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的80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综合护理,对其加强心理护理,比较心理护理实施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与心理护理实施前相比,心理护理实施后老年骨折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 【关键词】 老年骨折;心理护理;应用效果
我国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而骨折是一种老年人群常见的创伤,有统计表明我国老年人的骨折发病率约为6.3%-24.4%,其中高龄女性(超过80岁)更为严重[1]。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较差,骨折不易愈合,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危机,容易对治疗缺乏信心,产生抑郁、悲观或焦虑等心理。因此,在老年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十分必要,尤其是心理层面的护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确诊的80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以下标准[3]:①有精神病史的患者;②意识障碍的患者;③严重听力及语言障碍的患者。将上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68.3±4.6)岁;实验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61~78岁,平均(68.4±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可比性。
1.2心理护理
1.2.1术前访视 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怀疑手术效果,担心发生麻醉和手术意外,以及对陌生的手术室环境的猜疑和经济承受能力的担心而引起的。因消极、有害的心理因素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与病理过程,降低治疗效果,针对这些情况,我院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为满足其身心需要,于术前1天访视患者。责任护士先到科办公室阅览患者病历,了解其基本病情、各项化验检查的结果及麻醉方法;然后到患者床边做好疾病宣教和功能锻炼指导,并配以塑封的宣传册,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方法及体位的摆放,示以图像观看,以使其了解怎样才能更好、更舒适地配合麻醉及手术体位的摆放,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和身体的疼痛。合理、恰当的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针对其主要关心的问题给予解答,专业技术上不能确定的请责任医生协助解答。对老年人因担心年龄大而手术后遭嫌弃、经济条件差、担心家人不能常看望的患者,我们单独找到患者家属做其思想工作,鼓励家属常来看望、关心老人,使其心理上得到满足,以减轻其心理压力,解除其后顾之忧。
1.2.2术中陪护 ①术日患者进手术室前,由责任护士先进手术间,调节室温为22-25℃湿度为50%左右,然后接患者入手术间,并认真核对,随时给予关心和爱护,以减轻其紧张心理。轻轻交换接送患者的平车,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颠簸和碰撞,大多数患者肢体功能活动受限,加上疼痛,自己不能移动,可由多人协助将患者平稳、安全地平抬到手术床上,注意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把肢体放于合适位置。老年人一般希望由资历深、经验多、技术高的医护人员提供服务,渴望得到重视、受到尊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和麻醉师在进行注射、麻醉插管等操作时要求稳、准、快,动作轻柔娴熟,减少疼痛带来的不适。②减轻手术体位带来的不适。,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耳聋),轻声或提高声音告知患者有什么感觉、注意别动,防止发生意外。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不必要的身体部位暴露,及时对患者遮盖。1. 2. 3术后随访 术后及时随访,切口疼痛、肿胀,是患者主要的问题,对患者进行亲切的语言安慰、鼓励,争取患者同意后,使用术后镇痛泵,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带来的焦虑、烦躁等不适感。并简单进行一些健康宣告(如术后功能锻炼),为以后漫长的功能锻炼治疗和心理治疗,建立一定的心理基础。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SAS量表共包括20项内容,每项均采用4级评分法,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到总粗分,乘以系数I.25后取整数部分得到SAS标准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SDS量表评分方法和标准类似于SAS量裂51,患者得分在53-62分判定为轻度抑郁,63-72分判定为中度抑郁,>72分判定为重度抑郁。(2)患者出院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符号秩和检验,检验水准a=O.05。
2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相差不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综合及心理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明显下降,而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细数据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经过综合及心理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细数据见表2。
2. 3 心理护理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详细数据见表3。
3讨论
老年患者因其机体生理的功能发生了退变,其体质比较虚弱,并且多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其康复进程较为缓慢,心理状态也比较脆弱,对医护人员和家属的依赖性也更强。在骨折治疗期间,易出现消极负性的情绪,患者长时间在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影响下容易引发创伤性心理障碍,导致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与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进程,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医护心理学的理论,通过人际交往,影响或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方向发展[4]。果证实,与心理护理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可改善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能够与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护理工作的了解更深,增进了护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体谅,因此使老年骨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锡红,徐菊兰.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2,9(6):49 -50.
[2]魏天星.临床实施舒适护理的探讨.上海护理,2005,5(1):62.
[3]马蓝,莫凤莲,邓带欢,等.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126-17.
