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全诗的前后文字相互印证,探讨本诗的时间观和拯救时间的主题。本文认为,按基督教的思想来理解,诗中的“时间过去”指人因原罪而被逐出伊甸园之前的生活,“时间将来”指末日审判,而“时间现在”指人类历史的每一瞬间。拯救时间就是要拯救人,而人的拯救只有依靠神,所以人要谦卑。
【关键词】时间观拯救谦卑
众所周知,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所蕴涵的意象极其复杂,一些研究者指出。此诗所表现的,除基督教思想外。还包含了古希腊和印度的思想。但尽管如此,基督教思想无疑是其根本的立足点。关于本诗的主题,裘小龙译本一开始的注释中指出:“在寻求时间的赎回中探讨时间的意义。”这成了本诗研究的基调,而本诗第5行和第6行“如果时间都永远是现在/所有的时间都不能够得到拯救”,似乎也在印证此论点。然而,“拯救时间”到底是什么意思?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又有何必要去拯救?本诗最后部分的二句诗或可对此做出解答:“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从时间中得不到拯救。”由此可见,拯救时间,根本上说,还是拯救人,包括拯救个人、拯救民族、拯救人类。那么,这样的拯救,有没有可能?如何进行?
拯救时间是与本诗的时间观密切相连的。历来的研究者对本诗的时间观作了多方面的研究,结合古希腊思想史、基督教思想史,对本诗的时间观作了深入阐述。这些研究无疑是有益的。但也有一些研究由于没有与本诗的文本紧密结合,尽管洋洋洒洒,但不免有空疏而不着边际之感。有鉴于此,本文的研究将紧扣文本,以全诗的前后文字相互印证,以期对本诗的时间观和拯救时间的主题。力求作出符合其本来面目的说明。本文以下所引诗句,主要用裘小龙的译本(以下简称裘译),而对裘译中的一些晦涩难解的诗句,本文引入其他译本的相应译文,以帮助读者理解。
通常认为,本诗第一篇《燃烧的诺顿》的第一节集中体现了其时间观。此节的前三句为:
“时间现在和时间过去
也许都存在于时间将来。
而时间将来包容于时间过去。”
此段诗,如果引用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思想,可以解释得玄而又玄。但如果用基督教的思想来看,则十分明了。这里的“时间过去”和“时间将来”,其他译本中也作过去的时间和将来的时间,它们有没有确切的含义呢?有。按照基督教的思想,人最早生活在伊甸园中,由于原罪而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了人类的历史,这就是“时间过去”之所指。人在将来必将面临末日审判,这就是“时间将来”之所指。而“时间现在”,则指因原罪而被逐出伊句园到末日审判之间的每一瞬间。即人类历史上的每一瞬间。如此理解是否有根据呢?我们可从语言学上作一探讨。“时间现在”,在原文中是Time present。其中。present意谓在场的、存在的,因此,Time present-词也蕴涵着“存在着的时间”之意[2]。而与此相对地,“时间过去”即可理解为“还未开始的时间”。而“时间将来”可理解为“终结的时间”。
按此含义,可对以上一段诗作一清晰的理解:人的原罪和由此而来的种种苦难,都将在末日审判时终结,这是前二句诗的蕴涵意思:而末日审判根源在于原罪,这是第三句诗的蕴涵意思。
接下来,本诗的第四、第五句为:
“如果时间都永远在现在,
所有的时间都不能够得到拯救。”
这是什么意思呢?如上所说。“时间现在”是指人被逐出伊甸园到末日审判之间的每一瞬间。即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存状况。那么,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存状况又是如何呢?本诗对此有多处描述,现引《燃烧的诺顿》第3节中对人的描述文字(汤永宽译文,以下简称汤译):
“只有一抹微光
闪摇在一张张紧张的饱经忧患的脸上
都因为心烦意乱而毫无意义
神情无所专注而极度冷漠。”
因此,如果现实世界中的人,没有“时间过去”和“时间将来”的观念,即没有原罪和末日审判的观念,那么就只能是神情紧张、心烦意乱、极度冷漠。生活缺乏意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得救?时间又如何能被拯救?
