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不断探索素质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關系,并着意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下面仅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基础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谈谈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新学期开学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比如这个学期我们刚接手以后,在师生很陌生的情况下,为了消除一部分学生心中的恐惧,老师不爱打听你们的过去,我只看重今天,不管以前你表现怎样,那已经成为过去,从今天开始,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我相信我们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进步的。”我的这番看似寻常的话,没想到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再加上平时在班上多表扬、鼓励学生,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努力提升自身的“个人魅力”
个人魅力是讲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这种魅力首先表现在对所讲内容有非常透彻的把握,且博览群书、触类旁通。而一些老师备课只是对照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别的书很少涉猎。把自己限制在一个“井底”,又何来源头活水。“个人魅力”需要培养的,这种“个人魅力”源自个人的个性,是个性的自然流露。如果个性得到自然流露,成为自己的风格时,“个人魅力”也就显现出来了。如于丹教授的演讲声情并茂,易中天教授的讲说幽默诙谐。易中天说:“开头必须吸引人,为了避免收视疲劳,在必要时设置悬念,抛出问题。还要有出彩的语言,或者有好听的故事,或者要有‘包袱’。”我们在讲作文做法时,常说作文讲究凤头、猪肚、豹尾,也就是说开头要漂亮引人入胜,下笔就要吸引人,中段要丰满充实,结尾要简洁有力。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做到了凤头、猪肚、豹尾了吗?如果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也能讲得跌宕起伏、幽默风趣,那么,又怎么会抓不住学生呢?
三、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我们每篇课文都花很多时间来理解积累词语,但这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从音形意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课前查字典,上课时到黑板上来注音,点名来说意思,造句,特别是说一些比较好的句子。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四、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我们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五.找准方向,打牢语文基础。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教育短期内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衡量学生和老师的唯一尺度就是学生的成绩。那么我们就要瞄准中考这个大的方向。语文中考试卷从大的方向上是考阅读和作文。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就会知道,其实这里面的还是脱离不了基础,所有题目可以说都是用基础堆积起来的。现在的语文教材一味的追求素质,反而忽略了很多我们以前大家都学过的基础知识。比如我们以前应该都学过形声字和句子成分吧。但是现在的学生对此一窍不通,很多学生甚至对汉语拼音里的声母和韵母都搞不清楚。你说,连这些都不明白,谈何素质?所以,我上课经常会从网上找一些比较基础,而现在的教材上又没有的知识教给学生。
另外,教材上的课文可以少上,多花时间在仿写句子等中考会考到的题目类型上。也可以把课都上成阅读理解课,毕竟现在中考试卷上的阅读分占了一半。
以上这些话都是个人意见,有些观点可能与时代背离,但我还是想说出来。
一、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新学期开学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比如这个学期我们刚接手以后,在师生很陌生的情况下,为了消除一部分学生心中的恐惧,老师不爱打听你们的过去,我只看重今天,不管以前你表现怎样,那已经成为过去,从今天开始,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我相信我们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进步的。”我的这番看似寻常的话,没想到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再加上平时在班上多表扬、鼓励学生,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努力提升自身的“个人魅力”
个人魅力是讲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这种魅力首先表现在对所讲内容有非常透彻的把握,且博览群书、触类旁通。而一些老师备课只是对照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别的书很少涉猎。把自己限制在一个“井底”,又何来源头活水。“个人魅力”需要培养的,这种“个人魅力”源自个人的个性,是个性的自然流露。如果个性得到自然流露,成为自己的风格时,“个人魅力”也就显现出来了。如于丹教授的演讲声情并茂,易中天教授的讲说幽默诙谐。易中天说:“开头必须吸引人,为了避免收视疲劳,在必要时设置悬念,抛出问题。还要有出彩的语言,或者有好听的故事,或者要有‘包袱’。”我们在讲作文做法时,常说作文讲究凤头、猪肚、豹尾,也就是说开头要漂亮引人入胜,下笔就要吸引人,中段要丰满充实,结尾要简洁有力。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做到了凤头、猪肚、豹尾了吗?如果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也能讲得跌宕起伏、幽默风趣,那么,又怎么会抓不住学生呢?
三、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我们每篇课文都花很多时间来理解积累词语,但这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从音形意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课前查字典,上课时到黑板上来注音,点名来说意思,造句,特别是说一些比较好的句子。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四、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我们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五.找准方向,打牢语文基础。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教育短期内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衡量学生和老师的唯一尺度就是学生的成绩。那么我们就要瞄准中考这个大的方向。语文中考试卷从大的方向上是考阅读和作文。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就会知道,其实这里面的还是脱离不了基础,所有题目可以说都是用基础堆积起来的。现在的语文教材一味的追求素质,反而忽略了很多我们以前大家都学过的基础知识。比如我们以前应该都学过形声字和句子成分吧。但是现在的学生对此一窍不通,很多学生甚至对汉语拼音里的声母和韵母都搞不清楚。你说,连这些都不明白,谈何素质?所以,我上课经常会从网上找一些比较基础,而现在的教材上又没有的知识教给学生。
另外,教材上的课文可以少上,多花时间在仿写句子等中考会考到的题目类型上。也可以把课都上成阅读理解课,毕竟现在中考试卷上的阅读分占了一半。
以上这些话都是个人意见,有些观点可能与时代背离,但我还是想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