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性材料”是近年来幼教领域中比较热门的词汇,也是我们大班教研组本学期的教研专题内容。开放性材料是指幼儿可以自由发挥、自主创造的材料,有多种用途,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其进行组合、拆分。开放性材料的玩法没有指向性,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也能让幼儿创新多种玩法,锻炼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
开放性材料的初期分类及管理
以幼儿发展为本是现代幼儿教育必须确立的重要教育理念,教师要加强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正确理解和认真执行。因此,在搜集开放性材料的初期,我们尊重幼儿的想法,与幼儿共同讨论“班级内可以收集哪些开放性材料”“如何搜集”“搜集多少”“搜集时要注意些什么”等问题。家长们也大力支持,让幼儿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材料。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该如何管理这些开放性材料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收拾物品时,根据情况,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因此,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各班结合教研专题内容,和幼儿共同对开放性材料进行了整理、分类和后期管理。我们也开展了“开放性材料的投入及后期跟进”教研活动,大家就各个班级开放性材料的管理情况进行了交流研讨、问题反馈,共同商讨解决策略。
教研活动中,各班介绍了本班是如何根据幼儿的想法和兴趣对开放性材料进行初期的分类和管理的。6个班级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班级让幼儿自主进行分类,有的班级则根据幼儿使用频率对材料进行分类,还有的按照开放性材料的轻重、颜色等进行分类。分类完成后,在开放性材料的管理上,大家也“各显神通”:幼儿人数较少的班级,每人认领一筐材料做好记号进行管理;有的班级让幼儿两两合作进行管理;还有的则考虑到幼儿管理能力,进行分组管理。从中可以看出,在开放性材料的初期分类及管理中,教师不仅将幼儿的想法放在主体地位,同时也融入了教师作为引导者、教育者的智慧,各班在开放性材料管理上做到了班班有特色、各个有想法。
发现问题,教研组内商讨策略
在初期管理实施后,幼儿在管理这些开放性材料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各班教师都将自己观察到的幼儿管理问题罗列出来,大家就各班开放性材料管理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研讨,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
1.请幼儿在一旁当监督员,休息时去检查摆放是否正确;
2.教师帮助幼儿设计管理使用记录表,如果是用掉了不用还的材料,就可以直接划掉,如果是需要还的,就需要另外进行记录;
3.记录表上对开放性材料每次的使用人、使用数量进行记录,在后期材料管理上能够有迹可循。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数学认知中指出:“5~6岁幼儿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因此教师们都赞同通过投放开放性材料管理记录表的形式来解决现在班级中所出现的问题。本次教研活动结束后,各班都和本班幼儿开展了讨论,自行设计了记录表并开始投入使用。
教研组内再次研讨,优化管理策略
在记录表使用几周后,我们又再一次进行了组内教研活动,针对各班开放性材料管理记录表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交流研讨,大家表示出现了以下共性问题:
1.幼儿拿取开放性材料后,记录意识不强,容易拿完就走;
2.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制订的记录表,幼儿不太会记录。
于是,各班将各自的开放性材料管理记录表进行了展示,看看是否合理,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
各班的开放性材料管理记录表内容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大家商讨后认为,应该汇总各个记录表的长处,重新设计一份新的表格。
在大家设计的这份新的记录表中,使用开放性材料时幼儿需要记录下日期、学号以及是否归还;管理这筐材料的幼儿一周进行一次统计,对材料数量进行记录,对于不方便计算数量的,则可以在材料箱上画上刻度线(绿线、黄线、红线),材料用到绿线时表示充足,用到黄线时则代表需要补充,到紅线就说明数量过少。这样的切实可操作的记录表能让幼儿真正成为开放性材料的合格管理者。
后期努力方向
在新的开放性材料管理记录表投入使用后,我们还将继续对幼儿的管理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出现新的问题,将继续研讨解决,希望通过幼儿的自主管理,引导幼儿随时取用和归置这些开放性材料,以便幼儿熟悉这些材料的属性,并有足够的时间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使幼儿获得更多经验,其思维、认知、社会性等能力也能得到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高新区青淞幼儿园)
