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应是: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时或学生意见难以达成共识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学生个体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只有这样的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关键词:语文 合作 时机 学习
许多教师都能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顺应课改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教育以及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有些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惑,难以取得实效。现就如何开展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设法营造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一位教师在教《散步》这一课时,结合本文通过“一家人散步时发生的分歧,从而体现中年人责任的重大,只有尊老爱幼方能家庭和睦”这一主题,上课之前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时,爷爷、爸爸和我为选择电视频道发生了分歧。如果遥控器在爸爸手中和在我手中,各自会怎样做?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马上就这个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教师因势利导,迅速将学生引导到课文的学习中去。由此可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设置情境,也不失为创设良好学习氛围的一条捷径。在实际教学中,影响合作学习氛围的因素很多,诸如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学生自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这些都有待教师长期培养和训练。
二、正确把握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应是: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时或学生意见难以达成共识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学生个体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只有这样的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就拿教学中疏通古文意思来说吧,几年以前我总爱一字不漏的串讲,生怕学生哪一点弄不懂;后来也曾让学生小组讨论后质疑,可发现仍是少数几个学生的快乐天堂,不少学生则在观众席上一言不发。今年教学《山市》这一课时,我还是下定决心来个“痛苦”的尝试,不过为了照顾更多的基础差的学生,让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言堂”,我决定耐着性子给足学生约十五分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他们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一边读课文一边疏通。在此基础上再小组合作学习五分钟,互相商讨疑难问题。最后将小组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这次大家提问都很积极,真是出乎意料;通过学习,在后来的教学环节里,发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很到位,更是让我惊奇不已……近来有不少学者提出教学的不可预设性,提倡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再加上教师工作的创造性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正确、恰当地把握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从而为学生的学服务。
三、合理采取合作学习的多样形式。
如学习《羚羊木雕》时,我让学生自由分成两组坐好,就“父母做的对”和“我做的对”这两个相反的观点展开辩论比赛,在交代好辩论规则和方法、学生稍作准备后,教室里马上开始了一番唇枪舌战,真令我叫奇!待到时机成熟,我便将他们自然引导到注意父母和我各自的问题,让他们学会辨证地看问题。也许辩论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会了一种思维的方法,更多了一份对生命的深切体验!在训练学生朗读时,我也能找到让学生乐于接受的合作方式。记得那是在课堂上的一次突发奇想:以前预习时朗读都是学生的“单吟独唱”,一遍又一遍的单一模式让他们已觉索然无味,何不来点新方式?于是我说:“请大家选择你们喜欢的读书方式,声情并茂地朗诵冰心的《纸船》,待会儿把你们的朗读效果展示出来。”话音刚落,大家便兴致高涨地投入到朗诵中去了。后来,看到两组上台朗诵的同学俄而分读,俄而合诵,每个人脸上洋溢着自信的风采,我不由得陶醉了……当然,我们还可以将合作学习的触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内外相得益彰。譬如,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编辑小册子开展评比,在课堂上分组进行月球知识擂台赛、开展月球文化展示会的活动等等。实践证明: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上种种合作学习的活动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也能让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四、努力追求合作学习的最高效率。
教育改革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开展合作学习一定要追求最高效率,务必注意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否则必将遭遇空中楼阁的厄运。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回答三个问题:有必要吗?能操作吗?是否有效?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小组讨论的合理性就值得商榷,如四人小组点评课文想像文字的妙处,对妙处的理会是各人不同的,小组怎能统一口径?对课文人物的评价,充满着主观性和个体经验,怎能有一致的认识?利用材料拟作文题,最需要独立思考的,小组讨论恰好对独立思考形成了干扰。我以为这些问题是没有必要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形式的,如果讨论居然有了结果,那一定是个别同学的个人意见而已。这样的合作学习不开展也罢!
以上是笔者对如何开展合作学习进行的较为肤浅的探索,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讨和践行。
关键词:语文 合作 时机 学习
许多教师都能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顺应课改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教育以及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有些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惑,难以取得实效。现就如何开展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设法营造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一位教师在教《散步》这一课时,结合本文通过“一家人散步时发生的分歧,从而体现中年人责任的重大,只有尊老爱幼方能家庭和睦”这一主题,上课之前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时,爷爷、爸爸和我为选择电视频道发生了分歧。如果遥控器在爸爸手中和在我手中,各自会怎样做?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马上就这个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教师因势利导,迅速将学生引导到课文的学习中去。由此可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设置情境,也不失为创设良好学习氛围的一条捷径。在实际教学中,影响合作学习氛围的因素很多,诸如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学生自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这些都有待教师长期培养和训练。
二、正确把握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应是: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时或学生意见难以达成共识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学生个体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只有这样的合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就拿教学中疏通古文意思来说吧,几年以前我总爱一字不漏的串讲,生怕学生哪一点弄不懂;后来也曾让学生小组讨论后质疑,可发现仍是少数几个学生的快乐天堂,不少学生则在观众席上一言不发。今年教学《山市》这一课时,我还是下定决心来个“痛苦”的尝试,不过为了照顾更多的基础差的学生,让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言堂”,我决定耐着性子给足学生约十五分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他们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一边读课文一边疏通。在此基础上再小组合作学习五分钟,互相商讨疑难问题。最后将小组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这次大家提问都很积极,真是出乎意料;通过学习,在后来的教学环节里,发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很到位,更是让我惊奇不已……近来有不少学者提出教学的不可预设性,提倡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再加上教师工作的创造性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正确、恰当地把握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从而为学生的学服务。
三、合理采取合作学习的多样形式。
如学习《羚羊木雕》时,我让学生自由分成两组坐好,就“父母做的对”和“我做的对”这两个相反的观点展开辩论比赛,在交代好辩论规则和方法、学生稍作准备后,教室里马上开始了一番唇枪舌战,真令我叫奇!待到时机成熟,我便将他们自然引导到注意父母和我各自的问题,让他们学会辨证地看问题。也许辩论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会了一种思维的方法,更多了一份对生命的深切体验!在训练学生朗读时,我也能找到让学生乐于接受的合作方式。记得那是在课堂上的一次突发奇想:以前预习时朗读都是学生的“单吟独唱”,一遍又一遍的单一模式让他们已觉索然无味,何不来点新方式?于是我说:“请大家选择你们喜欢的读书方式,声情并茂地朗诵冰心的《纸船》,待会儿把你们的朗读效果展示出来。”话音刚落,大家便兴致高涨地投入到朗诵中去了。后来,看到两组上台朗诵的同学俄而分读,俄而合诵,每个人脸上洋溢着自信的风采,我不由得陶醉了……当然,我们还可以将合作学习的触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内外相得益彰。譬如,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编辑小册子开展评比,在课堂上分组进行月球知识擂台赛、开展月球文化展示会的活动等等。实践证明: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上种种合作学习的活动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也能让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四、努力追求合作学习的最高效率。
教育改革的终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开展合作学习一定要追求最高效率,务必注意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否则必将遭遇空中楼阁的厄运。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回答三个问题:有必要吗?能操作吗?是否有效?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小组讨论的合理性就值得商榷,如四人小组点评课文想像文字的妙处,对妙处的理会是各人不同的,小组怎能统一口径?对课文人物的评价,充满着主观性和个体经验,怎能有一致的认识?利用材料拟作文题,最需要独立思考的,小组讨论恰好对独立思考形成了干扰。我以为这些问题是没有必要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形式的,如果讨论居然有了结果,那一定是个别同学的个人意见而已。这样的合作学习不开展也罢!
以上是笔者对如何开展合作学习进行的较为肤浅的探索,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讨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