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重要理论之一,其中“做”是中心,主张“做中教,做中学”,对孩子实施“六大解放”,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本文从研究绘本教学入手,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探讨提升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素养;绘本教学;听说读写能力;教学做合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同时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養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同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重要理论之一,其中“做”是中心,主张“做中教,做中学”,对孩子实施“六大解放”,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我校选择了陶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与新课改精神的共同点加以整合性地研究,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找寻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现总结研究所得。
一、点燃阅读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学习,而且还能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生阅读的要求,我们通过研究发现绘本的阅读能够很快点燃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何利用绘本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绘本。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体验中,通过绘本清晰的人物造型,柔和的画面色彩,引人入胜的情节,产生愉快的阅读体验。例如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画面上老鼠一家其乐融融,就仿佛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学生通过绘本的阅读,会自然地想到家庭的爱和温暖。
其次,绘本较之其他童书有着画家们更多的精心设计细节,这些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很强,但耐挫性和持久性不强。绘本往往内容精炼,画面丰富,层次感强。如绘本《阿利的红斗篷》中就有一只一直给阿力偷偷捣乱的小老鼠,它就藏在书页的最下端。学生在阅读时一边阅读文字,一边阅读画面,有着更为愉悦的阅读体验。
最后,邀请家长一起亲子阅读。孩子在聆听父母讲述故事时虽不一定能听懂父母所讲的全部内容,但却可以体验读书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和一种亲密的阅读氛围,从而激发出孩子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锻炼学生“听”的能力
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缺乏耐性去倾听别人所说。甚至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只有自己说的是对的,他们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怎么说,只在意自己是否有发言的机会。
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课外绘本阅读指导课的时间,首先选择好的绘本故事。然后在课上一边播放PPT图片,一边讲述故事内容。“听故事”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件事。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提问题。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听故事的专注性,也能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听”。让孩子在聆听的时候能因为老师提出的只能听完故事才解决的问题,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情感的变化来感受这篇故事所传递的主题和情感。
专注地倾听对小学生来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在倾听老师讲述绘本故事时都能做到“专注”。可见,绘本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通过长期练习,学生在倾听老师的绘本讲述时不仅提高了认真倾听的能力,更培养了“如何倾听”的方法和习惯。教师在讲故事中的每一个小问题都是一种引导;同学伙伴间的每一次回答交流都是一种强化练习。“听”与“思”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三、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小学阶段是孩子语言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段。“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传递语言的重要载体和使用最多的交际手段,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直观体现。通过绘本故事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说话,还能训练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心智,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绘本故事中常常会有许多留白,结合小学生爱想象的心理特点,我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常常采用“猜想”这一形式。比如《活了100万次的猫》教学中,在讲述完故事中的“国王的猫”“水手的猫”“马戏团的猫”“小偷的猫”“老太太的猫”之后,我让学生猜想“它还曾是谁的猫?”“猫喜欢这样的生活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故事中的句式说了许多种的猫。但低年级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常会出现不完整性和跳跃性。这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对那些回答不完整的内容请其他学生帮助补充,以此来训练他们说话时的有序性和准确性。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有力助手。借助绘本的留白,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补白。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质疑问难。这种口语训练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绘本故事都很简短,但其中的语言却都非常美。对称性的语句,精炼的辞藻,加上丰富的情节和有趣的内容,十分适合学生“读”的练习。
记忆是语言内化和运用的前提,是智力发展的生长点。读书需要记忆,尤其是那些充满智慧和人文思想光芒的精美语言。小学生正处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通过自主阅读活动,学习、吸收文本语言的精华。基于此,在教学中,除了老师的讲述,学生的“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赛读,男女生的对读,分角色的情境朗读等,这些都是提升学生“读”能力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读”的能力,除了课堂中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朗读,我还定期举行“讲绘本故事”的比赛。通过比赛的机制,能够借助学生的好胜心,自发地提升他们“读”故事的能力。每周故事之星,每月故事达人,每学期的故事王的评选让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读”故事之中。 在绘本阅读课上,教师除了向学生介绍绘本故事,组织学生探讨其中人文主题外,还需要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五、训练学生“写”的能力
小学生处于写作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喜欢写自己想象出来的内容,也乐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学生害怕写,不知写什么的情况。绘本阅读教学恰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写”的舞台。
我常常借助我所讲述的绘本故事,让学生加以想象的内容来开展写话练习。在写话练习中,对学生并没有太多的限制和要求,而是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解下他们的枷锁,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减少他们对写作的恐惧,激发他们对于写作的兴趣。如上完绘本故事《逃家小兔》后,我让学生续写:“如果你是小兔,你会变成什么呢?”上完绘本故事《独一无二的你》之后,我让学生也编写一个故事来告诉别人“坚持做自己”。这种半命题,半开放式的写作训练不仅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而且半扶半放的仿写、续写也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基于绘本的独特形式,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编绘本。先给学生提供写话素材,让他们创作绘本故事。写话的材料类别很多,如课本读写结合点的挖掘实施;根据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写上自己的体会;结合自己生活学习中發生的事情,来说说写写;给简单图形加添几笔,就编成了一个个故事……从学生所编的一个个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学生生活的影子,也能看到他们的想象再加工创造。这种模式的迁移写作不仅是对学生想象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更是对他们写作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形成“大语文”的思想,明白语文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语文素养。
儿童的语言本身就是一个由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听说读写”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师的绘本故事教学中,学生汲取了绘本中的大量优美语言,学生的语言库在慢慢地丰富。通过教师课堂中的目标预设,课前、课中、课后的巩固练习,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学做”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教师通过最优的创造与整合,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无限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唐爱莲.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式教学研究[J].生活教育,2007(6).
