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分发导学案,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 一些教师认为预习是学生的事情,就完全放手,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导致学生的预习效率低下,无法很好地参与课堂活动。为了让学生在预习中有更清晰的方向,教师可以分发导学案,引导他们在预习中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分发导学案,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
一些教师认为预习是学生的事情,就完全放手,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导致学生的预习效率低下,无法很好地参与课堂活动。为了让学生在预习中有更清晰的方向,教师可以分发导学案,引导他们在预习中自主探究。
例如,教师可以围绕《沁园春·长沙》设置导学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导学案包括以下内容:
预习目标
(1)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2)积累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
(3)把握意象,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知识链接
(1)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诗人。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展现了17岁少年的宏大抱负。
(2)《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3.自主探究
(1)本词上阙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闕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的吗?
(2)试概括上阙描绘的景物的特点。
(3)本阙开头三句,语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你能将其调整好并说说它的大意吗?
4.达标训练
(1)“词”这种文学式样兴起于 ,成形于 ,盛行于 ;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每首词遵循一种格式,叫 ,“沁园春”就是这首词的 ;因为句子长短不齐,又称 ;按其篇幅的长短,可分为 、 、 三种;按其风格的不同,可分为 派和 派。
(2)诗词讲究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写出来了。请你选出本诗锤炼得精彩的字: 。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为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提供了机会,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与成就感。在语文课上,教师需要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不断地深入文本,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以《劝学》为例。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考虑到该文章与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孙权劝学》有相似点,教师可以将两篇文章联系起来,引导他们比较阅读,并思考两篇文章有何不同。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此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发现《孙权劝学》的语言简练生动,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突出了人物的风采,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十分生动;《劝学》说理深入,结构严谨,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文章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总之,在语文课上,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多指导和帮助他们,让他们在学习之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三垛中学)
其他文献
平移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运动.学好有关平移的知识对于帮助同学们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有着重要作用.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按要求画出简单图形在平面上平移后的图形,是学习图形平移知识需掌握的三大要点,也是破解与平移相关问题的重要利器.同学们要注意夯实基础、强化练习,提升解题能力。 知识点一:图形平移的基本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
在解答文言文阅读理解题时,同学们要学会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其中的要点,分析和概括作者的观点等。近年来,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的命题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只要同学们掌握以下方法,就能轻松应对。 一、使用排除法,快速筛选信息 有些选择题会提供一些信息,要求考生来筛选。通常来说,不同的选项会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目的是降低同学们整理文内信息的难度。要解答这类题目,我们可以使用排除法,逐个分析各个选项,排除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问题既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文水平。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提问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例作简要介绍。 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预习课文 想要顺利开展语文教学,教师就要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课文,并在预习的过程中解决一系列的
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一味地为学生灌输教材中的知识,让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而应该科学地、有效地提问,让教学活动可以顺利开展。对此,本文就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劝学》为例,介绍有效提问的方法。 一、把握时机,适时提问 问题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提出,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拿到同一首诗词,有的学生能够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解读和鉴赏,有的学生则无法感受到作品的美,甚至读不懂。对此,教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开展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方法,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帮助。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诗人在创作诗词时大都脱离不了一个“情”字。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往往会用优美的语言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段精彩的导入语不仅可以在教学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语,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活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例,谈一谈设计导入语的方法,希望能给其他教师带来帮助。 一、以“旧”联“新”,设计导入语 在教学之前,教师要明白新知识
高中生想要学好语文,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的。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就能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 一、课前: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不管是学习哪一门课,预习都是非常关键的,更何况是语文这种需要进行大量阅读的学科。在课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例如,在讲解《琵琶行》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作好课前预习工作,让大家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写作意图以及文章所要传达出来的思想
文言文是語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培养同学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而且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去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部分同学认为文言文太枯燥乏味,自己难以读懂。其实,阅读文言文也是要讲究技巧的。下面,笔者就以《赤壁赋》为例,分享自己阅读文言文的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在诵读中感受作者的情绪变化 诵读是学好语文的方法之一。由于时代的限制,很多同学都认为文言文离现实生活太远,
古诗詞中往往有着丰富的意象。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作品中的意象,帮助他们更好地解读作品。下面,笔者就说说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 一、引导学生了解意象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我们可以将意象分为不同的种类。从意象的生成来看,我们将其分为原
美学与文学是不可分割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资源,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美、感受美,并逐步走向文本的深处,进而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鉴赏文本,开启寻美之旅。 一、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颇具自然、新颖的特点,他主张以“新而不失自然”的口语来描摹事物、传情达意。《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