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计算机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论述了将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进行整合的必要性,提出了这项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实践教学的设计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C语言;数据结构;整合;高职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对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的整合,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计算机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后续课程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库概论、计算机图形学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分两门课程学习,先讲C语言的程序设计,后讲数据结构,分两个学期授课。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这样安排存在以下弊端:数据结构部分内容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用不上学习难度大,不符合高职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况且随着学制的缩短,也不允许用两个学期的学时进行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同时这两门课程的内容联系也使整合具有了可行性。
二、课程整合的思路
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是依据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就业岗位需要,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满足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来确定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高职教学特点和专业课程的需要,将C语言和数据结构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本着既要体现本课程的基础性又要满足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的原则来处理教材、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学时,注重内容的新颖与信息量。根据这两门课程的特点,将其整合为一门课程“C语言与数据结构”,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授课内容。为此重新设计了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验指导书等教学文件,提出了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程整合后,C语言与数据结构的授课思路是以C语言内容为主线,将数据结构的内容渗透、溶入C语言的教学内容中,对于数据结构的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
1 C语言与数据结构概述:C语言与数据结构的发展,支持环境,C源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与运行,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数据描述与基本操作: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运算符与表达式,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3 C程序的流程设计:算法,算法的描述,选择型程序设计,循环型程序设计
4 数组:一维数组和顺序表,顺序存储结构的栈和队列,内排序和检索,二维数组和多维数组,字符数组和字符串。
5 模块化程序设计:函数,经典算法举例,变量的存储属性,编译预处理。
6 指针:指针的定义与引用,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函数。
7 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的定义和引用,结构体数组,链表、链式存储结构的栈和队列,共用体的定义和引用,枚举类型的定义和引用。
8 树和图:树的定义,二叉枝,树和森林,图的定义与存储,文件的遍,历,图的连贯性。
9 文件:文件的概述,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文件的顺序读写,文件的随机读写。
三、实践教学设计
在课程进行中,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各种实验,以巩固、加深教学内容。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实验内容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我们努力探索对该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师设计了四种教学内容的实验,即验证形、引导型、扩充型和设计型。在题目设计上尽可能做到既覆盖知识点,又切合实际生动有趣。例如,在学习选择结构设计时,教师安徘一个设计型实验题目,由键盘任意输入一个不超过五位的正整数,编程判断并输入它的位数以及各位数之和,要求学生用“选择结构”编制程序。学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后,将其改为引导型题目,要求学生用“循环结构”实现,等学完函数后再安排同样的引导型题目,学生很快将其写成了一个自定义函数待用。通过完成不同类型的实验,有目的的、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
课程学习结束后,还要进行2周的实训,要求学生以3—5人为小组进行综合性程序设计,题目具有较强的应用背景,如管理信息系统、工艺过程的软件控制系统、动画制作、手机游戏开发等。要求学生经过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等软件开发的阶段,最后提交一个软件原型及相关文档。通过这样较大规模的软件开发活动的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软件开发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工作精神。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课题小组还吸收部分学生参加课题小组实践工作,由任课教师提出实际开发的一些项目需求,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如同学们参与设计的“算法动画”已经被应用到课件中,效果很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课教师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理论教学中,采用CAI教学,利用Flash动画进行课堂演示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采取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后做到及时答疑,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设计程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程实训设计中,选用一些有代表性的游戏程序制作题目,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特别是当一个程序成功完成后,学生们有无比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同时又充分体现了高职的教学特色。
关键词:C语言;数据结构;整合;高职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对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的整合,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计算机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后续课程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库概论、计算机图形学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分两门课程学习,先讲C语言的程序设计,后讲数据结构,分两个学期授课。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这样安排存在以下弊端:数据结构部分内容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用不上学习难度大,不符合高职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况且随着学制的缩短,也不允许用两个学期的学时进行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同时这两门课程的内容联系也使整合具有了可行性。
二、课程整合的思路
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内容是依据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就业岗位需要,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满足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来确定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高职教学特点和专业课程的需要,将C语言和数据结构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本着既要体现本课程的基础性又要满足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的原则来处理教材、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学时,注重内容的新颖与信息量。根据这两门课程的特点,将其整合为一门课程“C语言与数据结构”,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授课内容。为此重新设计了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验指导书等教学文件,提出了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程整合后,C语言与数据结构的授课思路是以C语言内容为主线,将数据结构的内容渗透、溶入C语言的教学内容中,对于数据结构的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
1 C语言与数据结构概述:C语言与数据结构的发展,支持环境,C源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与运行,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数据描述与基本操作: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运算符与表达式,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3 C程序的流程设计:算法,算法的描述,选择型程序设计,循环型程序设计
4 数组:一维数组和顺序表,顺序存储结构的栈和队列,内排序和检索,二维数组和多维数组,字符数组和字符串。
5 模块化程序设计:函数,经典算法举例,变量的存储属性,编译预处理。
6 指针:指针的定义与引用,指针与数组,指针与函数。
7 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类型的定义和引用,结构体数组,链表、链式存储结构的栈和队列,共用体的定义和引用,枚举类型的定义和引用。
8 树和图:树的定义,二叉枝,树和森林,图的定义与存储,文件的遍,历,图的连贯性。
9 文件:文件的概述,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文件的顺序读写,文件的随机读写。
三、实践教学设计
在课程进行中,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各种实验,以巩固、加深教学内容。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实验内容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我们努力探索对该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师设计了四种教学内容的实验,即验证形、引导型、扩充型和设计型。在题目设计上尽可能做到既覆盖知识点,又切合实际生动有趣。例如,在学习选择结构设计时,教师安徘一个设计型实验题目,由键盘任意输入一个不超过五位的正整数,编程判断并输入它的位数以及各位数之和,要求学生用“选择结构”编制程序。学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后,将其改为引导型题目,要求学生用“循环结构”实现,等学完函数后再安排同样的引导型题目,学生很快将其写成了一个自定义函数待用。通过完成不同类型的实验,有目的的、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
课程学习结束后,还要进行2周的实训,要求学生以3—5人为小组进行综合性程序设计,题目具有较强的应用背景,如管理信息系统、工艺过程的软件控制系统、动画制作、手机游戏开发等。要求学生经过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等软件开发的阶段,最后提交一个软件原型及相关文档。通过这样较大规模的软件开发活动的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软件开发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工作精神。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课题小组还吸收部分学生参加课题小组实践工作,由任课教师提出实际开发的一些项目需求,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如同学们参与设计的“算法动画”已经被应用到课件中,效果很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课教师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理论教学中,采用CAI教学,利用Flash动画进行课堂演示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采取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后做到及时答疑,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设计程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程实训设计中,选用一些有代表性的游戏程序制作题目,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特别是当一个程序成功完成后,学生们有无比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同时又充分体现了高职的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