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色幽默”无论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还是一个文学流派,其独创性足以震撼世人。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派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中最具“黑色幽默”性质的是“第二十二条军规”所象征的荒诞制度。小说以荒诞隐喻真理,表现了对死亡的反抗和对人类存在价值的怀疑与探索,唤起人们对所处荒诞世界的反省与思考。
关键词:黑色幽默第二十二条军规荒诞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正像加缪所描述的,一个可怕得可以用极不像样的理由解释的世界是荒诞的,也是人们感到熟悉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面前,传统已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借助荒诞的视觉,才能再现真实。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正是以这种强烈的、夸张到荒谬程度的“黑色幽默”再现了残酷的、毫无疑义的战争与死亡,揭示了荒诞的社会现实,引发了人类的自省。
一解读“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Black Humor)”一词由两部分构成。Black意为“黑暗的”,“忧郁的”,“怨恨的”,“不祥的”,“愤怒的”等等;Humor一词在古英语中和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都是指“体液”。当时人们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即血液、粘液、胆汁、忧郁液。这四种体液对人的性情和健康起决定作用,应保持平衡,否则人的情绪就会波动,行为就会反常。要纠正这种不平衡状况,“笑”是最佳良药,因为“笑”可以愉悦身心,可以解除痛苦和紧张,以达到某种心理平衡,也是对黑暗的一种驱逐。从18世纪以后,Humor一词主要指“幽默”,“诙谐”,但至今仍保留了“情绪”、“气质”、“体液”等词义。从“黑色幽默”的词义和词源来看,我们不妨说作家认为自己所处社会已经失衡,正走向毁灭。他们想以幽默、嘲讽甚至“赞赏”的大笑,来寄托其阴沉的心情和深渊般的绝望,使人在震惊之余对人类的现实处境和前途开始进行重新思考,进行荒诞中的自省。
作为一种艺术手法,“黑色幽默”被誉为“辛酸的幽默”、“绝望的幽默”、“大难临头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等等。人们往往从幽默的外衣下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悲哀,它以“反英雄”式人物、“反小说”叙事结构、荒唐的逻辑及荒诞的情节为特征,把痛苦与不幸当作开玩笑的对象,运用喜剧形式来表达悲剧内涵,令读者在捧腹之余感到心酸、愤怒甚至害怕,从而抨击、嘲讽黑暗的现实和深刻的社会危机。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黑色幽默”小说盛行于60年代的美国,具有现代派文学的许多特征。作家们不再强调推理活动,而更重视感官知觉因素;不再强调表层描绘和细节,而更重视挖掘深层的潜意识;不再强调直接的感觉,而更重视间接的、隐晦的感受。他们抛弃了传统的写实手法,改为借助荒诞的视觉再现真实的世界。在荒谬和敌视的环境中,人能够做出的自由选择极其有限,与存在主义不同,“黑色幽默”更体现出一种不直接点破的迷茫感和无所适从感,这也正是《第二十二条军规》所传导的主题。
二《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犹太血统作家约瑟夫·海勒(1923—1999)的经典之作,叙述的是关于二战期间驻守在地中海的一个叫皮亚诺扎岛上的一支美国空军飞行队的故事。全书共分42章,绝大多数章节以人物素描为主,各具独立性,没有精心塑造的“英雄”,也没有经过剪裁的扣人心弦的“情节”。贯穿全书的主线是投弹手尤索林的求生历程。但像大多数评论家所认同的一样,他并不完全是书中的主角,真正的主角应是无所不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一切精神失常的人只要提出申请,即可立即遣送回国。可是它又规定,任何人只要自己提出精神不正常,就证明他是精神正常的。可见,这个悖情悖理的规定是个圈套,是个陷阱,它是无形的,但它又是至高无上的。它像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控制着所有的人,无论怎样挣扎反抗都无济于事,只有服从和忍耐,当忍耐不下去的时候,就在这个世界消失,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而实际上它只是人们口头上传来传去,并没有人亲眼见到其具体成文的规定。正是这个象征着整个荒诞制度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构成了作品全部“黑色幽默”的重要基础。
