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具是指人员在作战、训练、执勤时佩戴的制式用具,主要包括头盔、背囊、雨衣、水壶、干粮袋、枪弹袋、手榴弹弹袋、工具锹套等。广义上看,装具的范围十分宽泛,但是从史至今,装具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是随从于装备和后勤物资出现的,其发展也远远落后于装备本身的发展。到了近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士兵装备的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装具干涉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并且成了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装具问题开始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其地位也开始得到提升。
发展简史
装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弓马时代,刀有刀鞘、箭有箭袋,无论是身背还是腰挂,其形式和意义都和现代装具差不多。但是在古代,士兵的装备序列要简单得多,刀是定制的,箭是定制的,因此其通用化程度也高得多。古代的装具在材料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基本上都是由皮革制成,包括士兵身上盛酒、盛水的皮囊等。
到了火器时代,士兵的装备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装具的进步并不大。所不同的是,武器的携行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枪以背负为主,而枪弹多携带在腰上,因此由腰带和背带组合而成的背挂式装具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据记载,拿破仑是较早关注士兵负重和携行问题的人之一,当时士兵除了装备武器、弹药、基本的挖壕工具外,还要携带4天的口粮。但是拿破仑所能做的,也仅仅是告诉士兵如何合理地携带这些装备,而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由于当时士兵所携带的装备数量并不多,简单的装具组合就可以完成全部的任务,因此问题暴露的并不是很突出。
使用这种由腰带和背带组合的背挂式装具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每一种装备的出现,其最简单的携行办法就是配备一个带背带的挎包,携带时也只要在肩上一挂了之。较为成功的背挂式装具是英国在二战期间装备使用的P37型单兵装具,该单兵装具组成包括帆布腰带、X型帆布吊背带、帆布大背包、帆布小背包、水壶组、帆布枪弹袋等,而且还可根据其单兵任务性质做局部调整,如可加挂铲组、十字镐等。但总体来说,P37型单兵装具还比较简单、人机工程欠佳,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越战时期,美军在二战单兵装具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后推出了轻型负载携行装备(LBE),简化了背带数量,合理地分配负载的质心位置,但是由于其仍将背带作为弹袋、水壶等必需品的主要依托,因此承载面积并没有增加,使用效果也不理想。
在装备较少的情况下,背挂式装具方式本无可厚非,对作战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在战争的推动下,装备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空降作战和敌后穿插作战等作战方式使士兵对装备数量的需求增加,同时对携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一条腰带、几条背带简单组合的承载能力显然是有限的,对行军和作战也很不利。其实早在二战时期,第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背装具就已经出现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美军首次使用了突击背心,这种突击背心采用帆布材料制作,前后设置了许多大的口袋,可以用于放置一些大大小小的装备,如枪弹和手榴弹,而这些物品传统上都是琳琅满目地挂在士兵腰带和背带上的。
第一种真正装备使用的现代背心式装具是美军在1990年代末装备的游骑兵突击携行装具(RACK),也称作模块化轻型负载携行系统(MOLLE)。RACK最初是为陆军第75游骑兵团设计的,由于这种背心式装具的承载面积大大增加,可以携带大量的弹药和装备,而且作战时在不影响机动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取到所需的装备,因此受到了普遍欢迎。在美军的士兵系统——“陆地勇士”的研制过程中,该背心式装具也被作为其背装具研制的基础。
我军单兵装具的发展同样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史,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单具单用、多具披挂的状况,常用的物品一般是左肩右挎,一般的生活用品则采用右肩左挎。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行军背囊,因此打背包成了每个战士的必修课。由于每件装备的装具都是单独设计使用的,通用性很差,给士兵造成很大的不便。进入1990年代后,由于一批新装备相继研制成功,特别是5.8mm枪族的装备使用,带动了装具的整体发展,目前我军的单兵装具已经告别了单具单用、多具披挂的时代,开始进入到战术背心时代。
