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Colles骨折 固定 护理
资料与方法
1994年4月~2006年4月收治Colles骨折96例,男41例,女55例;右68例,左28例;年龄21~82岁,平均56岁。按照Frykman分类:Ⅰ22例,Ⅱ39例,Ⅲ9例,Ⅳ10例,Ⅴ10 例,Ⅵ2例,Ⅶ3例,Ⅷ1例;其中7例合并舟月分离。
方法:对无移位骨折,采用功能位石膏固定。对有移位骨折,采用手法整复。患者取坐位,前臂旋前,即手掌朝下,沿前臂长轴方向牵引患者手掌及拇指,使腕部尺偏,然后再使腕关节掌屈,同时向掌侧及尺侧推压骨折远端,保持腕关节旋前及轻度掌屈尺偏位。整复时均未采用麻醉,73例于伤后24小时内整复,23例于伤后3~6天内整复。整复后采用腕背桡侧石膏托固定。
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
专科护理:所有病人于石膏固定后嘱其抬高患肢,次日来门诊观察血运、手部感觉及皮肤温度。如手部肿胀严重,松解绷带,抬高患肢,待手部肿胀消退后,缠紧绷带,嘱其继续抬高患肢。3天后疼痛明显缓解,开始帮助患者活动肩肘关节及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每日至少活动1~2次,逐渐增加。一方面防止关节僵硬,另一方面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康复的信心。拆石膏后拍片复查,位置满意即戴前臂吊带,并在医生指导下开始锻炼腕关节。起初次数不宜过多,1周后再次拍片复查,位置满意,继续锻炼。对于严重粉碎骨折,或合并舟月分离者,因为固定时间较长,腕关节功能在拆除固定后严重受限,可配合蜡疗等,
进行功能锻炼。
结 果
96例病人均于功能锻炼1周后通过拍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对其进行随访,23例于半年后失去随访,73例随访时间6~78个月,平均33个月。
骨折均愈合,功能恢复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无1例发生再移位,无1例发生手指及腕关节僵硬,7例患肢前臂肌肉有较明显的萎缩,未见Sudeoks骨萎缩发生及腕关节不稳。1例于拆除石膏后1周再次摔伤,骨折部位出现疼痛,拍片未见骨折移位。14例于伤后半年内每逢阴雨天,腕关节出现不适或疼痛,于半年后消失。17例腕关节活动较健侧差,但不影响功能。握力75例与健侧大致相同,21例较健侧减弱,1年后与健侧大致相同。
讨 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Colles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因该部位属松质骨,骨折后愈合快,很少有不愈合报道。然而由于固定时间过长或者护理不当,带来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相当大的痛苦。因此对Colles骨折外固定期限,各家主张不一,Vantrappen主张外固定3周,Smaill主张固定4周。Frykman主张无移位骨折者外固定不多于2~3周,而粉碎骨折外固定12周。也有人提出对无舟月分离及无严重粉碎的骨折只固定2周,无需更换石膏,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因此,固定后和早期拆除固定后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Colles骨折通常只固定腕关节,然后进行前臂吊带。患者往往以为整个患臂不能活动。老年人因为关节本身比较僵硬,加上固定或不活动,一般2周后间关节、肘关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时间过长将会带来永久性的僵直,给患者造成的痛苦远远超出了骨折本身。有的患者出现Sudeok's骨萎缩,手部疼痛,手指及腕关节僵硬,皮肤薄、红、骨质疏松,主动活动明显受限。同时肢体活动量的减少也加重了骨质疏松的发展[2],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重视Colles骨折后的护理与康复治疗。
本组病人并发症少的关键所在就是因为固定时间短,护理得当。我们观察到,对于老年患者即使复位不满意,只要早期康复治疗,功能恢复满意,就能弥补上述不足。
参考文献
1 南国新,侯纪寿.缩短固定时间早期功能锻炼治疗Colles骨折.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3)(增刊):236.
2 Kaastad TS,Reikeras O,Narum S,et al.Effect of intensitive training on lower leg structural strength :an in vivo study in ovariectomized rats.Scand J Med Sci.Sports,1997,7(4):220-225.
