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层次、培养定位和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实效导向,以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为例探索出可复制的、操作性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规划方案。
【关键词】 双师型;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建设;建设途径
“育人大计,教师为本”。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
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論体系还没有确立或很不完善。本论文试图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建设途径。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
从全国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青年教师刚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就走上讲台,实践经验少,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满足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的要求,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扎实、技术应用本领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刻不容缓。
国外对“双师型”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建设、任职资格和培训途径上。Jeon对“双师型”教师的角色、职责和能力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建立教师能力的基本框架。他指出“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包括支持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指导能力等六大能力。Jang认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作为专业学科教师的资格证书,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重视“双师型”教师实践教育的发展。
国内对“双师型”教师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外发达国家职业高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为我国“双师型”教师建设提供借鉴。二是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王维坤等学者指出,以学术评价为主,高校与企业人员流动不通畅、资格认定标准不明确等因素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途径主要实施路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下面以此为例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实施路径。
1.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带着问题到企业一线、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主要来源地等相关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调研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能力的评价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等,初步得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途径。
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经,从应用型本科调研发现刚入职的青年教师缺乏系统的职前培训、职前培训时间短,特别是企业实践时间严重不足。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不到专业教师总数的50%,并且目前走出校门即进课堂的青年教师数量已经超过高校教师的60%。但调研发现青年教师入职后能去企业一线锻炼的还很有限,主要原因是:学校师资紧张,即使有很好的机会也因为急需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学部门不愿让老师离开教学一线完全投身到企业一线锻炼;个别青年教师对下企业锻炼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认为教师挂职锻炼仅仅是走过场,以影响安全生产等为由不安排在技术含量高的关键“一线”岗位上,而是安排在“二、三线”岗位上,甚至认为挂职锻炼的教师会给企业带来负担,影响其经济效益。
2.找出某些方面与“双师型”教师认定建设途径的差距,结合“金课”打造,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建立可操作模式,基本完成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途径。
“金课”的基本特点是“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这些特点要求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课程内容能反映科学技术的前沿性和时代性,要有一定的难度。众多高校在积极申报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打造“金课”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践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挂职锻炼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程含金量的重要途径,挂职锻炼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珍惜机会,发挥所长,利用高校优势,积极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校、企、教师“三赢”。教学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全身心投入到企业一线锻炼中。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政策支持是提高教师一线锻炼积极性的重要保障,如山西某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绩效工资上给“双师型”教师增加0.3的系数。某学院规定,在教师实践锻炼期间每天给予生活补贴,并且晋升和岗位聘用时,实践(挂职)期间的教学工作量按学校年均教学工作量测算。还有的高校规定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挂职锻炼期间视同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这些规定免除了教师到一线锻炼的后顾之忧。还有学院规定,有挂职锻炼经历的教师,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外派学习等方面优先考虑。这些政策大大提高了教师到一线锻炼的积极性。
山西能源学院克服目前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难题,“质”“量”齐抓,每年都有教师团队到企业一线锻炼,与企业合作完成相关实践项目。与山西省能源龙头企业联合申报成功“高性能输送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山西省光伏电池组件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高效太阳能光电转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和“大型智能风力发电机组创新中心”(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教师下企业的同时,学校每年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煤矿智能采掘、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煤层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企业邀请企业家进入课堂、授课、研讨、指导,进入实验室现场演示操作、针对具体问题专项研讨。通过企业一线锻炼,青年教师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等方面更贴近实际,一线企业中接触到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丰富了青年教师的知识,有了实实在在的一线案例使课堂更活了,离“金课”更近了,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通过一线锻炼从另一方面增强了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更能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中。 3.对最新的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相关文件进行分析研究,查阅、收集、分析、整理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有关文献,进一步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途径。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制定应用型高校评估标准,开展转型发展成效评估,强化对产业和专业结合程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与专业教育的符合程度、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比例和质量、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的考察。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
《普通类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一些专业对师资队伍也有类似要求,如能源动力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具有工程经历的专业教师比例应不低于10%”,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比例应不低于20%”,电子信息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专任教师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比例不低于20%”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目前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现在具有工程类本科专业的高校只要条件允许都积极申请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明确要求从事专业课教学的主讲教师应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
与此相适应,许多组织或高校也提出要求,如山西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联盟高校专业实践课教师有1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达到30%以上,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50%以上,要遴选100名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除了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外,还有考取证书、参加竞赛、传帮带、人才引进和柔性聘用等途徑。
三、结论
1.提供较为明确的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特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实施路径。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企业应鼓励支持。
2.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其特殊性,但也有普遍性。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找出了一些普遍规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将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积极调整教师结构,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素质够高、行为端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丁兵.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安康学院为例[J].陕西教育,2008(3):42-43.
[2]Jeon Ye-weon, Kim Jinkwan, Choi Whayoung, Na Seung-IL. Identifying Competencies for Vocational Teachers in the 4th Industrial Revolution[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2017:95-120.
[3]Jang MyungHee. Needs Analysis and Recognition of Classroom Operation of Nursing Teacher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J].The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2018:1-29.
[4]蔡芬.普通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7:12-16.
[5]王天姿.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证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14-18.
[6]王维坤,温涛.应用技术大学: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动因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 2014(7):80-83.
