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及道家,与老子并称的是庄子,古往今来有一说叫“老庄”。这相同于儒家并称的“孔孟”之说。
庄子,名周,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庄子出生于战国中期,据史料,约与孟子同时,但两者不相知。莊子本可以做官司,有贵族血统,有政治背景,又有当朝领袖的提携,但他视权贵如腐鼠,不愿接受楚威王厚币礼聘为相,宁做自由之龟,或游乐之鱼。一生不理政,并不等于不卷进政治漩涡之中。庄子虽然远离官场,但却曾以政治家、外交家的双重身份,周旋于一场政治混乱之中,于是,他就成为了“巧论三剑,一言兴邦”故事的绝对主演。
战国时代,赵文王尤其喜剑。剑士们纷纷献技,一时间多达三千人,逗赵文王乐不可支,白日荒废国事,夜晚闲置后妃。为投其所好,民间弃田尚剑,从此国力渐衰。于是,邻国意欲乘机取赵。太子赵悝忧虑不已:如此下去,必将国破家亡,为别国所制。他询问左右大臣,谁能止剑士相斗者?大家同时想到了庄子,因为其才足可经邦,其能足可纬国,其辩可以起死回生,其说可以惊天动地。
三天后,太子带庄子去见赵文王。赵文王选了五六位高手,要求庄子一决雌雄。庄子欣然前来,道:“臣有三剑,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国、泰山为愕,以晋、卫两国为背,以周、宋两国为首,以韩、魏两国为把,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勃海,系以恒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按之无下,挥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维。此剑一出,匡正诸侯,威加四海,德服天下。”之后,庄子又道:“诸侯之剑,以智勇之士为锋,以清廉之士为愕,以贤良之士为背,以忠圣之士为首,以豪杰之士为把。此剑直之亦不见前,举之亦不见上,按之亦不见下,挥之亦不见旁。上效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效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动,四海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紧接着,庄子说:“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浓眉长须者所持也。他们衣服前长后短,双目怒光闪闪,出语粗俗不堪,相击于大王之前,上斩脖颈,下刺肝肺。此庶人之比剑,无异于斗鸡,─旦不慎,命丧黄泉,于国事无补。今大王坐天子之位却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深感遗憾!”自此,赵文王三月未出宫门,戒绝好剑之痛,一心治理国家。于是,赵国进入了庄子预设的节奏,国力大振。
这段故事与庄子的学术精神是相通的。
庄子师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自然主义,敢于向儒家的宗法礼教思想亮剑。他从多方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仁义礼乐的局限性。如,在时间性上,庄子先是借用了比喻,认为古今如水陆,周鲁如舟车。在鲁国行周制,无异于行舟于陆地。其潜台词是行不通。庄子曰:“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谓之义徒。”“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又如,从空间性上,他说:“宋人去越国卖帽,越人却断发纹身,无所用之。”再如,庄子从物类性上展开说,美女为人所爱,却为鱼、鸟、鹿所不爱。“四者孰知正色?”民吃刍豢,鹿吃草,蜈公好吃蛇,鸱鸦好吃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狙不穿周公的衣服,海鸟不吃鲁侯的饮食。这些听起来似漫无边际,其实,他是在用不经意的举证证明一切都有局限性,没有共同的标准。
一切应从自然出发,包括道德,真正的道德是自然的道德,不是人为的道德。庄子对太古时代的道德很认同,理由是它起源于自然,而黄帝以下、尧舜以下,尤其是三代以下的仁义礼乐都是人为的,强制的,也正因此,庄子说他“不敢苟同”。庄子以极大的热情,赞美了“真性”和“任其性命之情”的道德;对“以物易其性”,“残生伤性”的道德,庄子持有批判的态度,“以仁义撄人之心”会导致“天下脊脊大乱”。在他眼里,要是用道德来改造大众,那就违反了自然规律。
“天人合一”是庄子的一贯主张。于是,他在人生履历中做了一次长时间的“逍遥游”,其唯一身份是隐士。有一次,庄子骑匹瘦马,穿行于通往楚国的古道上。正值兵荒马乱之际,哀鸿遍野。一晃到了夜幕降临时分,庄子就地枕一骷髅入睡,全然没有一丝的恐慌。对于死人,常人大都有恐惧感,仓惶躲避。庄子另类,另类得令人发怵。
这样的行动来源于庄子对死的冷峻思考。《庄子·至乐》记载,庄妻病死,朋友怀着悲痛的心情,前来沉重吊唁。哪知,庄子却盘腿坐地,鼓盆而歌。翻阅大量史料,未曾发现有关庄子与情人的蛛丝马迹。那么,他何为这般麻木?丧妻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按常理,庄子应哭天抹泪才对啊!《庄子·列御寇》又载,庄子临终,弟子一排泣不成声。庄子用最后的力气,说了这番遗言:“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一气,何必悲伤?”之后,含笑瞑目,驾鹤归西,显出一种旷达超然之美。
据史载,庄子在越国,也就是今天的杭州,著作《庄子》。他以寓言体的形式和汪洋恣肆,变化无端的表述,在先秦时期的散文中登顶。
