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在这一创作理念之下,王安石写有《游褒禅山记》。这篇游记叙述了他与友人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因此引发议论,若想成就一番大事,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还得拥有坚定顽强的意志与信念。正是这样的态度,对生活的体悟引发我们如今的再思考。
关键词:《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古文鉴赏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尽了自己所有的努力之后,就算不能完成目标,也可以没有悔恨。取其核心,“尽志无悔”,多么洒脱的一个词语,却藏有些许无奈。
北宋至和元年(1054),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任上辞官回乡。在回乡的路上,他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他以追忆的形式写下了《游褒禅山记》。记,是一种相对自由活泼的古文体裁,集记叙、抒情、议论于一体。《游褒禅山记》被称为游记,更是一种借助游览来表达思想的议论文。王安石以登山探险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事业观。
在文章开头,王安石介绍了褒禅山名称的由来,对褒禅山的景观特征鲜有提及。它既没有《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描写,也没有《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描述,更没有《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悄怆幽邃”的细节。王安石笔下的宝藏山并无全景,他将焦点放在华阳洞上,或者说他写了在华阳洞遇到的事情,而不只是华阳洞的风景。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这世上奇妙珍异、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然而即便有了志气,如果盲从、有所懈怠,或者自身体力不足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他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就是王安石这次游山的收获。
正是褒禅山带给游者深刻的哲理思考,所以才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千年。在王安石的描述中,褒禅山静静地坐落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然而,当他们一行人向洞的更深处走时,风景虽越来越美,但难度也随之而来,所以他们便放弃了。出来后,王安石心中倍感后悔。写道“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很明显看出他有继续探索更好的东西的力量,但因为一时保守,跟大家一起退出,多少有些随波逐流。其实,人生的路途也是这样的,或许你再向前走一点,有可能就会看见不一样的风景,取得不一样的成绩。但每个人都告诉你要见好就收,当你在犹豫是否继续前行时,你会因对未知的恐惧而停下来,止步于现有的生活中。可当你再想一想,你多半会后悔,后悔为什么还未尝试便已经选择了放弃。
这次褒禅山之行,王安石得出了“尽力而为,无怨无悔”的结论,但这结论是建立于“志”“力”和“物”的基础之上。首先,王安石在文章中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般读书人的志向是什么?往往都是考状元,当官、当京官、位极人臣。回顾历史,王安石22岁时,考上进士,本来是第一名的他,却因皇帝在审试卷时不喜欢文章中的一句话,从第一位调到了第四位,但王安石一点也不在乎。他对名声漠不关心。在他看来,他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当官,所以第一个和第四个没有区别。以至于他后来在《忆昨诗示诸外弟》一诗中写到“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王安石欲成为名臣“稷”“契”,志在谋事。在王安石25岁时,在地方上任几年的他有机会赴京为官,但他选择放弃,这样的放弃在他的一生中发生多次。王安石称放弃的原因是个人俸禄不能满足家庭在京城的消费,但这并非真正的原因。因为20多年后,宋神宗邀请他到京城做官,他立马同意,显然,他看重的是皇帝本人的才能。其实,不光是皇帝选大臣,大臣也在选皇帝。王安石志在“变法”,宋仁宗和宋英宗都不能支持他,虽在宋神宗之前,他也曾到过京城做官,然而,两年之内,他毅然辞职多次。他想回地方政府,回基层当村干部干实事。可见,王安石的“志”就是要做实事工作。
那么讲到“力”,这与王安石的开创性改革密不可分。“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王安石在常州为官期间主持改革,决定开挖运河,却遭到了身边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常州地方财力有限,挖运河是件很大的工程,王安石在任期间要把运河挖好几乎不可能。但他仍坚决主持开挖运河,因为黄河稳定关乎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所以必须重视治理河患,而修建运河是一个开创性的治河策略。结果因为工期紧,且天气恶劣,最终失败。这便成了《游褒禅山记》里“尽吾力而不至”的真实写照。
