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飙G7变成6 1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xust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落幕之际,一幅照片迅速在全世界疯传:德国总理默克尔双手按桌,身体前倾,目瞪坐在对面桌旁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画面上所有人都是站姿,只有特朗普坐在那里,双手抱起,眼神轻蔑,仍是一副“我就这样,你奈我何”的模样。特朗普身旁站着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连这位超级鹰派人物也难掩惊愕表情,可见当时气氛何等紧张微妙。
  这幅照片极为生动地反映了一个正在剧变的时代侧面:当默克尔敢向发飙的特朗普瞪起眼睛的时候,大西洋两岸关系的分化裂痕前所未有,国际秩序也不可避免地加速调整。
  这次七国集团峰会上,有着世界上最长不设防边界线的美加两个邻国也闹得极不愉快。特朗普6月9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责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非常不诚实和软弱”,并称自己已指示美国代表不支持峰会结束后发表的联合公报。在七国集团之中,现在的美国确实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高处不胜寒,从来如此;红脸吵嘴,也属正常。但美国在七国集团中如此不受待见,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世上本无七国集团,它的问世及发展是这个世界发展变化的一个生动缩影。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11月,美、英、德、法、日、意成立六国集团。加拿大于次年加入,七国集团就此问世。这个“富人俱乐部”的诞生先是为了应对全球石油危机等经济挑战,继而将关注焦点拓展至政治、军事及各种国际热点问题,俨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联手进行“全球治理”的对表机构。在美国牵头下,几个人一商量,世界上的大事就这么定了。那个时代的七国集团年度峰会,完全是当时全球治理机制中枢区位所在,甚至联合国、世贸组织等也要看其眼色。
  七国集团并不总是一团和气。每次开会也有分歧,也有利益差异,但协调一下,妥协一番,也就过去了,从来不至于像这次似地闹到拂袖而去。
  七国集团也曾成为八国集团。1997年俄罗斯正式加入,七国变成了八国,但最终还是眼神不对。2014年3月,由美国牵头,七国集团在荷兰海牙召开特别会议,决定联合抵制原定6月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改在布鲁塞尔举行七国集团峰会。八国又回到了七国,这一轮回不是吉兆。
  前不久还在与特朗普秀亲密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这次也拉下了脸。他也如特朗普那样借推特发声,呼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并直言如果特朗普不介意被孤立,其他六国也不怕七国集团变成六国集团。与马克龙完全没在一个频道上的特朗普在此之前建议,重新邀请莫斯科加入七国集团。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回应相当冷淡,他说,俄罗斯正在集中精力参与七国集团之外的对话形式。
  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东边日出西边雨。在这个世界上,七国集团已不再一家独大,美国也不能为所欲为。
  美国有人发文叹息:“特朗普是西方最糟糕的噩夢!” 这个噩梦最为纠结之处在于,七国集团本身是整个世界变为“地球村”之时,西方各国为了解决自身问题而加强政策协调的产物,特朗普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使这种协调陷于瘫痪。特朗普坚定认为这些盟友乃至全世界都一直在“占美国便宜”,而默克尔坚称不能让美国一再敲诈。
  大西洋两边的眼睛还得瞪下去。新的国际秩序正在盘根错节的利益博弈中寻找着新的平衡。
其他文献
理查德·伯尔。1955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毕业于维克·福瑞斯特大学。早年经商。1994年作为共和党人当选为北卡罗来纳州联邦众议员,2005年当选为参议员,2015年任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  如果正在看戏的你知道剧院开始失火,会高喊“救火”,还是会独自悄悄溜出剧院,顺手把戏票卖给门外的戏迷?如今在一些美国人眼里,共和党参议员、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理查德·伯尔是后者。  这位手握重要信息的情报高官