但“时间现在”并非纯属消极,全无意义,根本上说,“时间过去”和“时间将来”只有通过“时间现在”而被忆及《燃烧的诺顿》第2节中作了这样的描述:
“但是只有在时间之内,那在玫瑰园中的瞬间,
那雨声沥沥的凉亭里的瞬间,
当烟雾降落在通风的教堂里的瞬间,
才能忆起:才能与过去和未来相及。”(汤译)
因此,“只有通过时间时间才能被人征服。”(裘译)也就是说,原罪和末日审判,只有现实中的人,才能想起。人如果没有这样的观念,人就将堕落而无从得到拯救:而人若能时刻牢记此类观念,人才能得救,这就是“时间才能被人征服”的含义。
《燃烧的诺顿》第1节中关于玫瑰园的描述。就是忆及过去的一个例子。
“足音在记忆中回响
沿着那条我们从未走过的甬道
飘向那重我们从未打开的门
进入玫瑰园。”(汤译)
诗中的“玫瑰园”,可有二种理解:一是指童年。二是指伊句园。此后的诗句中将“玫瑰园”称为“我们第一个世界”。固然,“第一个世界”可指童年,但由“那条我们从未走过的甬道”、“那重我们从未打开的门”等意象来看,“玫瑰园”不像是指童年。因为从童年至今的“甬道”,应是我们走过的,而不是“从未走过的”。而通向伊甸园的“甬道”是人类个人“从未走过的”。“玫瑰园”(即伊甸园)是在我们的记忆中,但当我们沿着记忆来到“玫瑰园”,那里似乎一切都在,但又似乎一派荒芜。
“他们在那里(原文为“There theywere”),庄严、非凡、又难以察见。”(裘译)这里的“他们(they)”,似乎指玫瑰,似乎指孩子们(玫瑰园中的孩子。应指最早时还未被逐出伊甸园的人们),又似乎指精灵(后句“他们在我们身后,也映在池水中”,其中的“他们”似乎指精灵)。“它们在那儿仿佛是我们的客人/受到我们的接待也在接待我们。/它们彬彬有礼地伫立在空寂的小径旁。”(汤译,其中,they被译为“它们”)由此给我们描绘的是玫瑰园的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但进而又走到了“那个干涸的池塘”,“池干了,干得结结实实,边缘棕黄”(裘译),玫瑰园的荒芜毕竟显现。可怜的人,只能在阳光带来的幻觉中,感受到玫瑰园的繁荣:“但在阳光下,池里似乎充满了水,/荷花婷婷地、婷婷地升起,/在炎热的阳光下,池水闪闪发亮,/他们在我们身后,也映在池水中。”但幻觉是很容易地就破灭的,“接着一朵云彩飘过,池就干涸了。”云彩遮着了阳光,幻觉就消失了。以至鸟说:“走吧走吧走吧,人类不能忍受太多的真实。”(裘译)人只能想象着:“树叶丛中躲满了孩子/他们兴冲冲地藏在那儿,忍住了笑声。”(汤译)似乎玫瑰园(伊甸园)依然生气勃勃、欣欣向 荣。因为那里是基督教徒魂牵梦萦的精神故园。
而在以上表述时间观的诗句和描述玫瑰园的诗句之间,还有几行诗。也极有意思。
“过去可能存在的是一种抽象
只是在一个猜测的世界中。
保持着一种恒久的可能性。
过去可能存在和已经存在的
都指向一个始终存在的终点。”(汤译)
在此节的结尾,作者又重复了上述表述:“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过去可能存在的和已经存在的/都指向一个始终存在的终点。”那么,诗中的“过去可能存在的”(裘译为“本来可能发生的”)和“已经存在的”(裘译为“已经发生的”)又是指什么呢?从本文以上对此段诗的前后文所作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过去可能存在的”,应指人在伊甸园中的生活:而“已经存在的”,当指人类至今的历史。但为什么作者将人在伊甸园中的生活表述为“过去可能存在的”,“只是在一个猜测(裘译为‘思辨’)的世界中”?或许。这就是作者被人评论为具有“超然、沉稳风格”之原因所在。作者没有将宗教事实当作历史事实来处理,而是在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将宗教事实作为“可能”性来表述。但这丝毫没有弱化作者的宗教立场,因为,“过去可能存在的和已经存在的/都指向一个始终存在的终点”。此“终点”在以下的诗句中,也被称为“旋转世界的静止点”。在这静止点上:
