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小学语文特别是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创造欲望,循循善诱,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特别是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课本选入的文章,大都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它们以生动的语言反映了活生生的生活画面,以饱含情感的符号表达了对社会与人生的认识,易于唤起学生的创造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语,认真品味,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更要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作为一种复杂、高级的心智活动的创新思维,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挖掘这一素质,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大胆探索和尝试。下面我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居里夫人说:“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因为好奇,爱迪生发明了电报;因为好奇,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从发明之王爱迪生到无人不知的比尔·盖茨,从古代的张衡到现代的袁隆平……无一不是靠思维的创新取得成功的。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他们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确定目标,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使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同时,教师要在尝试性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是统治者,切不可高高在上,拥有绝对权威,自认为不可侵犯。我们应努力发现学生思维活动中的闪光点,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教学五年级下册《龙的传人》(北师大版)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收获,问:“读了课文,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请到讲台展示你的学习的成果。”开始时,全班鸦雀无声,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再三鼓励学生,终于有一个学生大胆地离开了座位,走上讲台,接着又有几个学生主动走上了讲台,虽然有些别扭,但也总算讲了下来。这就是传统教学模式留下的痼疾,值得我们深思。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介绍给大家,使学生感受到自创学法的益处与乐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探究学习的兴趣就会随之更加浓厚。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宋代学者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造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求异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我都会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对提问题都很感兴趣,很乐于表现自己,都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能积极地回答提出的问题。如教学《龙的传人》一课,有的学生就问了:“龙为什么倍受中国人崇敬?”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言,如:“因为龙是神仙,神仙无所不能,所以会倍受中国人崇敬。”等等。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把这篇课文深化了,课堂活跃了。学生在课堂中是真正的主人,对于学生提的问题,无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爱的,我们都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现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用词语造句,或说一句话,学生都能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其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转变,因而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三、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
人的创新思维强调思维的发散性,没有思维的发散过程就不会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方法。发散性思维主要是教会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而教材只是个例子,课堂训练只是个途径,要得到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敏捷而灵活地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增加思维的多样性,减少思维的单一性,发展思维的流畅性,克服以往的思维惯性。
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一课题上有着极大的优越势。语文课可以开展各种有益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活动,现在被大家认可的话题作文就是最好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自己读书、主动创新是最终目的。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养成自觉创新的习惯。教师可通过“札记展”“心得谈”“书友会”“新书屋”等活动,引导学生展示读书成果,畅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经验,介绍优秀课外读物,使学生在积累中不断创新,形成自能閱读的习惯和能力。多种活动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培养创新思维,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课文为切入点,多形式、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知道,前面的路还很艰难,这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尽管失败远比成功多很多,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一定会激活,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发展。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第1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特别是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课本选入的文章,大都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它们以生动的语言反映了活生生的生活画面,以饱含情感的符号表达了对社会与人生的认识,易于唤起学生的创造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语,认真品味,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更要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作为一种复杂、高级的心智活动的创新思维,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挖掘这一素质,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大胆探索和尝试。下面我谈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居里夫人说:“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因为好奇,爱迪生发明了电报;因为好奇,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从发明之王爱迪生到无人不知的比尔·盖茨,从古代的张衡到现代的袁隆平……无一不是靠思维的创新取得成功的。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他们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确定目标,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使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同时,教师要在尝试性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是统治者,切不可高高在上,拥有绝对权威,自认为不可侵犯。我们应努力发现学生思维活动中的闪光点,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教学五年级下册《龙的传人》(北师大版)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收获,问:“读了课文,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请到讲台展示你的学习的成果。”开始时,全班鸦雀无声,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再三鼓励学生,终于有一个学生大胆地离开了座位,走上讲台,接着又有几个学生主动走上了讲台,虽然有些别扭,但也总算讲了下来。这就是传统教学模式留下的痼疾,值得我们深思。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介绍给大家,使学生感受到自创学法的益处与乐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探究学习的兴趣就会随之更加浓厚。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宋代学者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造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求异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我都会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对提问题都很感兴趣,很乐于表现自己,都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能积极地回答提出的问题。如教学《龙的传人》一课,有的学生就问了:“龙为什么倍受中国人崇敬?”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言,如:“因为龙是神仙,神仙无所不能,所以会倍受中国人崇敬。”等等。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把这篇课文深化了,课堂活跃了。学生在课堂中是真正的主人,对于学生提的问题,无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爱的,我们都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现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用词语造句,或说一句话,学生都能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其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转变,因而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三、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
人的创新思维强调思维的发散性,没有思维的发散过程就不会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方法。发散性思维主要是教会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而教材只是个例子,课堂训练只是个途径,要得到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敏捷而灵活地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增加思维的多样性,减少思维的单一性,发展思维的流畅性,克服以往的思维惯性。
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一课题上有着极大的优越势。语文课可以开展各种有益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活动,现在被大家认可的话题作文就是最好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自己读书、主动创新是最终目的。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养成自觉创新的习惯。教师可通过“札记展”“心得谈”“书友会”“新书屋”等活动,引导学生展示读书成果,畅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经验,介绍优秀课外读物,使学生在积累中不断创新,形成自能閱读的习惯和能力。多种活动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培养创新思维,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课文为切入点,多形式、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知道,前面的路还很艰难,这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尽管失败远比成功多很多,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一定会激活,创新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发展。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第1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