徐学余光中于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时在宿舍写作的情景。  翻开泛黄的《台港文学选刊》1993年合订本,可以看到我的短文《相逢何必曾相识》,它记叙了那一年春天,我在香港初见余光中的感触。此前我们早已通信通话。但一见到他,我还是忍不住说出:“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诗句出自李白,我当然不敢自比诗仙,而是心里觉得能见到文学大师,真是三生有幸,什么当官发财都不值一提了。“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我那
左图:陈建新。右图:陈建新主编的《高考作文实战实训》。  近日,浙江省一篇高考评卷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了热议,网民对这篇晦涩难懂的文章褒贬不一。很快,舆论的关注从这篇作文是否值得满分,逐渐转移到了浙江省高考语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身上。8月3日,武汉市退休媒体人李未熟实名举报陈建新,称他涉嫌“未经允许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出版高考作文辅导书、开设高考作文辅导班”等问题,要求撤销陈建
大家好,我是身在朝阳,心系大咖的朝阳咖。  这几年,朝陽咖发现了一个现象 :做政坛女性领导人真难。朴槿惠入狱,英拉逃亡,特蕾莎·梅辞职。但也有例外,她就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到今年11月22日,默克尔在位整整15周年,依然好评满满。《福布斯》连续9年将她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女性,近九成德国人认为她很好,立陶宛总统称她为“欧洲指挥家”。能做到让民众、媒体和同行都满意,默克尔靠的是刚柔并济的施政风格。  在新
面粉也有節日?  每年12月28日,是西班牙的“面粉节”。当天,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喷撒面粉、砸生鸡蛋,甚至会拿灭火器攻击对方,直到参战双方灰头土脸,面粉混着蛋液,挂在脸上、衣服上,乱成一团。最后,双方在相互嘲笑与精疲力尽中结束战斗。据了解,这个奇葩又欢乐的节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也被看作是西班牙版的“愚人节”。虽然每次都弄得狼狈不堪,但丝毫不妨碍西班牙人对于该节日的热情。
2019年9月4日, 在缅甸访问的韩国总统文在寅夫妇参观仰光大金塔。恰遇小雨,总统夫妇共打一把伞,暖心的文在寅主动撑起伞,并将大部分盖在夫人的头上。后来,在文在寅发表讲话时,夫人金正淑也贴心地拿出手帕擦去他脸上的汗和雨水。总统夫妇俩这一波“秀”和恩爱“互動”,着实令人羡慕。文在寅为夫人打伞。
比尔·盖茨。1955年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美国企业家、慈善家。曾就读于哈佛大学,1975年与保罗·艾伦共同创办微软公司,长期担任董事长、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多年蝉联世界首富。2000年成立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出任联席主席。  这是一位大国领袖与一位慈善家之间特殊而真诚的对话,发生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引发了来自中国和世界的关注。  1月27日,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钟南山  在这个疫情蔓延至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春节假期,在这个确诊人数已经超过非典的春节假期,在这个超长的、闷守在家里的春节假期,每个人都经历了慌乱、紧张、惶恐、惊疑、甚至沮丧的心路历程。而一位84岁老人的几次露面,却如同定海神针,给慌乱中的人们以镇定和希望。  他就是钟南山。他集医生、院士、知识分子、技术官员、敢言者、全国人大代表、非典功臣等诸多身份于一体。17年前,他的名字在披露非典疫
3月16日,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乡加入村村民、拖拉机手丹增在春耕仪式上。  在西藏,人们对春耕秋收等农事的重视与讲究,不亚于对自然神灵的信仰膜拜。3月的西藏,风还有些凉,沿着河谷地带,一辆辆农机插满旗帜,随风飞扬,神圣的春耕仪式开始了。仪式上,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几十名青壮年男子在众人的喝彩声中,开动拖拉机,向待垦的农田进发。犁过的土地变得松软,女人跟在后面播撒着青稞种子。“春耕相当于我们的
徐学  洛夫离我们而去快一年了,我的手机里仍保留着他的微信头像,聊天记录里还有他的话语和笑声,书架上有他多年来相继赠予的诗文集,中间还夹着亲笔信和圣诞卡……  《昨日之蛇》是洛夫赠予我的第二十本书,也是最后一本。书在他离世10天后才寄到厦门。拆开邮包,翻到扉页,看到老友那苍劲的字,仿佛体温犹存。湖南汉子的“柔情”  洛夫是名字,他姓莫,在文坛上被称为“诗魔”。回看中国诗歌史,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