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当一辈子“演员”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mo283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对物质形态的保存,更是对作为传承载体的传承人的活态的保存。文章通过对国家级淮剧非遗传承人何双林口述的学艺、表演、授徒经历的记录和研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在一定时期的发展状况及其传承人为之付出的努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的保护积累可贵的经验和资料。
  关键词:何双林;淮剧传承人;口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
  何双林,男,1945年生,上海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淮剧非遗传承人,出生于淮剧世家,随父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何叫天从艺,12岁进上海淮剧团。何双林曾出演《红灯记》的李玉和、《拣煤渣》的李海洲、《焦裕禄》的焦裕禄、《海港》的马洪亮、《金龙與蜉蝣》的金龙等经典角色;1980年进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导演进修班学习,执导并作曲的《母与子》获得上海首届戏剧节导演奖、作曲奖;在《金龙与蜉蝣》中因成功塑造的金龙一角获得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同时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2017年,何双林的家乡——江苏省建湖县专门成立了“何双林戏剧工作室”,传承和推广何派生腔艺术,共谋淮剧新发展。
  1 志愿当一名人民演员
  何双林从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淮剧是从农村发展来的,很多演员都不是戏校出身,而是农民出身。他的祖父何孔德创办的江淮戏何家班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很有影响力。他的叔祖父何孔标在徽班来了之后跟着一起学戏,后来成为淮剧发展史上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20世纪50年代上海做过一个戏剧人物专访,就是以他为代表人物来讲述淮剧历史。
  何双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唱戏了。在家里,父亲何叫天有时候在教学生,何双林就在旁边听,很多时候有的学生还没学会,何双林就全会唱了。慢慢地,剧团里演戏需要小孩的时候就会把何双林找去演。1954年,何双林小学还没毕业,剧团要演出一部宣传婚姻法的戏叫《小女婿》,剧团就把他从学校叫去演这个戏。小学毕业以后何双林进入上海淮剧团的学馆。何双林说:“12岁就开始算工龄,是淮剧团里正式员工。我受家庭影响,自己会唱,而且很喜爱唱。所以我小学的作文在最后总会写上一句话:我志愿当一名人民演员。我没有别的志向。事实上,我最后就是当了一辈子演员。”
  2 感念恩师陶德康
  当时一些比较顶尖的淮剧艺术家都在上海,而且行当比较齐全。比如文武青衣花旦有筱文艳,小生有杨占魁,老旦有徐桂芳,花脸有马九童(马麟童的弟弟),还有何双林母亲,她们都是很厉害的演员,各种风格,各种行当都很齐全,所以何双林这一代人的老师质量高,他们受的影响就好。“我并不像别人所想象的那样,我父亲是剧团著名演员,就会对我有什么优待,演的比别人家多一点,其实从来没有。我一开始也是跑龙套,后来开始学小花脸,也就是小丑。17岁那一年,我身高1米79,个子太高,小丑不能演了,但是我非常热爱我这个行当,不想改行,就是想唱戏。然后我就改行当,改唱武生了。”
  何双林一直感恩影响他一生的好老师——陶德康。陶德康之前是上海戏剧家协会的干部,后来被下放到上海淮剧团。他每天上班,跟剧团里的一些老师看着何双林他们练功。那会练功房没有几个人,基本就何双林一个人在那里,他看了几天之后就对其他老师说:这个小子肯定会有出息。于是,他把何双林叫过去,说要教他一出京剧《挑滑车》。“这个戏很难的,他要教我,当时我还有点害怕,因为大家都说他这个人因为犯错误下放到这里,变得很神经质。”但“他什么都懂,他教我演高宠,一出场他就讲出好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有这样那样的方法,最后又讲怎么塑造人物,高宠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把我带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3 出演《捡煤渣》与执导《母与子》
  在何双林艺术生涯中,《捡煤渣》和《母与子》两部戏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分量。主演《捡煤渣》给他带来了声誉,导演《母与子》使他获得许多大奖。《捡煤渣》由王济生和施怀仁担任编剧,李进导演,音乐设计是潘凤岭。何双林演一个老工人叫李海洲,金关虎饰演新工人张小虎。剧中李海洲遵照毛主席“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导,主动挑起工厂里节约用煤的重任,但是张小虎对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于是李海洲对张小虎进行了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这部戏1974年推出之后可以说火爆一时。1974年何双林去北京参加“部分省市自治区文艺调演”,1975年这部戏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了戏曲片。何双林至今还对年三十晚上中央台晚上11点播放《捡煤渣》的情景记忆犹新。
