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的文化表达及实现途径

来源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yagong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南京青奥会为例审视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文化表达及实现途径。研究表明,南京青奥会的文化是通过青奥口号、会徽、吉祥物等符号来体现的;提出了时空尺度、运动会自身形式和商业价值三个青奥文化的实现途径;印证了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传递奥林匹克精神,传播青奥文化,鼓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宗旨。
  关键词:青奥会;文化表达;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6)02-0092-05
  2001年,当时的国际奥委员会主席雅克·罗格提出了举办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设想。举办青少年奥运会的决定顺利通过则是在2007年7月5日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119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相较于奥运会,青奥会同样是四年一个轮回,也分夏季青年奥运会和冬季青年奥运会。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Youth OlympicGames,YOG),简称“青少年奥运会”、“青奥会”,这是一项专为14至18周岁的青少年而设立的国际体育竞技赛事,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进行融合,通过网络、媒体等传播方式,推进教育、文化领域与奥运会的共同发展。通过青奥会的平台,体育与文化、教育、多媒体等多领域相融合,借助网络交流、举办夏令营和论坛等各种方式,创建青少年体育社区,推广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让作为社会一员的青年人参与应对和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健康生活问题,让奥林匹克价值观在青年人中广泛传播,并为青年人所接受。
  青奥会与奥运会相比,更加重视组织青年人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青年奥运会指南》明确了青奥会创办的初衷:“为一代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提供参与体育竞赛的途径,让他们感悟和领略奥林匹克精神的价值观;教育青少年通过体育运动改善自身的生活状态、健康状况以及社会融合度;通过举办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传递奥林匹克标志,向全世界的青少年发出号召,让他们体验与分享难忘的人文主义情感体验。”由此,不同于奥运会,青奥会在举办期间将组织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文化教育体验活动,传播奥林匹克主义价值观,让青少年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具有体育精神的传播者。
  1 南京青奥会的文化表达
  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A.Kroebter)和克鲁克洪(C.K.M.Kluckhohn)在其所著的《文化:概念的批评考察》一书中全面的、深刻地定义了文化一词:“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种模型有显型的和隐型的;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可见,符号是文化获得与传播的载体,也是人们思想、感情和意图交流的载体。由此可见,青奥会的文化传达则是通过青奥会口号、会徽、吉祥物等符号来传达。
  1.1 南京青奥会文化传播的载体一:青奥会口号
  2011年11月18日,12名青奥小顾问和南京市领导一起拉动发布装置,揭晓了南京青奥会的口号——“分享青春,共筑未来”。这样一条高度融合了奥林匹克主义理念和南京城市文化的口号,是以“青春”表现青年人和青奥会的基本特征;“未来”展现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共同命运;“分享”和“共筑”体现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友谊和团结。
  1.2 南京青奥会文化传播的载体二:青奥会会徽
  2011年5月19日正式发布的南京青奥会会徽,如图1所示,会徽由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最下方的英文“YOG DNA”标志,其中YOG是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英文缩写(Youth OlympicGames),而DNA则是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缩写(Deoxyribonucleic acid),标志代表了青少年的特质,代表了青少年的精神和活力。和英文“YOGDNA”标志并列的是奥运五环,代表了五大洲的青少年友好相处,上面则是青奥会英文名称(YOUTH OLYMPIC GAMES),表明是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中间,则是代表召开时间年份的2014;最上方则体现了召开地南京的地方特色,设计成活泼字体的英文“NANJING”字母,颜色鲜艳,用线条做出镂空透视的效果,3个N字母用了不同的书写格式,一头一尾的两个“N”采用小写的格式,犹如拱形的城门,代表了南京的古城门,外围则用线条勾勒出江南名居的轮廓。
  1.2.1 会徽体现了青奥会创立的初衷
  会徽中运用对话框的表现形式,这代表了对话、沟通和交流,体现了奥林匹克的大家庭中的公平和平等;同时对话框又是一个签名框,是期望佩戴着这样标志的青年人承诺宣传青奥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这也符合罗格主席创办青奥会的初衷,促使奥林匹克精神在青年人中传播,加强运动员之间的交流、对话以及全世界青年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让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青年人所广泛接受。