最后我们谈论“物”,何为“物”?于王安石而言,“物”便是宋神宗的支持,正因为“外援”宋神宗,王安石才得以当宰相,才得以有“力”。在苏轼、苏辙等诸多人臣反对王安石之时,宋神宗仍提拔王安石为宰相,支持新法的实施。可以说,没有宋神宗的支持,就没有王安石的改革。这种支持在后来的政治改革中逐渐增加。神宗皇帝不仅推动了他的各种改革措施,而且赋予了他极大的权力。比如在紧急情况下,他可以直接发布命令,而不必征求皇帝的意见。由此可见,这是神宗对王安石的极大信任。后人如果谈君王关系,必会羡慕神宗与王安石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有着改变宋代贫弱状况的雄心壮志。他得到了神宗皇帝的“物”的幫助,但没有从他的同行者那里得到帮助。朝廷上支持王安石的人很少,在这些少量的人中又混杂着些投机和改革意向不坚定的人。但有了神宗“物”的帮助,哪怕处境尤其艰难,王安石仍能凭借着自己坚韧不拔的“力”将改革推行到底,剔除了朝廷当中一部分投机者和半途而废者,带着剩下的人继续积极地开拓变法。
但即便具备了“志”“力”“物”的王安石站在宋朝的权力中心,想凭一己之力来改变贫弱的王朝,也是极其困难的。宋神宗熙宁六年7月到熙宁七年4月,一场干旱动摇了王安石的相位,使得改革土崩瓦解。迫于朝堂各界的压力,这时的王安石被推到风口浪尖上。虽然王安石不认为这是改革造成的旱灾,神宗心里也没有责怪王安石,但必定要有人来承担责任。尤其是神宗在看到一幅由京城守门人郑侠所画的难民流离失所、社会衰败的画像时,只能无奈地免去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 之后大旱之际,神宗仍想继续执行新法,他欲召回王安石,但由于阻力太大,王安石官复原职不到一年,就再次被免职了。55岁的王安石回到江宁(南京),从此退休,住在离紫金山不远的地方,自称半山。后来,年过六旬的王安石身患重病,王安石罢相的第9年,宋哲宗即位(元祐元年),王安石病逝于江宁,享年66岁。丧事办理也极为潦草,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名相,就这样在寂静中黯然西归。
这时,再读王安石34岁写的那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竟然成为他人生最真实的注解。当看到这样一个人,他的言行在他的一生中是如此地高度一致,无论改革的成败,都让人由衷地为他致敬!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能达到的生活高度。尽管王安石没有得到他心目中的成功,但他卻得到了他的“无悔”,这一“无悔”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在权衡得失之后得出的结论:“后悔是无用的,所以没有后悔”。这是对既定事实的评价,自然有一种无奈的感觉。人存在于世界上,会在世界上行走,会做很多事情,一切都会有结果,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而我们如何对待客观事实,是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无悔”是人们一个共同认识的道理,即指人在时间流逝后就会明白时间如流水,但真正能做到“无悔”的人很少。因此,如何无怨无悔,贯穿其精髓,就是“尽力而为”四字。
“尽志”,是客观事实发生之前的主观行为,是可以改变的态度,是用尽所有的努力,舍弃一切,只为完成目标的放手一搏。尽志之前,必先立志,无论所立之志是大是小,都须先坚定信念,有其信念,方成志向。但壮志难酬者,比比皆是,便更要尽志,寻找有效可行的方法,对所立之志不断地努力。尽志也是一种选择,文山先生选择爱国抗敌,一生中坚定爱国信念,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所有,包括生命,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志存于世,以所有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志向,便是尽志,便可无悔。
尽志无悔,可以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也可以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面对世间的困难险阻,只要你努力去克服、去解决,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也可以无悔于心。全力以赴,如同走一座走一步断一截的桥,如果你中途想要退缩,你便会掉下桥,被河水所吞噬。你只能选择往前走,那就走好向前的每一步,等你到了对岸,回头一看,庆幸自己全力以赴了,这便是“尽志”的好处,也是“无悔”的前提。当然,尽志也许也没有好处,但你为自己立下的目标去努力了,就可以不后悔。就像有人说过:“只要你努力了,就是成功。”王安石后来以尽志无悔之态,以富国强兵为志,进行熙宁变法,尽管变法失败,但也让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得到缓解,这便是尽志无悔。
尽志无悔,先有尽志,方能无悔,谋求无悔,必先尽志。
参考文献:
[1]任向东.关于《游褒禅山记》之哲理思考[J].课外语文,2019(06):175-176.
[2]夏海.求思之深 往往有得——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感[J].金融世界,2013(04):122-125.
[3]黄满星.《游褒禅山记》:别样的人生探险[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0):7.
[4]马志伦.谈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J].语文天地,2011(11):43-44.
