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师德建设,要从推动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开展、健全教师资格认证体制、改善幼儿教师社会地位,提升福利待遇水平、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审核标准、完善幼儿教师师德培养及评估体制、开展自我教育、构建依法从教思想、提高专业认同、树立职业信念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新时代;幼儿园;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师是幼儿园不断发展的核心所在,既是幼儿成长的引路人与指导者,也是现代社会美好价值的坚守者与继承者。为了更好地推动《幼儿教师行为十项准则》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幼儿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改善幼儿教师的整体职业素养,开展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十分有必要。
一、幼儿园师德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幼儿教师职业信念处于不坚定的状态
幼儿教师职业信念不鉴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从理论上来讲,一个教师职业信念鉴定,往往可以对于教师职业有着更加正确的认知,继而自觉的依照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处理自己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自己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清晰的规划,这样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实际工作态度也处于良好的状态。但是在实际现实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将近48%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度不高,职业信念也不是很坚定,职业期望也处于比较低的状态,这样就很容易出现道德水准下降的情况。
(二)幼儿教师的公正意识不理想
这里提及到的公正强调的是师生平等,生生平等,而不是无差别教育,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还是需要依照学生特点来制定教育策略。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幼儿教师能够做到一视同仁的比较少,大多数都反馈在此方面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也有部分幼儿教师存在过度偏爱某些聪明幼儿的情况,往往会给予他们更加多的关注。
(三)幼儿教师的科研态度有待改善
良好的科研态度,也是实践幼儿教师师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的发展、教育改革工作的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都需要幼儿教师能够以主动学习者参与其中,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幼儿进入到全面协调发展的状态。也就是说,幼儿教师能不能成为研究者,就取决于其是否有科研的态度。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有部分幼儿教师认为每天与幼儿进行交互都占据了很多时间,没有时间去思考科研的事情,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去进行科研,这样就使得实际的幼儿教育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难以发挥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科研中的积极效能。
二、提高幼儿园教师师德的实践策略
(一)明确师德规范的边界
在我国,教师职业受传统儒家文化定位的影响,公众既有拔高师德评价标准的心理惯性,又有将师德泛化的认识倾向。而不少学者认为,师德应限定在职业道德的范围内,回归常态,去崇高化、泛道德化、超载化、低效化倾向,回归职业伦理本身。一般而言,师德可以划为内在职业信念和外在职业行为规范两个部分。就其外在行为规范部分,表现为教师受到认可和尊敬的职业行为规范、禁止性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既不提倡将涉及教师公德、私德的个人行为与职业行为混同,将教师非职业行为置于师德的评价体系之下,也不建议将非常态的职业行为,如带病上岗、爱生胜子、甘于清贫等作为对全体教师的普遍性要求。
(二)发挥师德规范的作用
师德规范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正面导向和负面约束共同作用,提升教师的职业行为水平。既规定职业义务,起约束作用,又规划职业形象,引导教师产生和提高职业认同感,从而保持专业团体的社会威望和名誉。二是形成科学的职业道德评价。从个体角度,反映教师的教育工作态度和方式、生活情感、人格魅力等内在修养在职业行为中的表现;从群体角度,展现整体职业行为的规范化与标准性,并为发展新成员提供筛选标准。
(三)提升幼师师德规范的有效性
幼师师德规范作为师德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要体现共性,还要体现幼师职业行为的个性。2018年11月19日,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较之以往适用于幼儿园教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也坦陈,十条准则并不能涵盖教师职业行为的所有方面,只是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进行规范,要求各地各校根据准则、结合实际制订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和实施办法。因此,有效性强的幼师师德规范应因地因时制宜,具化幼儿教师职业行为,厘清职业责任,易于遵循,便于评价。
(四)实现师德培养体系的构建
师德培养体系的构建,就是要求幼儿园专门针对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形成对应的教育培训系统,确保在职的幼儿教师可以在这样的师德培养体系中实现自身师德素养的提升。详细来讲述,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實现师德培养机制的建立,改变以往临时性的教育培训模式,将其作为常态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确保实际师德培养工作与日常幼儿教育工作协同进行,使得其展现出常态化的特点。其二,注重良好师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邀请权威的专家来开展讲座,还可以邀请具备良好师德的幼儿教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由此使得师德教育师资朝着更加夯实的方向发展。其三,在实际师德教育内容上也需要进行不断改善和调整,将与此相关的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纳入其中,将师德教育调研结果纳入其中,将平时容易出现的师德问题纳入其中,由此使得实际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师德工作的开展,关乎到幼儿的发展,关乎到幼儿教师的发展,关乎到幼儿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幼儿教师,需要正确看待师德建设的价值,积极参与到实际的师德建设活动中去,确保自身师德修养得以不断提升,妥善处理好与幼儿之间的关系,继而进入到理想的幼儿教育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晴凤,李令.幼儿园教师职业信念的培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110-111.
