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让他们能在民主平等的氛围、各种问题情境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能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敢提出问题;创设多种问题情境,让学生想提出问题;努力提高“导”的艺术,让学生能提出问题;教给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会提出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 提问引导 问题提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如何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呢?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敢提出问题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有了充分的心理“安全感”和“自由感”,更有了自我表现的勇气,他们会把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说出来,便于和同学们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敢问埋下伏笔。比如说:在课堂上,我经常用微笑、注视、点头、手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并经常问学生:“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点什么?”“你想补充点什么?”……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我的预想,我也决不打断学生的思路。有必要时展开讨论,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让他们有成就感,让其他学生觉得质疑问难是学生应有的权利,是光荣的,从而保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二、创设多种问题情境,让学生想提出问题
创设现实的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能激发学生想问的积极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从矛盾和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而利用已有知识去探索解决。
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我先采用清晰的多媒体动画显示小猴坐在正方形、椭圆形、圆形轮子的汽车上的情境,随着学生的笑声我问了一句: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或发现: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开了:圆形车轮为什么使车子平稳行驶呢?圆形有些什么特征呢?怎样去画圆呢?圆的大小怎样计算呢?圆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呢?……一个个的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我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同时也从中确定了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这样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创设了一定的情境,为学生想提出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
三、努力提高“导”的艺术,让学生能提出问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课堂上不应该搞“一言堂”,包办代替,而应该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提出问题。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多,分析得太细,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例如,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先让学生尝试计算2800+900,得到的商都是3,而余数有的是1,也有的是10或100。这时,教师并不急于分析谁对、谁错,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意见还是不统一。接着,老师又让学生看书,才知道余数应该是100。当时,就有学生又提出疑问,余数为什么是1007最后,有同学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里,教师并没有把知识讲得很多、很细,而是把思维的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能提出问题。
其次,不要替学生想好思路,再让学生照着做。比如:怎样比较2/5和3/5的大小?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把比较的方法告诉了学生,然后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这样说,学生们站起来千篇一律地说:“我是这样想的……”其实,教师不妨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想,一个学生想出思路后,其他的学生可能会想还有没有别的思路。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此外,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发现问题的机会从而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四、教给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会提出问题
常言道: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学生敢问、想问、好问更应该会问。要使学生能问到点子上,问得恰到好处,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问题,一般来说,提问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可以在学习过程的困惑处,可以在法则规律的总结处,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还要使学生变换视角,既可以从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
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提得好、有价值,哪些不着边际、没有道理。一开始,学生提的问题可能“多而杂”,浅显幼稚,不得要领,教师要循循善诱,在关键时刻给予指导。
最后,还要让学生知道,要想问得巧、问得新、问得有价值,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认真观察、善比较。
美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定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倡导“思维无禁区”,鼓励学生“冲动”,理解学生的“异想天开”甚至是“胡思乱想”,让他们能在民主平等的氛围、各种问题情境中,充分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我相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在我们不断地引导与培养下,一定会让我们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让我们的孩子永远充满“?”。
关键词:数学教学 提问引导 问题提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那如何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呢?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敢提出问题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有了充分的心理“安全感”和“自由感”,更有了自我表现的勇气,他们会把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说出来,便于和同学们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敢问埋下伏笔。比如说:在课堂上,我经常用微笑、注视、点头、手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并经常问学生:“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点什么?”“你想补充点什么?”……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我的预想,我也决不打断学生的思路。有必要时展开讨论,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让他们有成就感,让其他学生觉得质疑问难是学生应有的权利,是光荣的,从而保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二、创设多种问题情境,让学生想提出问题
创设现实的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能激发学生想问的积极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从矛盾和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而利用已有知识去探索解决。
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我先采用清晰的多媒体动画显示小猴坐在正方形、椭圆形、圆形轮子的汽车上的情境,随着学生的笑声我问了一句: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或发现:这时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开了:圆形车轮为什么使车子平稳行驶呢?圆形有些什么特征呢?怎样去画圆呢?圆的大小怎样计算呢?圆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呢?……一个个的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我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同时也从中确定了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这样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创设了一定的情境,为学生想提出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
三、努力提高“导”的艺术,让学生能提出问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课堂上不应该搞“一言堂”,包办代替,而应该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提出问题。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多,分析得太细,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例如,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先让学生尝试计算2800+900,得到的商都是3,而余数有的是1,也有的是10或100。这时,教师并不急于分析谁对、谁错,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意见还是不统一。接着,老师又让学生看书,才知道余数应该是100。当时,就有学生又提出疑问,余数为什么是1007最后,有同学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里,教师并没有把知识讲得很多、很细,而是把思维的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能提出问题。
其次,不要替学生想好思路,再让学生照着做。比如:怎样比较2/5和3/5的大小?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把比较的方法告诉了学生,然后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这样说,学生们站起来千篇一律地说:“我是这样想的……”其实,教师不妨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想,一个学生想出思路后,其他的学生可能会想还有没有别的思路。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此外,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发现问题的机会从而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四、教给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会提出问题
常言道: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学生敢问、想问、好问更应该会问。要使学生能问到点子上,问得恰到好处,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问题,一般来说,提问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可以在学习过程的困惑处,可以在法则规律的总结处,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还要使学生变换视角,既可以从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
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提得好、有价值,哪些不着边际、没有道理。一开始,学生提的问题可能“多而杂”,浅显幼稚,不得要领,教师要循循善诱,在关键时刻给予指导。
最后,还要让学生知道,要想问得巧、问得新、问得有价值,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认真观察、善比较。
美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定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倡导“思维无禁区”,鼓励学生“冲动”,理解学生的“异想天开”甚至是“胡思乱想”,让他们能在民主平等的氛围、各种问题情境中,充分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我相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在我们不断地引导与培养下,一定会让我们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让我们的孩子永远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