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形象分析是语文教学 中的重头戏,是无可回避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从教者最感棘手而又无奈的地方。以曹禺笔下的周朴园为例,作者本人谈到:“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他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是坏人的程度……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感情了。”①教参认为“周朴园是由一个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②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纯粹”的坏人,却常常引起我强烈的同情与由衷的叹惋 :这正如菲尔丁告诫的那样:“我的可敬的朋友,我们必须警告你,不要因为某人物并非完善便骂他是坏。如有的书虽然能满足我们对完善性人物的追求,但我们在众生的交际中却从来无法与他相遇。说真的,我有点怀疑,人不过是个人而已,怎能达到那样完美的地步?正如世界不可能存在玉外纳(罗纳诗人)所描写的那种怪物:纯是罪恶毫无半点美德。”周朴园亦如西方谚语说的那样,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他是天使与魔鬼的善恶复合体,是一个血肉丰满的实实在在的现实之人。把他当作纯是罪恶的完美的坏人既不符合客观存在,也有悖马克思主义辩证观。
周朴园血腥镇压工人,收买工贼分化瓦解工人力量,开除工人代表,故意叫江桥出险淹死两千三百多名小工,从每个小工身上扣了三百块性命钱;唆使矿警开枪打死三十多个工人,这是他的狠毒、虚伪。
然而,我们对周朴园的分析止步于对其恶的挖掘举证,甚至把他与侍萍的情感纠葛也简单看成始乱终弃的自私、虚伪、残忍,实在是单纯的感情用事!其实周朴园善的大放光芒和能够激起强烈同情的最现实真切的体现却恰在于此:年轻时,他精神世界尚未受到当时社会和家庭诸种统治观念的充分雕琢与污染,足够的人性本有之善与青年血气方刚的勇毅,使他无畏的冲破了种种爱的俗世羁绊,大胆地与一个下等女佣平等、真诚而热烈的相爱了。年老后,他仍旧情萦怀,把侍萍“顶喜欢的东西”,“从南边移到北边,搬了多少次家,总是不肯丢下的。这屋子摆的样子,我愿意总是三十年前的样子,这叫我的眼睛看着舒服一点”。因她“永远喜欢夏天把窗户关上”,而止今被保持了这一习惯,他从来都认为她“很贤惠,也很规矩”;⑤想再次为她修葺坟墓;他喜欢的衣物还是旧衣物;每年忘不了她四月十八的生日。往昔之情绵绵于怀,惜旧物存旧习。睹“旧”思人之故,三十年风雨坎坷也不曾冲淡他对侍萍的真情与思念,这与那些同床异梦、反目成仇、莫若路人、平淡无奇的夫妻生活相比,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难道这是“虚伪”所能包容的事实?更何况三十年后再逢时周朴园也承认:“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保留着,为着纪念你”。“为的是不忘记你,弥补我的罪过”⑥这一切证明了周朴园对侍萍年轻时的深爱与余年无尽的悔疚。
至于周朴园为什么在三十年前一个夜晚把侍萍逐出家门,原因有三:其一,周朴园性格不够坚强:其二,在与当时强大的统治势力斗争中他失败了;其三,他们爱情基础的脆弱。剧中,当鲁大海质问周萍为何不娶四凤时,周萍说:“你想想我这样的家庭怎么允许有这样的事”。⑦鲁大海听后也认为:“可是,董事长大爷,谁相信你会爱上一个工人的妹妹,一个当老妈子的穷女儿?”⑧从他们坦诚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统治思想与统治势力是多么的强大而深入人心,政治、经济地位悬殊的鸿沟是极难逾越的,也是断然不许逾越的。三十年过去了社会尚且如此,三十年前之状最乐观也不过仅止于此吧。他们的结合是相当危险又极易因妥协而分散的,所以分散不能说明情感的虚伪,而只是在过于强大的习俗前爱的夭亡。
三十年后,周朴园与侍萍邂逅周府却不相认与先前真爱并不冲突。一方面,双方现已均有家室,且子女成人;另一方面,历经社会的磨难与光阴的涤荡,使他们心中已没有了先前的热情与浪漫,侍萍心中更多的是怨恨而非爱,周朴园已经成为统治阶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他有的只是对曾经生活的回忆与歉疚,而没有把昔日之情承担一定的责任与道义。所以三十年前的事件在他们心目中更多的是伤风败俗的悔恨。今天的周朴园已不再是反叛的战士,而沦为统治势力成功改造后的战俘。昨天,他们都能以失败而告终,今天,他们会颇加珍惜平静的生活,决不会干出招致身败名裂,祸及两家无辜成员的事来。抛开理智的纵情是对公德的蔑视,必然产生自私的悲剧。
我们审视京戏或秦腔戏时,总是奸臣白脸,忠臣红脸,小丑小花脸,狠毒的武夫黑花脸,人物形象的简单化大大削弱了艺术的感染力。啊Q之所以感人,在根本上取决于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他有农民的质朴,又不乏游手好闲之徒的狡猾;他自尊又很自卑;他保守却也能溶入革命的浪潮。冈察洛夫笔下感人的奥勃莫夫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懒人”。为什么我们不能一改既成的偏见而恢复周朴园本来的面目呢?
