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感染科急救车封条式管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在2009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感染科使用了封条来对急救车开展管理工作,选择其中118次科室质控管理人员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2009年1月前118次管理部门质检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管理成效。结果:观察组平均检查时间为3.5min,对照组平均检查时间为24min,观察组检查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合格率分别为100%与95.8%,观察组合格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封条式管理模式应用到感染科急救车的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节约人力、物力、财力,避免物品与药品发生短缺问题,有效提升要物品与药品的合格率,保障各项抢救工作可以得到顺利的执行,该种管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关键词:感染科急救车;封条式管理;临床应用
急救车是感染科的必备车辆,共有五个急救车,需要定期进行常规检查,保障物品合格率可以达到100%,感染科急救车的物品与药品数量众多,超过了200件,如果进行一一核对与检查,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也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1]。抢救车需要进行定点放置,其中的物品是工作人员常常接触的物品,如果未做好检查工作,很容易出现物品与药品短缺的情况。在传统检查模式中,检查重点是看药品有无过期、数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在医学模式的发展下,该种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急救车检查需求了,近年来,我院对于感染科急救车使用封条进行管理,取得了理想的成效,现将管理模式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9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感染科使用了封条来对急救车开展管理工作,选择其中118次科室质控管理人员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2009年1月前118次科室质控管理人员资料作为对照组,两组在一般资料来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封条式管理方法
1.2.1 前期管理方法
第一,配备好物品与药物基数,根据感染科用药特点与药品使用频率对抢救车中的物品与药品进行排列摆放。
第二,设置好物品整理登记表,表格内容包括物品与药品名称、剂量、批号、使用情况与有效期。
第三,制作出失效期封条,内容包括责任人、检查日期及失效期,封条规格为15 30cm,张贴不干胶。备用常用急救药品设在急救车第一层,共计8种,32支;抢救药品设置于急救车第二层,共计14种,56支,药品盒上都设置标识,根据失效期将药品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进行排列。将物品设置于抢救车第三层,共计37种60份,根据用途将其设置在两个抽屉、一个小橱中[2]。
第四,由专管人员按照药品与物品失效日期顺序填好抢救药品登记表与物品整理登记表,由专管护士进行核查,看车内药品与物品是否与登记表中的一致,仔细核对无误后在抢救车门与抽屉上贴好封条。
1.2.2 常规管理工作
第一,定于每月最后一周由责任人来检查封条,进行详细记录,若出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并与专管人员汇报,在使用与更换药品、物品时,只要去除封条即可,使用后由当班护士来补充,填写好表格,整理失效期顺序,张贴新的封条。
第二,于每月底由专管人员与护士长来检查抢救车,并做好记录工作。由护理部门定期开展检查工作,确认无误后张贴封条,检查者需要签名,备注时间。在药品失效前3个月及时调换新药[3]。
2 结果
2.1 检查时间
观察组平均检查时间为3.5min,对照组平均检查时间为24min,观察组检查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药品与物品合格率
观察组、对照组合格率分别为100%与95.8%,观察组合格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检查结果对比示意表
组别 检查次数 合格次数 不合格次数 合格率
观察组 118 118 0 100%
对照组 118 113 5 95.8%
3 讨论
抢救车封条式管理法最早应用在香港的医院中,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在各个医院中得到了推广。管理结果显示,将封条式管理法应用在急救车管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清点环节,帮助医院节约人力、物力与财力[4],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查与清点抢救车次数一致,但是检查花费时间却远远优于对照组。同时,封条式管理法能够提升物品与药品使用合格率,避免出现物品与药品短缺的问题,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物品与药品合格率达到了100%,优于对照组的95.8%。同时,封条式管理模式能够很好的反映出急救药品应用情况,清楚记录好药品使用数量与使用时间,方便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检查和核对。将抢救药品登记表与物品整理登记表应用在感染科急救车管理工作中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把握好相关信息,按照近期应用的原则对物品与药品进行有计划的使用,还能够便于药房的调配,有效避免药品临期对医疗资源产生影响。虽然有些医院采用了Excel表格管理抢救药品与无菌药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该种管理模式更加适宜用在重症监护科等开启频率高的科室,在药品使用频率不高的情况下不需要应用计算机[5]。
因此,将封条式管理模式应用到感染科急救车的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节约人力、物力、财力,避免物品与药品发生短缺问题,有效提升要物品与药品的合格率,保障各项抢救工作可以得到顺利的执行,该种管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参考文献:
[1]曾忆恋,谢晓梅.急救车在急诊科的标准化管理方法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3(08):617-618.
[2]徐彩琴,华亚芳.抢救车封条式管理结合电子表单的临床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0(31):115-116.
[3]李连娜,钱娟,赵春艳,杨欲晓,奚慧敏,孙捷.抢救车封存式与开放式管理效果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7,21(18):243-244.