现代装具的特点
不可否认,现代士兵的作战能力要比过去强得多,但不幸的是,这种能力的提高所付出的代价不单单是金钱,还有士兵身上的沉重负担。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士兵携带的装备更多,每个士兵一般都要携带1~2种枪,有些特种部队的士兵携带的武器数量还要多,步枪、冲锋枪、手枪等挂满了身体的前前后后,再加上数百发枪弹、一定数量的发烟弹、闪光弹、数字电台、夜视瞄具、防弹衣、配发的急救和救生装备等,使士兵不堪重负。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士兵携带的物品质量达72.5kg!装备数量的大幅增加使士兵看起来更像是运送物资的骡子,即使在进入战场时,携带物品的质量也在27kg以上。大约在20世纪初,法国、英国和德国的科学家们曾不约而同地进行过一次试验,试验证明,一个士兵的合理负载应该是其体重的三分之一,有些科学家还得出,负载的质量不能超过25kg,但是如今27kg的携带量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战斗中士兵背负27kg重的物品,还要能够顺畅地拿到自己身上的战斗装备,这谈何容易!因此如何有组织、有规则地将各种装备归置好,也就成了士兵在战斗中的救命法宝。这也是为什么如今装具问题备受关注的原因所在。
随着士兵装备的大幅增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已解决不了装具所面临的问题。进入21世纪,装具的发展呈现出可喜的趋势,各国纷纷开始进行模块化、一体化装具的研制,这一点可以在正红火的单兵综合作战装备研制中窥见一斑。
现代装具可以用体积小、容量大、质量轻、功能全来形容。体积小主要指现代装具不但实现了自身功能的整合,体积大大减小,而且实现了和防弹衣、作战服等有机融合。容量大指现代装具的承载能力更强,如美军的战斗负载携行具(FLC)可以允许投弹手携带22枚40mm枪榴弹,机枪手携带600发的枪弹弹链,步枪手携带16个M16弹匣,而且还可以携带通用的步兵装备,如水壶、干粮、通信器材和夜视装备等。现代装具在材料上也由原来单纯的天然皮革或厚帆布,发展到采用高强度尼龙织物做面料,不但柔软舒适、透气性好,而且质量要轻得多,背囊支架多为轻型合金或塑料材料,有些还可以通过支架来调节装具的质心,使受力合理地作用在腰部和背部之间。其在功能上考虑到了士兵方方面面的需要,如战场抢救、乘车、作战等,在功能设置上更全面合理,通过模块化的方式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功能的增减。对一件合格的现代装具而言,其必须要能适应和武器同样苛刻的使用条件,如适应温度-40℃~50℃,能在热区、寒区、沿海、风沙等自然条件下正常使用,同时具备防火性能、阻燃性能等。根据需要,装具设计应有利于实战,携行安全可靠,不应影响士兵的战术动作或因碰撞而损坏武器和装具。
装具看似是武器装备的附件,但却是关乎军警人员的生命。值得高兴的是,现在关心装具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商用技术的突飞猛进、军民应用的结合推动了装具的更进一步发展,相信将来更好的装具会不断出现。
发展简史
装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弓马时代,刀有刀鞘、箭有箭袋,无论是身背还是腰挂,其形式和意义都和现代装具差不多。但是在古代,士兵的装备序列要简单得多,刀是定制的,箭是定制的,因此其通用化程度也高得多。古代的装具在材料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基本上都是由皮革制成,包括士兵身上盛酒、盛水的皮囊等。
到了火器时代,士兵的装备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装具的进步并不大。所不同的是,武器的携行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枪以背负为主,而枪弹多携带在腰上,因此由腰带和背带组合而成的背挂式装具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据记载,拿破仑是较早关注士兵负重和携行问题的人之一,当时士兵除了装备武器、弹药、基本的挖壕工具外,还要携带4天的口粮。但是拿破仑所能做的,也仅仅是告诉士兵如何合理地携带这些装备,而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由于当时士兵所携带的装备数量并不多,简单的装具组合就可以完成全部的任务,因此问题暴露的并不是很突出。
使用这种由腰带和背带组合的背挂式装具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每一种装备的出现,其最简单的携行办法就是配备一个带背带的挎包,携带时也只要在肩上一挂了之。较为成功的背挂式装具是英国在二战期间装备使用的P37型单兵装具,该单兵装具组成包括帆布腰带、X型帆布吊背带、帆布大背包、帆布小背包、水壶组、帆布枪弹袋等,而且还可根据其单兵任务性质做局部调整,如可加挂铲组、十字镐等。但总体来说,P37型单兵装具还比较简单、人机工程欠佳,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越战时期,美军在二战单兵装具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后推出了轻型负载携行装备(LBE),简化了背带数量,合理地分配负载的质心位置,但是由于其仍将背带作为弹袋、水壶等必需品的主要依托,因此承载面积并没有增加,使用效果也不理想。