  在努力做一个好演员的同时,何双林又开始尝试做导演。因为有演员的功底,他导起戏来也很得心应手。他担任了淮剧《母与子》的导演和音乐设计。“这个戏拿到当时上海市首届戏剧节,获得了剧本、演出等多项大奖。后来被京剧、曲剧、楚剧、沪剧、锡剧、秦腔等剧种移植上演,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当时上海市市长和上海市宣传部部长也都很欣赏《母与子》这部戏,它原来剧名为《三春晖》,后来市委领导们觉得既然讲的是母亲和儿子的故事,那剧名就不如直接改成《母与子》,这样听起来更加明白晓畅。”
  4 淮剧的探索和传承发展
  都市新淮剧是上海淮剧团探索淮剧新发展的一种尝试。《金龙与蜉蝣》这部戏,“首先是在舞台形式上借鉴了日本的手法,突破了以往的舞台形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其次,《金龙与蜉蝣》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电视‘飞天奖’等很多大奖。当时籍籍无名的编剧罗怀臻、导演郭小男、舞美设计韩生、灯光设计尹天夫现在都已经是戏剧界响当当的大腕了,比如罗怀臻现在是中国剧协副主席,尹天夫现在是上海戏剧学院灯光系的系主任。”
  “我饰演金龙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不符合参评‘梅花奖’的要求,所以我没有参评。”一开始这个戏叫《大王》,后来考虑可以去申报主角奖,所以把剧目改成《金龙与蜉蝣》。
  “我从小就不满足于倚仗家庭或者倚仗戏班,不愿意吃老底,父辈们始终有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直向前看。艺术始终是向前看的,我继承我父亲的艺术,我父亲继承我祖父的艺术,但是我父亲发展了,他创造了连环句,创造了很多新人物。我也要把他们最宝贵的东西继承下来,而且要在他们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我祖父和父亲那一代人在塑造人物方面有一些局限,传统戏非常讲究外在技巧,而往往忽略了人物的内在塑造。所以他们受文化程度的局限,很难演好那种比较深刻的人物形象。深刻的人物,内心世界往往是复杂的,是难以界定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的。比如我演的金龙这个人,开始这个青年王子的父亲被杀掉了,后来去逃难,最后再反攻。人生的阅历是一个过程,它是从正确的再到错的,最后伤害了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情人,这是一个大的轮回。人家说这个戏有点像莎士比亚的戏,确实如此,他讲的不是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是在讲人生,这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阉割别人就是阉割自己,伤害别人最终伤害的也是自己。这就像我们对剧种的使命,我们自己做错了,走歪了,这就是亲手毁了我们自己的事业。戏剧的发展如今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并不是说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将来都会欣欣向荣,肯定有剧种会被淘汰会被逐渐遗忘,自身不出人才,不出好戏,那这个剧种必然消亡。正因为我是搞淮剧的,所以我强烈地感觉到淮剧的紧张现状,我希望我的剧种能够得到发展。当一个人真的做出成就,自然会得到人民的认可,这就是最大的荣耀。”
  梨园行讲究师承。“我绝对赞成传统意义上的收徒拜师。传统的拜师是分门分派的,讲究一脉相承。这样对一派艺术的传承有很大的好处。”但是何双林希望有更高意义的师徒关系,每个“徒弟”都能不忘自己的“一字师”,这样的戏剧传承才是大开放。“我的徒弟不多,但是听过我教诲,受过我指导的人太多了,凡是跟我请教的,凡是让我帮他的,他都叫我何老师。”现在有一些拜师的徒弟为了借师父的名气往上爬,收徒的师父想借徒弟的成绩证明自己桃李满天下,“师徒关系应该很纯粹,传道授业,教学相长,共同为了淮剧好。”
  采访时间:2018年11月17日
  采访地点:建湖县淮剧团
  作者简介:秦原(1997—),女,江苏仪征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本科在读。
  赵娜(1995—),女,四川达州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本科在读。
  孙晓东(1974—),男,江苏盐城人,硕士,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戏剧与影视文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对艺术批评的认识已经被各种商业价值附和,从而使我们对艺术批评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不可置疑的是,当今艺术批评所存在的问题就是商业化和大众化。商业化使艺术批评开始背离自身的出发点去附和艺术作品的价值;大众化使艺术批评开始缺乏艺术理论基础,就像让一个不懂艺术的人来分析艺术创作,它的出发点是自身的喜好和普遍的评判观点罢了。  关键词:艺术批评;自媒体;大众化;主观情感  1
期刊
摘 要:南音的“曲”即散曲,用于演唱,有故事情节或一定的故事背景,在演出分量中占比最大,使用最广。岁月更迭,这些曲目靠着一代又一代人“口传身授”流传至今,通过对曲目的研习,仿佛穿越在历史的片段中,感受着一段又一段的故事。  关键词:悠久;研习;契合;舒坦  泉州南音是现存最悠久的传统音乐之一,起源于汉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闽南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分为“指”“谱”“曲”三大类,有“指头谱尾
期刊