拿死亡和悲惨的场景开玩笑是黑色幽默的基本特征。在这部小说中,海勒用故作庄重的笔调来描述滑稽怪诞的事物,创造了传统的讽刺性幽默的效果;又以冰冷、无情甚至时而戏谑的笔调描述痛苦的事物,创造了病态的、阴冷的黑色幽默效果。如小说对一个受伤士兵的描写:“这个士兵从头到脚都用石膏和绷带裹着,双脚和两臂都毫无用处。双臂双腿都被紧缚在吊索的一头吊了起来,同肩部和臀部保持垂直,吊索的另一头则系上船砣,黑沉沉地挂在上面,一动不动,那形状是十分奇怪的。在他胳膊肘儿内侧的绷带上面,每边都缝着一个装有拉链的口子,通过这个口子,清澈的液体从一个洁净瓶里输入他的身体。从腹股沟敷石膏的地方,另外伸出一根固定的锌制的管子,接上一根细长的橡皮软管,他的肾脏排泄就是通过这条管子一滴不漏地流入放在地上的一只洁净的封口的瓶内。等地上的瓶子满了,从胳膊肘那儿输入液体的瓶子也空了,这两只瓶子于是很快地互换一下位置,使瓶里的排泄物又重新注入他的身体。”被白色绷带包裹的士兵好像只是一件物品或摆设,和人无关。他没有名字,没有身份,任人摆布,死活全然无关紧要,也无人在意。这个场面可怕而残酷,而海勒以近乎鉴赏的方式精确而细致地描绘着这一场景,和主题显得相差甚远,却让读者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和绝望。
全身被白色绷带包裹的士兵,看不出任何生命的迹象,却被迫一天天延续着生命,在这里,我们不禁追问,生命到底是什么?如果说它表达了人生命即死亡的含义,那么我们可以继续追问,当生命意味着死亡,人的存在还有必要吗?对此,丹尼卡医生的遭遇就是一个例子,它蕴含了另一个哲学问题——人的存在价值是什么?
丹尼卡医生的名字列在一次飞行名单中,结果飞机失事无人生还,噩耗传来,丹尼卡的妻子因此得到各部门数十万美元优厚的抚恤金和人身保险金,成了富翁,连“她最亲密的朋友的丈夫都开始和她调情”。但事实上幸运的丹尼卡医生并没有参加这次飞行。但他人生最大的不幸也由此展开——他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因为是“死人”而被取消了口粮配给,只能靠别人施舍度日,而且还得东躲西藏,否则就有被火化的危险。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看重的是一纸的证明,而不是活着的人。所以,面对活人,也很有可能被火化。没有任何理由,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荒诞不经!
“死”而不断气,愿活又不能,这使读者面临现代派文学的主要探索之一。我们无法鉴别到底谁是活人谁是死人?活着好还是死了好?“是死还是去活,这真成了问题”(约瑟夫·海勒,1981:78)。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存在主义哲学的这一原则渗透在《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始终,但就丹尼卡来说,他无法通过不断的选择来实现他的个人谋化,因为他连生死的选择权都被剥夺了,这是“黑色幽默”比存在主义走得更远的一个方面。对死亡的反抗是小说主题的重要构成,强化了小说主题的正义性,表达了深刻的社会批判。“谁让你去送死,谁就是你的敌人”,尤索林被众人骂为疯子,正说明他是疯狂现实中的众醉独醒者。
《第二十二条军规》重视的是凄凉的嘲讽效果。在嘲讽中,作者希望用震惊来召唤读者去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小说以尤索林决定逃往瑞典而结束,但并没有结果。读者感到尤索林又开始了一种跋涉,一种梦境,一个新的轮回,他继续处在没有恒定模式的飘泊状态之中。这实际上蕴涵了包括“黑色幽默”在内的西方现代派作家的心理局限性,因为他们始终找不到社会弊病的根源所在。
参考文献:
[1] 吴晓东:《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虞建华编:《美国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约瑟夫·海勒,赵守垠、王德明译:《第二十二条军规》,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4] 庄美兰、何云波:《荒诞的现实,黑色的幽默》,《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5] 张涓:《〈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艺术》,《外国文学》,2003年第2期。
