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偶然和几个媒体圈的朋友谈起了广播节目,几位同人对其口碑居然一致地不良:主持人的口误太多了,上节目不做案头准备吗?主持人的口头语太多,每说一句话都有些个“那”、“这个”之类的零碎;主持人、嘉宾加短信互动,一侃就是一个小时,说了半天跟什么都没说一样,留不下任何教益,等等。
身为广电行业的从业人员,笔者眼见电台十余年来的重新崛起:越来越多的百姓开上了私家车,电台的声音进入了每一个驾驶者和乘车人的耳朵,为电台节目重新找回了一大群高端听众;越来越普及的手机,附带的收音机功能,也让听广播成为许多公交地铁族路途上的选择。可以说,曾经一度弱势的广播已经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重新站进了强势媒体的行列。但是近一两年,听众的人数、收听率等数据还维持着“高位盘整”,可对某些电台节目的好评度,听众的反应已渐趋减弱。
前不久的下班路上,笔者专门对同一时间段里的几家电台进行了“监听”,情形确实堪忧:
其一,某电台的一档直播新闻节目,不到半小时的节目时间,声音还不错的女主持人居然出现了近20次的口误,断句、停顿错误;宇音误读;某位国外首脑的名字磕磕巴巴几遍才念对;
其二,另一个电台,几住嘉宾笑闹不停,声音夸张,插科打诨地互开玩笑;
其三,某现场记者正在发回报道,先是信号忽强忽弱,继而是绝不标准的普通话,每句话的连接都是“这个这个”。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广播电视主持人应当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试问,连一篇简单的新闻稿都念不通顺,如此多的口误,你的证是怎么来的?再有,节目的编辑也罢,现场的记者也好,面对无数听众,你就不准备好一个文字的草稿再上节日?想说什么说什么,想起什么说什么,你能避免令人生厌的口水话?
老一辈的播音主持人,从业多年极少出错,当然这跟当时的节目基本录播有关。但口齿的功底、文字的功底、背稿的功底,我们还是能从当时少量的直播节目中感受到。诚然,以往的广播电视所谓播音腔的刻板也不值得推崇,流利自然的口语化播音风格是符合受众的需求的,但是,口语不是一定要有口误,口语也不等于啰嗦的口水话。
口误、口水话的问题,是客观上影响电台节目口碑的原因之一。而近来电台的许多节目,大都采用本文开始时提到的那种主持人、嘉宾加短信互动的形式,这样的节目,制作播出也许确实是省钱省力,但这种千篇一律的做法是否可以少些再少些?
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录音报道、长书连播,这些既有广播特色、听众又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应当多些再多些。
《舌尖上的中国》别样的美食纪录片
近年来荧屏上涌现出了不少美食节目,但央视原创纪录大片《舌尖上的中国》与众不同。首先,它是央视首部美食类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还有美食家蔡澜、沈宏非担任顾问,转战中国几十个城市拍摄……这一切使得这部纪录片具有了别样的特色,因此,它不仅画面精美,内容丰富,而且通过对中华美食很多个侧面的记录,展现出中华饮食之美,同时也让观众了解到中国各地多姿多彩的美食背后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以及饮食与当地人之间那种紧密的联系。
《舌尖上的中国》不按菜系划分,而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主题讲述了干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以及在这些饮食习惯影响下的生活状态。该片知识性很强,让人获益良多。比如,我们经常吃的辣椒,居然是引自国外的;泡椒的发明催生出川菜里的“鱼香”口味;美味的紫菜居然是顶着浪头、冒着被海浪冲走的危险采摘下来的……该片不光讲美食,里面也有人物有故事,“鱼把头”、卖黄馕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小姑娘、精明的种辣椒的农妇……这些享受美食、创造美食的故事,更加打动人心。《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看到美食背后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境况和滋味,也看到了美食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这样的节目真是赏心悦目,难怪央视一套每晚10点半播出后,第二天马上又安排重播。
从舌尖上体会人生五味
现在已经少有让人真心喜爱的节目,而《舌尖上的中国》做到了。
打动我以及众多“吃货”的是充满全片的“真诚”两字。在节目创作上用13个月的时间孕育,走遍中国大江南北,深入偏僻的县镇……虽然片中不断出现唯美的食物镜头,仿佛让你感受到扑鼻的浓香,但是节目更加关注普通的劳动者,因为他们是这些美食的缔造者。
凌晨,住在香格里拉的卓玛姑娘就已经在森林里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采集完成后,她细心地把周围的松针盖好,这样才不会破坏菌丝,延续大自然的馈赠,节目记录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尊敬与感谢。云南大理山区的人们用盐井熬盐。老黄用自制的诺盐抹在猪肉上,3年以后经晒干、霉变等工序,著名的诺邓火腿才算做好……
节目忠实地还原了许多地方食物的加工、生产过程,让人觉得不但是美食,它的生产过程也是那么美好,人和自然是如此的和谐。现在有太多的理由怀疑我们的食物,但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后你会发现想做好它其实很简单,就是对自然有一颗敬畏之心。正如节目导演说的,“我们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有了这样真诚的创作心态,该片想不走红都难!