在装备较少的情况下,背挂式装具方式本无可厚非,对作战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在战争的推动下,装备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空降作战和敌后穿插作战等作战方式使士兵对装备数量的需求增加,同时对携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一条腰带、几条背带简单组合的承载能力显然是有限的,对行军和作战也很不利。其实早在二战时期,第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背装具就已经出现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美军首次使用了突击背心,这种突击背心采用帆布材料制作,前后设置了许多大的口袋,可以用于放置一些大大小小的装备,如枪弹和手榴弹,而这些物品传统上都是琳琅满目地挂在士兵腰带和背带上的。
第一种真正装备使用的现代背心式装具是美军在1990年代末装备的游骑兵突击携行装具(RACK),也称作模块化轻型负载携行系统(MOLLE)。RACK最初是为陆军第75游骑兵团设计的,由于这种背心式装具的承载面积大大增加,可以携带大量的弹药和装备,而且作战时在不影响机动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取到所需的装备,因此受到了普遍欢迎。在美军的士兵系统——“陆地勇士”的研制过程中,该背心式装具也被作为其背装具研制的基础。
我军单兵装具的发展同样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史,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单具单用、多具披挂的状况,常用的物品一般是左肩右挎,一般的生活用品则采用右肩左挎。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行军背囊,因此打背包成了每个战士的必修课。由于每件装备的装具都是单独设计使用的,通用性很差,给士兵造成很大的不便。进入1990年代后,由于一批新装备相继研制成功,特别是5.8mm枪族的装备使用,带动了装具的整体发展,目前我军的单兵装具已经告别了单具单用、多具披挂的时代,开始进入到战术背心时代。
现代装具的特点
不可否认,现代士兵的作战能力要比过去强得多,但不幸的是,这种能力的提高所付出的代价不单单是金钱,还有士兵身上的沉重负担。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士兵携带的装备更多,每个士兵一般都要携带1~2种枪,有些特种部队的士兵携带的武器数量还要多,步枪、冲锋枪、手枪等挂满了身体的前前后后,再加上数百发枪弹、一定数量的发烟弹、闪光弹、数字电台、夜视瞄具、防弹衣、配发的急救和救生装备等,使士兵不堪重负。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士兵携带的物品质量达72.5kg!装备数量的大幅增加使士兵看起来更像是运送物资的骡子,即使在进入战场时,携带物品的质量也在27kg以上。大约在20世纪初,法国、英国和德国的科学家们曾不约而同地进行过一次试验,试验证明,一个士兵的合理负载应该是其体重的三分之一,有些科学家还得出,负载的质量不能超过25kg,但是如今27kg的携带量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战斗中士兵背负27kg重的物品,还要能够顺畅地拿到自己身上的战斗装备,这谈何容易!因此如何有组织、有规则地将各种装备归置好,也就成了士兵在战斗中的救命法宝。这也是为什么如今装具问题备受关注的原因所在。
随着士兵装备的大幅增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已解决不了装具所面临的问题。进入21世纪,装具的发展呈现出可喜的趋势,各国纷纷开始进行模块化、一体化装具的研制,这一点可以在正红火的单兵综合作战装备研制中窥见一斑。
现代装具可以用体积小、容量大、质量轻、功能全来形容。体积小主要指现代装具不但实现了自身功能的整合,体积大大减小,而且实现了和防弹衣、作战服等有机融合。容量大指现代装具的承载能力更强,如美军的战斗负载携行具(FLC)可以允许投弹手携带22枚40mm枪榴弹,机枪手携带600发的枪弹弹链,步枪手携带16个M16弹匣,而且还可以携带通用的步兵装备,如水壶、干粮、通信器材和夜视装备等。现代装具在材料上也由原来单纯的天然皮革或厚帆布,发展到采用高强度尼龙织物做面料,不但柔软舒适、透气性好,而且质量要轻得多,背囊支架多为轻型合金或塑料材料,有些还可以通过支架来调节装具的质心,使受力合理地作用在腰部和背部之间。其在功能上考虑到了士兵方方面面的需要,如战场抢救、乘车、作战等,在功能设置上更全面合理,通过模块化的方式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功能的增减。对一件合格的现代装具而言,其必须要能适应和武器同样苛刻的使用条件,如适应温度-40℃~50℃,能在热区、寒区、沿海、风沙等自然条件下正常使用,同时具备防火性能、阻燃性能等。根据需要,装具设计应有利于实战,携行安全可靠,不应影响士兵的战术动作或因碰撞而损坏武器和装具。
装具看似是武器装备的附件,但却是关乎军警人员的生命。值得高兴的是,现在关心装具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商用技术的突飞猛进、军民应用的结合推动了装具的更进一步发展,相信将来更好的装具会不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