“既无生灵也无精魂”
但是不止也无动。在这静止点上,只有舞蹈。
不停止也不移动。可别把它叫做固定不移。
过去和未来就在这里回合。无去无从,
无升无降。只有这个点,这个静止点,
这里原不会有舞蹈,但这里有的只是舞蹈。”(汤译)
显然,这样的“静止点”,只能是神(过去译为上帝)之所在。
“我只能说,我们曾在那儿呆过,但我说不出是哪儿。
我也说不出呆了多久,因为这样就把它纳入时间。”(汤译)
这也意味着,人曾与神同在。这应该就是人在伊甸园的生活。它在时间之前,即在人类历史之前,所以不能将它“纳入时间”。虽然在以上诗句中,作者将人在伊句园的生活仅仅表述为“过去可能存在的”,但至此,作者又对此作了充分的肯定。而此种肯定本质上是说,整个世界、人的所有历史,都是以神为基础。围绕着神而展开的。神是一切的终点,此终点是始终存在的。更进一步地说,不但人的存在以神为基础,而且,人的拯救也只有依靠神。
在《东库克》中,作者写道:
“我们唯一能希冀获得的睿智
是谦卑的睿智:谦卑是永无止境的。”
人之所以要“谦卑”。是因为人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拯救。《燃烧的诺顿》第2节指出:即使人从欲望、痛苦和身心内外的逼迫中获得了解脱,甚至被一种恩宠之感所笼罩,获得了宁静,获得了“部分的狂喜”,消除了“部分恐惧”,此时还不能说人已经获得了拯救。“过去和未来的羁绊/交织在变化着的软弱的躯体中,/卫护着人类既不飞升天国也不堕入地狱”。因为天堂和地狱“都非血肉之躯所能忍受”。即在这样的境界中,人仍因“过去和未来的羁绊”(即负有原罪和未经末日审判),还未得救。
这就是说,人即使再努力,获得了人所能获得的最高境界,仍不能说已被拯救。拯救只能由神赐给,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依靠,所以,人应谦卑。
“我对我的灵魂说,别作声,耐心等待但不要寄予希望,
因为希望会变成对虚妄的希望:
耐心等待但不要怀有爱恋,
因为爱恋会变成对虚妄的爱恋:纵然犹有信心。
但是信心、爱和希望都在等待之中。
耐心等待但不要思索,因为你还没有准备好思索:
这样黑暗必将变得光明,静止也将变成舞蹈。”
由此我们看到,世界是围绕着神这一静止点而转动不息,时间是围绕着神而展开并以神为终点,人因原罪而开始了苦难的历史并因神的拯救而终结苦难,这就是本诗的时间观和拯救观。
【关键词】时间观拯救谦卑
众所周知,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所蕴涵的意象极其复杂,一些研究者指出。此诗所表现的,除基督教思想外。还包含了古希腊和印度的思想。但尽管如此,基督教思想无疑是其根本的立足点。关于本诗的主题,裘小龙译本一开始的注释中指出:“在寻求时间的赎回中探讨时间的意义。”这成了本诗研究的基调,而本诗第5行和第6行“如果时间都永远是现在/所有的时间都不能够得到拯救”,似乎也在印证此论点。然而,“拯救时间”到底是什么意思?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又有何必要去拯救?本诗最后部分的二句诗或可对此做出解答:“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从时间中得不到拯救。”由此可见,拯救时间,根本上说,还是拯救人,包括拯救个人、拯救民族、拯救人类。那么,这样的拯救,有没有可能?如何进行?
