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业率是考查高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笔者认为当前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不符合实际形势、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职业生涯规划不及时、不适当,而高校可以从认真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联系市场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三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逐日增多,如何在毕业以后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不仅成为学生和家长的目标,也是每个高校的工作重点和难点。要促进毕业生更好的就业和择业,就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什么是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定义有很多种。英国就业能力研究专家 Lee Harvey 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的潜能, 通常表现为学生能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才能完成择业就业的过程, 我们对就业能力的探讨, 归根到底是对大学毕业生能力进行的思考, 这种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应是各种能力的综合, 是具有多种功能、 多个层次的综合体。王吉田在《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与促进》一文中将就业能力分为8种能力即开拓创新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当前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1.职业生涯规划不及时、不适当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测定、 分析、 总结,对自己的兴趣、 价值观、 能力、 性格、 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目前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和学生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度不够,很多也并没有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更没有用来指导实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知自我,完成就业的心理准备,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应从大学生步入大学就开始,高校要切实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学生要真正的予以实施。
2.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进入大学以后,一部分学生放松了自己对学习的要求,抱着六十分就过的态度,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的时间只是集中于期末考试一段时间,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差。其次,还有一部分学生保持了中学时候的学习态度,将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和考证,专业知识学习很好,可是因为很少参加学校或者学院组织的各类活动,在语言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欠缺,而招聘单位往往很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另外,由于学生较少有去公司或者工厂实习和锻炼的机会,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也有欠缺。综合这些方面因素,学生的综合素质令用人单位不满意。
3.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不符合实际形势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如要高工资、高收入,工作地点要在大城市,这种就业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是极不相称的。比如,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求月薪上万提供住房,这显然是一种不理性的选择,这种思想也导致了一部分人找不到相应的工作。市场可以提供给学生们报酬优厚、工作地点好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 而有能力且能够抓住机会的毕竟是少数人。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教育部提出, “从 2008 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应该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学校应该从学生进入大学就开始分阶段、 分重点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高校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最核心的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高校要做到:首先,要提高大学生专业文化知识素养,其次,要提高大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再次,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拓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要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部分学生由于心理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差,在求职遇到挫折的过程中心理压力过大,如果不及时排解,就会引发许多与大学生择业相关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未来的自我发展,而且干扰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应多方式多渠道帮助相关毕业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3.联系市场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历史的惯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学科设置和培养模式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相去甚远,导致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遇阻,这样就要求高校在必要时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教育内容和培养模式。首先,高校可以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动态地调整和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其次,进行校企合作, 让学校成为企业人才的培训基地。最后, 实施“走出去”战略, 开创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社会、 高校和学生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学生自身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同时也要意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联合各方面力量,努力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洁: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 2007(3)
[2]王莹: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促进大学生就业[J],生产力研究 ,2010(6)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EB/OL]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邮电大学)
【关键词】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逐日增多,如何在毕业以后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不仅成为学生和家长的目标,也是每个高校的工作重点和难点。要促进毕业生更好的就业和择业,就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什么是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定义有很多种。英国就业能力研究专家 Lee Harvey 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的潜能, 通常表现为学生能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才能完成择业就业的过程, 我们对就业能力的探讨, 归根到底是对大学毕业生能力进行的思考, 这种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应是各种能力的综合, 是具有多种功能、 多个层次的综合体。王吉田在《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与促进》一文中将就业能力分为8种能力即开拓创新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当前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1.职业生涯规划不及时、不适当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测定、 分析、 总结,对自己的兴趣、 价值观、 能力、 性格、 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目前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和学生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度不够,很多也并没有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更没有用来指导实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知自我,完成就业的心理准备,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应从大学生步入大学就开始,高校要切实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学生要真正的予以实施。
2.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进入大学以后,一部分学生放松了自己对学习的要求,抱着六十分就过的态度,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的时间只是集中于期末考试一段时间,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差。其次,还有一部分学生保持了中学时候的学习态度,将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和考证,专业知识学习很好,可是因为很少参加学校或者学院组织的各类活动,在语言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欠缺,而招聘单位往往很重视这方面的能力。另外,由于学生较少有去公司或者工厂实习和锻炼的机会,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的能力也有欠缺。综合这些方面因素,学生的综合素质令用人单位不满意。
3.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不符合实际形势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如要高工资、高收入,工作地点要在大城市,这种就业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是极不相称的。比如,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求月薪上万提供住房,这显然是一种不理性的选择,这种思想也导致了一部分人找不到相应的工作。市场可以提供给学生们报酬优厚、工作地点好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 而有能力且能够抓住机会的毕竟是少数人。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教育部提出, “从 2008 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应该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学校应该从学生进入大学就开始分阶段、 分重点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2.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高校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最核心的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高校要做到:首先,要提高大学生专业文化知识素养,其次,要提高大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再次,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拓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要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部分学生由于心理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差,在求职遇到挫折的过程中心理压力过大,如果不及时排解,就会引发许多与大学生择业相关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未来的自我发展,而且干扰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应多方式多渠道帮助相关毕业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3.联系市场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历史的惯性等原因,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学科设置和培养模式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相去甚远,导致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遇阻,这样就要求高校在必要时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教育内容和培养模式。首先,高校可以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动态地调整和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其次,进行校企合作, 让学校成为企业人才的培训基地。最后, 实施“走出去”战略, 开创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社会、 高校和学生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学生自身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同时也要意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联合各方面力量,努力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洁: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 2007(3)
[2]王莹: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促进大学生就业[J],生产力研究 ,2010(6)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EB/OL]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