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需要积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人类社会的灿烂文明,就是一个在学习,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不断进取,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学习与继承的手段,基本都是通过阅读前人留下的文件、书籍,让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等。可以说,如果前人的历史沉淀堆积成巨人的肩膀,那阅读就是我们通向巨人肩膀的阶梯。
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线工作,我常听学生家长们感慨:“我家的孩子热衷于看电视,看漫画书、卡通片,上网打游戏比成年人还厉害,就是不爱看课外书,而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却较差。”确实,当今多样化、信息化的社会,对传统的书籍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不用说孩子们不爱看书,就连成人们也热衷于看电视、上网查资料,把书籍束之高阁。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锻造良好的文字基础以及出色的语感。为了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我尝试通过这几个途径来实现:
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有效阅读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为了使学生读书有所获,我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读过一本读物后,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的书名记录下来,书中的好词好句、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摘抄下来,让学生有感而发,写读后的感想、写随笔。并指导他们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外读物,分别记载,这样学生的读书笔记可以当资料保存。例如:古诗词摘抄本、成语摘抄本、好词好句摘抄本、名言警句摘抄本、仿写、续写片段等等。这样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资料,还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阅读是积累,写作是创造,丰富的阅读是创造的源泉,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了大量的语文资源,使他们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把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的结合,既能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总之,通过指导、推荐、各种活动的开展,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让书香充满校园,让读书伴随学生成长。
二、激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三、阅读需要推广人引导
那么,怎么改变当前小学生的阅读功利化现状?单纯呼吁并等待着人们的观念更新,显然行不通,必须有一两个可实际操作的方法才行。
朱永新认为,建立阅读推广人制度,加强阅读引导,是关键。
蓝琼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家长们选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些家长要求很小的孩子读文学名著,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消化得了这些名著,对于一、二年级学生,绘本图画书最适合他们,三、四年级的学生,大字多图的桥梁书最适合他们,适合孩子年龄和心理成长的书,才能让他们感兴趣,也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精神。还有的家长偏好文学类书籍,事实上,对于男孩子来说,科普读物可能更适合他们。所以,要让孩子们读书不功利,有个好的阅读胃口,让阅读推广人发挥起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阅读推广人可以由老师担任,也可以由家长担任,还可以由一些热心阅读的社会人士担任。由他们把那些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能够点燃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好书介绍给孩子们,甚至到学校读给孩子们听。例如深圳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的三叶草故事家庭,就是由故事妈妈组成的团体,到学校把最好的书读给孩子们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瘦身课时”轻松阅读
课内增量阅读要有成效,必须先减量不减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采用的是单元备课,比如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祖国在我心间》中的“图”和“国”的识字教学,就应该让学生结合“语文天地”中的“描一描,写一写”去区分,还有“语文天地”也提到本课教学。自读课文我一般也压缩了一半的时间,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在课堂上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来体现课内增量阅读的实效性。
五、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阅读与作文教学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只有把两者的功能有机结合,形成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活动序列,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各自的独立功能,以及彼此之间的作用都得到发挥,获得语文教育课程的协调发展,这就是戴汝潜提出的“读写同步发展论”。
“读写结合”就是语文学习的“学以致用”。阅读教学的收获如果不通过相应的作文实践予以“物化”,那么,阅读教学的预期目的就有可能落空。“读写结合”反映的是语文教育内容的整体性,作为课程,阅读是主导,是核心,它不仅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而且只有与写作学习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够体现语文教育的整体功能。
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孩子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我们应当不断的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教给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且创设一切有利于孩子开展课外阅读的条件,鼓励他们去阅读。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可能成为孩子生命一部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线工作,我常听学生家长们感慨:“我家的孩子热衷于看电视,看漫画书、卡通片,上网打游戏比成年人还厉害,就是不爱看课外书,而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却较差。”确实,当今多样化、信息化的社会,对传统的书籍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不用说孩子们不爱看书,就连成人们也热衷于看电视、上网查资料,把书籍束之高阁。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锻造良好的文字基础以及出色的语感。为了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我尝试通过这几个途径来实现:
一、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有效阅读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为了使学生读书有所获,我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读过一本读物后,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的书名记录下来,书中的好词好句、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摘抄下来,让学生有感而发,写读后的感想、写随笔。并指导他们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外读物,分别记载,这样学生的读书笔记可以当资料保存。例如:古诗词摘抄本、成语摘抄本、好词好句摘抄本、名言警句摘抄本、仿写、续写片段等等。这样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资料,还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阅读是积累,写作是创造,丰富的阅读是创造的源泉,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了大量的语文资源,使他们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把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的结合,既能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总之,通过指导、推荐、各种活动的开展,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让书香充满校园,让读书伴随学生成长。
二、激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三、阅读需要推广人引导
那么,怎么改变当前小学生的阅读功利化现状?单纯呼吁并等待着人们的观念更新,显然行不通,必须有一两个可实际操作的方法才行。
朱永新认为,建立阅读推广人制度,加强阅读引导,是关键。
蓝琼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家长们选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些家长要求很小的孩子读文学名著,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消化得了这些名著,对于一、二年级学生,绘本图画书最适合他们,三、四年级的学生,大字多图的桥梁书最适合他们,适合孩子年龄和心理成长的书,才能让他们感兴趣,也才能真正滋养他们的精神。还有的家长偏好文学类书籍,事实上,对于男孩子来说,科普读物可能更适合他们。所以,要让孩子们读书不功利,有个好的阅读胃口,让阅读推广人发挥起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阅读推广人可以由老师担任,也可以由家长担任,还可以由一些热心阅读的社会人士担任。由他们把那些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能够点燃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好书介绍给孩子们,甚至到学校读给孩子们听。例如深圳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的三叶草故事家庭,就是由故事妈妈组成的团体,到学校把最好的书读给孩子们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瘦身课时”轻松阅读
课内增量阅读要有成效,必须先减量不减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我采用的是单元备课,比如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祖国在我心间》中的“图”和“国”的识字教学,就应该让学生结合“语文天地”中的“描一描,写一写”去区分,还有“语文天地”也提到本课教学。自读课文我一般也压缩了一半的时间,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在课堂上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来体现课内增量阅读的实效性。
五、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阅读与作文教学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只有把两者的功能有机结合,形成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活动序列,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各自的独立功能,以及彼此之间的作用都得到发挥,获得语文教育课程的协调发展,这就是戴汝潜提出的“读写同步发展论”。
“读写结合”就是语文学习的“学以致用”。阅读教学的收获如果不通过相应的作文实践予以“物化”,那么,阅读教学的预期目的就有可能落空。“读写结合”反映的是语文教育内容的整体性,作为课程,阅读是主导,是核心,它不仅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而且只有与写作学习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够体现语文教育的整体功能。
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更是一种纯粹的孩子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互动。我们应当不断的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教给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并且创设一切有利于孩子开展课外阅读的条件,鼓励他们去阅读。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可能成为孩子生命一部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