庄子,名周,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庄子出生于战国中期,据史料,约与孟子同时,但两者不相知。莊子本可以做官司,有贵族血统,有政治背景,又有当朝领袖的提携,但他视权贵如腐鼠,不愿接受楚威王厚币礼聘为相,宁做自由之龟,或游乐之鱼。一生不理政,并不等于不卷进政治漩涡之中。庄子虽然远离官场,但却曾以政治家、外交家的双重身份,周旋于一场政治混乱之中,于是,他就成为了“巧论三剑,一言兴邦”故事的绝对主演。
战国时代,赵文王尤其喜剑。剑士们纷纷献技,一时间多达三千人,逗赵文王乐不可支,白日荒废国事,夜晚闲置后妃。为投其所好,民间弃田尚剑,从此国力渐衰。于是,邻国意欲乘机取赵。太子赵悝忧虑不已:如此下去,必将国破家亡,为别国所制。他询问左右大臣,谁能止剑士相斗者?大家同时想到了庄子,因为其才足可经邦,其能足可纬国,其辩可以起死回生,其说可以惊天动地。
三天后,太子带庄子去见赵文王。赵文王选了五六位高手,要求庄子一决雌雄。庄子欣然前来,道:“臣有三剑,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国、泰山为愕,以晋、卫两国为背,以周、宋两国为首,以韩、魏两国为把,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勃海,系以恒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按之无下,挥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维。此剑一出,匡正诸侯,威加四海,德服天下。”之后,庄子又道:“诸侯之剑,以智勇之士为锋,以清廉之士为愕,以贤良之士为背,以忠圣之士为首,以豪杰之士为把。此剑直之亦不见前,举之亦不见上,按之亦不见下,挥之亦不见旁。上效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效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动,四海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紧接着,庄子说:“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浓眉长须者所持也。他们衣服前长后短,双目怒光闪闪,出语粗俗不堪,相击于大王之前,上斩脖颈,下刺肝肺。此庶人之比剑,无异于斗鸡,─旦不慎,命丧黄泉,于国事无补。今大王坐天子之位却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深感遗憾!”自此,赵文王三月未出宫门,戒绝好剑之痛,一心治理国家。于是,赵国进入了庄子预设的节奏,国力大振。
这段故事与庄子的学术精神是相通的。
庄子师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自然主义,敢于向儒家的宗法礼教思想亮剑。他从多方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仁义礼乐的局限性。如,在时间性上,庄子先是借用了比喻,认为古今如水陆,周鲁如舟车。在鲁国行周制,无异于行舟于陆地。其潜台词是行不通。庄子曰:“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谓之义徒。”“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又如,从空间性上,他说:“宋人去越国卖帽,越人却断发纹身,无所用之。”再如,庄子从物类性上展开说,美女为人所爱,却为鱼、鸟、鹿所不爱。“四者孰知正色?”民吃刍豢,鹿吃草,蜈公好吃蛇,鸱鸦好吃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狙不穿周公的衣服,海鸟不吃鲁侯的饮食。这些听起来似漫无边际,其实,他是在用不经意的举证证明一切都有局限性,没有共同的标准。
一切应从自然出发,包括道德,真正的道德是自然的道德,不是人为的道德。庄子对太古时代的道德很认同,理由是它起源于自然,而黄帝以下、尧舜以下,尤其是三代以下的仁义礼乐都是人为的,强制的,也正因此,庄子说他“不敢苟同”。庄子以极大的热情,赞美了“真性”和“任其性命之情”的道德;对“以物易其性”,“残生伤性”的道德,庄子持有批判的态度,“以仁义撄人之心”会导致“天下脊脊大乱”。在他眼里,要是用道德来改造大众,那就违反了自然规律。
“天人合一”是庄子的一贯主张。于是,他在人生履历中做了一次长时间的“逍遥游”,其唯一身份是隐士。有一次,庄子骑匹瘦马,穿行于通往楚国的古道上。正值兵荒马乱之际,哀鸿遍野。一晃到了夜幕降临时分,庄子就地枕一骷髅入睡,全然没有一丝的恐慌。对于死人,常人大都有恐惧感,仓惶躲避。庄子另类,另类得令人发怵。
这样的行动来源于庄子对死的冷峻思考。《庄子·至乐》记载,庄妻病死,朋友怀着悲痛的心情,前来沉重吊唁。哪知,庄子却盘腿坐地,鼓盆而歌。翻阅大量史料,未曾发现有关庄子与情人的蛛丝马迹。那么,他何为这般麻木?丧妻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按常理,庄子应哭天抹泪才对啊!《庄子·列御寇》又载,庄子临终,弟子一排泣不成声。庄子用最后的力气,说了这番遗言:“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一气,何必悲伤?”之后,含笑瞑目,驾鹤归西,显出一种旷达超然之美。
据史载,庄子在越国,也就是今天的杭州,著作《庄子》。他以寓言体的形式和汪洋恣肆,变化无端的表述,在先秦时期的散文中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