[2]王金洪,石琳.试述提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与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131-133.
[3]梁宇婷,陈红梅.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15):187-188.
关键词:新时代;幼儿园;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师是幼儿园不断发展的核心所在,既是幼儿成长的引路人与指导者,也是现代社会美好价值的坚守者与继承者。为了更好地推动《幼儿教师行为十项准则》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幼儿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改善幼儿教师的整体职业素养,开展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十分有必要。
一、幼儿园师德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幼儿教师职业信念处于不坚定的状态
幼儿教师职业信念不鉴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从理论上来讲,一个教师职业信念鉴定,往往可以对于教师职业有着更加正确的认知,继而自觉的依照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处理自己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自己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清晰的规划,这样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实际工作态度也处于良好的状态。但是在实际现实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将近48%的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度不高,职业信念也不是很坚定,职业期望也处于比较低的状态,这样就很容易出现道德水准下降的情况。
(二)幼儿教师的公正意识不理想
这里提及到的公正强调的是师生平等,生生平等,而不是无差别教育,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还是需要依照学生特点来制定教育策略。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幼儿教师能够做到一视同仁的比较少,大多数都反馈在此方面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也有部分幼儿教师存在过度偏爱某些聪明幼儿的情况,往往会给予他们更加多的关注。
(三)幼儿教师的科研态度有待改善
良好的科研态度,也是实践幼儿教师师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的发展、教育改革工作的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都需要幼儿教师能够以主动学习者参与其中,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幼儿进入到全面协调发展的状态。也就是说,幼儿教师能不能成为研究者,就取决于其是否有科研的态度。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有部分幼儿教师认为每天与幼儿进行交互都占据了很多时间,没有时间去思考科研的事情,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去进行科研,这样就使得实际的幼儿教育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难以发挥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科研中的积极效能。
二、提高幼儿园教师师德的实践策略
(一)明确师德规范的边界
在我国,教师职业受传统儒家文化定位的影响,公众既有拔高师德评价标准的心理惯性,又有将师德泛化的认识倾向。而不少学者认为,师德应限定在职业道德的范围内,回归常态,去崇高化、泛道德化、超载化、低效化倾向,回归职业伦理本身。一般而言,师德可以划为内在职业信念和外在职业行为规范两个部分。就其外在行为规范部分,表现为教师受到认可和尊敬的职业行为规范、禁止性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既不提倡将涉及教师公德、私德的个人行为与职业行为混同,将教师非职业行为置于师德的评价体系之下,也不建议将非常态的职业行为,如带病上岗、爱生胜子、甘于清贫等作为对全体教师的普遍性要求。
(二)发挥师德规范的作用
师德规范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正面导向和负面约束共同作用,提升教师的职业行为水平。既规定职业义务,起约束作用,又规划职业形象,引导教师产生和提高职业认同感,从而保持专业团体的社会威望和名誉。二是形成科学的职业道德评价。从个体角度,反映教师的教育工作态度和方式、生活情感、人格魅力等内在修养在职业行为中的表现;从群体角度,展现整体职业行为的规范化与标准性,并为发展新成员提供筛选标准。
(三)提升幼师师德规范的有效性
幼师师德规范作为师德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要体现共性,还要体现幼师职业行为的个性。2018年11月19日,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较之以往适用于幼儿园教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也坦陈,十条准则并不能涵盖教师职业行为的所有方面,只是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进行规范,要求各地各校根据准则、结合实际制订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和实施办法。因此,有效性强的幼师师德规范应因地因时制宜,具化幼儿教师职业行为,厘清职业责任,易于遵循,便于评价。
(四)实现师德培养体系的构建
师德培养体系的构建,就是要求幼儿园专门针对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形成对应的教育培训系统,确保在职的幼儿教师可以在这样的师德培养体系中实现自身师德素养的提升。详细来讲述,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實现师德培养机制的建立,改变以往临时性的教育培训模式,将其作为常态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确保实际师德培养工作与日常幼儿教育工作协同进行,使得其展现出常态化的特点。其二,注重良好师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邀请权威的专家来开展讲座,还可以邀请具备良好师德的幼儿教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由此使得师德教育师资朝着更加夯实的方向发展。其三,在实际师德教育内容上也需要进行不断改善和调整,将与此相关的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纳入其中,将师德教育调研结果纳入其中,将平时容易出现的师德问题纳入其中,由此使得实际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师德工作的开展,关乎到幼儿的发展,关乎到幼儿教师的发展,关乎到幼儿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幼儿教师,需要正确看待师德建设的价值,积极参与到实际的师德建设活动中去,确保自身师德修养得以不断提升,妥善处理好与幼儿之间的关系,继而进入到理想的幼儿教育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晴凤,李令.幼儿园教师职业信念的培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110-111.
[2]王金洪,石琳.试述提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与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131-133.
[3]梁宇婷,陈红梅.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15):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