拯救时间是与本诗的时间观密切相连的。历来的研究者对本诗的时间观作了多方面的研究,结合古希腊思想史、基督教思想史,对本诗的时间观作了深入阐述。这些研究无疑是有益的。但也有一些研究由于没有与本诗的文本紧密结合,尽管洋洋洒洒,但不免有空疏而不着边际之感。有鉴于此,本文的研究将紧扣文本,以全诗的前后文字相互印证,以期对本诗的时间观和拯救时间的主题。力求作出符合其本来面目的说明。本文以下所引诗句,主要用裘小龙的译本(以下简称裘译),而对裘译中的一些晦涩难解的诗句,本文引入其他译本的相应译文,以帮助读者理解。
通常认为,本诗第一篇《燃烧的诺顿》的第一节集中体现了其时间观。此节的前三句为:
“时间现在和时间过去
也许都存在于时间将来。
而时间将来包容于时间过去。”
此段诗,如果引用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思想,可以解释得玄而又玄。但如果用基督教的思想来看,则十分明了。这里的“时间过去”和“时间将来”,其他译本中也作过去的时间和将来的时间,它们有没有确切的含义呢?有。按照基督教的思想,人最早生活在伊甸园中,由于原罪而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了人类的历史,这就是“时间过去”之所指。人在将来必将面临末日审判,这就是“时间将来”之所指。而“时间现在”,则指因原罪而被逐出伊句园到末日审判之间的每一瞬间。即人类历史上的每一瞬间。如此理解是否有根据呢?我们可从语言学上作一探讨。“时间现在”,在原文中是Time present。其中。present意谓在场的、存在的,因此,Time present-词也蕴涵着“存在着的时间”之意[2]。而与此相对地,“时间过去”即可理解为“还未开始的时间”。而“时间将来”可理解为“终结的时间”。
按此含义,可对以上一段诗作一清晰的理解:人的原罪和由此而来的种种苦难,都将在末日审判时终结,这是前二句诗的蕴涵意思:而末日审判根源在于原罪,这是第三句诗的蕴涵意思。
接下来,本诗的第四、第五句为:
“如果时间都永远在现在,
所有的时间都不能够得到拯救。”
这是什么意思呢?如上所说。“时间现在”是指人被逐出伊甸园到末日审判之间的每一瞬间。即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存状况。那么,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存状况又是如何呢?本诗对此有多处描述,现引《燃烧的诺顿》第3节中对人的描述文字(汤永宽译文,以下简称汤译):
“只有一抹微光
闪摇在一张张紧张的饱经忧患的脸上
都因为心烦意乱而毫无意义
神情无所专注而极度冷漠。”
因此,如果现实世界中的人,没有“时间过去”和“时间将来”的观念,即没有原罪和末日审判的观念,那么就只能是神情紧张、心烦意乱、极度冷漠。生活缺乏意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得救?时间又如何能被拯救?
但“时间现在”并非纯属消极,全无意义,根本上说,“时间过去”和“时间将来”只有通过“时间现在”而被忆及《燃烧的诺顿》第2节中作了这样的描述:
“但是只有在时间之内,那在玫瑰园中的瞬间,
那雨声沥沥的凉亭里的瞬间,
当烟雾降落在通风的教堂里的瞬间,
才能忆起:才能与过去和未来相及。”(汤译)
因此,“只有通过时间时间才能被人征服。”(裘译)也就是说,原罪和末日审判,只有现实中的人,才能想起。人如果没有这样的观念,人就将堕落而无从得到拯救:而人若能时刻牢记此类观念,人才能得救,这就是“时间才能被人征服”的含义。
《燃烧的诺顿》第1节中关于玫瑰园的描述。就是忆及过去的一个例子。
“足音在记忆中回响
沿着那条我们从未走过的甬道
飘向那重我们从未打开的门
进入玫瑰园。”(汤译)
诗中的“玫瑰园”,可有二种理解:一是指童年。二是指伊句园。此后的诗句中将“玫瑰园”称为“我们第一个世界”。固然,“第一个世界”可指童年,但由“那条我们从未走过的甬道”、“那重我们从未打开的门”等意象来看,“玫瑰园”不像是指童年。因为从童年至今的“甬道”,应是我们走过的,而不是“从未走过的”。而通向伊甸园的“甬道”是人类个人“从未走过的”。“玫瑰园”(即伊甸园)是在我们的记忆中,但当我们沿着记忆来到“玫瑰园”,那里似乎一切都在,但又似乎一派荒芜。
