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汶川地震诗歌中的生命美学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引发了十三亿人民的悲悯,也引发了一个新的诗潮。这些诗歌, 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体现了中国当代诗歌的新成就。
  
  一、感受地震诗歌的凄美
  
  诗歌用美的语言和形象使人陶醉、激动和震颤,使人情不自禁摒弃平庸、委琐和丑恶,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马小峰的《伸出你的手》:“伸出你的手/地动山摇中,有你巍然耸立/危机时你匍匐在课桌/将生存希望留给身下的学生/这是一双老师的手……”多少人舍弃自己生命,救了别人;多少人不顾安危,奔赴抗震救灾前线:那气壮山河的一双双手托起了生命的太阳,重建家园的希望!诗人因了这灵魂的震颤,激情的撞击而寻找生命畅快的宣泄,并将这种宣泄升华为深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创造,这种浸透诗人淋漓挥洒的情感力量,往往能掀起裹挟人心的悲壮美诗潮,引发他们珍爱生命的情感。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常常感到渺小和无奈,这种体验在这次大地震中更深刻地烙在人们的心里。面对父母的遗体,听着丈夫的呼救,抚着孩子渐渐变硬的手,那种剜心割肉的痛又怎能不让诗人滴下带血的泪,唱出生命的凄美!如《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写了一对母子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的对话情境,母亲对孩子的含泪嘱托,孩子对母亲的深深依恋,不断地叩击着我们的心扉。在灾难造成的生离死别面前,母亲的不舍、牵挂、悲伤实在是太多太多:“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如此的懂事坚强,有如此的大爱之心的孩子啊,面对大自然的肆虐,我们却无能为力,眼看着如花的生命转瞬坠落,这是怎样的痛楚!怎样的凄美!
  
  二、感受诗歌中的大爱之心
  
  从本质上讲,文学的教育作用,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涵养健康情感,蕴蓄追求真善美激情的圣洁的源泉。涵养健康的情感,就是通过诗的审美价值因素的发掘,净化情感。愉悦精神,美化心灵,它无时不刻不伴随着人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
  看这些优美的诗篇,周文杰的《和你在一起》:“后方的我们,和你在一起/挽起双袖,伸出双臂,/鲜红的血液从我的/心脏输进你的身体,/从此我们更加亲如一家。……”而汤养宗的《瓦砾中的中国》“我们有一个永不会塌陷的家,名字叫中国!”让我们读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的而实在的祖国。
  诗歌中亿万人民同心协力,战胜灾难的誓言与爱心,撞击了人们向上的情感,这种情感让我们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打破自己平时的局限、自身的渺小、懦弱和平庸,飞向崇高的事物,并在理想中把自己与它等同起来,分享着它的伟大,走向真与善,完善自己的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
  
  三、感受诗歌中的人性之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主、爱国的主题依然是中国诗歌的大方向,但也融进了对人性的深层次思考,对生命的状态、过程和意义的思考。这次汶川大地震所引发的诗潮,其主要内容除了把对灾区的关注,升华为对祖国的关注,把对灾民的热爱升华为对民族的热爱之外,除了悲情、激情、豪情之外,抒发悲鸣的人性情怀,人类面对灾难的共同态度,超越了阶级、财富、城乡、国界、种族的限制的大爱,也是汶川地震诗歌传达给人们的美好情愫。“此刻共和国停住脚步/国旗半垂/红着哀痛的眼睛/万山肃立/江河呜咽/所有的花朵都泪水盈盈……”(雷抒雁的《悲回风:哀悼日》)
  地震诗歌里有很多描写孩子的篇章,那是最为感人的诗章。俞强的《废墟上的书包》、廖辉军的《孩子,请一路走好》、陈让的《母子》、胡弦的《招魂》等。如佚名诗《天堂》:“我在昨天下午的课堂上/悄悄地飞起/在黑暗的夜空/像春天里/您和爸爸放飞的那只/无绳的风筝/飘啊飘啊/飘向远方……/我走了,正如我来时给您的阵痛一样/我走时依然给您这样的痛伤,妈妈/我走了我不想回头/我在心里想着您笑的模样/妈妈,让我再喊您一声/您给我了生命,快乐,爱与飞的翅膀/妈妈,来生吧/我仍然是您的儿女永远在您的心空中飞翔……”在这些诗歌中,都以一种人类悲悯的情怀悼念那些死难的孩子,写出了人性中璀璨的光芒,从而让读者学会心怀悲悯,尊重生者,也尊重死者。■
其他文献
短信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给现代人的文化和生活带来了全新的表现方式,注入了更多的新鲜活力。同时,短信文化的弊病也日见端倪,为短信文化的进一步
“好的记叙文一定要有惊心动魄、不同凡响的情节,主题要大大的升华……”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想法,其实,这真是大错特错了。想一想,我们都是普通人,都过着平凡的生活,哪里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哪里有那么多需要无限升华的东西啊!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的记叙文呢?  要写出好的记叙文,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样的记叙文才算是好的,好的记叙文又有哪些具体的,便与实际操作的标准。  一篇好的记叙文应当具备
旅游社会教育作为旅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尚未引起社会的重视.本文在阐述了旅游社会教育概念和目的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外旅游社会教育的对比,提出了我国发展旅游社会教育
目前治疗人类免疫缺陷I型病毒(HIV-1)感染的方法主要是针对靶点逆转录酶(RT)和整合酶(IN)联合用药。联合治疗方法有很多的临床优势,但高抗药性的出现,迫切需要能研究抗HIV-1新药物
本文针对不锈钢热加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缺陷,以不锈钢热加工温度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不锈钢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了不锈钢在连铸、加热、轧钢和退火等热加工过程中质量缺陷产
《道斯法令》的实施不仅没有达到美国政府的预期目的,而且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要求改善印第安人份地和保留地状况的运动。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各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克服困难的积极性,产生内在动力,主动地学习,自主地去发展。小学生只有产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才能写好作文。现就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谈几点做法。    一、积淀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素材是写不好作文的。我主要让学生从两方面积累素材。一方面在生活
语文课堂需要想象。  所谓想象,就是由人类储存在记忆中的表象出发,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形象或结构的一种思维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象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想象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当想象展开的时候,就会如陆机《文赋》中所形容的“情曚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众多的形象纷至沓来,空虚的,具体了;无形的,有形了;寡情的,含情的。借用李商隐的诗句:“已闻珮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由
一篇成功的记叙文,要生动、具体、形象,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有感染力,就一定离不开细节的刻画。朱自清的《背影》为什么感人?因为有许多感人的细节。一部小说,如果只有故事梗概,不能感人。打动我们的,是那一言一行,是那点点滴滴的细节。  古今中外,文学大家们都非常重视细节的刻画。如《背影》中对文章爬月台时吃力样力和动作的描写;《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时伸出的两根手指;《红楼梦》中无处不在的有关衣着、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