[6] 张首映:《20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7] 张颖:《约瑟夫·海勒与〈第二十二条军规〉》,《外国文学》,1994年第1期。
作者简介:王超,女,1980—,吉林省吉林市人,在职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黑色幽默第二十二条军规荒诞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正像加缪所描述的,一个可怕得可以用极不像样的理由解释的世界是荒诞的,也是人们感到熟悉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面前,传统已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借助荒诞的视觉,才能再现真实。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正是以这种强烈的、夸张到荒谬程度的“黑色幽默”再现了残酷的、毫无疑义的战争与死亡,揭示了荒诞的社会现实,引发了人类的自省。
一解读“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Black Humor)”一词由两部分构成。Black意为“黑暗的”,“忧郁的”,“怨恨的”,“不祥的”,“愤怒的”等等;Humor一词在古英语中和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都是指“体液”。当时人们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即血液、粘液、胆汁、忧郁液。这四种体液对人的性情和健康起决定作用,应保持平衡,否则人的情绪就会波动,行为就会反常。要纠正这种不平衡状况,“笑”是最佳良药,因为“笑”可以愉悦身心,可以解除痛苦和紧张,以达到某种心理平衡,也是对黑暗的一种驱逐。从18世纪以后,Humor一词主要指“幽默”,“诙谐”,但至今仍保留了“情绪”、“气质”、“体液”等词义。从“黑色幽默”的词义和词源来看,我们不妨说作家认为自己所处社会已经失衡,正走向毁灭。他们想以幽默、嘲讽甚至“赞赏”的大笑,来寄托其阴沉的心情和深渊般的绝望,使人在震惊之余对人类的现实处境和前途开始进行重新思考,进行荒诞中的自省。
作为一种艺术手法,“黑色幽默”被誉为“辛酸的幽默”、“绝望的幽默”、“大难临头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等等。人们往往从幽默的外衣下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悲哀,它以“反英雄”式人物、“反小说”叙事结构、荒唐的逻辑及荒诞的情节为特征,把痛苦与不幸当作开玩笑的对象,运用喜剧形式来表达悲剧内涵,令读者在捧腹之余感到心酸、愤怒甚至害怕,从而抨击、嘲讽黑暗的现实和深刻的社会危机。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黑色幽默”小说盛行于60年代的美国,具有现代派文学的许多特征。作家们不再强调推理活动,而更重视感官知觉因素;不再强调表层描绘和细节,而更重视挖掘深层的潜意识;不再强调直接的感觉,而更重视间接的、隐晦的感受。他们抛弃了传统的写实手法,改为借助荒诞的视觉再现真实的世界。在荒谬和敌视的环境中,人能够做出的自由选择极其有限,与存在主义不同,“黑色幽默”更体现出一种不直接点破的迷茫感和无所适从感,这也正是《第二十二条军规》所传导的主题。
二《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犹太血统作家约瑟夫·海勒(1923—1999)的经典之作,叙述的是关于二战期间驻守在地中海的一个叫皮亚诺扎岛上的一支美国空军飞行队的故事。全书共分42章,绝大多数章节以人物素描为主,各具独立性,没有精心塑造的“英雄”,也没有经过剪裁的扣人心弦的“情节”。贯穿全书的主线是投弹手尤索林的求生历程。但像大多数评论家所认同的一样,他并不完全是书中的主角,真正的主角应是无所不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一切精神失常的人只要提出申请,即可立即遣送回国。可是它又规定,任何人只要自己提出精神不正常,就证明他是精神正常的。可见,这个悖情悖理的规定是个圈套,是个陷阱,它是无形的,但它又是至高无上的。它像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控制着所有的人,无论怎样挣扎反抗都无济于事,只有服从和忍耐,当忍耐不下去的时候,就在这个世界消失,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而实际上它只是人们口头上传来传去,并没有人亲眼见到其具体成文的规定。正是这个象征着整个荒诞制度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构成了作品全部“黑色幽默”的重要基础。