[4]胡佩诚.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69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的80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综合护理,对其加强心理护理,比较心理护理实施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与心理护理实施前相比,心理护理实施后老年骨折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
我国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而骨折是一种老年人群常见的创伤,有统计表明我国老年人的骨折发病率约为6.3%-24.4%,其中高龄女性(超过80岁)更为严重[1]。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较差,骨折不易愈合,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危机,容易对治疗缺乏信心,产生抑郁、悲观或焦虑等心理。因此,在老年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十分必要,尤其是心理层面的护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确诊的80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以下标准[3]:①有精神病史的患者;②意识障碍的患者;③严重听力及语言障碍的患者。将上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68.3±4.6)岁;实验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61~78岁,平均(68.4±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可比性。
1.2心理护理
1.2.1术前访视 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怀疑手术效果,担心发生麻醉和手术意外,以及对陌生的手术室环境的猜疑和经济承受能力的担心而引起的。因消极、有害的心理因素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与病理过程,降低治疗效果,针对这些情况,我院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为满足其身心需要,于术前1天访视患者。责任护士先到科办公室阅览患者病历,了解其基本病情、各项化验检查的结果及麻醉方法;然后到患者床边做好疾病宣教和功能锻炼指导,并配以塑封的宣传册,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方法及体位的摆放,示以图像观看,以使其了解怎样才能更好、更舒适地配合麻醉及手术体位的摆放,减轻其焦虑、恐惧心理和身体的疼痛。合理、恰当的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针对其主要关心的问题给予解答,专业技术上不能确定的请责任医生协助解答。对老年人因担心年龄大而手术后遭嫌弃、经济条件差、担心家人不能常看望的患者,我们单独找到患者家属做其思想工作,鼓励家属常来看望、关心老人,使其心理上得到满足,以减轻其心理压力,解除其后顾之忧。
1.2.2术中陪护 ①术日患者进手术室前,由责任护士先进手术间,调节室温为22-25℃湿度为50%左右,然后接患者入手术间,并认真核对,随时给予关心和爱护,以减轻其紧张心理。轻轻交换接送患者的平车,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颠簸和碰撞,大多数患者肢体功能活动受限,加上疼痛,自己不能移动,可由多人协助将患者平稳、安全地平抬到手术床上,注意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把肢体放于合适位置。老年人一般希望由资历深、经验多、技术高的医护人员提供服务,渴望得到重视、受到尊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和麻醉师在进行注射、麻醉插管等操作时要求稳、准、快,动作轻柔娴熟,减少疼痛带来的不适。②减轻手术体位带来的不适。,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耳聋),轻声或提高声音告知患者有什么感觉、注意别动,防止发生意外。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不必要的身体部位暴露,及时对患者遮盖。1. 2. 3术后随访 术后及时随访,切口疼痛、肿胀,是患者主要的问题,对患者进行亲切的语言安慰、鼓励,争取患者同意后,使用术后镇痛泵,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带来的焦虑、烦躁等不适感。并简单进行一些健康宣告(如术后功能锻炼),为以后漫长的功能锻炼治疗和心理治疗,建立一定的心理基础。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SAS量表共包括20项内容,每项均采用4级评分法,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到总粗分,乘以系数I.25后取整数部分得到SAS标准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SDS量表评分方法和标准类似于SAS量裂51,患者得分在53-62分判定为轻度抑郁,63-72分判定为中度抑郁,>72分判定为重度抑郁。(2)患者出院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符号秩和检验,检验水准a=O.05。
2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相差不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综合及心理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明显下降,而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细数据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经过综合及心理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细数据见表2。
2. 3 心理护理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详细数据见表3。
3讨论
老年患者因其机体生理的功能发生了退变,其体质比较虚弱,并且多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其康复进程较为缓慢,心理状态也比较脆弱,对医护人员和家属的依赖性也更强。在骨折治疗期间,易出现消极负性的情绪,患者长时间在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影响下容易引发创伤性心理障碍,导致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与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进程,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医护心理学的理论,通过人际交往,影响或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方向发展[4]。果证实,与心理护理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可改善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能够与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护理工作的了解更深,增进了护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体谅,因此使老年骨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锡红,徐菊兰.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2,9(6):49 -50.
[2]魏天星.临床实施舒适护理的探讨.上海护理,2005,5(1):62.
[3]马蓝,莫凤莲,邓带欢,等.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126-17.
[4]胡佩诚.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