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时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因此可塑性强。那么如何真正地搞好幼儿教育,是时代给我们幼儿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历史命题。我认为幼儿教育的关键在于改变目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实施激励创新教学,使幼儿学得有趣、学得高效,同时又获得成功和自信,使其精神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关键词】 语言激励;行为激励;情感激励
激励创新是我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其实每个人都有被肯定的需要,孩子如此,大人也是如此。得到肯定或受到鼓励的人,心理上会有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肯定“我是最好的”。那么再做其他事情的时候,还是会受到自我暗示的鼓励。一次次地自我肯定会让人有一种条件反射,我一定要做到最好。以后不管做什么都会积极地去做的。
心理学和管理学都提出:刺激(激励)是根据人的需要而开展的,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反面的刺激(激励)。那么同样幼儿的激励也是根据幼儿的需要展开的。在物质和精神需要方面,除物质需要不能完全一样外(可以部分满足),因为幼儿的家庭条件不同,幼儿的物质需要也是不一样的,精神方面的满足则完全可以平等实现的。因此在幼儿园,对幼儿的激励也主要指精神层次方面的,也就是说,通过满足幼儿精神方面的需要来引导幼儿奋发向上。由于幼儿还处在心理的未成型期,所以我们教师在语言上要常用激励的字句,切勿打击挖苦;在行为上要“拔高”幼儿的能力,切勿“小看人”;在情感上要一视同仁,不能亲近疏远。
那么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实施激励教学呢?
1 语言激励
所谓语言激励就是通过教师的话语,如“好”、“ 对”、“ 了不起”、“ 你很善于思考”等,来表达自己关注、肯定、支持等态度。语言激励要求教师语言表达清晰明确,立场鲜明,不含糊,更不能正话反说,以免引起误解。比如“你非常聪明!”、“你一定能成功!”、“你是最棒的!”等类似的激励并不能让幼儿明白他哪里聪明,为何能成功,怎样才是棒。所以应当让幼儿明白他究竟哪个地方受到了激励。如当幼儿问题回答对了,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说“你真棒”,而是指出棒在哪个方面——“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你的语言很流利”、“你的想法真独特”、“你的理解太棒了”、“你确实很会思考”等,教师激励性语言要明确,这样才能发挥激励性语言的效用。当教师在指出学生缺点和不足时,尽量少用“不能……”,“不要……”等语言来限制幼儿的行为。应该要少做“裁判”,多当“参谋”;反而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够改正错误,获取成功。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活泼好动坐不住。为了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我们不防采取鼓励战术,也许一句“你坐得真好!”便使孩子们有了更高的积极性。孩子们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坐得住了,发言积极了,时间长了,他们就养成了上课专心、积极发言的好习惯。这是语言激励就已经发挥了效果。
教师除了使用有生语言,还应该配合使用无声语言,通过微笑、点头、竖拇指、拍肩膀、抚摸头等等表达教师的态度。比如在说“你的想象力很丰富”的时候,通过竖大拇指这种信号来激励学生。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的目光是一种特殊的无声的语言,时时在变换中传递教育的信息,经常向学生投射出自己的期待,或扫视,或高兴,或严肃,或轻松等,这是学生通过对教师目光的投射中也会反馈自己的信息,这种反馈包含着自己接收信号的程度,或不理解,或不愿意,或高兴等等,这种无声的语言有时比有生语言更奏效。
教师的赞赏和鼓励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优秀的学生是中途加油,对后进生更是雪中送炭,因为后进生的缺点比较突出,易为人所发现,而他们的优点长处却往往被人忽视。而正是这种习惯的偏见,使差生的长处和优点,漫漫的消失殆尽。所以教师能及时发现差生的长处和优点, 给予真诚无私的赞赏,大胆地给予肯定,会令他们在教师的赞赏中感受到一视同仁的温暖,从而正确认识自己的言行,这样从内心激发出来的动力是无穷的。
2 行为激励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知自古以来,为人师者的“身正”早已引起关注。能“身正”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能起到表率作用。况且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时候,作为我们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无庸置疑,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是漫长的,教师本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我们要用自己的良好的素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对学生来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那么教师的行动既是学生无形的榜样,又是对学生行为的有力支持。教师与学生有意义的互动,能极大地鼓励学生,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强化。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教师尤其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
3 情感激励
情感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积极的情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动力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条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斯坎贝尔说:“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情感需要……这种需要决定着孩子行为中的许多东西(愉悦,满足,高兴)……自然情感贮存越是充实情绪就越高涨,行为也就越良好,他才能感觉到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在新课程理念中也提到,充分运用情感因素的功能,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能够极大地推动学生的学习。那么什么是情感激励呢?所谓情感激励,就是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达到激励的目的。
因此在与学生打交道以及正常教学中始终坚持一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我常常从积极的方面去入手,对学生取得点滴进步,给予热情鼓励,给予及时肯定表扬,换取了学生心理上亲近,感情上融洽。给学生以心理的安全感,把学生的错误看作是一种纠正原有假设或者结论的信息,做到善待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也可以从平常的一些小细节不断地体现和强化,例如刚开学,我就把所任教的班级全部学生的名字都记住,并且为每人准备了一本成长日记,这本日记是我们课后沟通的桥梁。
总而言之,激励性的行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像催化剂,使师幼互动更加的活跃热闹,不仅师幼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最重要的是使幼儿在个性、语言、自信心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幼儿心理学》(幼儿园老师进修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教师进修教材协编委员会(2009年5月)
[2] 《语文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管理学》:[美]罗宾斯等 著,孙健敏等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关键词】 语言激励;行为激励;情感激励
激励创新是我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其实每个人都有被肯定的需要,孩子如此,大人也是如此。得到肯定或受到鼓励的人,心理上会有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肯定“我是最好的”。那么再做其他事情的时候,还是会受到自我暗示的鼓励。一次次地自我肯定会让人有一种条件反射,我一定要做到最好。以后不管做什么都会积极地去做的。
心理学和管理学都提出:刺激(激励)是根据人的需要而开展的,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反面的刺激(激励)。那么同样幼儿的激励也是根据幼儿的需要展开的。在物质和精神需要方面,除物质需要不能完全一样外(可以部分满足),因为幼儿的家庭条件不同,幼儿的物质需要也是不一样的,精神方面的满足则完全可以平等实现的。因此在幼儿园,对幼儿的激励也主要指精神层次方面的,也就是说,通过满足幼儿精神方面的需要来引导幼儿奋发向上。由于幼儿还处在心理的未成型期,所以我们教师在语言上要常用激励的字句,切勿打击挖苦;在行为上要“拔高”幼儿的能力,切勿“小看人”;在情感上要一视同仁,不能亲近疏远。
那么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实施激励教学呢?