  1.2.2 会徽体现了青年人的青春与活力
  青奥会与奥运会相比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青奥会是为青少年召开的体育盛会,强调的是青少年的参与。因此会徽的设计也凸显了青少年的青春和活力,体现在会徽的颜色和线条的运用中。在南京的英文拼写中7个字母运用了蓝色、绿色、橙色和品色多种色彩艳丽的颜色,其中蓝色和绿色还运用了两种不同深浅的蓝和绿。会徽的设计者林存真副教授介绍:“线条和色块的结合运用是以往设计中不多见的,这次用线条和色块组成了空间”。在设计理念中,这种突破和创新同样是为了体现青年人的特征,跳跃性、立体感和多色彩的字母组合也是为了迎合青年人的审美观,体现了青年人的青春和活力。
  1.2.3 会徽体现了“南京欢迎你”的寓意
  青奥会的举办地——南京,素以“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而闻名。历史上,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南唐、明朝、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都曾先后定都于此。因此,它与北京、西安并称为中国三大古都。   青奥会的会徽展现了南京文化的特色和历史的底蕴。作为南京的标志之一的明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都市城墙,而江南名居同样也是“六朝古都”的一个代表。在青奥会会徽中精妙地运用线条和色块将明城墙和江南名居的轮廓设计到南京(“NANJING”)的英文字样中,展示出南京文化、江南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色。另外,“城门”还有开门迎客的寓意,也代表着南京欢迎来自五大洲四大洋的青年人。
  1.3 南京青奥会文化传播的载体三:青奥会吉祥物
  2011年11月29日,正式发布了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如图2,砳砳以南京特有的雨花石为创意源泉,用现代、抽象的方式对雨花石的自然形态进行了艺术处理,使其生动、活泼,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观,同时,鲜艳的色彩与会徽相呼应。吉祥物砳砳向全世界的青少年传递了自然、运动、健康、快乐生活方式的理念。
  1.3.1 展示了独特的南京文化
  作为南京的著名特产,雨花石是世界观赏石中的一朵奇葩,形态奇丽,温润莹澈,人文底蕴深厚,同时,作为一种古老的观赏石,它有着较高的知名度,被誉为“天赐国宝”。运用雨花石作为吉祥物向世界展示南京作为现代化国际都市“亲近自然,绿色发展”的独特魅力,并且这与青奥会提倡的“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高度吻合。
  1.3.2 展现了青奥会健康生活的理念
  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青少年过度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与现实生活逐步脱节,社会责任感缺失。青奥会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青少年的营养、环境、技能发展,注重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教育、文化与多媒体结合。吉祥物砳砳积极向上的姿态旨在呼吁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参与运动,健康生活,享受自然。
  1.3.3 展示青奥会积极前进的步伐
  吉祥物名字中的“砳”是敲击石头发出的声音,网络语言中用其代替快乐的“乐”。人类在采石、筑路的劳动中经常敲击石头发出声音,所以“砳”字象征着开山劈路。2010年新加坡青奥会的口号是“Blazing the trail(照亮前路)”,而“砳砳”则象征着南京青奥会将在青年奥林匹克运动的探索中积极前进,开山劈路,极力打造青奥会的“南京模式”,并为青少年参与者和世界各国的来宾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体育盛会。
  2 南京青奥会文化的实现途径
  青奥会是一场青少年的体育盛会,从国际奥委会创办青奥会的初衷出发,文化和教育则是青奥会的核心组成。正是基于这种理念,青奥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奥林匹克的精神深入到青少年之中,促进他们对新思想的学习和新文化的探索,对世界的多元文化的了解。南京青奥会更是从多个途径实现了青奥文化的传播。
  2.1 南京青奥会文化在时空尺度上的实现
  从时间尺度上说,南京青奥会制订了包括会前、会中和会后三个时间段的实现途径,分别为会前奠定基础,会中青年的节日,会后持续影响的文化。
  会前,奠定基础。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编发奥运系列读本,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青奥使者计划。针对青少年、市民、体育爱好者等不同的对象编写各种版本的奥运知识读本,开展奥运有关知识的读书、征文、竞赛活动,普及奥林匹克知识,推广奥林匹克精神;开展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全民参与的健身活动,比如:“元旦健身长跑”、“奥林匹克日”登山活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提倡全民健身;与国际奥委会推广计划相衔接,选拔“青奥使者”,并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宣传和推广奥林匹克的精神和理念。
  会中,青少年的节日。各国青年代表轮流主持和策划世界传统节日体验活动,品尝各国美食、体验各国不同的习俗;举办篝火音乐派对、世界电影展播、街舞和动漫等青年狂欢节艺术沙龙活动。体验世界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展示各国传统、民俗文化;邀请参赛运动员及其父母、青奥使者以及青年志愿者到南京的社区、敬老院、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体验生活;设置世界文化村,按五大洲轮流展示205个国家和地区的风俗文化,让运动员们了解不同地区、地域的文化和历史,相互进行游戏、手工制作、民族歌舞等传统项目的交流活动;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方式,让青少年与文化小屋所属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相互交流和沟通,达成世界范围的互动。
