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拉帕其尼之女》的女性主义解读,分析了男性作家笔下的被压迫,被扭曲的女性形象比阿特丽丝,试图阐明在男权社会里,女性话语权的缺失使其注定成为性别神话下的牺牲品。
关键词:男权社会女性形象话语权牺牲品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西蒙·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过,“男人在做男人时是正当的,而女人在做女人时却是不正当的……现在男人就是人类的绝对标准。”东西方的性别神话都共同指向一个结论,那就是拥有卵巢和子宫的女性理应是被动的、柔弱的和富于依赖性的;与此相反,男人虽然也拥有睾丸,也能分泌荷尔蒙,但是优越感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身体同世界的关系是直接的,正常的;他应该是强者和主体,是女性的统治者和供养者,是各方面比女性高一个层次的人。在此性别神话的影响下,不仅是男性,就连女性自身也深信不疑,这个世界是属于男人的。
19世纪的美国作家霍桑是女权的极力反对者。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女性往往在男权社会的压迫下丧失了话语权,以温柔、宽容等无言的方式默默地抵抗社会的压迫,短篇小说《拉帕其尼之女》中,女主人公比阿特丽丝就是典型的深受性别神话影响的牺牲品。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比阿特丽丝天真活泼,神采飞扬,处处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然而但凡看到她或者接近她的人无一不感到莫名的压抑,甚至毛骨悚然。在这篇文本中,比阿特丽丝已经被物化成了男人世界里的一朵有毒的奇葩。尽管她如日初升,尽管她如花初放,但这位正值青春妙龄的少女却无法享受正常女性的社交生活。她好似孤岛上的一位寂寞少女,与外面的世界隔离甚久,当刚刚看到爱情的曙光,就被父亲的敌人研制的,自己情人亲手奉上的解毒药杀死,倒在世界上最亲近的两个人脚下死去。比阿特丽丝的悲剧结局是对男权社会无言的控诉,而她也不过是性别神话下的牺牲品。
小说中造成比阿特丽丝悲惨命运的元凶,就是她那披着黑色长袍,气色萎黄,但洋溢着敏锐智慧的父亲。对这位研究医药学的科学家来说,女儿只不过是试验品,是积累知识的一粒芥子。为了自己所谓的科学实验,为了实现他的人生价值,拉帕其尼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毒花异草喂养女儿。对科学的痴迷使他已经丧失了理性,甚至人性,将女儿封闭在那个邪恶的花园里,命其足不出户。在这位父亲的心中,他的女儿只不过是他的私有财产,是他最得意的最杰出的作品,任由他进行支配。他赋予了女儿所谓的“神奇的天赋”,保护其不受伤害,然而却恰恰忘记了询问女儿什么是她想要的生活。在父权制社会里,父亲是家庭里的上帝,他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操纵权,而女儿的从属地位在父权权力架构中被定位,特别是被封闭在家庭的小圈子里,没有社交生活和经济地位的女儿,完完全全成了父亲的附属品和像小鸟、蝴蝶一样的实验对象。
而来自南部的青年乔万尼的出现,像一支催化剂,加速了比阿特丽丝的死亡。当他无意中发现了窗外奇异的花园,发现了美丽青春的少女比阿特丽丝,情欲之门就此打开。千百年流传的神话里女人往往被塑造成模式化的、主体属性缺失的“天使”或者 “妖妇”的形象,这恰恰是男权话语对女性物化的一种叙事策略。男性在恐惧与欲望之间,在担心受无法制约的力量的支配与希望战胜这种力量之间犹豫不决。对于陷入情欲的乔万尼来说,娇柔可人的比阿特丽丝“既是它的令人神迷的表现,也是它的十分令人不安的表现。”当他第一眼望到比阿特丽丝时,吸引他的只不过是她的青春美貌,像欣赏花园里一朵绚丽的鲜花,这时的比阿特丽丝没有思想,没有话语权,只是被“看”的对象,是男人的“观赏物”。
而当乔万尼发现她是一个满身毒素,能置生灵于死地的妖女时,他陷入了恐惧与希望的内心搏斗中。这种斗争忽而使他陷入了世俗的疑虑,忽而使他透过她清澈的双眸看见其透明的灵魂,于是犹豫踟蹰。乔万尼之所以能克制男性本能的占有欲,不敢大胆造次,并非出于比阿特丽丝的矜持或是他对爱情的尊重。而是当他有亲密之举时,可怕的疑虑便如恶魔从心底升起,他的爱情便如雾气逐渐变薄、消散。当他发现最终自己也被毒性慢慢地侵蚀,呼出的气息居然可以致蜘蛛死命时,他疯狂了,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比阿特丽丝,称她为“有毒的”,“可怕的”东西。此时,他已没有情感、没有人性。
服从是比阿特丽丝唯一的特性。作为女儿,她习惯于服从父亲的指令,甘愿充当试验品,为父亲“伟大”的科学事业充当一粒芥子;作为情人,她最终服从了乔万尼的建议,毅然喝下了明知可以置她于死地的解药,以表明自己忠贞的爱情。尽管在她倒下后对父亲和情人发出了绝望地呐喊“为什么用这种悲惨的命运伤害你的孩子?”“是否从一开始,你的天性就比我的更狠毒?”,然而她仍然无法逃脱自己悲惨的命运——被扭曲了天性的可怜虫,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 宋敏:《贝雅特丽丝之“毒”,红色的禁区》,《国外文学》,2001年第2期。
