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echu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目标
   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过程,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生理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一组实验的操作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2、通过光合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这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光合作用的概念是学生学得的第一个复杂的概念,如何以概念和形成途径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此有必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再以一组光合作用的探索实验加以检验。而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能否成功,则是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本节的教学安排为3课时,第1课时讲授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索性实验,第3课时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及意义。
  教法:(先学后教的方法)
  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事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通过概述某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或结果,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教学内容如下:
  科学家实验过程或结果实验结论
  海尔蒙特 1648 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浇灌,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90kg干土减重57g柳的增重来自水
  普利斯特利 1771钟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将小鼠与植物同时放入密封的钟罩内,小鼠生活正常植物能"净化"空气
  英格豪斯 1779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光的重要作用
  谢尼伯 1782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CO2,释放O2CO2是原料,O2是产物
  索热尔 1804植物增重大于CO2吸收量减去O2释放量水是原料
  萨克斯 1864发现照光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有机物是产物
  其教学目标有三:一是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因此要珍惜学习知识的机会;二是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三是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做准备。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条件、产物的实验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难点:光合作用实验的组织和实施 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
  引言:上一节我们了解了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结构有着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那么,什么是光合作用呢?光合作用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这还得从柳苗生长之迷说起。
  17世纪以前人们认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一定是从土壤中获得生长需要的各种物质。一株大树那粗大的树干、茂密的枝叶、丰硕的果实,都是由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物质变化来的。果真是这样吗?怎样证明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科学家是通过探究过程寻求有关自然界各种问题的答案的,揭示柳苗生长之迷也是如此。
  在课前查资料的基础上,请同学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海尔蒙特的实验。
  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设计了一个简单而又巧妙的实验:他将一棵重2.3kg的柳苗栽种到一个盛有土壤的木桶中,木桶内土壤的重量是90kg。此后,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柳苗。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他专门制作了桶盖。5年过去了,柳苗渐渐地长大了。他再次称量柳苗和土壤的重量,结果使海尔蒙特大吃一惊:柳苗重量增加74.5kg,土壤重量仅减少了0.057kg!(配合投影图)同学们,根据海尔蒙特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组讨论发言,得出结论:柳苗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板书:海尔蒙特 柳苗生长之迷
  说明柳苗的增重来自水)
  提问: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讨论发言:可提到阳光、空气。看来,海尔蒙特的实验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那么,后来的科学家又是怎样做的呢?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在研究助燃空气时,做了一个新奇的实验。请几个同学分角色扮演蜡烛、小鼠、绿色植物和太阳,伴随着解说员的讲解表演普利斯特利的三个实验(配合投影图)。
  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结论:植物能"净化"空气。(板书:普利斯特利 钟罩内的实验 说明植物能"净化"空气)
  提问: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
   讨论回答引出下一个实验:阅读材料"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他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这种释放气体的能力在夕阳西下时降低,日落后则完全停止?quot;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光的重要作用。(板书:英格豪斯 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说明光的重要性)
  提问:英格豪斯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光)
  讲述:那么,在光照下绿色植物究竟释放什么气体?这种气体是否与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有关呢?后来,科学家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成分,明确了这种气体就是氧气。
  
  提问:上述研究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各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板书:谢尼伯 发现光照时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 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产物是氧;索热尔
  植物增重量大于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去氧的释放量 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水;萨克斯 发现光照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 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这样一个生产加工的过程是在哪进行的呢?
    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阳光;产物是淀粉和氧;场所是叶绿体。
  板书设计:(略)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协作精神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的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把鼓励变成行动。  【关键词】自评 互评 小组评价 口头评价 书面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一张试卷解决一切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评价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课
期刊
【摘要】高三复习阶段,教师要把重点切换到提升学生答题的能力上来,这有利于学生跳出题海,减轻学生负担,且有助于他们轻松答题,以达到减少主观题失分的效果。  【关键词】高考复习 主观题 答题能力    新的政治课程要更加强调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把学科的理论逻辑和社会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有效提升政治课教学的生命活力。而以上目标要求,最终都会在高考卷中充分体现,尤其是主观题。因此学生的"综合阐
期刊
【摘要】英语思维对英语学习和英语运用是至关重要的。英汉思维差异不但困扰山区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如何培养山区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将成为广大山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山区学生英汉思维差异存在的原因和探讨怎样培养山区学生的英语思维为重点,并试图探索出如何培养山区学生用英语思维去思考 、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山区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汉语思维向英语思维的转变,这对帮助学
期刊
1.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有:1、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2、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3、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要求幼儿园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计划活动,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
期刊
【摘要】本文就如何借助音乐的文本素材、优美的教学语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法来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音乐欣赏 欣赏方法 教学效果  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等的限制,他们对于音乐的认识相对肤浅,常常受到社会环境的左右。因而对学生加强引导
期刊
【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学校教育肩负了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的地位。  【关键词】知识经济 创新思维 语文实践 创造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促使社会走上了信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新阶段。进入21世纪,时代的发展不
期刊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基础场所,随着教育体质的改革,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观念随着发生转变。在以学生分数为重点的岗位考核机制下,教师的工作重点默默地转变为教好书,学生的分数成为教师的命根,为了赢取高分数,教师花了大量精力,而后在统考中取得了第一名,教师便成为好教师,学校赢得了教学质量好的美誉。分数、名次成为教育质量的代名词,然而教育中的重点之一,育人便在紧张的教授文化知识过程中,被慢慢淡化了。有师感叹:"学生
期刊
【摘要】农村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主观随意性太大,重"管"轻"导",重"教"轻"学"是导致农村学生品行不良的主要原因。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农村学校必须全面系统地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道德意识,完善道德教育方法,推进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  【关键词】农村学校 道德教育 思考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在不断增多
期刊
【摘要】语文教材的内容中有很多德育素材,在教育中,首要的是德育。而进行德育教育,空洞乏味的宣讲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很重要的身教之外,还需要各个学科的渗透教育。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只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德育的渗透,使许多宝贵的德育资源白白浪费了。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德育渗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育中,首要的是德育。而进行德育教育,空洞乏味的宣讲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很重要的身教之外,还需要各
期刊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学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目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以"探究性学习"为形式的做法很多,这种积极性是值得倡导的。  【关键词】中学数学 探究教学 思考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
期刊