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患者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所发生的慢性炎症,是育龄妇女生殖器官常见炎症之一。本病具有病程长、病性复杂、复发率高等特点。鉴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特殊病机及临床表现,通过追溯相关历史文献,重点从慢性盆腔炎的抗生素治疗、中药内服、中药灌肠、盆腔理疗、针灸治疗以及多手段联合治疗方面入手,对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保守治疗进行综述,全面了解非手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现状,对现在研究方法不规范,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比较普遍,基础理论及临床科研不够深入等方面提出质疑,寻找今后努力突破的方向,力争寻找安全、价廉、有效的治疗手段,从而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慢性盆腔炎是系指女性内生殖器官的炎性病变,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虽无盆腔炎这一病名,但可见于“腹痛”、“带下”、“月经不调”、“癥瘕”、“不孕症”等范畴。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且易产生耐药性,患者依从性差…。中医通过辨病辨证相结合,针药并用等多途径联合治疗,疗效肯定,优势突出。
康妇消炎栓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结,杀虫止痒的功效,用于湿热,湿毒所致的腰痛,小腹痛,带下病,阴痒,阴蚀。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康妇消炎栓中穿心莲、败酱草、公英、地丁均有广谱抗菌作用。苦参、紫草、芦荟具有抗皮肤真菌的作用。由于本药的独特直肠给药方式,药物有效成份,经直肠粘膜吸收,通过直肠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进入下腔大静脉,直接作用到病变部位、对急、慢性盆腔炎(子宫炎、附件炎、炎性包块、尿路感染)所致的腰痛、小腹痛有显著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采用我科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妇女病普查中发现的盆腔炎患者30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0例,笔者采用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每晚一粒,置入肛内约10cm,,同时口服桂枝茯苓汤治疗(桂枝10g 茯苓12g 赤白芍各15g 牡丹皮12g 桃仁12g 三棱10g 莪术12g 香附12g 丹参30g),每日2次,15天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替硝唑.1.0克口服,每日2次,阿奇霉素0.3克,每日3次,共7天。
1.2诊断标准:根距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
⑴典型临床表现:下腹坠胀,疼痛或腰骶部酸疼,常在劳累、性交后或月经前后加重⑵妇查:子宫常为后位,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条索状输卵管或宫旁组织增厚伴压痛,或触及单侧或双侧包块,压痛,活动受限。⑶B超提示盆腔积液或盆腔炎性包块,或输卵管腊肠样增粗。
1.3疗效判断:⑴显效:症状消失,妇查阳性体征消失,B超显示炎性包块消失,盆腔包块消失,双侧附件正常。⑵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B超示炎性包块缩小,增厚的附件变薄,盆腔积液减少或趋向消失。⑶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B超显示炎性包块无变化。有效率=显效+有效。
2结果
观察组150例,显效112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有效率98.00%,对照组150例,显效80例,有效42例,无效28例,有效率8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慢性的盆腔炎,临床采用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桂枝茯苓胶囊主治血瘀证,尤其是用于治疗妇科炎症包块、积液、小腹隐痛或腹痛拒按,月经量多,淋漓不净伴血块等。康妇消炎栓主要成分为苦参、败酱草、蒲公英、地丁、穿心莲、芦荟、紫草、猪胆粉等,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化瘀止痛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
3讨论