【关键词】 双师型;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建设;建设途径
“育人大计,教师为本”。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
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論体系还没有确立或很不完善。本论文试图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建设途径。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
从全国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青年教师刚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就走上讲台,实践经验少,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满足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的要求,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扎实、技术应用本领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刻不容缓。
国外对“双师型”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建设、任职资格和培训途径上。Jeon对“双师型”教师的角色、职责和能力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建立教师能力的基本框架。他指出“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包括支持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指导能力等六大能力。Jang认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作为专业学科教师的资格证书,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重视“双师型”教师实践教育的发展。
国内对“双师型”教师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外发达国家职业高校“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为我国“双师型”教师建设提供借鉴。二是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王维坤等学者指出,以学术评价为主,高校与企业人员流动不通畅、资格认定标准不明确等因素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途径主要实施路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下面以此为例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实施路径。
1.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带着问题到企业一线、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主要来源地等相关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调研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能力的评价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等,初步得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途径。
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经,从应用型本科调研发现刚入职的青年教师缺乏系统的职前培训、职前培训时间短,特别是企业实践时间严重不足。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不到专业教师总数的50%,并且目前走出校门即进课堂的青年教师数量已经超过高校教师的60%。但调研发现青年教师入职后能去企业一线锻炼的还很有限,主要原因是:学校师资紧张,即使有很好的机会也因为急需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学部门不愿让老师离开教学一线完全投身到企业一线锻炼;个别青年教师对下企业锻炼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认为教师挂职锻炼仅仅是走过场,以影响安全生产等为由不安排在技术含量高的关键“一线”岗位上,而是安排在“二、三线”岗位上,甚至认为挂职锻炼的教师会给企业带来负担,影响其经济效益。
2.找出某些方面与“双师型”教师认定建设途径的差距,结合“金课”打造,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建立可操作模式,基本完成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途径。
“金课”的基本特点是“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这些特点要求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课程内容能反映科学技术的前沿性和时代性,要有一定的难度。众多高校在积极申报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打造“金课”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践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挂职锻炼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程含金量的重要途径,挂职锻炼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珍惜机会,发挥所长,利用高校优势,积极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校、企、教师“三赢”。教学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全身心投入到企业一线锻炼中。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政策支持是提高教师一线锻炼积极性的重要保障,如山西某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绩效工资上给“双师型”教师增加0.3的系数。某学院规定,在教师实践锻炼期间每天给予生活补贴,并且晋升和岗位聘用时,实践(挂职)期间的教学工作量按学校年均教学工作量测算。还有的高校规定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方面,挂职锻炼期间视同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这些规定免除了教师到一线锻炼的后顾之忧。还有学院规定,有挂职锻炼经历的教师,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外派学习等方面优先考虑。这些政策大大提高了教师到一线锻炼的积极性。
山西能源学院克服目前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难题,“质”“量”齐抓,每年都有教师团队到企业一线锻炼,与企业合作完成相关实践项目。与山西省能源龙头企业联合申报成功“高性能输送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山西省光伏电池组件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高效太阳能光电转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和“大型智能风力发电机组创新中心”(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教师下企业的同时,学校每年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煤矿智能采掘、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煤层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企业邀请企业家进入课堂、授课、研讨、指导,进入实验室现场演示操作、针对具体问题专项研讨。通过企业一线锻炼,青年教师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等方面更贴近实际,一线企业中接触到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丰富了青年教师的知识,有了实实在在的一线案例使课堂更活了,离“金课”更近了,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通过一线锻炼从另一方面增强了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更能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中。 3.对最新的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相关文件进行分析研究,查阅、收集、分析、整理国内外校企合作的有关文献,进一步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途径。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制定应用型高校评估标准,开展转型发展成效评估,强化对产业和专业结合程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与专业教育的符合程度、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比例和质量、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的考察。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
《普通类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一些专业对师资队伍也有类似要求,如能源动力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具有工程经历的专业教师比例应不低于10%”,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比例应不低于20%”,电子信息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专任教师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比例不低于20%”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目前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现在具有工程类本科专业的高校只要条件允许都积极申请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明确要求从事专业课教学的主讲教师应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
与此相适应,许多组织或高校也提出要求,如山西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联盟高校专业实践课教师有1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达到30%以上,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50%以上,要遴选100名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除了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外,还有考取证书、参加竞赛、传帮带、人才引进和柔性聘用等途徑。
三、结论
1.提供较为明确的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特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实施路径。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企业应鼓励支持。
2.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其特殊性,但也有普遍性。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找出了一些普遍规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将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积极调整教师结构,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素质够高、行为端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丁兵.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安康学院为例[J].陕西教育,2008(3):42-43.
[2]Jeon Ye-weon, Kim Jinkwan, Choi Whayoung, Na Seung-IL. Identifying Competencies for Vocational Teachers in the 4th Industrial Revolution[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2017:95-120.
[3]Jang MyungHee. Needs Analysis and Recognition of Classroom Operation of Nursing Teacher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J].The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2018:1-29.
[4]蔡芬.普通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7:12-16.
[5]王天姿.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证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14-18.
[6]王维坤,温涛.应用技术大学: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动因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 2014(7):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