  会后,持续青奥会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影响。建设青少年奥林匹克主题公园,青少年运动员成长脚印大道,使之成为永远的体育遗产;建立奥林匹克教育基地,设立青奥会研究院和青奥会博物馆;设立青少年奥林匹克国际奖学金,支持有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接受专业的文化教育和体育训练,培养优秀的运动员。
  从空间尺度上说,南京青奥会从微观到宏观系统都体现着文化的实现。从青奥会的口号、会徽、吉祥物以及运动员、裁判员及礼仪小姐的服饰、比赛场所及各种专题展演场所都体现着青奥会的文化元素,让世界各地的青少年都能体验和感受到奥林匹克的文化与精神。
  2.2 南京青奥会文化在运动会自身形式上的实现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青奥会作为教育青少年的新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载体。青奥会文化通过教育理念得到充分的实现。
  比赛项目设置上的实现:竞技比赛是青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青年赛事不同,青奥会比赛项目的设置不仅体现了创新的意识,还有很强的文化教育元素。青奥会的设项是在奥运会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在青少年中普及率较高的运动项目,如三人制篮球赛、小轮车等。这些项目不仅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而且能让他们在运动中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从中体会到奥林匹克的文化。
  青奥会仪式上的实现:青奥会注重运动会举办期间文化与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开闭幕式以及火炬接力、颁奖仪式上都体现着文化的元素,并把这些元素作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在青少年中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价值观。
  2.3 南京青奥会文化在商业价值上的实现
  从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可以看出奥运会在商业上的价值显而易见。同样,青奥会的举办带动南京、江苏甚至是全国经济的增长。而青奥文化在商业价值体现的基础上也得到充分的实现。物质性文化消费、纪念品消费及中国传统文化专题旅游,充分展示了南京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应尽可能围绕青奥会的举行,延长青奥会文化商业价值开发的产业链,在体现商业价值的同时实现青奥会文化的传递。
  3 南京青奥会文化将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在活力青奥、人文青奥、绿色青奥的基础上,南京青奥会组委会进一步明确了“青春活力、参与共享,文化融合、智慧创意,绿色低碳、平安勤廉”这一更鲜明、更具时代特征的办会理念。青奥会的举办在促进城市的发展,人民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在赛后仍长时间地影响着南京、江苏甚至是全国。
  3.1 留下积极的精神遗产
  青奥会的另一特点在于它是集体育赛事与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在青奥会的筹办举行过程中,将体育文化与教育贯穿始终,把奥林匹克精神和青奥会的理念根植在青少年的心中,激发青少年的活力、奋发向上的精神,使得体育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青少年的生活习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益终生。
  3.2 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青奥会的举办期间,205个国家的青少年运动员来参加这个体育的盛会,增强了中国、江苏、南京与全世界的交流。通过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青年人交流舞台的传递、传播各国的文化精髓,使青少年了解了其它国家和其它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各国文化的交流,也将为中国青少年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3.3 留下丰富的城市遗产
  通过申办青奥会、筹办青奥会、举办青奥会,南京的城市形象、生态环境以及城市的安全程度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更加具备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保障能力,这也是举办青奥会给南京的长远发展和南京市民留下的巨大遗产。另外,青奥会的举办促进南京体育场馆的建设,南京市民体育活动参与意识的提高,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这些都将使南京这座城市受益良久。
  4 结语
  正如因斯布鲁克冬季青奥会组委会主席皮特·巴耶尔所说:“青奥会成为伟大的奥林匹克大家庭新的、鼓舞人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世界各地青少年的澎湃热情,是一个伟大创举!”青奥会的文化传播将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观变成了可亲近、可参与、可体验的实践经历,宣传青奥会、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使全世界的青少年都能沐浴在奥林匹克的光环下,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孙学通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4)03-0132-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正能量。汇聚正能量原本是物理学中的一种现象,把它运用到意识形态建设和研究的时间不是很长。将汇聚正能量当作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价值诉求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李丽、葛彦东二位教授的《汇聚正能量:当代中国意