摘 要:社会文明飞速发展,高校美术教育也必须随之做出改革和创新。素描作为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后期的美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好基础素描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绘画基本功,更对其日后的创作有无比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基础素描;美术教学;创造;艺术  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素描课程是学习的基础内容,为高校学生的美术整体学习奠定了基础,是需要学生扎实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素描基础不仅是美术中的基础教
期刊
摘 要:为广大师生提供教学和科研服务支撑,是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的工作中心,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应主动拥抱发展,提高读者服务水平。本文以贵州财经大学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应该如何利用“易班”App开展读者服务宣传推广事宜。  关键词:易班;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  0 前言  教育部在2014年就下发了《“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实施方案》,“易班”平台就是“互联网+
期刊
摘 要:合唱作为一门综合表演的艺术课程越来越受到全国各地高校的重视。它对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建立高校特色品牌文化提供了重要途径。本文以仰恩大学为例,对学生业余合唱课程进行探索,分析现有课程中的教学情况,从而推进非音乐专业合唱课程在教学课堂设计、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方向的改革,构建更合理的合唱课程体系。  关键词: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合唱;教学改革  仰恩大学自办学以来便将音乐艺术作为正式的课程纳
期刊
摘 要:城市公共艺术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强调公众性的艺术语言和空间结构的表达,是具有多元化、多义性的综合艺术体,是艺术美化城市环境、艺术引导城市生活的代表。在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活动中,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活环境,还积淀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塑造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形象,创造了新的公共领域和空间。本文以武汉东湖绿道二期公共艺术创作方案为例,希望通过对公共艺术创意活动的研究,在迎合武汉绿道建
期刊
摘 要:针对目前乡村发展过程中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趋同,乡村生态发展滞后的问题,本文从花奔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入手,通过对相关国内乡村生态建设研究,探究其发展趋势,实地调查勘探花奔村生态设施建设情况,梳理其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发现其在乡村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其建设经验,从中得出生态文明建设启示并为后续建设提供指引。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花奔村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展开深入分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提出协同创新的教学改革路径,分别从跨专业协同创新、校企协同创新两个方面导入“共享与互生”的教学思想,对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做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展示设计;协同创新;方法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中城市商业及公益展示活动得到蓬勃发展,大量的展示、展览、展销、展厅等展示空间应运而生,无形中增加了市场对专业展示设计人才
期刊
摘 要:崇左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优越的气候环境下崇左市产生了丰富多样的农特产品。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农特产品的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2016年,崇左市左江花山岩画申遗成功,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花山岩画的视觉元素主要有赭红色的“蛙人”“铜鼓”等,在各类设计应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围绕如何运用花山岩画这一特殊的本地特色文化,将其与农特产品包装设计结合,使大
期刊
摘 要:本文從营销渠道的基本理论入手,首先从5个方面分析渠道设计的影响因素,然后梳理了国产化妆品企业营销渠道混乱与资源浪费的困境,最后提出了细分化、精准化、融合化的渠道设计意见。  关键词:化妆品;营销渠道;五力模型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化妆品市场繁荣度和竞争度都不断攀升。为了促进化妆品企业的发展和品牌传播,设计营销渠道是一个必要途径。目前,国产化妆品企业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