“他们在那里(原文为“There theywere”),庄严、非凡、又难以察见。”(裘译)这里的“他们(they)”,似乎指玫瑰,似乎指孩子们(玫瑰园中的孩子。应指最早时还未被逐出伊甸园的人们),又似乎指精灵(后句“他们在我们身后,也映在池水中”,其中的“他们”似乎指精灵)。“它们在那儿仿佛是我们的客人/受到我们的接待也在接待我们。/它们彬彬有礼地伫立在空寂的小径旁。”(汤译,其中,they被译为“它们”)由此给我们描绘的是玫瑰园的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但进而又走到了“那个干涸的池塘”,“池干了,干得结结实实,边缘棕黄”(裘译),玫瑰园的荒芜毕竟显现。可怜的人,只能在阳光带来的幻觉中,感受到玫瑰园的繁荣:“但在阳光下,池里似乎充满了水,/荷花婷婷地、婷婷地升起,/在炎热的阳光下,池水闪闪发亮,/他们在我们身后,也映在池水中。”但幻觉是很容易地就破灭的,“接着一朵云彩飘过,池就干涸了。”云彩遮着了阳光,幻觉就消失了。以至鸟说:“走吧走吧走吧,人类不能忍受太多的真实。”(裘译)人只能想象着:“树叶丛中躲满了孩子/他们兴冲冲地藏在那儿,忍住了笑声。”(汤译)似乎玫瑰园(伊甸园)依然生气勃勃、欣欣向 荣。因为那里是基督教徒魂牵梦萦的精神故园。
而在以上表述时间观的诗句和描述玫瑰园的诗句之间,还有几行诗。也极有意思。
“过去可能存在的是一种抽象
只是在一个猜测的世界中。
保持着一种恒久的可能性。
过去可能存在和已经存在的
都指向一个始终存在的终点。”(汤译)
在此节的结尾,作者又重复了上述表述:“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过去可能存在的和已经存在的/都指向一个始终存在的终点。”那么,诗中的“过去可能存在的”(裘译为“本来可能发生的”)和“已经存在的”(裘译为“已经发生的”)又是指什么呢?从本文以上对此段诗的前后文所作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过去可能存在的”,应指人在伊甸园中的生活:而“已经存在的”,当指人类至今的历史。但为什么作者将人在伊甸园中的生活表述为“过去可能存在的”,“只是在一个猜测(裘译为‘思辨’)的世界中”?或许。这就是作者被人评论为具有“超然、沉稳风格”之原因所在。作者没有将宗教事实当作历史事实来处理,而是在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将宗教事实作为“可能”性来表述。但这丝毫没有弱化作者的宗教立场,因为,“过去可能存在的和已经存在的/都指向一个始终存在的终点”。此“终点”在以下的诗句中,也被称为“旋转世界的静止点”。在这静止点上:
“既无生灵也无精魂”
但是不止也无动。在这静止点上,只有舞蹈。
不停止也不移动。可别把它叫做固定不移。
过去和未来就在这里回合。无去无从,
无升无降。只有这个点,这个静止点,
这里原不会有舞蹈,但这里有的只是舞蹈。”(汤译)
显然,这样的“静止点”,只能是神(过去译为上帝)之所在。
“我只能说,我们曾在那儿呆过,但我说不出是哪儿。
我也说不出呆了多久,因为这样就把它纳入时间。”(汤译)
这也意味着,人曾与神同在。这应该就是人在伊甸园的生活。它在时间之前,即在人类历史之前,所以不能将它“纳入时间”。虽然在以上诗句中,作者将人在伊句园的生活仅仅表述为“过去可能存在的”,但至此,作者又对此作了充分的肯定。而此种肯定本质上是说,整个世界、人的所有历史,都是以神为基础。围绕着神而展开的。神是一切的终点,此终点是始终存在的。更进一步地说,不但人的存在以神为基础,而且,人的拯救也只有依靠神。
在《东库克》中,作者写道:
“我们唯一能希冀获得的睿智
是谦卑的睿智:谦卑是永无止境的。”
人之所以要“谦卑”。是因为人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拯救。《燃烧的诺顿》第2节指出:即使人从欲望、痛苦和身心内外的逼迫中获得了解脱,甚至被一种恩宠之感所笼罩,获得了宁静,获得了“部分的狂喜”,消除了“部分恐惧”,此时还不能说人已经获得了拯救。“过去和未来的羁绊/交织在变化着的软弱的躯体中,/卫护着人类既不飞升天国也不堕入地狱”。因为天堂和地狱“都非血肉之躯所能忍受”。即在这样的境界中,人仍因“过去和未来的羁绊”(即负有原罪和未经末日审判),还未得救。
这就是说,人即使再努力,获得了人所能获得的最高境界,仍不能说已被拯救。拯救只能由神赐给,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依靠,所以,人应谦卑。
“我对我的灵魂说,别作声,耐心等待但不要寄予希望,
因为希望会变成对虚妄的希望:
耐心等待但不要怀有爱恋,
因为爱恋会变成对虚妄的爱恋:纵然犹有信心。
但是信心、爱和希望都在等待之中。
耐心等待但不要思索,因为你还没有准备好思索:
这样黑暗必将变得光明,静止也将变成舞蹈。”
由此我们看到,世界是围绕着神这一静止点而转动不息,时间是围绕着神而展开并以神为终点,人因原罪而开始了苦难的历史并因神的拯救而终结苦难,这就是本诗的时间观和拯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