贾宝玉和周朴园同是本阶层的叛逆者,却因前者表现得较为充分而赞誉,因后者的昙花一现而不承认其存在,这公平吗?贾宝玉的叛逆环境无论从社会还是家庭来说都是较优裕的,而周朴园的叛逆环境却是严酷的。所以,周朴园是一个曾充满叛逆精神的代表人物,他的斗争因统治势力的强大和自身力量的不足而流星般的陨落了,失败了。
鲁大海对周家少爷诚心地说“大爷,谁相信你会爱上一个工人的妹妹,一个当老妈子的穷女儿?”⑨从他们坦诚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统治思想与统治势力是多么的强大而深入人心,政治、经济地位悬殊的鸿沟是极难逾越的,也是断然不许逾越的。三十年过去了社会尚且如此,三十年前之状最乐观也不过仅止于此吧。他们的结合是相当危险又极易因妥协而分散的,所以分散不能说明情感的虚伪,而只是爱的失败。
鲁迅评价《红楼梦》时曾指出其最重要的美学价值在于它打破了我国古代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③的单一化性格格局。可我们却在很大程度上做的恰恰相反。
当今素质教育在偏远地方难显实效,而应试教育便因之花样层出不穷,且为害愈烈,实在到了非除不可之境。
文学是人学,从理论分析上打破权威与标准,把学习研究者从政治化、概念化还原成有血肉且不乏创造灵性的时代人性,是今天素质化的突破口与瓶颈。而现行评价体系的改革要从上而下开始,因为一线工作者是无能为力的弱势群体,有心无力,且其改革实在刻不容缓,这是时代、科学、良知、道义、责任、未来使命的要求。
教育必须尊重科学,语文教学亦应如此。抛开科学的培养难出素质型人才,多见病梅之夭。作为素质教育承担者的教师,应有勇气挑战已有缺点,作为素质教育的应试系统,应有对异“已”观点的大力扶持与公正评判,给学生一个创造的机会,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还学生以人性,给教育以科学,这才有益于我国的教育事业。
今天,举国提倡素质教育,这顺乎时代潮流,关乎祖国未来,但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应试教育在基层,尤其在偏远落后的地方愈演愈烈,学生的书包更加沉重,语数外变成了整日的学习内容,周末及节假日成了补课的黄金时段,因此不断传来的学生悲剧就不足为奇了,学生被压跨了逼疯了,这是时代之痛!
语文教师自然明白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常理,但机制却容不下灼见的存在,以个人的力量更本突破不了既成之权威与惯例。难道创见只在权威与作者之掌而不在尊重事实真相的读者第二次创造中?教师的日子也特别维难,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太多,形式主义的检查评比接二连三,各种排名均不论英雄作为,唯学生成绩是问,故而教者挑灯夜战者不乏其人,内心郁闷者亦不在少数,知该为而不可为之者坐而论道,难有所为。教师苦啊!教师无奈!教师更是心痛!
难道我们无权突破,或为定势所缚而从无突破的思想准备与足够的勇气?这样一个不能再简单的变化,难道也要象在中国挪动一条凳子那样去付出更大的代价?