(作者简介:夏童童,女,福州大学,研究方向:美术理论;程琳,女,本科,湖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责任编辑 冬杨)
关键词:《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古文鉴赏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尽了自己所有的努力之后,就算不能完成目标,也可以没有悔恨。取其核心,“尽志无悔”,多么洒脱的一个词语,却藏有些许无奈。
北宋至和元年(1054),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任上辞官回乡。在回乡的路上,他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他以追忆的形式写下了《游褒禅山记》。记,是一种相对自由活泼的古文体裁,集记叙、抒情、议论于一体。《游褒禅山记》被称为游记,更是一种借助游览来表达思想的议论文。王安石以登山探险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事业观。
在文章开头,王安石介绍了褒禅山名称的由来,对褒禅山的景观特征鲜有提及。它既没有《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描写,也没有《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描述,更没有《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悄怆幽邃”的细节。王安石笔下的宝藏山并无全景,他将焦点放在华阳洞上,或者说他写了在华阳洞遇到的事情,而不只是华阳洞的风景。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这世上奇妙珍异、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然而即便有了志气,如果盲从、有所懈怠,或者自身体力不足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他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就是王安石这次游山的收获。
正是褒禅山带给游者深刻的哲理思考,所以才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千年。在王安石的描述中,褒禅山静静地坐落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然而,当他们一行人向洞的更深处走时,风景虽越来越美,但难度也随之而来,所以他们便放弃了。出来后,王安石心中倍感后悔。写道“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很明显看出他有继续探索更好的东西的力量,但因为一时保守,跟大家一起退出,多少有些随波逐流。其实,人生的路途也是这样的,或许你再向前走一点,有可能就会看见不一样的风景,取得不一样的成绩。但每个人都告诉你要见好就收,当你在犹豫是否继续前行时,你会因对未知的恐惧而停下来,止步于现有的生活中。可当你再想一想,你多半会后悔,后悔为什么还未尝试便已经选择了放弃。
这次褒禅山之行,王安石得出了“尽力而为,无怨无悔”的结论,但这结论是建立于“志”“力”和“物”的基础之上。首先,王安石在文章中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般读书人的志向是什么?往往都是考状元,当官、当京官、位极人臣。回顾历史,王安石22岁时,考上进士,本来是第一名的他,却因皇帝在审试卷时不喜欢文章中的一句话,从第一位调到了第四位,但王安石一点也不在乎。他对名声漠不关心。在他看来,他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当官,所以第一个和第四个没有区别。以至于他后来在《忆昨诗示诸外弟》一诗中写到“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王安石欲成为名臣“稷”“契”,志在谋事。在王安石25岁时,在地方上任几年的他有机会赴京为官,但他选择放弃,这样的放弃在他的一生中发生多次。王安石称放弃的原因是个人俸禄不能满足家庭在京城的消费,但这并非真正的原因。因为20多年后,宋神宗邀请他到京城做官,他立马同意,显然,他看重的是皇帝本人的才能。其实,不光是皇帝选大臣,大臣也在选皇帝。王安石志在“变法”,宋仁宗和宋英宗都不能支持他,虽在宋神宗之前,他也曾到过京城做官,然而,两年之内,他毅然辞职多次。他想回地方政府,回基层当村干部干实事。可见,王安石的“志”就是要做实事工作。
那么讲到“力”,这与王安石的开创性改革密不可分。“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王安石在常州为官期间主持改革,决定开挖运河,却遭到了身边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常州地方财力有限,挖运河是件很大的工程,王安石在任期间要把运河挖好几乎不可能。但他仍坚决主持开挖运河,因为黄河稳定关乎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所以必须重视治理河患,而修建运河是一个开创性的治河策略。结果因为工期紧,且天气恶劣,最终失败。这便成了《游褒禅山记》里“尽吾力而不至”的真实写照。