[2]吕宣杰.教学做合一 让语文教学情趣盎然[J].小学时代(教师),2010(S8).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语文素养;绘本教学;听说读写能力;教学做合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同时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養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同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重要理论之一,其中“做”是中心,主张“做中教,做中学”,对孩子实施“六大解放”,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我校选择了陶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与新课改精神的共同点加以整合性地研究,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找寻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现总结研究所得。
一、点燃阅读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学习,而且还能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生阅读的要求,我们通过研究发现绘本的阅读能够很快点燃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何利用绘本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绘本。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体验中,通过绘本清晰的人物造型,柔和的画面色彩,引人入胜的情节,产生愉快的阅读体验。例如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画面上老鼠一家其乐融融,就仿佛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学生通过绘本的阅读,会自然地想到家庭的爱和温暖。
其次,绘本较之其他童书有着画家们更多的精心设计细节,这些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很强,但耐挫性和持久性不强。绘本往往内容精炼,画面丰富,层次感强。如绘本《阿利的红斗篷》中就有一只一直给阿力偷偷捣乱的小老鼠,它就藏在书页的最下端。学生在阅读时一边阅读文字,一边阅读画面,有着更为愉悦的阅读体验。
最后,邀请家长一起亲子阅读。孩子在聆听父母讲述故事时虽不一定能听懂父母所讲的全部内容,但却可以体验读书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和一种亲密的阅读氛围,从而激发出孩子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锻炼学生“听”的能力
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缺乏耐性去倾听别人所说。甚至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只有自己说的是对的,他们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怎么说,只在意自己是否有发言的机会。
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课外绘本阅读指导课的时间,首先选择好的绘本故事。然后在课上一边播放PPT图片,一边讲述故事内容。“听故事”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件事。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提问题。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听故事的专注性,也能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听”。让孩子在聆听的时候能因为老师提出的只能听完故事才解决的问题,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情感的变化来感受这篇故事所传递的主题和情感。
专注地倾听对小学生来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在倾听老师讲述绘本故事时都能做到“专注”。可见,绘本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通过长期练习,学生在倾听老师的绘本讲述时不仅提高了认真倾听的能力,更培养了“如何倾听”的方法和习惯。教师在讲故事中的每一个小问题都是一种引导;同学伙伴间的每一次回答交流都是一种强化练习。“听”与“思”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三、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小学阶段是孩子语言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段。“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传递语言的重要载体和使用最多的交际手段,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直观体现。通过绘本故事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说话,还能训练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心智,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绘本故事中常常会有许多留白,结合小学生爱想象的心理特点,我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常常采用“猜想”这一形式。比如《活了100万次的猫》教学中,在讲述完故事中的“国王的猫”“水手的猫”“马戏团的猫”“小偷的猫”“老太太的猫”之后,我让学生猜想“它还曾是谁的猫?”“猫喜欢这样的生活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故事中的句式说了许多种的猫。但低年级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常会出现不完整性和跳跃性。这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对那些回答不完整的内容请其他学生帮助补充,以此来训练他们说话时的有序性和准确性。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有力助手。借助绘本的留白,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补白。师生共同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质疑问难。这种口语训练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绘本故事都很简短,但其中的语言却都非常美。对称性的语句,精炼的辞藻,加上丰富的情节和有趣的内容,十分适合学生“读”的练习。
记忆是语言内化和运用的前提,是智力发展的生长点。读书需要记忆,尤其是那些充满智慧和人文思想光芒的精美语言。小学生正处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通过自主阅读活动,学习、吸收文本语言的精华。基于此,在教学中,除了老师的讲述,学生的“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赛读,男女生的对读,分角色的情境朗读等,这些都是提升学生“读”能力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读”的能力,除了课堂中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朗读,我还定期举行“讲绘本故事”的比赛。通过比赛的机制,能够借助学生的好胜心,自发地提升他们“读”故事的能力。每周故事之星,每月故事达人,每学期的故事王的评选让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读”故事之中。 在绘本阅读课上,教师除了向学生介绍绘本故事,组织学生探讨其中人文主题外,还需要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五、训练学生“写”的能力
小学生处于写作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喜欢写自己想象出来的内容,也乐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学生害怕写,不知写什么的情况。绘本阅读教学恰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写”的舞台。
我常常借助我所讲述的绘本故事,让学生加以想象的内容来开展写话练习。在写话练习中,对学生并没有太多的限制和要求,而是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解下他们的枷锁,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减少他们对写作的恐惧,激发他们对于写作的兴趣。如上完绘本故事《逃家小兔》后,我让学生续写:“如果你是小兔,你会变成什么呢?”上完绘本故事《独一无二的你》之后,我让学生也编写一个故事来告诉别人“坚持做自己”。这种半命题,半开放式的写作训练不仅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而且半扶半放的仿写、续写也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基于绘本的独特形式,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编绘本。先给学生提供写话素材,让他们创作绘本故事。写话的材料类别很多,如课本读写结合点的挖掘实施;根据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写上自己的体会;结合自己生活学习中發生的事情,来说说写写;给简单图形加添几笔,就编成了一个个故事……从学生所编的一个个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学生生活的影子,也能看到他们的想象再加工创造。这种模式的迁移写作不仅是对学生想象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更是对他们写作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形成“大语文”的思想,明白语文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语文素养。
儿童的语言本身就是一个由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听说读写”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师的绘本故事教学中,学生汲取了绘本中的大量优美语言,学生的语言库在慢慢地丰富。通过教师课堂中的目标预设,课前、课中、课后的巩固练习,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学做”是不可分割的,只有教师通过最优的创造与整合,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无限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唐爱莲.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式教学研究[J].生活教育,2007(6).
[2]吕宣杰.教学做合一 让语文教学情趣盎然[J].小学时代(教师),2010(S8).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