因自己的无知,缺乏主见而照本宣科的把错误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是教师本人的羞耻,因教育系统的症结而使正确的知识不能很好的传授是教育机制的缺憾。从语文教学分析的失误论后患无穷。
注释:
① 引自《鲁迅全集》第338页,《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②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34页,《致斐•拉萨尔》。
③ 引自《雷雨》第55页,人民出版社。
④ 引自《雷雨》第85页,人民出版社。
⑤ ⑧⑨引自《雷雨》第89页,人民出版社
⑥引自《曹禺谈〈雷雨〉》,高级中学语文第四册(必修)教学参考书第7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
⑦引自高级中学语文第四册(必修)教学参考书,第6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
[2]《性格组合论》刘再复著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高中语文教学参考》
[5]《雷雨》曹禺著理论纵横`
周朴园血腥镇压工人,收买工贼分化瓦解工人力量,开除工人代表,故意叫江桥出险淹死两千三百多名小工,从每个小工身上扣了三百块性命钱;唆使矿警开枪打死三十多个工人,这是他的狠毒、虚伪。
然而,我们对周朴园的分析止步于对其恶的挖掘举证,甚至把他与侍萍的情感纠葛也简单看成始乱终弃的自私、虚伪、残忍,实在是单纯的感情用事!其实周朴园善的大放光芒和能够激起强烈同情的最现实真切的体现却恰在于此:年轻时,他精神世界尚未受到当时社会和家庭诸种统治观念的充分雕琢与污染,足够的人性本有之善与青年血气方刚的勇毅,使他无畏的冲破了种种爱的俗世羁绊,大胆地与一个下等女佣平等、真诚而热烈的相爱了。年老后,他仍旧情萦怀,把侍萍“顶喜欢的东西”,“从南边移到北边,搬了多少次家,总是不肯丢下的。这屋子摆的样子,我愿意总是三十年前的样子,这叫我的眼睛看着舒服一点”。因她“永远喜欢夏天把窗户关上”,而止今被保持了这一习惯,他从来都认为她“很贤惠,也很规矩”;⑤想再次为她修葺坟墓;他喜欢的衣物还是旧衣物;每年忘不了她四月十八的生日。往昔之情绵绵于怀,惜旧物存旧习。睹“旧”思人之故,三十年风雨坎坷也不曾冲淡他对侍萍的真情与思念,这与那些同床异梦、反目成仇、莫若路人、平淡无奇的夫妻生活相比,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难道这是“虚伪”所能包容的事实?更何况三十年后再逢时周朴园也承认:“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保留着,为着纪念你”。“为的是不忘记你,弥补我的罪过”⑥这一切证明了周朴园对侍萍年轻时的深爱与余年无尽的悔疚。
至于周朴园为什么在三十年前一个夜晚把侍萍逐出家门,原因有三:其一,周朴园性格不够坚强:其二,在与当时强大的统治势力斗争中他失败了;其三,他们爱情基础的脆弱。剧中,当鲁大海质问周萍为何不娶四凤时,周萍说:“你想想我这样的家庭怎么允许有这样的事”。⑦鲁大海听后也认为:“可是,董事长大爷,谁相信你会爱上一个工人的妹妹,一个当老妈子的穷女儿?”⑧从他们坦诚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统治思想与统治势力是多么的强大而深入人心,政治、经济地位悬殊的鸿沟是极难逾越的,也是断然不许逾越的。三十年过去了社会尚且如此,三十年前之状最乐观也不过仅止于此吧。他们的结合是相当危险又极易因妥协而分散的,所以分散不能说明情感的虚伪,而只是在过于强大的习俗前爱的夭亡。
三十年后,周朴园与侍萍邂逅周府却不相认与先前真爱并不冲突。一方面,双方现已均有家室,且子女成人;另一方面,历经社会的磨难与光阴的涤荡,使他们心中已没有了先前的热情与浪漫,侍萍心中更多的是怨恨而非爱,周朴园已经成为统治阶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他有的只是对曾经生活的回忆与歉疚,而没有把昔日之情承担一定的责任与道义。所以三十年前的事件在他们心目中更多的是伤风败俗的悔恨。今天的周朴园已不再是反叛的战士,而沦为统治势力成功改造后的战俘。昨天,他们都能以失败而告终,今天,他们会颇加珍惜平静的生活,决不会干出招致身败名裂,祸及两家无辜成员的事来。抛开理智的纵情是对公德的蔑视,必然产生自私的悲剧。
我们审视京戏或秦腔戏时,总是奸臣白脸,忠臣红脸,小丑小花脸,狠毒的武夫黑花脸,人物形象的简单化大大削弱了艺术的感染力。啊Q之所以感人,在根本上取决于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他有农民的质朴,又不乏游手好闲之徒的狡猾;他自尊又很自卑;他保守却也能溶入革命的浪潮。冈察洛夫笔下感人的奥勃莫夫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懒人”。为什么我们不能一改既成的偏见而恢复周朴园本来的面目呢?