慢性盆腔炎的病因多数为淋病奈瑟菌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等上行感染所致。主要的病理改变为盆腔局部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瘢痕形成。当慢性盆腔炎结局为宫腔积脓,输卵管积水及输卵管卵巢囊肿时,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治疗。当病理改变为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患者主诉为盆腔痛时,治疗手段往往需要综合治疗。很多慢性盆腔炎患者,追问病史,没有急性盆腔炎发热,下腹坠痛等典型临床经过,所以,没有经过规范抗生素治疗。到慢性盆腔炎时,抗生素应用已经无效。因为盆腔正常的组织结构已被破坏,病变组织中较少能培养出致病微生物。又因盆腔局部防御功能减退后反复感染,长期的炎性刺激,盆腔广泛粘连,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抗生素不易进入,长期大量广谱抗生素应用,又使细菌易产生耐药性,故单用抗生素临床疗效欠佳。祖国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用中药红藤汤灌肠治疗盆腔炎已有多年历史,且取得了较好疗效。但由于煎药,浓缩,须医务人员操作等繁琐程序,影响了其应用。康妇消炎栓,具有清热利湿,软坚散结,行气止痛之功效,且经直肠给药,利用肠壁半透膜具有的渗透性,可迅速吸收药物直达病灶,又减少了口服药物经过胃,肝肠循环所带来的付作用及对药物的破坏,生物利用度高。用药过程中观察其常见的付作用有腹泻,便意感,继续坚持用药则不良反应会消失。桂枝茯苓汤亦具有清热利湿,化瘀止痛的作用,两者配合应用,既增强了疗效,又经济方便。安全付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目前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气滞血瘀七情内伤,脏气不宜,肝气郁结,或外感湿热之邪余毒未清,滞留于冲任胞宫,气机不畅,瘀血内停,脉络不通。2)寒湿凝滞素体阳虚,下焦失于温煦,水湿不化,寒湿内结,凝结瘀滞。 3)湿热瘀阻湿热之邪内侵,余邪未尽,正气未复,气血阻滞,湿热瘀血内结,缠绵日久不愈。 4)气虚血瘀素体虚弱,或正气内伤,外邪侵袭,留著于冲任 ,血行不畅,瘀血停聚。5)肾虚血瘀 素体肾虚或久病,多产房劳伤及肾气,或屡次人工流产伤肾,肾气虚推动无力,导致血瘀。 6)阴虚血瘀素体阴虚,外邪侵袭,留于冲任,血行不畅,或急性期过于清热解毒利湿之剂伤阴,或感受外邪,邪郁日久伤及血分,致阴虚血瘀证。我们在临床收治的患者中以湿热瘀阻型居多,湿热瘀阻热型治疗大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4展望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临床常见多发病,常反复发作,难于根治,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由于本病易于反复缠绵难愈,目前的治疗仍存在许多问题,怎样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变症状,巩固远期疗效,减少复发率,是今后临床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 ,重点应当加强运用现代方法和手段,加强对药物的开发利用和研究,将临床研究与药物研究紧密结合,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药物及方法,以期提高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还将继续深入,将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紧密结合,以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
参考资料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
慢性盆腔炎是系指女性内生殖器官的炎性病变,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虽无盆腔炎这一病名,但可见于“腹痛”、“带下”、“月经不调”、“癥瘕”、“不孕症”等范畴。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且易产生耐药性,患者依从性差…。中医通过辨病辨证相结合,针药并用等多途径联合治疗,疗效肯定,优势突出。
康妇消炎栓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结,杀虫止痒的功效,用于湿热,湿毒所致的腰痛,小腹痛,带下病,阴痒,阴蚀。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康妇消炎栓中穿心莲、败酱草、公英、地丁均有广谱抗菌作用。苦参、紫草、芦荟具有抗皮肤真菌的作用。由于本药的独特直肠给药方式,药物有效成份,经直肠粘膜吸收,通过直肠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进入下腔大静脉,直接作用到病变部位、对急、慢性盆腔炎(子宫炎、附件炎、炎性包块、尿路感染)所致的腰痛、小腹痛有显著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采用我科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妇女病普查中发现的盆腔炎患者30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0例,笔者采用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每晚一粒,置入肛内约10cm,,同时口服桂枝茯苓汤治疗(桂枝10g 茯苓12g 赤白芍各15g 牡丹皮12g 桃仁12g 三棱10g 莪术12g 香附12g 丹参30g),每日2次,15天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替硝唑.1.0克口服,每日2次,阿奇霉素0.3克,每日3次,共7天。
1.2诊断标准:根距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
