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安全感这个概念我国学者丛中、安莉娟在综合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神经症及健康人群的访谈经验认为: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安全感的相关因素,在安全感现状调查方面研究偏少。民族学生群体的心理安全感如何?表现出何特点?本调查旨在了解白族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安全感状况,为白族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安全感量表进行测量,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内容效度、实证效度及信度,被广泛引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的剑川一中、金华一中为研究对象(白族学生92.5%,汉族学生7.5%)。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向初一至高三六个年级发放问卷480份进行团体施测,所有被试对本实验知情同意,施测后收回有效问卷437份回收率达91.04%。将数据录入计算机,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
1.由白族青少年学生安全感量表得分分布情况表可以看出分值低于48分者111人占调查对象的25.4%,这说明白族青少年的安全感水平仍然还有部分个体比较低。
2..不同性别白族青少年学生安全感量表得分比较
由表可得:差异性检验发现,性别对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影响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差异比较显著(t=-3.259,p=0.001;t=-3.073,p=0.002;t=-2.988,p=0.003)女生总安全感、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显著高于男生。
3.由不同来源白族青少年学生安全感量表得分比较可以看出,城镇学生的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略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检验发现,城乡来源影响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的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4.对不同年级安全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不同年级白族青少年学生安全感量表得分比较表可以看出年级影响总安全感、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
5.经LSD(多重比较)比较,比较显示初二年级学生的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最高,高二年级学生的安全感最低。初中学生的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比高中学生高。
四、分析讨论及建议
1.不同性别白族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分析讨论及建议
从研究结果来看,白族青少年女生的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都高于男生,这与丛中研究结果是一致的【4】。差异性检验发现,在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上男女同学差异显著(t=-3.259,p=0.001;t=-3.073,p=0.002;t=-2.988,p=0.003)。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家庭为孩子提供的情感和信息方面的支持可能是导致白族男生的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相对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应该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尽量减少外出务工的的频率,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情感和积极的信息方面的支持。
2.不同年级白族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分析讨论及建议
年级对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影响的差异性检验发现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F=2.812,p=0.016;F=2.636,p=0.023;F=2.759,p=0.018)。经LSD比较,比较显示高二年级学生的安全感最低。在年级因素中对安全感量表得分进一步分析,分析表明:高二年级学生惧怕与领导交流、在学习生活中感到自己无力应对和处置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危险;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层次较明显部分学生在考试中遭受挫折,对学习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逐渐显现,因而在人际交往中体验到的是不自信、不安全。因此,对高二学生的学习要给以特别关注,在学业上应消除成绩失败引起的对学习灰心、自卑等体验,在人际交往中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别人多沟通、多交流,教给他们与别人交往的技巧,在交往中相互支持克服自卑感。对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如恐惧感、自卑感、封闭心理、猜疑嫉妒、孤僻自傲等进行心理援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调查中笔者在与父母交流中发现,他们认为在物质上对子女好、学习上关心就可以了,而对心理健康则比较陌生,没有关注。因此应加强父母对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了解,条件允许的地方开设短期培训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积极与学校、教师配合共同维护好子女的心理健康。
五、结论
1.白族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感大部分都比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安全感还比较低(分值低于48分占25.4%)。
2.白族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感受到性别、年级因素的影响。女学生的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高于男生;初二年级学生的安全感高于其它年级,高二年级学生的安全感比较低,LSD比较发现高二年级学生的人際安全最低(σ = 0.979,p = 0.001)。
安全感这个概念我国学者丛中、安莉娟在综合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神经症及健康人群的访谈经验认为: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安全感的相关因素,在安全感现状调查方面研究偏少。民族学生群体的心理安全感如何?表现出何特点?本调查旨在了解白族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安全感状况,为白族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安全感量表进行测量,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内容效度、实证效度及信度,被广泛引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的剑川一中、金华一中为研究对象(白族学生92.5%,汉族学生7.5%)。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向初一至高三六个年级发放问卷480份进行团体施测,所有被试对本实验知情同意,施测后收回有效问卷437份回收率达91.04%。将数据录入计算机,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
1.由白族青少年学生安全感量表得分分布情况表可以看出分值低于48分者111人占调查对象的25.4%,这说明白族青少年的安全感水平仍然还有部分个体比较低。
2..不同性别白族青少年学生安全感量表得分比较
由表可得:差异性检验发现,性别对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影响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差异比较显著(t=-3.259,p=0.001;t=-3.073,p=0.002;t=-2.988,p=0.003)女生总安全感、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显著高于男生。
3.由不同来源白族青少年学生安全感量表得分比较可以看出,城镇学生的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略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检验发现,城乡来源影响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的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4.对不同年级安全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不同年级白族青少年学生安全感量表得分比较表可以看出年级影响总安全感、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
5.经LSD(多重比较)比较,比较显示初二年级学生的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最高,高二年级学生的安全感最低。初中学生的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比高中学生高。
四、分析讨论及建议
1.不同性别白族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分析讨论及建议
从研究结果来看,白族青少年女生的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都高于男生,这与丛中研究结果是一致的【4】。差异性检验发现,在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上男女同学差异显著(t=-3.259,p=0.001;t=-3.073,p=0.002;t=-2.988,p=0.003)。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家庭为孩子提供的情感和信息方面的支持可能是导致白族男生的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相对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应该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尽量减少外出务工的的频率,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情感和积极的信息方面的支持。
2.不同年级白族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分析讨论及建议
年级对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影响的差异性检验发现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F=2.812,p=0.016;F=2.636,p=0.023;F=2.759,p=0.018)。经LSD比较,比较显示高二年级学生的安全感最低。在年级因素中对安全感量表得分进一步分析,分析表明:高二年级学生惧怕与领导交流、在学习生活中感到自己无力应对和处置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危险;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层次较明显部分学生在考试中遭受挫折,对学习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逐渐显现,因而在人际交往中体验到的是不自信、不安全。因此,对高二学生的学习要给以特别关注,在学业上应消除成绩失败引起的对学习灰心、自卑等体验,在人际交往中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别人多沟通、多交流,教给他们与别人交往的技巧,在交往中相互支持克服自卑感。对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如恐惧感、自卑感、封闭心理、猜疑嫉妒、孤僻自傲等进行心理援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调查中笔者在与父母交流中发现,他们认为在物质上对子女好、学习上关心就可以了,而对心理健康则比较陌生,没有关注。因此应加强父母对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了解,条件允许的地方开设短期培训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积极与学校、教师配合共同维护好子女的心理健康。
五、结论
1.白族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感大部分都比较高,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安全感还比较低(分值低于48分占25.4%)。
2.白族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感受到性别、年级因素的影响。女学生的总安全感、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高于男生;初二年级学生的安全感高于其它年级,高二年级学生的安全感比较低,LSD比较发现高二年级学生的人際安全最低(σ = 0.979,p =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