万名乡医培训项目启动
5月22日,中央统战部、卫生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启动实施“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万名乡村医生培训”项目,拟投入项目基金3000万元,用1年至2年时间,使中西部地区10个省(自治区)96个县的11 000名乡村医生获得临床实用技能培训的机会。
据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温暖工程”创建于1995年,是一项扶助贫困群体的民心工程。此次接受香港著名爱国人士、企业家李兆基先生捐赠,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乡村医生培训是“温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由卫生部负责指导、组织卫生系统所属医疗机构开展,通过不少于60天的临床实用技能培训,使受训乡村医生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培训的科目包括内科(含儿科)、外科、妇产科、急诊急救和精神/心理观察及咨询性辅导,其中精神/心理观察及咨询性辅导是必选科目,资助标准为40元/(人·日)。
要求受训者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进行了执业注册,在村卫生室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乡村医生都可自愿报名参加。
项目实施地区为内蒙古、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10个中西部省区。(薛原)
资料与方法
1994年4月~2006年4月收治Colles骨折96例,男41例,女55例;右68例,左28例;年龄21~82岁,平均56岁。按照Frykman分类:Ⅰ22例,Ⅱ39例,Ⅲ9例,Ⅳ10例,Ⅴ10 例,Ⅵ2例,Ⅶ3例,Ⅷ1例;其中7例合并舟月分离。
方法:对无移位骨折,采用功能位石膏固定。对有移位骨折,采用手法整复。患者取坐位,前臂旋前,即手掌朝下,沿前臂长轴方向牵引患者手掌及拇指,使腕部尺偏,然后再使腕关节掌屈,同时向掌侧及尺侧推压骨折远端,保持腕关节旋前及轻度掌屈尺偏位。整复时均未采用麻醉,73例于伤后24小时内整复,23例于伤后3~6天内整复。整复后采用腕背桡侧石膏托固定。
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
专科护理:所有病人于石膏固定后嘱其抬高患肢,次日来门诊观察血运、手部感觉及皮肤温度。如手部肿胀严重,松解绷带,抬高患肢,待手部肿胀消退后,缠紧绷带,嘱其继续抬高患肢。3天后疼痛明显缓解,开始帮助患者活动肩肘关节及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每日至少活动1~2次,逐渐增加。一方面防止关节僵硬,另一方面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康复的信心。拆石膏后拍片复查,位置满意即戴前臂吊带,并在医生指导下开始锻炼腕关节。起初次数不宜过多,1周后再次拍片复查,位置满意,继续锻炼。对于严重粉碎骨折,或合并舟月分离者,因为固定时间较长,腕关节功能在拆除固定后严重受限,可配合蜡疗等,
进行功能锻炼。
结 果
96例病人均于功能锻炼1周后通过拍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对其进行随访,23例于半年后失去随访,73例随访时间6~78个月,平均33个月。
骨折均愈合,功能恢复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无1例发生再移位,无1例发生手指及腕关节僵硬,7例患肢前臂肌肉有较明显的萎缩,未见Sudeoks骨萎缩发生及腕关节不稳。1例于拆除石膏后1周再次摔伤,骨折部位出现疼痛,拍片未见骨折移位。14例于伤后半年内每逢阴雨天,腕关节出现不适或疼痛,于半年后消失。17例腕关节活动较健侧差,但不影响功能。握力75例与健侧大致相同,21例较健侧减弱,1年后与健侧大致相同。
讨 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Colles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因该部位属松质骨,骨折后愈合快,很少有不愈合报道。然而由于固定时间过长或者护理不当,带来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相当大的痛苦。因此对Colles骨折外固定期限,各家主张不一,Vantrappen主张外固定3周,Smaill主张固定4周。Frykman主张无移位骨折者外固定不多于2~3周,而粉碎骨折外固定12周。也有人提出对无舟月分离及无严重粉碎的骨折只固定2周,无需更换石膏,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因此,固定后和早期拆除固定后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Colles骨折通常只固定腕关节,然后进行前臂吊带。患者往往以为整个患臂不能活动。老年人因为关节本身比较僵硬,加上固定或不活动,一般2周后间关节、肘关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时间过长将会带来永久性的僵直,给患者造成的痛苦远远超出了骨折本身。有的患者出现Sudeok's骨萎缩,手部疼痛,手指及腕关节僵硬,皮肤薄、红、骨质疏松,主动活动明显受限。同时肢体活动量的减少也加重了骨质疏松的发展[2],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重视Colles骨折后的护理与康复治疗。
本组病人并发症少的关键所在就是因为固定时间短,护理得当。我们观察到,对于老年患者即使复位不满意,只要早期康复治疗,功能恢复满意,就能弥补上述不足。
参考文献
1 南国新,侯纪寿.缩短固定时间早期功能锻炼治疗Colles骨折.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3)(增刊):236.
2 Kaastad TS,Reikeras O,Narum S,et al.Effect of intensitive training on lower leg structural strength :an in vivo study in ovariectomized rats.Scand J Med Sci.Sports,1997,7(4):220-225.
万名乡医培训项目启动
5月22日,中央统战部、卫生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启动实施“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万名乡村医生培训”项目,拟投入项目基金3000万元,用1年至2年时间,使中西部地区10个省(自治区)96个县的11 000名乡村医生获得临床实用技能培训的机会。
据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温暖工程”创建于1995年,是一项扶助贫困群体的民心工程。此次接受香港著名爱国人士、企业家李兆基先生捐赠,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乡村医生培训是“温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由卫生部负责指导、组织卫生系统所属医疗机构开展,通过不少于60天的临床实用技能培训,使受训乡村医生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培训的科目包括内科(含儿科)、外科、妇产科、急诊急救和精神/心理观察及咨询性辅导,其中精神/心理观察及咨询性辅导是必选科目,资助标准为40元/(人·日)。
要求受训者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进行了执业注册,在村卫生室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乡村医生都可自愿报名参加。
项目实施地区为内蒙古、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10个中西部省区。(薛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