最后我们谈论“物”,何为“物”?于王安石而言,“物”便是宋神宗的支持,正因为“外援”宋神宗,王安石才得以当宰相,才得以有“力”。在苏轼、苏辙等诸多人臣反对王安石之时,宋神宗仍提拔王安石为宰相,支持新法的实施。可以说,没有宋神宗的支持,就没有王安石的改革。这种支持在后来的政治改革中逐渐增加。神宗皇帝不仅推动了他的各种改革措施,而且赋予了他极大的权力。比如在紧急情况下,他可以直接发布命令,而不必征求皇帝的意见。由此可见,这是神宗对王安石的极大信任。后人如果谈君王关系,必会羡慕神宗与王安石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有着改变宋代贫弱状况的雄心壮志。他得到了神宗皇帝的“物”的幫助,但没有从他的同行者那里得到帮助。朝廷上支持王安石的人很少,在这些少量的人中又混杂着些投机和改革意向不坚定的人。但有了神宗“物”的帮助,哪怕处境尤其艰难,王安石仍能凭借着自己坚韧不拔的“力”将改革推行到底,剔除了朝廷当中一部分投机者和半途而废者,带着剩下的人继续积极地开拓变法。
但即便具备了“志”“力”“物”的王安石站在宋朝的权力中心,想凭一己之力来改变贫弱的王朝,也是极其困难的。宋神宗熙宁六年7月到熙宁七年4月,一场干旱动摇了王安石的相位,使得改革土崩瓦解。迫于朝堂各界的压力,这时的王安石被推到风口浪尖上。虽然王安石不认为这是改革造成的旱灾,神宗心里也没有责怪王安石,但必定要有人来承担责任。尤其是神宗在看到一幅由京城守门人郑侠所画的难民流离失所、社会衰败的画像时,只能无奈地免去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 之后大旱之际,神宗仍想继续执行新法,他欲召回王安石,但由于阻力太大,王安石官复原职不到一年,就再次被免职了。55岁的王安石回到江宁(南京),从此退休,住在离紫金山不远的地方,自称半山。后来,年过六旬的王安石身患重病,王安石罢相的第9年,宋哲宗即位(元祐元年),王安石病逝于江宁,享年66岁。丧事办理也极为潦草,曾经叱咤风云的一代名相,就这样在寂静中黯然西归。
这时,再读王安石34岁写的那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竟然成为他人生最真实的注解。当看到这样一个人,他的言行在他的一生中是如此地高度一致,无论改革的成败,都让人由衷地为他致敬!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能达到的生活高度。尽管王安石没有得到他心目中的成功,但他卻得到了他的“无悔”,这一“无悔”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在权衡得失之后得出的结论:“后悔是无用的,所以没有后悔”。这是对既定事实的评价,自然有一种无奈的感觉。人存在于世界上,会在世界上行走,会做很多事情,一切都会有结果,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而我们如何对待客观事实,是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无悔”是人们一个共同认识的道理,即指人在时间流逝后就会明白时间如流水,但真正能做到“无悔”的人很少。因此,如何无怨无悔,贯穿其精髓,就是“尽力而为”四字。
“尽志”,是客观事实发生之前的主观行为,是可以改变的态度,是用尽所有的努力,舍弃一切,只为完成目标的放手一搏。尽志之前,必先立志,无论所立之志是大是小,都须先坚定信念,有其信念,方成志向。但壮志难酬者,比比皆是,便更要尽志,寻找有效可行的方法,对所立之志不断地努力。尽志也是一种选择,文山先生选择爱国抗敌,一生中坚定爱国信念,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所有,包括生命,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志存于世,以所有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志向,便是尽志,便可无悔。
尽志无悔,可以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也可以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面对世间的困难险阻,只要你努力去克服、去解决,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也可以无悔于心。全力以赴,如同走一座走一步断一截的桥,如果你中途想要退缩,你便会掉下桥,被河水所吞噬。你只能选择往前走,那就走好向前的每一步,等你到了对岸,回头一看,庆幸自己全力以赴了,这便是“尽志”的好处,也是“无悔”的前提。当然,尽志也许也没有好处,但你为自己立下的目标去努力了,就可以不后悔。就像有人说过:“只要你努力了,就是成功。”王安石后来以尽志无悔之态,以富国强兵为志,进行熙宁变法,尽管变法失败,但也让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得到缓解,这便是尽志无悔。
尽志无悔,先有尽志,方能无悔,谋求无悔,必先尽志。
参考文献:
[1]任向东.关于《游褒禅山记》之哲理思考[J].课外语文,2019(06):175-176.
[2]夏海.求思之深 往往有得——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感[J].金融世界,2013(04):122-125.
[3]黄满星.《游褒禅山记》:别样的人生探险[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0):7.
[4]马志伦.谈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J].语文天地,2011(11):43-44.
(作者简介:夏童童,女,福州大学,研究方向:美术理论;程琳,女,本科,湖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责任编辑 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