⑴典型临床表现:下腹坠胀,疼痛或腰骶部酸疼,常在劳累、性交后或月经前后加重⑵妇查:子宫常为后位,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条索状输卵管或宫旁组织增厚伴压痛,或触及单侧或双侧包块,压痛,活动受限。⑶B超提示盆腔积液或盆腔炎性包块,或输卵管腊肠样增粗。
1.3疗效判断:⑴显效:症状消失,妇查阳性体征消失,B超显示炎性包块消失,盆腔包块消失,双侧附件正常。⑵有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B超示炎性包块缩小,增厚的附件变薄,盆腔积液减少或趋向消失。⑶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B超显示炎性包块无变化。有效率=显效+有效。
2结果
观察组150例,显效112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有效率98.00%,对照组150例,显效80例,有效42例,无效28例,有效率8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慢性的盆腔炎,临床采用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桂枝茯苓胶囊主治血瘀证,尤其是用于治疗妇科炎症包块、积液、小腹隐痛或腹痛拒按,月经量多,淋漓不净伴血块等。康妇消炎栓主要成分为苦参、败酱草、蒲公英、地丁、穿心莲、芦荟、紫草、猪胆粉等,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化瘀止痛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
3讨论
慢性盆腔炎的病因多数为淋病奈瑟菌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等上行感染所致。主要的病理改变为盆腔局部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瘢痕形成。当慢性盆腔炎结局为宫腔积脓,输卵管积水及输卵管卵巢囊肿时,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治疗。当病理改变为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患者主诉为盆腔痛时,治疗手段往往需要综合治疗。很多慢性盆腔炎患者,追问病史,没有急性盆腔炎发热,下腹坠痛等典型临床经过,所以,没有经过规范抗生素治疗。到慢性盆腔炎时,抗生素应用已经无效。因为盆腔正常的组织结构已被破坏,病变组织中较少能培养出致病微生物。又因盆腔局部防御功能减退后反复感染,长期的炎性刺激,盆腔广泛粘连,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抗生素不易进入,长期大量广谱抗生素应用,又使细菌易产生耐药性,故单用抗生素临床疗效欠佳。祖国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用中药红藤汤灌肠治疗盆腔炎已有多年历史,且取得了较好疗效。但由于煎药,浓缩,须医务人员操作等繁琐程序,影响了其应用。康妇消炎栓,具有清热利湿,软坚散结,行气止痛之功效,且经直肠给药,利用肠壁半透膜具有的渗透性,可迅速吸收药物直达病灶,又减少了口服药物经过胃,肝肠循环所带来的付作用及对药物的破坏,生物利用度高。用药过程中观察其常见的付作用有腹泻,便意感,继续坚持用药则不良反应会消失。桂枝茯苓汤亦具有清热利湿,化瘀止痛的作用,两者配合应用,既增强了疗效,又经济方便。安全付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目前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气滞血瘀七情内伤,脏气不宜,肝气郁结,或外感湿热之邪余毒未清,滞留于冲任胞宫,气机不畅,瘀血内停,脉络不通。2)寒湿凝滞素体阳虚,下焦失于温煦,水湿不化,寒湿内结,凝结瘀滞。 3)湿热瘀阻湿热之邪内侵,余邪未尽,正气未复,气血阻滞,湿热瘀血内结,缠绵日久不愈。 4)气虚血瘀素体虚弱,或正气内伤,外邪侵袭,留著于冲任 ,血行不畅,瘀血停聚。5)肾虚血瘀 素体肾虚或久病,多产房劳伤及肾气,或屡次人工流产伤肾,肾气虚推动无力,导致血瘀。 6)阴虚血瘀素体阴虚,外邪侵袭,留于冲任,血行不畅,或急性期过于清热解毒利湿之剂伤阴,或感受外邪,邪郁日久伤及血分,致阴虚血瘀证。我们在临床收治的患者中以湿热瘀阻型居多,湿热瘀阻热型治疗大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4展望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临床常见多发病,常反复发作,难于根治,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由于本病易于反复缠绵难愈,目前的治疗仍存在许多问题,怎样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变症状,巩固远期疗效,减少复发率,是今后临床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 ,重点应当加强运用现代方法和手段,加强对药物的开发利用和研究,将临床研究与药物研究紧密结合,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药物及方法,以期提高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还将继续深入,将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紧密结合,以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
参考资料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