[2] 吴兰香:《霍桑与现代科学观——读〈拉帕西尼的女儿〉》,《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3] 西蒙·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作者简介:闫爽,女,1977—,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语言文学,工作单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关键词:男权社会女性形象话语权牺牲品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西蒙·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过,“男人在做男人时是正当的,而女人在做女人时却是不正当的……现在男人就是人类的绝对标准。”东西方的性别神话都共同指向一个结论,那就是拥有卵巢和子宫的女性理应是被动的、柔弱的和富于依赖性的;与此相反,男人虽然也拥有睾丸,也能分泌荷尔蒙,但是优越感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身体同世界的关系是直接的,正常的;他应该是强者和主体,是女性的统治者和供养者,是各方面比女性高一个层次的人。在此性别神话的影响下,不仅是男性,就连女性自身也深信不疑,这个世界是属于男人的。
19世纪的美国作家霍桑是女权的极力反对者。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女性往往在男权社会的压迫下丧失了话语权,以温柔、宽容等无言的方式默默地抵抗社会的压迫,短篇小说《拉帕其尼之女》中,女主人公比阿特丽丝就是典型的深受性别神话影响的牺牲品。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比阿特丽丝天真活泼,神采飞扬,处处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然而但凡看到她或者接近她的人无一不感到莫名的压抑,甚至毛骨悚然。在这篇文本中,比阿特丽丝已经被物化成了男人世界里的一朵有毒的奇葩。尽管她如日初升,尽管她如花初放,但这位正值青春妙龄的少女却无法享受正常女性的社交生活。她好似孤岛上的一位寂寞少女,与外面的世界隔离甚久,当刚刚看到爱情的曙光,就被父亲的敌人研制的,自己情人亲手奉上的解毒药杀死,倒在世界上最亲近的两个人脚下死去。比阿特丽丝的悲剧结局是对男权社会无言的控诉,而她也不过是性别神话下的牺牲品。
小说中造成比阿特丽丝悲惨命运的元凶,就是她那披着黑色长袍,气色萎黄,但洋溢着敏锐智慧的父亲。对这位研究医药学的科学家来说,女儿只不过是试验品,是积累知识的一粒芥子。为了自己所谓的科学实验,为了实现他的人生价值,拉帕其尼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毒花异草喂养女儿。对科学的痴迷使他已经丧失了理性,甚至人性,将女儿封闭在那个邪恶的花园里,命其足不出户。在这位父亲的心中,他的女儿只不过是他的私有财产,是他最得意的最杰出的作品,任由他进行支配。他赋予了女儿所谓的“神奇的天赋”,保护其不受伤害,然而却恰恰忘记了询问女儿什么是她想要的生活。在父权制社会里,父亲是家庭里的上帝,他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操纵权,而女儿的从属地位在父权权力架构中被定位,特别是被封闭在家庭的小圈子里,没有社交生活和经济地位的女儿,完完全全成了父亲的附属品和像小鸟、蝴蝶一样的实验对象。
而来自南部的青年乔万尼的出现,像一支催化剂,加速了比阿特丽丝的死亡。当他无意中发现了窗外奇异的花园,发现了美丽青春的少女比阿特丽丝,情欲之门就此打开。千百年流传的神话里女人往往被塑造成模式化的、主体属性缺失的“天使”或者 “妖妇”的形象,这恰恰是男权话语对女性物化的一种叙事策略。男性在恐惧与欲望之间,在担心受无法制约的力量的支配与希望战胜这种力量之间犹豫不决。对于陷入情欲的乔万尼来说,娇柔可人的比阿特丽丝“既是它的令人神迷的表现,也是它的十分令人不安的表现。”当他第一眼望到比阿特丽丝时,吸引他的只不过是她的青春美貌,像欣赏花园里一朵绚丽的鲜花,这时的比阿特丽丝没有思想,没有话语权,只是被“看”的对象,是男人的“观赏物”。
而当乔万尼发现她是一个满身毒素,能置生灵于死地的妖女时,他陷入了恐惧与希望的内心搏斗中。这种斗争忽而使他陷入了世俗的疑虑,忽而使他透过她清澈的双眸看见其透明的灵魂,于是犹豫踟蹰。乔万尼之所以能克制男性本能的占有欲,不敢大胆造次,并非出于比阿特丽丝的矜持或是他对爱情的尊重。而是当他有亲密之举时,可怕的疑虑便如恶魔从心底升起,他的爱情便如雾气逐渐变薄、消散。当他发现最终自己也被毒性慢慢地侵蚀,呼出的气息居然可以致蜘蛛死命时,他疯狂了,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比阿特丽丝,称她为“有毒的”,“可怕的”东西。此时,他已没有情感、没有人性。
服从是比阿特丽丝唯一的特性。作为女儿,她习惯于服从父亲的指令,甘愿充当试验品,为父亲“伟大”的科学事业充当一粒芥子;作为情人,她最终服从了乔万尼的建议,毅然喝下了明知可以置她于死地的解药,以表明自己忠贞的爱情。尽管在她倒下后对父亲和情人发出了绝望地呐喊“为什么用这种悲惨的命运伤害你的孩子?”“是否从一开始,你的天性就比我的更狠毒?”,然而她仍然无法逃脱自己悲惨的命运——被扭曲了天性的可怜虫,男权社会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 宋敏:《贝雅特丽丝之“毒”,红色的禁区》,《国外文学》,2001年第2期。
[2] 吴兰香:《霍桑与现代科学观——读〈拉帕西尼的女儿〉》,《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3] 西蒙·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作者简介:闫爽,女,1977—,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语言文学,工作单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