身为广电行业的从业人员,笔者眼见电台十余年来的重新崛起:越来越多的百姓开上了私家车,电台的声音进入了每一个驾驶者和乘车人的耳朵,为电台节目重新找回了一大群高端听众;越来越普及的手机,附带的收音机功能,也让听广播成为许多公交地铁族路途上的选择。可以说,曾经一度弱势的广播已经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重新站进了强势媒体的行列。但是近一两年,听众的人数、收听率等数据还维持着“高位盘整”,可对某些电台节目的好评度,听众的反应已渐趋减弱。
前不久的下班路上,笔者专门对同一时间段里的几家电台进行了“监听”,情形确实堪忧:
其一,某电台的一档直播新闻节目,不到半小时的节目时间,声音还不错的女主持人居然出现了近20次的口误,断句、停顿错误;宇音误读;某位国外首脑的名字磕磕巴巴几遍才念对;
其二,另一个电台,几住嘉宾笑闹不停,声音夸张,插科打诨地互开玩笑;
其三,某现场记者正在发回报道,先是信号忽强忽弱,继而是绝不标准的普通话,每句话的连接都是“这个这个”。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广播电视主持人应当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试问,连一篇简单的新闻稿都念不通顺,如此多的口误,你的证是怎么来的?再有,节目的编辑也罢,现场的记者也好,面对无数听众,你就不准备好一个文字的草稿再上节日?想说什么说什么,想起什么说什么,你能避免令人生厌的口水话?
老一辈的播音主持人,从业多年极少出错,当然这跟当时的节目基本录播有关。但口齿的功底、文字的功底、背稿的功底,我们还是能从当时少量的直播节目中感受到。诚然,以往的广播电视所谓播音腔的刻板也不值得推崇,流利自然的口语化播音风格是符合受众的需求的,但是,口语不是一定要有口误,口语也不等于啰嗦的口水话。
口误、口水话的问题,是客观上影响电台节目口碑的原因之一。而近来电台的许多节目,大都采用本文开始时提到的那种主持人、嘉宾加短信互动的形式,这样的节目,制作播出也许确实是省钱省力,但这种千篇一律的做法是否可以少些再少些?
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录音报道、长书连播,这些既有广播特色、听众又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应当多些再多些。
《舌尖上的中国》别样的美食纪录片
近年来荧屏上涌现出了不少美食节目,但央视原创纪录大片《舌尖上的中国》与众不同。首先,它是央视首部美食类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还有美食家蔡澜、沈宏非担任顾问,转战中国几十个城市拍摄……这一切使得这部纪录片具有了别样的特色,因此,它不仅画面精美,内容丰富,而且通过对中华美食很多个侧面的记录,展现出中华饮食之美,同时也让观众了解到中国各地多姿多彩的美食背后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以及饮食与当地人之间那种紧密的联系。
《舌尖上的中国》不按菜系划分,而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主题讲述了干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以及在这些饮食习惯影响下的生活状态。该片知识性很强,让人获益良多。比如,我们经常吃的辣椒,居然是引自国外的;泡椒的发明催生出川菜里的“鱼香”口味;美味的紫菜居然是顶着浪头、冒着被海浪冲走的危险采摘下来的……该片不光讲美食,里面也有人物有故事,“鱼把头”、卖黄馕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小姑娘、精明的种辣椒的农妇……这些享受美食、创造美食的故事,更加打动人心。《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看到美食背后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境况和滋味,也看到了美食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这样的节目真是赏心悦目,难怪央视一套每晚10点半播出后,第二天马上又安排重播。
从舌尖上体会人生五味
现在已经少有让人真心喜爱的节目,而《舌尖上的中国》做到了。
打动我以及众多“吃货”的是充满全片的“真诚”两字。在节目创作上用13个月的时间孕育,走遍中国大江南北,深入偏僻的县镇……虽然片中不断出现唯美的食物镜头,仿佛让你感受到扑鼻的浓香,但是节目更加关注普通的劳动者,因为他们是这些美食的缔造者。
凌晨,住在香格里拉的卓玛姑娘就已经在森林里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采集完成后,她细心地把周围的松针盖好,这样才不会破坏菌丝,延续大自然的馈赠,节目记录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尊敬与感谢。云南大理山区的人们用盐井熬盐。老黄用自制的诺盐抹在猪肉上,3年以后经晒干、霉变等工序,著名的诺邓火腿才算做好……
节目忠实地还原了许多地方食物的加工、生产过程,让人觉得不但是美食,它的生产过程也是那么美好,人和自然是如此的和谐。现在有太多的理由怀疑我们的食物,但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后你会发现想做好它其实很简单,就是对自然有一颗敬畏之心。正如节目导演说的,“我们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有了这样真诚的创作心态,该片想不走红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