作时,应当扎根于生活,去感悟生活的原型,善于诱发自己的想象力,艺术化自己的想象世界。当然,在写作过程中,想象并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这除了平时的刻苦训练外,还需掌握想象的技巧。譬如,一考生这样写道:“高高耸立的密密的楼群将天空割裂成一张破碎的脸。”可见,作者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啊!
3.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最重要的素质。没有发散性思维,就会拘泥一格,墨守成规,难于创新,写作的才华和天性就会被窒息。况且创新思维似行云流水,要求思维的灵活变通,不拘一格,这就离不开发散性思维。譬如,在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门”的话题作文时,我引导他们进行思维发散。可写有形的门,如家门、校门、城门等;可写无形的门,如科学之门、心灵之门、天堂之门等;可写门内的世界,也可写门外的世界;可写开门的意义,也可写关门的意义;可从身边的小事引发对“门”的感受与收获,可以由“门”联系历史事实去发表看法,也可以由“门”的自然属性阐发哲理。
3.4彰显写作个性。大千世界,五光十色;社会生活,千姿百态。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以及性格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写出的作文也就各不相同。乐观者写放达文,忧郁者写哀怨文,幽默者写风趣文,勤于思考者写出思辩性,勤于思考者写出生活味,博览群书者写出书卷气。也只有这样,文章才能创新。
4.要创建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起他们的写作热情,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最高的水平,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可采用先说后写或者先写后议的形式,也可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或者互评互议的方式,还可以朗诵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等等。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极为棘手的一个难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我们博采众长,不断学习,一定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高效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链条上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作文教学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优劣。也就是说,提高作文教学的水平是关系到语文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要想构建高效的作文课堂,教师必须下大力气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全方位服务于作文教学。具体有以下几点:
1.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教师应吃透大纲和教材,制定符合作文教学规律的教学计划,并认真执行。根据每一个阶段的目标计划,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各种题材的作文。具体说来,制订计划时可依据以下四点:
1.1紧扣学期教学重点。作文的命题应紧扣学期教学重点,并通过作文指导把这些能力训练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写起作文来确实有“法”可依。学生在同一目的、同一范畴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过程中就有可能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出规律,从而使某一方面的写作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1.2结合单元教学重点。教材中每单元自成一个小体系,有一定的教学重点,可结合有关课文,借鉴课文的写法,侧重某一文体的训练。比如,进行记叙文或议论文的“主旨的确立与深化”训练,指导学生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使课文讲授与写作指导紧密结合。
1.3兼顾口语教学系列。口头表达训练与书面表达训练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作文命题时可根据口语教学内容,考虑相关的作文训练。例如,口语教学中“介绍与解说”可配合训练说明文的写作;“交谈”配合记叙文的写作;“演讲”、“论辩”单元配合议论文的写作训练。当然,这些训练都应紧扣学期训练重点,训练形式可以是大作文,但更多的是小作文、片段写作等随笔形式。这样做可以使写作训练变得灵活多样,反馈迅速。
1.4紧抓语言表达训练。文章就是由字、词、句这些语言的基本单位组成的,语言表达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因此,作文训练计划中不能忽略了语言表达训练。我们知道,学生“作文难”,除了“无话可说”之外,“有话说不出”也是一大原因。因此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最主要的任务在于增加学生的词汇量。除鼓励学生多读名篇、多用新词之外,进行词语积累的“每日一练”、“每日一记”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提高作文水平。必须引导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会积累素材。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发言权。,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就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积累素材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首先,教师要在课内做好阅读示范,在阅读氛围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让学生把积累当做一种享受。其次,教师每节课都要给学生的积累留一点时间。对文章的讲解绝对不能取代对语言的积累,而是为了更好的积累,积累是让学生去品尝和吸收。再次,教师指导学生摘抄是一定要让其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这不仅为了更容易使其接受影响,而且还是其发现自己的秉性、构建自己精神家园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第四,课后做好精选推荐,把积累引向经典。用经典文学来熏陶学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3.1培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善于观察生活,细腻的感受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生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有趣的事情在我们周围发生。正如罗素所言:“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我们只有独具慧眼,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发现其潜在的意义,才能抓住机遇,写出的文章才能有新意。譬如,朱自清把写作的目光投注到他父亲的“背影”上,有了深刻的感受,从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背影》;鲁迅在百草园中,用他那独特的笔触给我们展现了一片令人神往的乐土;其实,只要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我们就可以从平凡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凡来,我们写出的文章也就有了新意。
3.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作文要创新,就得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写作不能离开想象,它对写作的所起的作用,犹如翅膀之于鸟,木桨之于船。学生在写作时,应当扎根于生活,去感悟生活的原型,善于诱发自己的想象力,艺术化自己的想象世界。当然,在写作过程中,想象并不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这除了平时的刻苦训练外,还需掌握想象的技巧。譬如,一考生这样写道:“高高耸立的密密的楼群将天空割裂成一张破碎的脸。”可见,作者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啊!
3.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最重要的素质。没有发散性思维,就会拘泥一格,墨守成规,难于创新,写作的才华和天性就会被窒息。况且创新思维似行云流水,要求思维的灵活变通,不拘一格,这就离不开发散性思维。譬如,在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门”的话题作文时,我引导他们进行思维发散。可写有形的门,如家门、校门、城门等;可写无形的门,如科学之门、心灵之门、天堂之门等;可写门内的世界,也可写门外的世界;可写开门的意义,也可写关门的意义;可从身边的小事引发对“门”的感受与收获,可以由“门”联系历史事实去发表看法,也可以由“门”的自然属性阐发哲理。
3.4彰显写作个性。大千世界,五光十色;社会生活,千姿百态。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以及性格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写出的作文也就各不相同。乐观者写放达文,忧郁者写哀怨文,幽默者写风趣文,勤于思考者写出思辩性,勤于思考者写出生活味,博览群书者写出书卷气。也只有这样,文章才能创新。
4.要创建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起他们的写作热情,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最高的水平,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可采用先说后写或者先写后议的形式,也可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或者互评互议的方式,还可以朗诵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等等。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极为棘手的一个难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我们博采众长,不断学习,一定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