期刊
摘要:多模态话语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在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会徽为例,旨在分析图像和语言作为社会符号如何共同作用并建构意义,以达到宣传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意义建构;会徽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4)03-0079-03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多种符号参与人类交际的现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尝试优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按照循序渐进、任务驱动等原则构建了体验型、服务型、探究型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但是还必须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才能保持实践教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4)03-0114-
期刊
摘要:职教期刊在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促进职业教育交流和繁荣、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其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编辑规范的内容,分析了当前职教期刊编辑规范执行的现状以及编辑创新的主要途径。提出要在探索中创新,在规范中完善,在厘清规范和创新两者关系的前提下,切实制定合理的规范,着力提高编辑的职业素养,从而坚持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建立在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传播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的目标已不仅仅是要造就知识人和技能人,更是要培养精神人和心灵人。校园讲座作为理工科高校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丰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隐性课程、影响学生行为发展的正向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讲座的案例研究,提出了校园讲座项目化、课程化、品牌化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校园讲座;人文素质教育;项目化;课程化;品牌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到企业实践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非常有必要梳理改革开发以来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变迁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从依托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普通高校的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的开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走向由企业参与
期刊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史与论的学术研究力作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在这九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她经历了两次重要转型,第一次是1949年由革命型政党向执政党的转变,第二次是1979年领导我国由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这两次转型对党风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第一次转型,党所经受的考验由公开的拿枪的敌人转为潜在的和平演变威胁和党员丧失警惕性的威胁;第二次转型,除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做出了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我们重新审视苏南模式的嬗变历程,对于当前创新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陈晓雪教授的《苏南模式嬗变——创新城市发展》一书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为城市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纵览专著,有三个看点吸引眼球。 
期刊
摘要:主要研究基本不等式及不等式的推广。通过不等式的结构分析,建立几个重要的基本不等式或分析不等式。应用递推方法、排序不等式、数学规划、推广的贝努利不等式等多种方法推出等权及不等权几何一算术平均GA不等式;调和一几何平均HG不等式等。  关键词:排序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詹生不等式;GA不等式;HG不等式;数学规划;级数  中图分类号:O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
期刊
摘要: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培养出工程创新型本科人才,结合江苏理工学院实际情况,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进行探索性改革与实践,提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强化本科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解决现场工程问题能力、集成创新能力的培养。经实践证明,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