贾宝玉和周朴园同是本阶层的叛逆者,却因前者表现得较为充分而赞誉,因后者的昙花一现而不承认其存在,这公平吗?贾宝玉的叛逆环境无论从社会还是家庭来说都是较优裕的,而周朴园的叛逆环境却是严酷的。所以,周朴园是一个曾充满叛逆精神的代表人物,他的斗争因统治势力的强大和自身力量的不足而流星般的陨落了,失败了。
鲁大海对周家少爷诚心地说“大爷,谁相信你会爱上一个工人的妹妹,一个当老妈子的穷女儿?”⑨从他们坦诚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统治思想与统治势力是多么的强大而深入人心,政治、经济地位悬殊的鸿沟是极难逾越的,也是断然不许逾越的。三十年过去了社会尚且如此,三十年前之状最乐观也不过仅止于此吧。他们的结合是相当危险又极易因妥协而分散的,所以分散不能说明情感的虚伪,而只是爱的失败。
鲁迅评价《红楼梦》时曾指出其最重要的美学价值在于它打破了我国古代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③的单一化性格格局。可我们却在很大程度上做的恰恰相反。
当今素质教育在偏远地方难显实效,而应试教育便因之花样层出不穷,且为害愈烈,实在到了非除不可之境。
文学是人学,从理论分析上打破权威与标准,把学习研究者从政治化、概念化还原成有血肉且不乏创造灵性的时代人性,是今天素质化的突破口与瓶颈。而现行评价体系的改革要从上而下开始,因为一线工作者是无能为力的弱势群体,有心无力,且其改革实在刻不容缓,这是时代、科学、良知、道义、责任、未来使命的要求。
教育必须尊重科学,语文教学亦应如此。抛开科学的培养难出素质型人才,多见病梅之夭。作为素质教育承担者的教师,应有勇气挑战已有缺点,作为素质教育的应试系统,应有对异“已”观点的大力扶持与公正评判,给学生一个创造的机会,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还学生以人性,给教育以科学,这才有益于我国的教育事业。
今天,举国提倡素质教育,这顺乎时代潮流,关乎祖国未来,但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应试教育在基层,尤其在偏远落后的地方愈演愈烈,学生的书包更加沉重,语数外变成了整日的学习内容,周末及节假日成了补课的黄金时段,因此不断传来的学生悲剧就不足为奇了,学生被压跨了逼疯了,这是时代之痛!
语文教师自然明白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常理,但机制却容不下灼见的存在,以个人的力量更本突破不了既成之权威与惯例。难道创见只在权威与作者之掌而不在尊重事实真相的读者第二次创造中?教师的日子也特别维难,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太多,形式主义的检查评比接二连三,各种排名均不论英雄作为,唯学生成绩是问,故而教者挑灯夜战者不乏其人,内心郁闷者亦不在少数,知该为而不可为之者坐而论道,难有所为。教师苦啊!教师无奈!教师更是心痛!
难道我们无权突破,或为定势所缚而从无突破的思想准备与足够的勇气?这样一个不能再简单的变化,难道也要象在中国挪动一条凳子那样去付出更大的代价?
因自己的无知,缺乏主见而照本宣科的把错误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是教师本人的羞耻,因教育系统的症结而使正确的知识不能很好的传授是教育机制的缺憾。从语文教学分析的失误论后患无穷。
注释:
① 引自《鲁迅全集》第338页,《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②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34页,《致斐•拉萨尔》。
③ 引自《雷雨》第55页,人民出版社。
④ 引自《雷雨》第85页,人民出版社。
⑤ ⑧⑨引自《雷雨》第89页,人民出版社
⑥引自《曹禺谈〈雷雨〉》,高级中学语文第四册(必修)教学参考书第7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
⑦引自高级中学语文第四册(必修)教学参考书,第6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
[2]《性格组合论》刘再复著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高中语文教学参考》
[5]《雷雨》曹禺著理论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