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以来,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操做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催生智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操作活动中容易出现主次不分,目的不明,興趣转移,手脑脱节的现象,这些现象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怎样提高操做活动的有效性,让操做活动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精心设计操作活动
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活动中操作什么?为什么操作?这些都有待于教师精心合理地设计操作活动。
(一)认真钻研教材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才能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考虑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有效。
(二)深挖操作材料的价值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不是动手操作而是数学思维。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实现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载体。在40分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所能利用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时间是有限的,在精选操作材料的前提下,必须深挖每一种操作材料的价值,让它最大限度的为发展学生思维服务。
二、准确把握操作的时机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只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动手的时机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学习需要,从实际知识形成前、知识形成中、知识形成后三个阶段灵活把握。
(一)知识形成前的动手操作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大都是由具体到抽象,如概念的形成,规则的发现大多要依赖具体的感知、丰富的表象,为此在学习之初要先开展动手操作活动。
(二)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动手操作
所谓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动手实践,就是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困难,这时就需要动手操作来帮助解决,在动手实践中学生们既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
(三)知识形成后的动手操作实践
学习活动过程需经历两次飞跃,实践到抽象是第一次飞跃,抽象回到实践是第二次飞跃。为此我们教师在学生获得知识后,还需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既可达到对知识的加深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知识形成后的动手操作实践。
三、科学指导操作过程
小学生自觉性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而且注意力易分散,在运用学具动手操作时,有的学生不能抓住操作中的关键,盲目地操作,有的学生在摆弄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因此,在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操作时,教师要加强指导。
(一)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教师在学具操作前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1)操作什么东西;(2)怎样进行操作;(3)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学生操作有序,过程清晰,明确目的,可以避免操作时出现五花八门摆放的现象。操作图形的整齐美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为学生清晰地抽象概括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二)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采取分步定向指导,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如在教学画垂线和平行线时,我先告诉学生,要画什么和要用的工具,由于事先我已经了解到摆放三角板和直尺是我们学生的一个难点,所以在画之前,我先在黑板上示范操作了一遍,在巡视时我又对几个学困生进行了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画图方法和技巧。学生掌握了正确的作图方法,就能画出正确的几何图形,获得作图的成就感,从而增强操作的自信心。
(三)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一是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什么;二是观察的方法、顺序,怎样观察。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如在教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特意组织了以下的操作:把9个苹果,每4个一盘,一盘一盘地分,引导学生观察:分出一盘,剩下几个?还能分一盘吗?再分一盘,剩下几个?还能分一盘吗?这样,能帮助学生从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思考、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全面总结操作成果
学具的操作,仅仅是把学习数学知识应用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过程,但这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形式,从而准确抽象出理性的结论,避免概括前的思维断层。因此,操作后一定要帮助学生对操作结果认真总结,准确归纳,在学生操作活动进行后,充分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以小组交流、同桌对讲、个别发言等多种形式,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表达,发现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的正确、合理与否。这样把外部物质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最后把思维过程比较完整地叙述出来,做到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 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实现具体动作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
总之,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通过课堂操作活动促进学生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算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更加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S].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曹培英 《小学数学操作活动的教学模式》[S].
[4]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一、精心设计操作活动
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活动中操作什么?为什么操作?这些都有待于教师精心合理地设计操作活动。
(一)认真钻研教材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才能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考虑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有效。
(二)深挖操作材料的价值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不是动手操作而是数学思维。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实现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载体。在40分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所能利用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时间是有限的,在精选操作材料的前提下,必须深挖每一种操作材料的价值,让它最大限度的为发展学生思维服务。
二、准确把握操作的时机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只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动手的时机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学习需要,从实际知识形成前、知识形成中、知识形成后三个阶段灵活把握。
(一)知识形成前的动手操作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大都是由具体到抽象,如概念的形成,规则的发现大多要依赖具体的感知、丰富的表象,为此在学习之初要先开展动手操作活动。
(二)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动手操作
所谓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动手实践,就是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困难,这时就需要动手操作来帮助解决,在动手实践中学生们既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
(三)知识形成后的动手操作实践
学习活动过程需经历两次飞跃,实践到抽象是第一次飞跃,抽象回到实践是第二次飞跃。为此我们教师在学生获得知识后,还需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既可达到对知识的加深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知识形成后的动手操作实践。
三、科学指导操作过程
小学生自觉性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而且注意力易分散,在运用学具动手操作时,有的学生不能抓住操作中的关键,盲目地操作,有的学生在摆弄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定向的注意。因此,在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操作时,教师要加强指导。
(一)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教师在学具操作前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1)操作什么东西;(2)怎样进行操作;(3)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学生操作有序,过程清晰,明确目的,可以避免操作时出现五花八门摆放的现象。操作图形的整齐美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为学生清晰地抽象概括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二)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采取分步定向指导,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以求实效。如在教学画垂线和平行线时,我先告诉学生,要画什么和要用的工具,由于事先我已经了解到摆放三角板和直尺是我们学生的一个难点,所以在画之前,我先在黑板上示范操作了一遍,在巡视时我又对几个学困生进行了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画图方法和技巧。学生掌握了正确的作图方法,就能画出正确的几何图形,获得作图的成就感,从而增强操作的自信心。
(三)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一是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什么;二是观察的方法、顺序,怎样观察。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如在教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特意组织了以下的操作:把9个苹果,每4个一盘,一盘一盘地分,引导学生观察:分出一盘,剩下几个?还能分一盘吗?再分一盘,剩下几个?还能分一盘吗?这样,能帮助学生从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思考、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全面总结操作成果
学具的操作,仅仅是把学习数学知识应用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过程,但这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形式,从而准确抽象出理性的结论,避免概括前的思维断层。因此,操作后一定要帮助学生对操作结果认真总结,准确归纳,在学生操作活动进行后,充分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以小组交流、同桌对讲、个别发言等多种形式,使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表达,发现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参与评价其操作、思维过程的正确、合理与否。这样把外部物质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最后把思维过程比较完整地叙述出来,做到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 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实现具体动作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
总之,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内容有很多,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好方案,把握好时机,通过课堂操作活动促进学生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算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的发展。更加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S].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曹培英 《小学数学操作活动的教学模式》[S].
[4]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