1 语言激励
所谓语言激励就是通过教师的话语,如“好”、“ 对”、“ 了不起”、“ 你很善于思考”等,来表达自己关注、肯定、支持等态度。语言激励要求教师语言表达清晰明确,立场鲜明,不含糊,更不能正话反说,以免引起误解。比如“你非常聪明!”、“你一定能成功!”、“你是最棒的!”等类似的激励并不能让幼儿明白他哪里聪明,为何能成功,怎样才是棒。所以应当让幼儿明白他究竟哪个地方受到了激励。如当幼儿问题回答对了,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说“你真棒”,而是指出棒在哪个方面——“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你的语言很流利”、“你的想法真独特”、“你的理解太棒了”、“你确实很会思考”等,教师激励性语言要明确,这样才能发挥激励性语言的效用。当教师在指出学生缺点和不足时,尽量少用“不能……”,“不要……”等语言来限制幼儿的行为。应该要少做“裁判”,多当“参谋”;反而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够改正错误,获取成功。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活泼好动坐不住。为了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我们不防采取鼓励战术,也许一句“你坐得真好!”便使孩子们有了更高的积极性。孩子们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坐得住了,发言积极了,时间长了,他们就养成了上课专心、积极发言的好习惯。这是语言激励就已经发挥了效果。
教师除了使用有生语言,还应该配合使用无声语言,通过微笑、点头、竖拇指、拍肩膀、抚摸头等等表达教师的态度。比如在说“你的想象力很丰富”的时候,通过竖大拇指这种信号来激励学生。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的目光是一种特殊的无声的语言,时时在变换中传递教育的信息,经常向学生投射出自己的期待,或扫视,或高兴,或严肃,或轻松等,这是学生通过对教师目光的投射中也会反馈自己的信息,这种反馈包含着自己接收信号的程度,或不理解,或不愿意,或高兴等等,这种无声的语言有时比有生语言更奏效。
教师的赞赏和鼓励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优秀的学生是中途加油,对后进生更是雪中送炭,因为后进生的缺点比较突出,易为人所发现,而他们的优点长处却往往被人忽视。而正是这种习惯的偏见,使差生的长处和优点,漫漫的消失殆尽。所以教师能及时发现差生的长处和优点, 给予真诚无私的赞赏,大胆地给予肯定,会令他们在教师的赞赏中感受到一视同仁的温暖,从而正确认识自己的言行,这样从内心激发出来的动力是无穷的。
2 行为激励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知自古以来,为人师者的“身正”早已引起关注。能“身正”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能起到表率作用。况且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时候,作为我们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无庸置疑,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是漫长的,教师本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我们要用自己的良好的素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对学生来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那么教师的行动既是学生无形的榜样,又是对学生行为的有力支持。教师与学生有意义的互动,能极大地鼓励学生,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强化。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教师尤其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
3 情感激励
情感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积极的情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动力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条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斯坎贝尔说:“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情感需要……这种需要决定着孩子行为中的许多东西(愉悦,满足,高兴)……自然情感贮存越是充实情绪就越高涨,行为也就越良好,他才能感觉到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在新课程理念中也提到,充分运用情感因素的功能,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能够极大地推动学生的学习。那么什么是情感激励呢?所谓情感激励,就是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达到激励的目的。
因此在与学生打交道以及正常教学中始终坚持一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我常常从积极的方面去入手,对学生取得点滴进步,给予热情鼓励,给予及时肯定表扬,换取了学生心理上亲近,感情上融洽。给学生以心理的安全感,把学生的错误看作是一种纠正原有假设或者结论的信息,做到善待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也可以从平常的一些小细节不断地体现和强化,例如刚开学,我就把所任教的班级全部学生的名字都记住,并且为每人准备了一本成长日记,这本日记是我们课后沟通的桥梁。
总而言之,激励性的行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像催化剂,使师幼互动更加的活跃热闹,不仅师幼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最重要的是使幼儿在个性、语言、自信心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幼儿心理学》(幼儿园老师进修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教师进修教材协编委员会(2009年5月)
[2] 《语文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管理学》:[美]罗宾斯等 著,孙健敏等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