拿死亡和悲惨的场景开玩笑是黑色幽默的基本特征。在这部小说中,海勒用故作庄重的笔调来描述滑稽怪诞的事物,创造了传统的讽刺性幽默的效果;又以冰冷、无情甚至时而戏谑的笔调描述痛苦的事物,创造了病态的、阴冷的黑色幽默效果。如小说对一个受伤士兵的描写:“这个士兵从头到脚都用石膏和绷带裹着,双脚和两臂都毫无用处。双臂双腿都被紧缚在吊索的一头吊了起来,同肩部和臀部保持垂直,吊索的另一头则系上船砣,黑沉沉地挂在上面,一动不动,那形状是十分奇怪的。在他胳膊肘儿内侧的绷带上面,每边都缝着一个装有拉链的口子,通过这个口子,清澈的液体从一个洁净瓶里输入他的身体。从腹股沟敷石膏的地方,另外伸出一根固定的锌制的管子,接上一根细长的橡皮软管,他的肾脏排泄就是通过这条管子一滴不漏地流入放在地上的一只洁净的封口的瓶内。等地上的瓶子满了,从胳膊肘那儿输入液体的瓶子也空了,这两只瓶子于是很快地互换一下位置,使瓶里的排泄物又重新注入他的身体。”被白色绷带包裹的士兵好像只是一件物品或摆设,和人无关。他没有名字,没有身份,任人摆布,死活全然无关紧要,也无人在意。这个场面可怕而残酷,而海勒以近乎鉴赏的方式精确而细致地描绘着这一场景,和主题显得相差甚远,却让读者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和绝望。
全身被白色绷带包裹的士兵,看不出任何生命的迹象,却被迫一天天延续着生命,在这里,我们不禁追问,生命到底是什么?如果说它表达了人生命即死亡的含义,那么我们可以继续追问,当生命意味着死亡,人的存在还有必要吗?对此,丹尼卡医生的遭遇就是一个例子,它蕴含了另一个哲学问题——人的存在价值是什么?
丹尼卡医生的名字列在一次飞行名单中,结果飞机失事无人生还,噩耗传来,丹尼卡的妻子因此得到各部门数十万美元优厚的抚恤金和人身保险金,成了富翁,连“她最亲密的朋友的丈夫都开始和她调情”。但事实上幸运的丹尼卡医生并没有参加这次飞行。但他人生最大的不幸也由此展开——他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因为是“死人”而被取消了口粮配给,只能靠别人施舍度日,而且还得东躲西藏,否则就有被火化的危险。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看重的是一纸的证明,而不是活着的人。所以,面对活人,也很有可能被火化。没有任何理由,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荒诞不经!
“死”而不断气,愿活又不能,这使读者面临现代派文学的主要探索之一。我们无法鉴别到底谁是活人谁是死人?活着好还是死了好?“是死还是去活,这真成了问题”(约瑟夫·海勒,1981:78)。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存在主义哲学的这一原则渗透在《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始终,但就丹尼卡来说,他无法通过不断的选择来实现他的个人谋化,因为他连生死的选择权都被剥夺了,这是“黑色幽默”比存在主义走得更远的一个方面。对死亡的反抗是小说主题的重要构成,强化了小说主题的正义性,表达了深刻的社会批判。“谁让你去送死,谁就是你的敌人”,尤索林被众人骂为疯子,正说明他是疯狂现实中的众醉独醒者。
《第二十二条军规》重视的是凄凉的嘲讽效果。在嘲讽中,作者希望用震惊来召唤读者去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小说以尤索林决定逃往瑞典而结束,但并没有结果。读者感到尤索林又开始了一种跋涉,一种梦境,一个新的轮回,他继续处在没有恒定模式的飘泊状态之中。这实际上蕴涵了包括“黑色幽默”在内的西方现代派作家的心理局限性,因为他们始终找不到社会弊病的根源所在。
参考文献:
[1] 吴晓东:《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虞建华编:《美国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约瑟夫·海勒,赵守垠、王德明译:《第二十二条军规》,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4] 庄美兰、何云波:《荒诞的现实,黑色的幽默》,《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5] 张涓:《〈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艺术》,《外国文学》,2003年第2期。
[6] 张首映:《20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7] 张颖:《约瑟夫·海勒与〈第二十二条军规〉》,《外国文学》,1994年第1期。
作者简介:王超,女,1980—,吉林省吉林市人,在职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