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动起来呢?我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教师角色
1、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当好组织者,组织全班学生做好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师依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可把学生分成多个组(一般以四个小组为宜),如有必要还可以在小组中细分。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完成教师要求的教学任务。教师作相对评定后,相对落后的小组成员,可作适当的惩罚,目的是激发其内在的潜能。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使用以下分组和确定小组成员模式图;
2、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者,学习知识的指导者。教师围绕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其发展,展开教学设计,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和步骤要布置得科学合理。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何时给予学生及时指导,引导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体的实施步骤中要注意详细的说明。
3、教师是学生的心理支持者,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都会产生种种心理矛盾。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首先,教师要帮助全体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在英语学习中害羞和焦虑的心理,激励各小组成员勇于接受并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其次,在活动完成后,各小组成员的活动结果各有千秋,教师可用“A、B、C、D”四等级来评定小组成员成绩,成绩为“A、B、C”三等的小组成员加以表扬和鼓励,使其不骄不躁,稳步向前发展;成绩为“D”等级的小组成员面临的心理压力最大,既要面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各种看法。自尊心也最易受到伤害,因此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要重视小组成员的情感变化。教师要有谅解和宽容的心,主动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主动倾听学生的苦闷和烦恼,使他们乐于接受挫折,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学生角色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以主体为出发点,展开教学活动。各小组成员学习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风格不同、经验背景不同及情感态度不同带来的差异,求同存异。教师要选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小组长,使其带领小组成员积极思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來,更好地完成教师要求的学习任务。教师要给予小组长一定的特权。比如: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去征求小组成员的意见,代表本小组成员向老师和其他小组长求教,并把求教的情况和本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统一意见后代表本小组发表意见和见解。经过各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讨论,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教师最后作教学活动总结。这样,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活动起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并为下次的教学打好基础。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使用以下人际关系模式图:
三、教学活动过程中值得探讨的地方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对即将实施教学的课作精心设计。教师开展教学时,分组情况比较固定,但可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作相应的调整,确定各小组的组长是教学活动能否开展得顺利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引导各小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教师应该及时在课堂上调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要让学生的矛盾和冲突扩大化。教师要把握对学生的评判的尺度,作一个比较有人性化的教学活动总结,以便能够圆满地完成教学活动任务。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刻想着围绕教学内容使学生动起来,展开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相信,通过认真实践和总结,想出办法,并付出艰辛的劳动,真正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动起来,就会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事实。
一、教师角色
1、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当好组织者,组织全班学生做好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师依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可把学生分成多个组(一般以四个小组为宜),如有必要还可以在小组中细分。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完成教师要求的教学任务。教师作相对评定后,相对落后的小组成员,可作适当的惩罚,目的是激发其内在的潜能。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使用以下分组和确定小组成员模式图;
2、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者,学习知识的指导者。教师围绕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其发展,展开教学设计,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和步骤要布置得科学合理。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何时给予学生及时指导,引导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体的实施步骤中要注意详细的说明。
3、教师是学生的心理支持者,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都会产生种种心理矛盾。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首先,教师要帮助全体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在英语学习中害羞和焦虑的心理,激励各小组成员勇于接受并完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其次,在活动完成后,各小组成员的活动结果各有千秋,教师可用“A、B、C、D”四等级来评定小组成员成绩,成绩为“A、B、C”三等的小组成员加以表扬和鼓励,使其不骄不躁,稳步向前发展;成绩为“D”等级的小组成员面临的心理压力最大,既要面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各种看法。自尊心也最易受到伤害,因此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要重视小组成员的情感变化。教师要有谅解和宽容的心,主动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主动倾听学生的苦闷和烦恼,使他们乐于接受挫折,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学生角色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以主体为出发点,展开教学活动。各小组成员学习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风格不同、经验背景不同及情感态度不同带来的差异,求同存异。教师要选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小组长,使其带领小组成员积极思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來,更好地完成教师要求的学习任务。教师要给予小组长一定的特权。比如: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去征求小组成员的意见,代表本小组成员向老师和其他小组长求教,并把求教的情况和本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统一意见后代表本小组发表意见和见解。经过各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讨论,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教师最后作教学活动总结。这样,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活动起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并为下次的教学打好基础。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使用以下人际关系模式图:
三、教学活动过程中值得探讨的地方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对即将实施教学的课作精心设计。教师开展教学时,分组情况比较固定,但可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作相应的调整,确定各小组的组长是教学活动能否开展得顺利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引导各小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教师应该及时在课堂上调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要让学生的矛盾和冲突扩大化。教师要把握对学生的评判的尺度,作一个比较有人性化的教学活动总结,以便能够圆满地完成教学活动任务。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刻想着围绕教学内容使学生动起来,展开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相信,通过认真实践和总结,想出办法,并付出艰辛的劳动,真正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动起来,就会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