开放性材料的初期分类及管理
以幼儿发展为本是现代幼儿教育必须确立的重要教育理念,教师要加强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正确理解和认真执行。因此,在搜集开放性材料的初期,我们尊重幼儿的想法,与幼儿共同讨论“班级内可以收集哪些开放性材料”“如何搜集”“搜集多少”“搜集时要注意些什么”等问题。家长们也大力支持,让幼儿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材料。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该如何管理这些开放性材料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收拾物品时,根据情况,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因此,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各班结合教研专题内容,和幼儿共同对开放性材料进行了整理、分类和后期管理。我们也开展了“开放性材料的投入及后期跟进”教研活动,大家就各个班级开放性材料的管理情况进行了交流研讨、问题反馈,共同商讨解决策略。
教研活动中,各班介绍了本班是如何根据幼儿的想法和兴趣对开放性材料进行初期的分类和管理的。6个班级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班级让幼儿自主进行分类,有的班级则根据幼儿使用频率对材料进行分类,还有的按照开放性材料的轻重、颜色等进行分类。分类完成后,在开放性材料的管理上,大家也“各显神通”:幼儿人数较少的班级,每人认领一筐材料做好记号进行管理;有的班级让幼儿两两合作进行管理;还有的则考虑到幼儿管理能力,进行分组管理。从中可以看出,在开放性材料的初期分类及管理中,教师不仅将幼儿的想法放在主体地位,同时也融入了教师作为引导者、教育者的智慧,各班在开放性材料管理上做到了班班有特色、各个有想法。
发现问题,教研组内商讨策略
在初期管理实施后,幼儿在管理这些开放性材料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各班教师都将自己观察到的幼儿管理问题罗列出来,大家就各班开放性材料管理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研讨,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
1.请幼儿在一旁当监督员,休息时去检查摆放是否正确;
2.教师帮助幼儿设计管理使用记录表,如果是用掉了不用还的材料,就可以直接划掉,如果是需要还的,就需要另外进行记录;
3.记录表上对开放性材料每次的使用人、使用数量进行记录,在后期材料管理上能够有迹可循。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数学认知中指出:“5~6岁幼儿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因此教师们都赞同通过投放开放性材料管理记录表的形式来解决现在班级中所出现的问题。本次教研活动结束后,各班都和本班幼儿开展了讨论,自行设计了记录表并开始投入使用。
教研组内再次研讨,优化管理策略
在记录表使用几周后,我们又再一次进行了组内教研活动,针对各班开放性材料管理记录表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交流研讨,大家表示出现了以下共性问题:
1.幼儿拿取开放性材料后,记录意识不强,容易拿完就走;
2.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制订的记录表,幼儿不太会记录。
于是,各班将各自的开放性材料管理记录表进行了展示,看看是否合理,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
各班的开放性材料管理记录表内容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大家商讨后认为,应该汇总各个记录表的长处,重新设计一份新的表格。
在大家设计的这份新的记录表中,使用开放性材料时幼儿需要记录下日期、学号以及是否归还;管理这筐材料的幼儿一周进行一次统计,对材料数量进行记录,对于不方便计算数量的,则可以在材料箱上画上刻度线(绿线、黄线、红线),材料用到绿线时表示充足,用到黄线时则代表需要补充,到紅线就说明数量过少。这样的切实可操作的记录表能让幼儿真正成为开放性材料的合格管理者。
后期努力方向
在新的开放性材料管理记录表投入使用后,我们还将继续对幼儿的管理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出现新的问题,将继续研讨解决,希望通过幼儿的自主管理,引导幼儿随时取用和归置这些开放性材料,以便幼儿熟悉这些材料的属性,并有足够的时间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使幼儿获得更多经验,其思维、认知、社会性等能力也能得到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高新区青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