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若是能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就可以为日后继续学习数学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若想学习好数学知识,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本文从学生仔细阅读、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多角度解决问题这四个方面介绍了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71-02
一、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
小学阶段学生比较活泼和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针对小学生这一特点,制定相应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習惯,特别是阅读教材和读题审题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能读懂数学教材当中的定义、概念和相关案例,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理解教材当中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另一方面是读题和审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生做数学题时,经常存在因为对题目要求阅读不细致,导致解题时出现错误或无法作答的情况。比如这道应用题:挖一条长1050千米的隧道,4天挖了168千米,再挖21天能完成吗?很大一部分小学生给出的答案是:168÷4=42(千米),42×21=882(千米),882<1050所以不能完成,而实际还应该再加上已经修的168千米,所以应该是能够完成的。当试卷发下去,教师让做错的学生重新读一遍问题时,学生立刻就发现了错误的原因,他们疏忽了“再”字,导致答题结果出错。因此,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读懂教材,理解教材,在学生具有了数学思维之后,再去做练习题或考试题,这样就不会出现审题错误的现象。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小学生依赖性较强,处理事情和思考问题上依然需要依靠其他人,这对于学习数学知识来说是极为不利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主观意识不强,在课堂上,往往一个学生说出一个答案,其他同学不经过思考,都随声附和。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维。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比如,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
三、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习惯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比如:在教《统计》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路口视频,让学生统计在一分中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再次播放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有学生向教师提问:为什么看了两次都为未能记录下来?此时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分组记录不同车辆,最后汇总到一起得出最后结果。同学们很快就开始分工合作,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货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1分钟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四、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消化的过程,也就是说需要通过对前期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学会新知识的目的。这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为继续学习数学知识搭建好框架。当学生做题时,就可以依据问题,迅速联想到这个题目归属于哪种数学类型知识,为多种方式解题创造了条件,再运用恰当的数学思维,从而快速做出题目。比如有一道计算应用题,小强2分钟打字110个,小李3分钟打字150个,谁打字更快?大部分学生都是用打字字数除以时间得到了打字速度。即小强为110/2=75字,小李为150/3=50个字,结果是小强打字更快。这是常规的做题方法,教师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想出其他解题方法,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将这道题的时间统一,都变为6分钟,小强6分钟打字330个字,小李6分钟打字300个字,结果仍然是小强打字较快。这种解题方式将除法变为乘法,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解决数学问题,能不断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五、总结
总而言之,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有很好的帮助。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合理引导,耐心解答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雅萍.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高苏霞.浅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好习惯培养的一些做法[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1.
[3]郁银芳.倾听独立应用合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15(07):47.
[4]李光树.由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动力不足引起的学习障碍——小学数学学习障碍研究之五[J].小学数学教育,2012(12):3-6.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71-02
一、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
小学阶段学生比较活泼和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需要针对小学生这一特点,制定相应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習惯,特别是阅读教材和读题审题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能读懂数学教材当中的定义、概念和相关案例,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理解教材当中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另一方面是读题和审题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生做数学题时,经常存在因为对题目要求阅读不细致,导致解题时出现错误或无法作答的情况。比如这道应用题:挖一条长1050千米的隧道,4天挖了168千米,再挖21天能完成吗?很大一部分小学生给出的答案是:168÷4=42(千米),42×21=882(千米),882<1050所以不能完成,而实际还应该再加上已经修的168千米,所以应该是能够完成的。当试卷发下去,教师让做错的学生重新读一遍问题时,学生立刻就发现了错误的原因,他们疏忽了“再”字,导致答题结果出错。因此,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读懂教材,理解教材,在学生具有了数学思维之后,再去做练习题或考试题,这样就不会出现审题错误的现象。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小学生依赖性较强,处理事情和思考问题上依然需要依靠其他人,这对于学习数学知识来说是极为不利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主观意识不强,在课堂上,往往一个学生说出一个答案,其他同学不经过思考,都随声附和。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维。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习惯。比如,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
三、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习惯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比如:在教《统计》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路口视频,让学生统计在一分中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再次播放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有学生向教师提问:为什么看了两次都为未能记录下来?此时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分组记录不同车辆,最后汇总到一起得出最后结果。同学们很快就开始分工合作,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货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1分钟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四、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消化的过程,也就是说需要通过对前期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学会新知识的目的。这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为继续学习数学知识搭建好框架。当学生做题时,就可以依据问题,迅速联想到这个题目归属于哪种数学类型知识,为多种方式解题创造了条件,再运用恰当的数学思维,从而快速做出题目。比如有一道计算应用题,小强2分钟打字110个,小李3分钟打字150个,谁打字更快?大部分学生都是用打字字数除以时间得到了打字速度。即小强为110/2=75字,小李为150/3=50个字,结果是小强打字更快。这是常规的做题方法,教师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想出其他解题方法,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将这道题的时间统一,都变为6分钟,小强6分钟打字330个字,小李6分钟打字300个字,结果仍然是小强打字较快。这种解题方式将除法变为乘法,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培养学生多角度地解决数学问题,能不断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五、总结
总而言之,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有很好的帮助。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合理引导,耐心解答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雅萍.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小学数学“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高苏霞.浅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好习惯培养的一些做法[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1.
[3]郁银芳.倾听独立应用合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15(07):47.
[4]李光树.由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动力不足引起的学习障碍——小学数学学习障碍研究之五[J].小学数学教育,2012(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