[4]杨邦翠,杨帮芹,张素珍,杨兴华,陈柯,郑华蓉.抢救车封条及交接班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8(04):76-77.
[5]蒋耀颖,刘洁珍,伍敏琦,姜小民.封条式管理及物品有效期一览表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09,18(03):102-103.
关键词:感染科急救车;封条式管理;临床应用
急救车是感染科的必备车辆,共有五个急救车,需要定期进行常规检查,保障物品合格率可以达到100%,感染科急救车的物品与药品数量众多,超过了200件,如果进行一一核对与检查,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也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1]。抢救车需要进行定点放置,其中的物品是工作人员常常接触的物品,如果未做好检查工作,很容易出现物品与药品短缺的情况。在传统检查模式中,检查重点是看药品有无过期、数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在医学模式的发展下,该种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急救车检查需求了,近年来,我院对于感染科急救车使用封条进行管理,取得了理想的成效,现将管理模式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9年1月到2014年6月,我院感染科使用了封条来对急救车开展管理工作,选择其中118次科室质控管理人员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2009年1月前118次科室质控管理人员资料作为对照组,两组在一般资料来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封条式管理方法
1.2.1 前期管理方法
第一,配备好物品与药物基数,根据感染科用药特点与药品使用频率对抢救车中的物品与药品进行排列摆放。
第二,设置好物品整理登记表,表格内容包括物品与药品名称、剂量、批号、使用情况与有效期。
第三,制作出失效期封条,内容包括责任人、检查日期及失效期,封条规格为15 30cm,张贴不干胶。备用常用急救药品设在急救车第一层,共计8种,32支;抢救药品设置于急救车第二层,共计14种,56支,药品盒上都设置标识,根据失效期将药品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进行排列。将物品设置于抢救车第三层,共计37种60份,根据用途将其设置在两个抽屉、一个小橱中[2]。
第四,由专管人员按照药品与物品失效日期顺序填好抢救药品登记表与物品整理登记表,由专管护士进行核查,看车内药品与物品是否与登记表中的一致,仔细核对无误后在抢救车门与抽屉上贴好封条。
1.2.2 常规管理工作
第一,定于每月最后一周由责任人来检查封条,进行详细记录,若出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并与专管人员汇报,在使用与更换药品、物品时,只要去除封条即可,使用后由当班护士来补充,填写好表格,整理失效期顺序,张贴新的封条。
第二,于每月底由专管人员与护士长来检查抢救车,并做好记录工作。由护理部门定期开展检查工作,确认无误后张贴封条,检查者需要签名,备注时间。在药品失效前3个月及时调换新药[3]。
2 结果
2.1 检查时间
观察组平均检查时间为3.5min,对照组平均检查时间为24min,观察组检查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药品与物品合格率
观察组、对照组合格率分别为100%与95.8%,观察组合格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检查结果对比示意表
组别 检查次数 合格次数 不合格次数 合格率
观察组 118 118 0 100%
对照组 118 113 5 95.8%
3 讨论
抢救车封条式管理法最早应用在香港的医院中,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在各个医院中得到了推广。管理结果显示,将封条式管理法应用在急救车管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清点环节,帮助医院节约人力、物力与财力[4],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查与清点抢救车次数一致,但是检查花费时间却远远优于对照组。同时,封条式管理法能够提升物品与药品使用合格率,避免出现物品与药品短缺的问题,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物品与药品合格率达到了100%,优于对照组的95.8%。同时,封条式管理模式能够很好的反映出急救药品应用情况,清楚记录好药品使用数量与使用时间,方便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检查和核对。将抢救药品登记表与物品整理登记表应用在感染科急救车管理工作中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把握好相关信息,按照近期应用的原则对物品与药品进行有计划的使用,还能够便于药房的调配,有效避免药品临期对医疗资源产生影响。虽然有些医院采用了Excel表格管理抢救药品与无菌药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该种管理模式更加适宜用在重症监护科等开启频率高的科室,在药品使用频率不高的情况下不需要应用计算机[5]。
因此,将封条式管理模式应用到感染科急救车的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节约人力、物力、财力,避免物品与药品发生短缺问题,有效提升要物品与药品的合格率,保障各项抢救工作可以得到顺利的执行,该种管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参考文献:
[1]曾忆恋,谢晓梅.急救车在急诊科的标准化管理方法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3(08):617-618.
[2]徐彩琴,华亚芳.抢救车封条式管理结合电子表单的临床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0(31):115-116.
[3]李连娜,钱娟,赵春艳,杨欲晓,奚慧敏,孙捷.抢救车封存式与开放式管理效果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7,21(18):243-244.
[4]杨邦翠,杨帮芹,张素珍,杨兴华,陈柯,郑华蓉.抢救车封条及交接班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8(04):76-77.
[5]蒋耀颖,刘洁珍,伍敏琦,姜小民.封条式管理及物品有效期一览表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09,18(0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