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文”容易,“化”可就难了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juanjuan8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的“文”指的是文饰、装扮、包装之意,侧重外表的改变;“化”指的是内部的变化、内涵的变化、本质的变化。可以说,一个是显性文化,一个是隐性文化。
  由于隐性文化看不见、抓不着,所以校园文化一般都抓显性文化,比方说,校训和校徽展示、文化长廊和建筑景观设计、主题活动和特色竞赛开展,等等。这些东西并非没有用,但仅抓这些方面是不够的,比方说,学校里老师的工作态度如何?师生关系如何?老师有没有研究的兴趣?学生的精神状态如何? 等等,更加重要。
  校园文化建设最大的难点,是“文”而不“化”。比方说,现在的校园文化同质化现象很普遍,最明显的就是校训雷同。校训涉及办学理念和精神层面,如果连这些都雷同,还怎么谈学校的特色发展?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校园文化富有特色,真正成为学校的内在精神呢?
  首先是“接地气”。校园文化最好是从学校的精神土壤上自然生长起来。要想接地气,学校领导就要“体察民情”,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家长们的职业结构、文化水平,掌握教师的教育素养和心理状况,并且敏锐地发现师生中的文化幼苗,努力加以培植。
  其次是“慢慢來”。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是了解自我,具有自知之明;关键是学校领导真正熟悉本校情况,能够走进师生的内心。当然,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之前,最好拿出方案向师生征求意见,不要急于行动。经验告诉我们,校园文化建设是慢功,急于求成往往会失败。
  最后是“坚持”。文化是积淀出来的,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现象是文化的泡沫。所以,看准了的东西就要坚持,不摇摆,不跟风。当然,这有个前提:校长不能频繁更换。频繁更换校长对校园文化建设很不利,因为校园文化与校长的素质与个性有很大关系。校长换了,校园文化有可能就变了。
其他文献
每晚在睡觉前,我都要浏览一遍《班级日记》,常常被孩子们的某一件事或某一句话所触动,下面是部分日记的摘录:  2010年9月25日  虽是扶贫移民学校,我们却觉得身为一班的学生是幸运的。语文老师是海南中学来我校支教的李亮老师,她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也是海南中学的优秀班主任;数学老师来自湖南,去年他教出了全县第一名的学生;物理老师是毕业于安徽大学的特岗教师;化学老师来自湖南,是一名特级教师,既是我们的
本文通过大样本数据分析发现母亲参与子代教育的程度普遍大于父亲,且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与程度越大。母亲普遍高参与证实了时下热议的教育“拼妈”现象并非少数人之洞见。事实上,教育“拼妈”相对于坊间流行的“拼爹”实有进步。“拼爹”主要是父輩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比拼,其阻碍阶层流动、破坏社会公平,为人们所诟病。教育“拼妈”的本质是母亲们在子代教育中精力投入的竞争,但也隐含着家庭文化资本的比拼。然而,在“望子成龙
据欧盟新近发布的“创新经济体”排名中,瑞典位居第一,這与其教育创新体系息息相关。1979年,瑞典工程师协会设立了面向6~9年级学生的“创新杯”竞赛,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并通过发明解决问题。2014年开始,组委会宣布将这个活动从原来的三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瑞典国家教育促进署官员斯乌·福里谢说,我们支持创新杯,因为它能刺激青少年的创造意识,增加他们在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兴趣,从而培
由中国儿童中心、社會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国内首本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新闻发布会18日在京举行。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介绍了《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的主要内容。他指出,通过对全国7城市8,847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分析,以及对儿童政治参与、学校和幼儿园参与、校外参与、社区参与、网络参与等专题的研究,得出:儿童参与领域广泛,参与意愿强烈,参与能力强大;学习是儿童生活的
北京市第十九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附近万柳地区,其前身是建于1916年的培元女子小学,“培元”二字出自孙中山先生“培养中华民族之元气”一语。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从最初只有30多名女童发展到现在近3000名初高中学生。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 “海淀区首批高中示范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等诸多称号。  十九中结合自身实际,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学校在聚焦育人目标和系统建设课程
韩城市新城区第六小学自创办以来,坚持“文化引领、理念先行”的办学思路,树立了“以人为本、释放天性”的教育理念,确定了“灵·跃”文化内涵。学校通过“一塑两园三厅六廊”的校园环境格局建设、“四仪八礼”德育体系建设、“灵小孩”三级校本课程建设、“家训”文化建设等,构建起全域、全程、全员的育人体系,培养了一群灵动活泼、阳光自信、知书明理、善思敏行的“灵小孩”。  一、以教育理念为根基,涵养“灵一跃”文化 
教育要革新,要创新,要走出去,要在实践中有所获。郑州大学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郑大实小”)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秉承“乐·趣·智”的办学理念,通过集体组织、集体生活的方式,将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7年6月,郑大实小安排四年级师生开展了以“走进岭南名校 拓展国际视野”为主题的研学旅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园,用三
广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广州外校)是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学,现有初中部三个年级、高中部三个年级及国际部,共七个年级,在校学生1 800多名。学校以“博学、雅正、融和”为校训,坚持“为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国际化复合型创新人才奠基”的育人目标,践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国语大成,外语大通”的办学理念。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广州外校的德育确定为以“雅育”为抓手、以课程为载
新公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六大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其中,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反映的是数学基本思想,是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数学思维品质;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是学习数学的关键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其中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可以看作是对数、符号和
摘要 虐童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与震惊,它的频发是由综合因素造成的。从法律的视角来看,主要是因为我国法律对虐童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从教育管理的视角来看,主要是政府对幼儿教育特别是民办幼儿教育监管不到位造成的;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幼儿教师的师德素养不高与职业自豪感缺失导致的;从人性的视角来看,人性缺失与人格不健全是主要因素。全社会应该携起手来,共同遏制虐童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虐童;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